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慈善与全球慈善新视野——评《全球募款:世界如何改变公益慈善的规则》

2015-08-15 00:52何莉君
中国非营利评论 2015年1期
关键词:筹款非营利慈善

何莉君

2013年11月,笔者就读的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礼来慈善学院建院院长尤金·邓波儿 (Eugene Temple)教授接受了长江商学院中国基金会培训中心首期秘书长培训班关于筹资的演讲邀请。为了协助院长完成演讲工作,笔者向其推荐了《全球募款:世界如何改变公益慈善的规则》(Global Fundraising:How the World Change the Rule of Philanthropy)这本书。目前,美国的慈善和筹款模式备受中国关注,该书不仅可以帮助美国资深的筹款人士了解中国的慈善发展状况,还能帮助中国慈善界扩大视野,了解世界各国的慈善发展现状,从而找到自己在世界慈善中的位置和角色。

《全球募款:世界如何改变公益慈善的规则》一书由世界著名的Wiley出版社出版,美国职业筹款协会 (Association of Fundraising Professionals)发行,国际资深筹款专家佩妮洛普·卡格尼 (Penelope Cagney)与伯纳德·罗斯 (Bernard Ross)主编,来自世界五大洲的慈善界精英执笔。全书分为两部分,共16章。第一部分按区域和国家简述慈善发展状况;第二部分总结了国际筹资的主要议题,如战略、架构等内容。

一 全球瞩目的中国慈善

在世界各地区慈善发展趋势的介绍中,中国篇被放在首要位置。世界未来基金会的秘书长陆波先生和其同事南方撰写了这部分的内容。作者回顾了中国慈善从古代到当代的历史沿革,为世界理解中国慈善发展的基础和现状做了很好的铺垫。其后作者分析了当今中国慈善发展的因素,如中国经济增长带来的财富攀升、政府的改革、自然灾害和社会问题的突出以及公民意识的觉醒。虽然正如作者所讲,中国慈善的发展有很多法律的限制,但是前景依然明朗,因为本土的企业和个人捐款热情高涨,而且日趋成熟和多元,加之社交媒体为公民参与和组织筹款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中国慈善将在深厚的历史传统和现代的技术影响下既传承又创新。在有限的篇幅里,作者清晰地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慈善发展的历史脉络,展现了中国慈善的复杂性、变化性和创新性。中国慈善和中国经济发展一样,不断受到全球瞩目。潘石屹、陈启宗家族在哈佛大学等院校的超大额捐款在美国和世界慈善界备受瞩目,中国香港等地已经被美国各高校列为首要筹款战略地区。11月初在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刚刚落幕的“中国慈善峰会”上,来自中国、美国、欧洲各地的学者,国际慈善基金会、大学筹款官员等120名与会者济济一堂,专门探讨和分享了中国慈善发展的11个主题。原本40人的研讨会,最终以3倍的参会人数圆满落幕。世界对于中国慈善发展的热忱可见一斑。该书的中国慈善篇章,对于渴求了解经济高速增长和亿万富豪成倍增加的中国的国际学者和实务工作者而言,是一个很好的出发点。

二 亚洲地区为首的全球慈善发展

该书认为财富增长最快的亚洲地区,也是未来慈善发展的重地,是很多国际组织角逐募款市场的地方。所以,该书涵盖亚洲地区的篇幅较大,除了中国之外,还分章谈到了日本、印度、韩国和新加坡的慈善发展现状。通过阅读,笔者发现亚洲地区慈善发展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政府不断放权,加强政府与民间慈善部门的合作,携手推进公共福利的供给。日本政府自2003年开始向社会购买服务,引入社会治理,并不断加大对非营利组织能力建设的培育,甚至推动社区基金会的建立,为社区基金会提供种子资金。不仅如此,日本政府把非营利组织的监管工作下放给行业自治联盟。新加坡政府对非营利组织的支持力度非常大。自2008年开始,新加坡政府为拥有公益性质的机构 (Institution of Public Character)自动免征所得税。在全球经济危机期间,新加坡政府通过增加捐款的减税率 (收入中减去捐款额的250%)来鼓励捐赠。日本和印度的减税率在50%,政府是NGO的主要资助者。

第二,亚洲不断兴起的新兴经济体和成熟的工业社会产生了很多高净值人群,为大额募款提供了巨大的市场潜力和空间。中国、新加坡、印度的百万美元收入家庭数量增长迅速,百万富翁的增长率近年来保持在15%~20%。同时,经济发展程度较高的日本和韩国拥有大量的高净值人群,而且这些人群大都在60岁以上,他们处于财富的交接和遗产馈赠的十字路口。日本和韩国政府正大力推进慈善在财富传承中的作用,日本政府在2011年已经修改税收政策,为遗产和保单捐赠 (planned giving)开税收的绿灯,而且金融机构大力推动和研发产品。韩国政府表示出强烈的兴趣,愿意提供法律框架以支持保单和遗产捐赠。在认识到教育和医疗作为亚洲高净值人群青睐的两个领域后,韩国的很多大学和医院都成立了专门的筹款部门,培养和联系大额捐赠者,并且取得了较大的成功。新加坡的金融理财机构、慈善顾问机构积极参与管理财富家族的慈善信托和家族基金会方式的捐赠。印度的财富家族早已有家族基金会的历史,如塔塔家族 (Tata)信托基金已于1898年成立。

第三,慈善职业化和科学化运动正在亚洲蔓延。日本、韩国、印度、新加坡、中国等国各种关于慈善、非营利组织管理、社会创新、募款的课程正在成为高校研究生的培训内容和大学课程。此外,日本和印度已建立职业募款人协会,推动专业募款的伦理与实践,搭建职业网络,认证专业的募款师。

第四,企业家个人和企业捐赠界限模糊,企业捐赠占主导,企业捐赠在新加坡、日本、中国、印度等国是主要的慈善捐赠来源。企业家和企业慈善捐赠界限模糊,一方面因为企业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企业家以此作为家族捐赠的延伸,另一方面是因为政府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推动和企业通过社会责任提高企业竞争力。企业募款是新加坡非营利组织的重心;韩国的捐赠主体稍微与众不同。自2000年开始,韩国的个人捐赠超过企业捐赠,并一直保持个人捐赠领先的趋势。

该书还分析了拉丁美洲、非洲、大洋洲、北美洲、中东地区、中欧地区的慈善发展特点。其中比较值得关注的是:拉丁美洲的组织化慈善 (即成立基金会)尚未形成,非营利组织的收入主要靠服务和产品营收,社交媒体在非营利组织的筹款中被广泛使用;非洲乐捐善助的传统、政府的充分支持和认可以及不断成长的中产阶级和跨非企业为非洲大陆的慈善捐赠提供给了很大的发展空间;中东国家的慈善捐赠正在经历范式的转变,即从零散性捐赠向组织化捐赠(成立基金会)转变;美国的慈善职业化通过广泛的非营利管理课程和职业机构认证变得更加深入。

对于中国慈善实践者而言,笔者认为本书最吸引人的是各国在慈善募款上的各种创新。也正如该书编者所归纳的,慈善创新已经不再局限于美国和西欧国家。在所有筹款的创新方式中,中国的微公益独具特色,印度的电话面谈(telefacing)筹款在世界独树一帜,拉丁美洲的电视马拉松 (Telethons)如火如荼,非洲的野外越野车赛“犀牛冲锋”(Rhino Charge)活动筹款空前成功,美国的众筹 (crowd-funding)和捐赠圈影响广泛。这些创新方式在促进公民参与和使命推进上都有重大的突破。

不可否认,世界范围内财富的增长、技术的革新为全球募款市场带来发展的机遇,但是很多挑战和限制依然需要突破。全球普遍存在的挑战是专业筹资能力建设投入不足,税收减免力度有限,组织内部专业和伦理管理尚需加强。

总的说来,该书对非营利组织的理事会、秘书长、筹款人员而言是不可多得的一本参考书。它既提供了全球视野,分析慈善捐赠主体和环境,讨论慈善募款的趋势,还提炼了国际组织的成功筹款经验和技术,并辅以案例分析为每章短小精悍的概述提供了深度的解释。

三 中国慈善与全球化

该书的内容对正在发展的中国慈善与非营利行业有深刻的实践和理论意义。一方面,了解世界范围内的慈善发展有助于帮助中国了解自身的发展定位和走向;另一方面,全球慈善发展的现状和趋势有助于中国慈善组织走向国际化。走向国际化,可以大致从三个维度来理解:第一,与国际的先进理念、方法接轨,即学习和借鉴国际颇有成效的做法和经验,将其利用在本土的慈善实践中;第二,理解和挖掘中国慈善自身的独特优势,为世界的慈善发展提供可借鉴的创新方式;第三,了解国际慈善文化和趋势,吸引国际资源,充分利用全球化的舞台,为中国慈善组织在国内外开发项目开拓资源。

该书介绍和梳理的全球慈善募捐发展情况对中国慈善组织与全球化接轨、走向全球化有很多启示。

首先,中国的慈善法律应放开对非营利组织的税收减免政策,让更多的非营利组织在捐款收入甚至与使命相关的营业收入上享受免税待遇。政府应该修改和出台一系列鼓励大额捐赠者在遗产捐赠和保单捐赠上的法律措施。不是所有慈善家都信赖慈善组织,有的愿意成立家族基金会,有的愿意建立慈善信托。创造更多的方式和渠道帮助慈善家完成这种财富流入慈善的分配,需要政府对慈善法律政策进行大胆尝试和创新实践。

其次,倡导企业捐赠的组织化和科学化。目前企业的社会责任行为可以有战略地转型到企业基金会,使捐赠更加策略性、规模化、可视化、科学性。企业基金会的发展不仅有利于为本土非营利机构提供可能的慈善资金,还有利于中国企业在海外市场的开拓和责任承担。随着中国企业的海外扩张,企业基金会走向国际化的可能性更大。

再次,非营利组织需加强自身能力建设,特别是要投入更多支持资金发展、职业募款所需的人力、技术、知识架构。募款师的专业训练和培训,捐赠人数据库、募捐平台和方式的搭建,对目标捐赠市场的深度理解,职业募款人网络的督建以及对世界范围内的创新筹款实践的学习等,都有助于为非营利组织在中国以及世界市场募款做好专业准备。只有专业技术和伦理准则都良好的组织才能获得公众的信任,获得国内甚至国际大额捐赠者的青睐。

复次,中国慈善组织应该关注和吸引中国海外移民的慈善愿望和需求。海外华人人数众多,而且收入颇丰,对中国有深厚的家乡情结。中国海外移民每年向国内的汇款数额居世界前列,这充分显示了海外移民的慈善捐赠潜力。所以,对这部分人群的关注、培养和支持非常重要。同时也要开创吸收海外华人捐赠的新技术途径,这将会对全球慈善都有所贡献。

最后,中国慈善要建立对本土文化、传统、技术的自信,探索和打造具有中国独特创新模式的慈善文化和技巧。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和现代发达的经济、技术可以为中国的慈善发展提供巨大的发展和创新空间。中国慈善组织需要不断测试和检验本土最有效的筹款方式,无论是短信募捐、微博募捐、微信募捐,还是街头募捐,一定有适合中国国情的有效募捐组合方式。

中国慈善走向国际化,是一种包容进取、人文自信的态度,一种胸怀天下的责任。

猜你喜欢
筹款非营利慈善
慈善之路
归来仍是少年94岁老奶奶高空跳伞为筹款
非营利组织为有需要的人量身定做衣服
患者不要众筹被反问:干吗跟钱过不去
德国健身教练变装“圣诞老人”为慈善活动筹款
慈善义卖
慈善组织相关知识问答
慈善组织的登记、认定和终止
台湾城市更新中非营利组织的作用及其启示
“营利性与非营利”不能再混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