●宋小杰
作为一种关键教学手段的课堂提问不管是在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模式中,还是在积极倡导素质教育的当今,其地位一直是举足轻重的。课堂提问不但能够引导学生清楚学习的方向,实现学生思维能力的激发,而且还能够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为此,作为一名高中英语教师来讲,务必体现课堂提问的巨大功能,从而提高教学水平。
实际上,不少的教师习惯通过集体提问的教学手段,倘若学生不能够积极主动地回答,那么教师就要求一部分学习比较理想的学生来回答,很少要求学习比较差的学生来回答。英语课程的实践性非常强,集体提问不仅难以对学生学习知识的实际情况进行考查,还难以兼顾全体学生,这使课堂提问的覆盖面缩小。教师应当转变传统意义上课堂提问手段,激励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回答问题。在课堂教学中应针对所有的学生,从而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这也是英语课标的要求。因为语言能力与学习水平各不相同,高中英语教师设计教学课堂需要跟全体学生的个性特点相符合,且兼顾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现状,这样才可以实现不同学生的要求,从而切实针对所有的学生,奠定学生终身发展的良好基础。为此,教师需要尽可能地减少集体提问,根据学生的实际现状有区别地对待,因为学生的反应速度快慢不同、智力高低不同,所以应当尽可能地根据学生的学习现状进行有目的性与针对性的提问,以拓展与启迪所有层次的学生,让所有的学生都具备表现自己的机会。
(1)每当学生听完一段话之后,教师应当通过“for what”或者是“why”等方式提问学生,这对训练学生的听力非常有益,能够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抓住关键内容,换言之,对有价值的信息进行提取。(2)在结束听力之后,教师应当以听力原文作为中心,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理解与回忆。在此过程当中,教师能够通过“however”、“so”、“because”等启发学生进行回忆。在训练学生的口语方面,教师也能够实施多样性的教学手段,像是提出问题之后要求进行小组探讨;教师还可以奖励或者是口头表扬积极主动回答问题的学生,如此一来,学生们会抢着回答教师的提问;教师还可以借助打分的手段对学生的回答给予鼓励,这样分数比较低的学生会不甘心落后,而分数比较高的学生也想极力保持自己的高分,因此可以形成良性循环。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不仅仅要认真地设计课堂提问,实施更加有目的性与针对性的提问,还需要使等候学生回答问题的时间适当地延长,为学生思考问题提供足够的空间与时间,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教师提出问题之后是不是为学生预留了适当的时间,这会对学生回答问题的质量产生直接性的影响作用。倘若教师能够让学生回答问题的时间适当地延长,那么就能够让学生在轻松的气氛当中进行探究与思考,从而使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提升。并且,教师适当地延长学生回答的时间,能够让学生拓展回答问题的深度与广度,以及提升学生的主动回答率,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除此之外,教师还能够借助沟通合作的手段启发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推理问题的技能。显然,教师需要结合提问的目的与所提问题的难易程度来决定等待学生回答问题的时间,在学生的思维受限或者是学生回答错误、比较片面的情况下,教师应当进行实时地引导,启发学生进行更加全面与正确的回答。
教学实践证实,倘若学生具备较强的学习自信心与清晰的学习目标,那么就能够具备非常强的学习推动力,从而实现理想的学习效果,反之,会变得非常糟糕。为此,教师应当实施富有艺术性的教学评价,注重进行正面的教学评价,多多借助肯定的话语与鼓励性的语言,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在适当的时候说出学生存在的不足与错误,从而对学生的自尊心给予保护,以及使学生敢于尝试,防止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教师在说明学生存在的错误的过程中,应通过适当的教学评价语言,像是“Take it easy”、“Try again”、Your idea may be right,but...”等比较委婉的语言,也能够借助激励性的语言,以使学生体会到教师对自身的肯定与关爱,从而感受到学习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