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小丽
英语发展性要求学生能针对不断变化的实情,突出开放性和生活化教学理念,多给学生提供生动活泼的学习境地,让他们在自主阅读、自由探讨和自如表达的过程中主动发现问题,提高问题探究综合运用能力水平。借助屏幕的多彩悦目和音响的振聋发聩,能给学生提供富有动感和鲜活的学习素材资源。通过英文电影欣赏来了解英语,学习英语,更能使得学生在情境中更好深入了解英语,帮助他们发现英语的精彩和魅力所在。
言外之意最难懂,也最有嚼劲。从人物对白的片言碎语中查找隐藏意义,更多体现了学习者的敏锐语言和灵活判别意识。通过对人物潜台词的辨析来体味那时那景的韵味,能使得学生在感同身受的过程中进一步激活自身的潜能动力。
关注电影中人物的潜台词,能使得学生从深刻的表达中获得更为敏锐的信息和丰富的感知。在欣赏中找出学生认知最为强烈的语言信息点,帮助他们从隐藏的表述中发现更多的言外之意。多引导学生反复揣摩潜台词的内涵,根据表述内容找出其中富有社会背景价值的内容,让他们的思维更为丰富。从潜台词中引导学生深入揣摩,能使得他们在接受熏陶的过程中更好主动学习英语。
引导学生在电影欣赏中找出潜台词表达内涵,更能有效吸引学生的眼球和注意力。像在欣赏2011年第83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国王的演讲》(The King’s Speech)中,在演讲稿的开头“In this grave hour,perhaps the most fateful in history,I send to every household of my peoples,both at home and overseas,this message,spoken with the same depth of feeling for each one of you as if I were able to cross your threshold and speak to you myself.”(在这个庄严的时刻,也许在历史上最致命的,我送我的人民的每一个家庭,在国内和海外,这则消息,说同一深度的感觉每一个你如果我能越过你的门槛和自己说话。)时,可引导学生了解1939年9月3日,德国军队冲破防线进攻波兰,英法被迫向德国宣战的史实。让学生了解战事的紧迫对此时演讲的巨大影响。正是在这样的方式引导,能便于学生在仔细的揣摩中获得深刻感知。
欣赏英语电影注重文化赏析则是其核心内容。“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运用意识,帮助他们在了解异域文化风俗的基础上,学习和使用英语,更利于提高语言运用灵活性和地道性”则是教学大纲中明确要求学生掌握的。
大凡优秀的英文电影,都是文化的反映和体现。通过欣赏异域的民情风俗来认识世界、感受世界的精彩,更能够使得学生获得心灵的愉悦和精神的感染。在欣赏中,多注意文化的多元化引导,让学生在感受到差异不同基础上,更加主动融入到欣赏中。建议学生运用甄别对比的方法,找出中西方文化的不同,帮助他们积累深刻体验。多引导学生运用不同语言表述文化内容,帮助他们在感受到形成正确价值观和世界精神。
通过对跨文化的解读,便于学生从历史事件、社会现实、独特文化、社会风俗等方面中开阔视野,丰富认知思维。例如,在欣赏《绝美之城》(La grande bellezza)时,除了建议学生由电影中展现的罗马是一个冷漠而又充满诱惑的城市外,更应结合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引导学生从其中颓废和衰败中感受含蓄而孤独的美丽。通过这样的引导,更能够丰富学生的认知思维。
给学生提供良好的视听情境,多帮助他们从实践模拟中主动运用,能使得学生获得更为全面的认知。鼓励学生在模拟中主动表达和交流,更能丰富认知思维情感,在相互交流中提高英语表达综合运用能力水平。
在模拟中,为学生营造和谐愉悦的观赏氛围,给学生更多自如的表达机会和载体,能使得他们在运用过程中有效模仿和表达。建议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思维,主动尝试对话交流,帮助他们在交流中调整策略方法。多给学生提供可展示模仿的平台,建议他们就人物角色表达等进行主动展现,给他们提供更为宽阔的舞台,让他们在模拟过程中不断拓宽思维。对学生的模拟表演进行点评,让他们在获得肯定的过程中提高学习信心和激情。
综上所言,围绕电影的视听为学生选取经典型电影片段,鼓励他们在主动欣赏和综合模拟的过程中积极探索,能更好发挥电影的引导示范作用,帮助学生在实践中增强敏锐的语言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