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结合对家畜水肿病从心脾论治的体会

2015-08-15 00:46:18徐生正李万萍马正文
中兽医学杂志 2015年6期
关键词:口色积石山水肿病

徐生正,李万萍,马正文

(1.甘肃省积石山县动物卫生监督所;2.甘肃省积石山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3甘肃省积石山县银川乡畜牧兽医站,731707)

家畜水肿病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病症之一,常见的病例有心源性、肺源性、肾源性等,还有某些传染病、中毒病、寄生虫等病。中兽医学将家畜水肿病多归于肾、脾、肺三脏,而未涉及于心。临床上经常是混合感染。该病病因复杂,临床症状变化不一,治疗方法较多。主要病变虽在畜体表面,但其他脏器的病变也影响和作用心脾,使心脾功能失常,从而发生水肿。笔者在基层临床实践工作中,对该病的诊断治疗积累了一些经验。共计诊治各种病畜108例(其中:马61例,驴29例,牛6例,猪4例,羊5,骆驼3例),除1例马和1例驴治疗中死亡,1例牛和3例羊在治疗过程中屠宰外,其余全部治愈。现将治疗效果和观察结果报道于后,以供同行参考。

1 病因病机

营养不良,气血俱虚,年老体弱,使役不当和产后失调;对公畜配种过多等,耗伤气血为主要原因。“脾为后天之本”,因长期营养不良,损伤脾气,以致运化无力,如此恶性循环,加之机体津液耗伤过度,导致气血两亏。力败气衰,故不愿走动,易于疲劳;脾不健运,气血亏虚,心失所养,故脉细数无力。“气为血帅”,气衰则无力推动血行,故黏膜发绀,颈部静脉高度怒张;心脾两虚,土不制水,心不克水,心不敛液,故易自汗,以及腹下和四肢末端发生水肿。

2 临床症状

精神沉郁,食欲减退,不愿行动,易于疲劳,自汗;颈部静脉严重怒张,结膜发绀,脸面被毛粗乱;眼睑、耳、腹下及四肢末端发生水肿,尤其是颈部、胸前、腹下发生水肿最常见。脉细数无力,口色潮红,体温一般正常。

3 治则与治法

健脾养心,补血益气,除湿利水,消肿。

4 典型病例

4.1 病例1:2006年6月18日,本县大河家镇甘河滩村8社的马某,饲养的一匹枣红色怀孕母马,因颈部、胸前、腹下发生水肿而前来求治。主诉:前一天发现颌下有水肿,昨天又发现颈下水肿,今天早上发现肿胀更为明显,其他无明显变化。检查:精神萎靡不振,四肢发凉,口色青白,呼吸迟而加快,心音低而弱,R36次/分,P66次/分,T38.4C,依此诊断为心脾两虚引起的水肿。方用《济生方》载的归脾汤加味:当归60g,党参60g,柴胡40g,白术50g,茯神45g,酸枣仁60g,龙眼肉60g,炙黄芪50g,远志30g,木香20g,炙甘草15g。生姜20g,大枣20g,大腹皮50g,千金子20g。混合为末,开水冲调,温后去渣,一次灌服,日服一剂,连服7剂。西药;速尿注射液10ml,一次肌肉注射,每日1次,连用2天后症状基本消失。6月26日按畜主要求,再按原方加黄芪60g、杜仲60g,服中药6剂以巩固疗效。后经电话追访再复发。

4.2 病例2:2015年3月18日,本县安集乡红坪村蒲某饲养的一头黑白花母牛因发生腹下水肿而前来求治,主诉:7天前使役后饮用了冷水,第2天开始拉稀,第3天出现腹下水肿,当地兽医治疗效果不明显,故前来治疗。检查:精神不振,被毛粗乱,耳鼻俱凉,口色青淡。R39/分,T38.7℃,P78/分,诊断为心脾两虚导致的水肿。中药:方用《和剂局方》载的四君子汤加味:柏子仁50g,酸枣仁50g,党参、炒白术、茯苓各60g,炙甘草30g,加砂仁、炮姜、附子、桂枝、陈皮、升麻、柴胡、山药、大腹皮各50g。混合后用温火煮沸30分钟,去渣一次灌服,日服一剂,连服7剂。西药:速尿10ml,一次肌肉注射,每日一次,连用3天后腹肿症状基本消失。第9日,按畜主要求,再按原方加杜仲60g、黄芪60g,取5剂,同法服之。于2015年8月10日路遇该畜主,此畜治愈后再复发。

5 讨论

5.1 张仲景在《金匮要略.水气病》中,按五脏症候而分为心水、肝水、肺水、脾水、肾水。故在诊治本病时,一定要遵守中兽医学“一脏受损多脏俱损”的原则。统筹兼顾,方能提高疗效。

5.2 诊治本病时,注重心脾的同时,更要注重肺和肾,才能取得较高的疗效。

5.3 应与传染病、中毒病等加以区别。

猜你喜欢
口色积石山水肿病
琅琅读书声
环球人物(2024年1期)2024-01-07 10:52:03
二次相遇
《元亨疗马集》“察色赋”浅析(上)
牛前胃病辨证论治
浅谈“八珍汤”在临床中的应用
点到直线的距离的不同求法
仔猪水肿病的防治
现代农业(2016年4期)2016-02-28 18:42:28
仔猪水肿病的诊治
仔猪水肿病的防治
仔猪水肿病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