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旭勤
(甘肃省通渭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743318)
牛疥癣病又称牛疥螨病、疥疮病、疥虫病、癞子病等,是由寄生于牛表皮层的疥螨虫而引起的一种慢性接触性皮肤寄生虫病。该病主要发生于秋末、冬季和初春。以病畜和健畜直接接触而传染,也可通过被病畜污染过的厩舍、用具等间接接触而感染。
本病的特点是传染性强,眼部、鼻梁、嘴唇及耳根部是早期发病的部位,随后蔓延到肩、背部至全身。病变部位如干固的石灰,固有“石灰头”之称,初期患畜有痒感,不断在圈墙、栏柱、食槽等处摩擦,患部皮肤出现结节、丘疹、水泡甚至脓疮,逐渐形成坚硬的灰白色象皮样痂皮,被毛脱落,随后皮肤增厚,粗糙,出现皱褶或龟裂,并覆有糠皮样鳞屑。
采取健康部和病灶部结合处内容物,先后加入适量的生理盐水和10%氢氧化钠溶液2-3滴,静置0.5小时,换加生理盐水,离心,取沉淀物与等量甘油生理盐水混合,涂片镜检,可见圆球型虫体,即可确诊为疥癣病。
2.1 湿疹:湿疹痒觉不明显,在温暖厩舍中痒觉亦不加重,皮屑内无疥螨,无传染性。
秃毛癣:秃毛癣患部呈圆形,界限明显,癣皮易剥离,剥离后皮肤光滑。
2.3 虱:虱引起的脱毛皮肤不增厚,无皱褶,在患部可发现虱。
3.1 对已确诊的患畜,及时隔离治疗,药用伊维菌素0.2-0.5mg/kg皮下注射,患部面积较大或患点较多者一周后再注射一次,笔者一般情况下取中间值用量即可奏效,特别严重或感染时间较长者可取最大剂量,效果明显,不出现不良反应。
3.2 控制继发感染。 当患畜出现全身症状,表现发烧、精神沉郁、食欲不振时可配合抗感染治疗,成年患畜可用鱼腥草40ml、青霉素800万单位、地塞米松10mg,肌肉注射。可缩短病程,提高治疗效果。
3.3 在圈舍内,尤其是食槽内,牛正常活动和休息的地方,撒一层生石灰,可有效提高治愈率和防治螨虫的传播。
3.4 药浴疗法:当畜体感染面积较大时,应配合药浴疗法,选择温暖无风天,将患畜牵到圈外,彻底剪毛刮痂,用毛刷将辛硫磷0.025%-0.03%的乳油水溶液彻底刷洗患畜数遍,待畜体晾干后牵回畜舍,毛屑及杂物焚烧掩埋。
3.5 勤处理粪便,并进行无害化处理。
4.1 从外地购买或以其他方式引入时,应事先了解该地有无螨病存在,引入后详细观察畜群,确定无螨病时再并入畜群中。
4.2 不要使畜群过于密集,畜舍要宽敞,干燥,透光,通风良好,舍内要经常清理,定期消毒(至少每两周一次),避免造成重复感染。
4.3 及时注意畜群中有无发痒、掉毛现象,及时排除可疑患畜,隔离饲养,查明原因及时治疗。
4.4 对饲养周期较长的,要定期驱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