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年10 月18 日,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在重庆隆重召开了中华医学电子系列杂志第一次总编联席会,系列杂志的总编和编辑部主任参加了此次会议。
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2004 年创办国内第一本医学电子期刊——《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在主管、主办单位及国家出版管理部门的大力支持下,10 年来陆续创办了41 种医学电子期刊,逐步发展壮大,在期刊界的认知度越来越高,形成目前国内医学专业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中华医学会电子版系列杂志”期刊群,其中14 种期刊已被收录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随着近年来互联网和移动终端的高速发展,不仅传统纸质期刊,以光盘为阅读载体的电子期刊也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在这种形势下,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及时召开了此次系列杂志总编联席会,目的是在国家政策层面,结合国际知名出版集团期刊数字化、平台化建设的经验,全方位解读电子期刊未来发展趋势和当前面临的重大问题,尽早在思想上、架构上和技术上做好迎接新一轮数字出版变革的准备,探索适合电子版系列杂志发展的高效、专业、共赢的发展道路。
史红社长主持会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出版管理司副司长许正明详细解读了国家对电子出版物、尤其是电子科技期刊发展的相关政策,国家卫生计生委宣传司副巡视员王华宁解读了国家卫生计生委出版管理政策,中华医学会罗玲副秘书长做了“凝心聚力,探索中华医学会出版新模式”的主题报告,虽然他们报告的侧重点各有不同,但都关注到电子科技期刊今后的发展方向和探索模式,明确指出,现在的主要问题不是讨论纸版、电子版谁优谁劣,也不是讨论纸版和数字出版谁能生存,而是要在新媒体融合的大趋势中,探索适合各自发展的办刊模式、经营模式、发行渠道、增值服务,找到适合期刊形态的增长点,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圈。
罗玲副秘书长的讲话令人深思:中华医学会电子期刊存在各自办刊、各自为政的管办关系,未真正形成集团化、集约化管理雏形,是一种集而不团的管理体制。这种管理造成的弊端是:期刊类型结构不尽合理,同一专业领域重复办刊,松散管理导致系列杂志质量不均。管理以日常行政事务性管理为主,缺少对杂志的发展性、方向性、战略性的指导和管理。这些问题希望能在后续工作规划中逐步落实解决。
史红社长做了《中华医学会电子版系列杂志相关管理办法修订解读》的重要报告,为了进一步加强电子版系列杂志的管理,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审计工作要求,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对原有管理条例进行了修改。出版社目前存在两种办刊模式:音像社直接管理,其余由大学、研究所等单位承办。修改后的管理条例对期刊的经营和出版权、广告审核,以及与承办单位和理事单位的合作关系、财务管理等事项做出明确规定,有利于出版社今后良性发展,规避经营风险。史红社长还向大家介绍了未来电子期刊数据采集、管理、生产和发布的数字化平台设想,并代表音像社感谢各级领导的支持和帮助,感谢各承办单位及各位主编及编辑部的付出,她指出,今天的总编联席会,请大家畅所欲言,建言献策,共同规划电子期刊美好的未来。
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秀梅女士和爱思唯尔亚太区健康科学部陈碧女士,分别介绍了各自展示平台的数字化工作的架构、信息与资源的整合与解决方案,《中国生物医学期刊引文数据库》的陈建青主任向大家介绍如何利用《中国生物医学期刊引文数据库》检索并把握国内热点前沿医学信息,《中华临床实验室管理电子杂志》编辑部主任孙静向大家介绍了在出版社未来数字化平台上,如何实现电子期刊规模化生产的编辑流程。她们使用详实的案例分析,为我们展现了未来数字化工作可以实现和解决的问题、应用及传播方案,极大增强了大家对电子期刊未来数字化发展趋势的认知和信心。
《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总编姜军教授、《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总编陈杰教授、《中华腔镜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编辑部主任周祥福教授,分别结合各自期刊学术特点,详细介绍了创刊阶段的艰难与坚持、办刊过程中的努力与付出,以及开展学术策划及保持学术导向性的经验与做法,通过总编们生动真实的讲述,一方面坚定了我们对电子期刊未来发展的信心,另一方面大家也学到了很多宝贵的办刊经验和理念,对每位总编的精彩报告报以热烈掌声。
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在科技期刊面临新媒体和数字化出版转型的关键时期,举办了此次总编联席会,是电子期刊发展历程中的一次重要会议。大家统一了思想,加深了对数字化出版的理解和认知,面对面商讨系列杂志的重大发展问题,在规划电子版杂志发展方向、探索经营模式方面达成共识。我们知道,电子期刊的未来发展之路不会一帆风顺,但是我们坚信,我们的数字化平台战略方向是正确的,只要我们坚持下去,有长远的眼光,一定会实现电子期刊的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