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城区水生态系统性建设的路径选择——以济南市为例

2015-08-15 00:45济南市第十九期中青班课题组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城区片区河道

济南市第十九期中青班课题组

水是生态环境的控制性要素,水生态文明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济南以泉著称,因泉而名。近年来,按照市委、市政府加快科学发展,建设美丽泉城和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要求,大力实施河道雨污分流工程、水质净化扩建工程和河道生态治理工程,城区防洪除涝能力得到较大提升,河道治脏、美化取得了明显成效。同时,受我市地形、地势影响和降水时间、空间分布不均等因素制约,城市防汛、排水系统、河道治理等还有很大建设空间。进一步加快城区水生态系统性建设,对确保城市防汛安全、方便城市管理、打造生态景观、促进城市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加快城区水生态系统性建设的意义

(一)加快城区水生态系统性建设是建设美丽泉城、永葆泉城特色的现实需要

济南是享誉中外的泉城,因水而生,因泉而名,水是其独特自然景观和深厚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长期以来,济南市不断优化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战略,积极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大力完善水资源管理体系,着力实施以保泉为核心的地下水保护行动,趵突泉实现了自2003年复涌以来持续喷涌。但是,济南也是一座典型的资源型缺水城市,全市水资源总量17.48亿立方米,可利用量11.56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有290立方米,不足全国的1/7。水资源短缺、水灾害威胁、水生态环境脆弱已成为济南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和制约瓶颈。特别是干旱年份生活、生产用水与生态用水、保持泉水喷涌的矛盾尤为突出,面临着供水与保泉的双重压力。

水是济南的灵魂,没有水的蕴藉,济南就没了生机、特色和魅力。通过加快城区水生态系统建设,对水生态的保护与修复,实现泉群常年喷涌,彰显“家家泉水,户户垂杨”的独特泉水景观特色,促进人、水、城和谐发展,为建设美丽泉城打造优美宜人的水生态环境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加快城区水生态系统性建设是转方式调结构、实现省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

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对于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对于改善城市环境,增强城市活力,提升城市品位,对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济南市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不但水资源短缺,而且产业发展耗水也多。2012年工业用水量2.6亿立方米,占全市用水总量的14.8%;农业节水灌溉率仅为41.1%、灌溉水利用系数仅为0.52;城镇生活供水管网漏损率高达15%,城镇污水处理回用率仅为20%左右,各行业节水仍有较大潜力。产业发展和水资源的矛盾,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通过加快城区水生态系统建设,引导各部门科学确定水资源开发利用规模,提高全社会用水效率,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推动全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三)加快城区水生态系统性建设是改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的重大民生工程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城乡居民对喝上干净水、享有优美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开展水生态文明建设,既可从根本上改变济南市水环境污染状况,提高防洪排涝能力,营造优美的水生态环境,又能实现黄河水、长江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统筹调配,保证城乡生活、生产、生态用水,提高人民生活的幸福指数,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发挥水资源在促进经济发展、提高生活质量、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多种功能,着力构建服务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发展新格局。

二、城区水生态系统性建设的前景目标和基本原则

水生态文明建设更多的是树立一种文明发展的理念,倡导一种文明发展的取向,确立一种文明发展的需求,实现一种文明发展的追求,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因此在水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要坚持遵循尊重自然、保护为主的原则;开展工程措施修复和治理的同时,要更加注重水的自然循环,提高城市亲水指数,改善生物多样性环境;更加注重保障城乡饮用水安全,提升各行业用水效率,注重全社会水生态文明理念的确立,增强公众对水资源的节约和保护意识。

(一)前景目标

1.建立完善的城市防洪除涝体系,满足河道基本功能需求,提高城区河道防洪除涝能力,确保城市防洪、排涝安全。

2.实现污水全收集、全处理,消除污水不直排环境,实现“看不到污水、闻不到异味”目标。

3.实施地表水转换地下水工程,同步实现“名泉常年喷涌良好、市民饮用优质地下水、降低制水供水成本、城市供水安全运行”四个目标。

4.全面提升河道景观,实现城区南部“补”源,中部“景”美,北部水“净”的目标。

5.做好河道保洁工作,彻底改变河道脏、乱、差的局面。

(二)基本原则

1.超前谋划、统筹实施原则。统筹规划城区河道综合整治及污水系统完善、雨洪水拦蓄与利用、地表水转换地下水等工作;统筹考虑河道综合整治的发展需求、投资效益、生态环境等因素,加强城区河道综合整治及相关工作近期及中远期建设计划的组织与管理,按系统分析梳理河道防洪排水及治理任务,确保同步推进,有序实施。

2.分系统研究、系统性治理的原则。将河道综合整治与道路建设改造、城市防汛、雨污水分流系统、雨洪水拦蓄与利用、地表水转换地下水、节水保泉、河道生态景观建设以及河道截污、清淤、挡墙修复等相结合,统筹研究、综合分析,系统性治理,不断推进河道综合治理工程。

3.河道治理、源头优先的原则。按照“源头法”研究,统筹研究防洪、排水实施方案,从市区上游(南部高地势区域)起分层次策划设计拦蓄塘坝实施方案,以增加河道内蓄水面积,达到上游水进行截留补源,缓解下游城市防汛压力,逐步破解防洪排水难题。

4.河道拦蓄、削峰滞洪的原则。按照“上蓄、中疏、下排,适当分洪和滞洪”的方式,实施河道阶梯式拦蓄,通过源头减量、强化下渗、蓄滞结合、多措并举等方式,开展雨洪水利用,增加地表水资源量,涵养地下水,补充各大泉群。

5.因地制宜、生态自然的原则。利用河道自然地貌,因地制宜,合理植树造景,提高河道的防洪能力,有效遏制沙尘、改善水质、美化环境、恢复和维护河道生态,促进水质和水环境的进一步改善。

三、城区水生态系统性建设的基本思路

(一)综合治洪,确保城市排水畅通

1.采取“上蓄、中疏、下泄”的方式,在城区南部山体设置截洪沟,提高拦蓄山洪能力,缓解道路行洪危害;在城区部分上游河道内设置拦水坝或小型下渗水库,消减汛期洪峰流量,缓蓄雨水,提高拦蓄山洪能力,消减汛期洪峰流量,减小对下游河道的压力。

2.针对马路行洪,结合河道整治,将马路洪水收集到河道和排水管网;结合道路改造,对市政道路的雨水收水设施及排水设施同步进行改造与提升,使道路雨水进河、进沟、进管,缓解马路行洪问题。对道路局部低洼,且易出现积水地段适当增加单组雨水斗数量,增大收水能力。

3.对转山西路、世纪大道、岱宗街、新黄路等分期分批改造积水点,改建或新建部分雨污水管线,提升泵站排洪除涝功能。对易形成排水“瓶颈”、“顶托”、“阻断”的薄弱部位、城市低洼片区排水系统进行彻底改造,结合河道综合整治工程,对白马山、王舍人、盖家沟及小清河北部等低洼片区进行改造,合理布局雨水排水设施,完善片区雨水收水及管道系统,确保排水系统通畅;加强城市下穿式立交、道路桥涵的排涝泵站建设,提升重点部位排水除涝能力。

4.根据防洪工程需要,实施河道截污、清淤、整治、挡墙修复,提高河道防洪除涝能力。对龙脊河、大涧沟、北太平河、陡沟、韩仓河等48条尚未整治河道进行以防洪为龙头的河道综合整治工作,解决周边部分路段、铁路立交桥、低洼片区的积水问题,进一步提升城区整体行洪能力。

5.结合河道整治与片区开发,逐步实施拆迁拆违、拓挖改造及市政雨水设施配套,满足城市防洪除涝要求。按照河道整治工程需要,拆除河道规划范围内的违法违章建设,拓宽改造河道,打通行洪瓶颈。同时结合片区开发,使其达到规划的防洪除涝标准,保障城市安全。

6.加强对雨洪水利用。对雨洪水控制与利用进行系统的规划研究,保障雨洪水利用的顺利推进,完善雨洪水收集、蓄滞、调控等相关的技术体系。

(二)分步治河,利用发挥河道功能

1.实施河道拓宽改造,整修加固危旧挡墙河堤、护栏建设等,分批分期实施大辛河、龙脊河等河道综合整治工作,发挥河道资源的功能。同时,结合片区开发、道路建设、积水点改造,进行河道优化。提高主干河道标准,满足防洪除涝的要求;同步规划支流河道及区域排水河道优化整合应和周边土地开发。

2.对城区河道进行清淤疏浚,拆除违章、市政设施配套、清理河道内垃圾杂物及河道淤泥等,同时加强城市河道执法管理,根治河道内肆意倾倒建筑生活垃圾现象。加强河道管理配套设施建设,安装智能化监控、警示标志、照明等设施。

3.按照河道整治要求,做好渗漏区段雨洪水利用研究,保护好上游河道拦蓄洪水与渗漏功能,充分利用雨洪水。

4.全面做好河道管理工作,对存在雨污混接的排水管网、雨污合流或雨污混流的片区实施雨污分流改造,实现城区内主次干管雨污分流、污水不直排河道的目标。严禁渗漏段内排入污水或中水,保护城市地下水资源与生态环境。

5.打造中下游河道雨水收集疏泄与景观功能,营造城市良好生态环境。

(三)统筹治水,确保供水安全优质

1.加快推进玉符河流域地表水转换地下水工程优化调整方案实施工作。为尽快取得补源效果,结合玉符河杨台村地表水转换地下水管线及泵站工程建设进度,同步推进杨台村40万立方米/日规模泵站及玉符河杨台村上游补源管线建设工程;结合二环西路南延工程,同步推进鹊华水厂至玉符河崔马庄补源管线建设工程。

2.有序推进凤凰路补源管线及泵站工程建设。一是结合开元路污水、电缆及东区水厂进厂原水管线建设工程,同步推进补源管线工程建设;二是结合凤凰路道路改造工程,同步推进沿途补源管线及泵站工程建设;三是结合大辛河河道整治工程同步推进旅游路至大辛河段补源管线及渗漏区工程;四是结合刘公河、韩仓河、巨野河河道整治工程同步推进旅游路沿线补源管线及泵站工程和河道渗漏区工程。

3.适时推进东部补源区取水工程。为尽快解决东部城区水源不足问题,缓解片区供水矛盾,结合大辛河整治工程,适时推进龙洞南加压站、奥体加压站等补源区就近取水工程;结合保税区片区发展,加快推进孙村、塘冶片区供水工程。

(四)综合治污,消除污水河道直排

实施济南市老城区排水设施改造工程,对城区胜利庄片区、泺河小区、黄台片区、殷家庄小区等居住片区排水系统提升改造,提高片区排涝能力;实施污水全收集工程,对经一路、经七路、经十路、英雄山-大纬二路排水管、工业北路主干管,以及七里山片区、洪楼片区、棋盘街片区等区域雨污分流改造;实施城区雨污分流工程,对大金、济齐路、济泺路、大明湖、柳行村、黄台七里河、王舍人污水系统管网进行雨污分流改造;实施龙脊河综合整治工程,对龙脊河主沟、东支沟、西支沟拓宽改造;加快大金污水处理厂建设,满足西部片区发展。

同时,继续推进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管理,在涵源大街、奥体中路、华润片区等地建设中水站,收集片区污水;完善管理体制,针对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大部分闲置问题,尽快制定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管理办法,力争逐步实现“统一策划、统一规划、统一投资、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统一运营”目标,避免长期闲置不用等浪费问题。

(五)全面治脏,大力改观河道环境

一是结合河道截污整治工程,对河道进行全面的清理整治,并进行综合检查考核。二是结合治河、治污、治景、治水等工程的逐步完成,建立完善的河道保洁工程体系。全面做好河道两侧环境整治工作,严格落实管理责任,及时清理垃圾、清除违章建筑、保障城市河道整洁美观。三是引进社区力量参与河道保洁管理,在实行河长制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新的河道管理模式,最大限度发挥河道的社会综合效益。

(六)科学治景,营造自然城市景观

以景观建设、泉水先观后用、地表水转换地下水等为目标,加快建设景观河道和河道全河段生态治理,统筹建设防洪、拦坝、绿化、环卫、河道、步道等设施,建设生态景观河道,打造泉城特色景观带。

1.按照“环保、卫生、宜人”目标,推进玉符河、兴济河、广场西沟、广场东沟、大辛河、龙脊河等6条河道全河段景观的规划方案研究,推进项目立项和施工建设。

2.积极推进北大沙河、腊山河、刘公河、土河、杨家河等城市组团级河道的景观规划研究,研究城市规划及土地政策,逐步实现以河道水系为依托的城市分区景观,充分发挥河道滨水土地的景观效益,完善城市生态水系景观脉络。

3.坚持河道治理与土地开发、完善片区配套等相结合,动员河道沿岸单位参与建设,吸引更多社会资金,逐步实施河道景观提升建设。

4.推进河道绿线的规划控制和土地研究,发挥滨水空间的资源优势;并利用沿河绿地进行滨水植被培育,提高河道水体的自我净化能力,实现河道的生态功能。

四、加快城区水生态系统性建设的保障措施

(一)谋划在先,统筹协调行业发展。一是按照系统性和规模化发展目标统筹谋划策划与规划,按照行业协同发展的内在需求做好策划、规划、建设、管理与运营,统筹编制好规划、防洪规划、排水规划,研究好河道综合整治方案、地表水转换地下水方案。二是将河道整治与道路建设改造、污水系统完善、雨洪水利用、地表水转换地下水、节水保泉及河道生态景观建设等统筹研究、综合分析,协调解决计划推进中的重大问题。同时,积极做好与发改、财政、规划、国土、建设及各区政府等有关单位、部门协调,统筹市政公用事业发展。

(二)提高设计标准,确保新建管网满足发展需求。

目前,我国城市排水管道设计标准较为落后,城市雨水管道设计重现期一般采用1-3年,很大程度上是受到苏联的影响,由于设计标准过低,城市“内涝”时有发生。今后对于排水的设计采用发达国家的先进设计标准,提高重现期设计标准,确保新建管网满足发展需求。老城区地下排水管线改造,统筹考虑上下游关系,设计与建设要有前瞻性和预见性。新建或有条件的区域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探索共同管廊建设模式。同时发挥城市绿地渗水功能,改建或多建下凹式绿地、空中花园(屋顶绿化)等,增强滞、蓄雨水能力,减轻雨水径流量。

(三)拓宽融资渠道,建立资金统筹调配机制。充分利用国家政策资金,积极争取国家、省级部门专项资金,用足用好市级资金,调动民间资本,采用市场化运作的方式,拓宽筹资渠道。依靠新成立的济南城建集团,通过发行企业债券、金融租赁、土地熟化经营等筹措融通部分资金,加强市政公用事业资产管理与经营。此外,将多渠道资金归口管理使用,成立河道综合治理开发监管专项基金,根据河道综合治理开发利用总体方案统一调配使用,实现资金利用效益最大化。

(四)理顺管理体制,同步推进治理与管理。一是结合河道综合整治工程的实施,进一步修订完善城区河道管理法规体系,理顺管理体制,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强化管理考核制度,增加管理资金投入,逐步解决沿河旱厕直排河道问题,加大河道违章建筑整治力度,巩固城区河道综合整治成果,不断提高我市城区河道管理水平。二是通过向资产运营公司进行委托等方式,实现河道运营权与管理权分离,促进综合治理工作顺利开展。

(五)强化政策法规执行力度,做好宣传引导。一是加强政策法规执行力度。严格执行相关政策法规,加大河道两侧占压棚盖查处力度,严禁破坏城市防汛设施、占压河道、侵占河滩等现象的发生。二是加大宣传力度,引导社会参与。积极调动全市方方面面参与河道综合整治与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宣传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参与城市建设的良好氛围。三是牢固树立人水和谐理念。要按照以人为本、生态优先、统筹兼顾的发展理念,改变就防洪说防洪、就供水说供水、就生态说生态的传统思维模式,坚持人本理念,着眼人水和谐,实行统筹治水,在规划建设水工程的过程中着力提升艺术品位,强化文化功能,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亲水休闲、陶冶情操、人水相亲的宜居宜业宜游环境。

(六)加强科技支撑,完善指挥系统建设。加强城市降雨规律、排水影响评价、暴雨内涝风险等方面的研究,全面提升排水防涝数字化水平,加快建立具有灾害监测、预报预警、风险评估等功能的综合信息管理平台,强化数字信息技术对排水防涝工作的支撑。

猜你喜欢
城区片区河道
长沙市望城区金地三千府幼儿园
片区综合开发的投资模式探讨
金霞早油蟠在保定满城区的表现及栽培技术
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再迎扩容
展望临港新片区金融改革与创新
青岛新片区打造人才聚集高地
河道里的垃圾
山溪性河道植物选择与应用
治理城市黑臭河道的方法
南京市鼓楼区黑臭河道的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