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国通用航空产业发展概述
高启明
(西安航空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陕西 西安 710077)
摘要:2014年,中国通用航空产业发展进入“新常态”,整体增长低于预期。特点表现在:空域开放尚待时日,国际合作不断加深,地方发展热情不减,民间活动日益活跃。现阶段,我国通用航空产业发展既有硬件问题,也有软件问题。今后应该从解决空域管理、机场建设、人才培养三个问题入手,促进我国通用航空产业快速发展。
关键词:2014年;通用航空产业;概述
作者简介:高启明(1969-),男,陕西南郑人,工程师,副教授,主要从事产业经济、运营管理、创业管理等研究。
中图分类号:F562.0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4-11-15
基金项目:中国民航飞行学院研究生创新项目(X2013-43)
2014年,中国通用航空产业,亦如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行业内期待已久的政策改革并未出现,过去几年被业内看好的发展大潮也未涌动。即便如此,2014年仍有许多工作可圈可点:国家政策加快酝酿、地方规划陆续出台、机场和公司数量持续增加、飞机销售红红火火、通航项目接连上马等。这说明,中国通用航空产业在困惑中发力,前景可期。
一、2014年我国通用航空产业基本态势
(一)飞机数量
截止到2014年12月,通用飞机数量达到1786架,同比增加132架,增幅约8%,相比去年略有下降。据美国通用航空专业协会有关资料估算,2014年,世界通用飞机增加约1500架,其中约9%销售到中国。中国市场虽迅速增长,但和美国23万架通用飞机的总量比较,数量微不足道。
(二)作业时间
2013年,中国通用飞机作业时间52.98万小时,2014年约为56万小时,增长不到6%。与飞机数量增长比例对比,略显滞后。从作业的行业结构看:工业航空8.3万小时,约占15%;农林牧业3.39万小时,约占6%;其余80%主要集中在地质勘探、海洋飞行、飞行培训等传统行业。值得一提的是,公务航空、航空旅游等新兴业务发展较快,如公务航空2014年飞机起降超过20000架次,增长迅猛[1]。作业时间增长乏力的主要原因,还是空域开放不够,机场导航、航材、航油保障不力,通航专业技术人员稀缺等问题。
(三)通航制造业
中航工业集团公司是中国通用航空制造业主力。截止2014年底,该集团共拥有通用航空飞机生产厂家8家,生产机型19种。曾先后收购美国西锐飞机公司、大陆航空发动机公司、德国Thielert航空发动机公司。2014年,与巴西航空合资生产的“莱格赛500”下线交付,国产“小鹰700”、“蛟龙600”、领世公务机研制也有了新进展。民营通航企业也表现不俗,滨州滨奥公司“钻石DA40”飞机、山河科技公司“阿若拉SA60L”飞机生产取得新进展。
(四)通航服务业
2014年,飞行保障与服务仍是制约通航产业发展的最大瓶颈。一是飞行员短缺的现状继续存在。通航飞行员主要包括141部飞行学校教员、91部通用航空公司飞行员、体育类飞行器驾驶员、交通部救助飞行队及拥有私照的民间飞行爱好者。截止2014年底,以上人员共计7251人,数量严重不足。二是飞行员培训无法满足市场需求。截止2014年,共有境内141部飞行培训机构14家,比2013年增加2家;境外持有有效CCAR-141认可证书的机构23家,学员1800余人,与去年持平。三是通用航空机场(或临时起降点)296个,获得颁证45个,每10万平方公里仅拥有3个,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
二、2014年我国通用航空产业运行特点
(一)空域开放进展缓慢,规模运营尚待时日
2014年,国家空管委召开了全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工作会议,对今后低空空域开放做出了系统部署,《低空空域管理使用规定》、《通用航空信息、服务站系统建设和管理规定》等可操作的政策文件酝酿出台。另外,《通用航空飞行任务审批与管理规定》及民航总局对飞行私照获取标准的修订,简化了审批手续,放松了政府管制,政策意图十分明显。即便如此,空域开放进展依然缓慢,距离业界期许差距尚大。
由于存在空域管制等障碍,巨大的需求潜力并未释放,规模运营尚待时日。2014年,通航飞机和企业数量增长较快,超过了飞行时间的增长,说明尽管有需求,但因为空域和基础设施限制,飞机飞不起来。目前,通航产业改革的重点,仍然是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市场机制,完善运行法规,降低生产成本。
(二)产业发展热度不减,企业效益状况恶化
2014年,我国经济持续增长,人均GDP超过6700美元,远超国际公认的通用航空产业发展市场条件(人均GDP3000美元)。随着国家对低空空域的逐步开放,地方政府依托中航工业集团企业和区位优势,规划发展通用航空产业的热度依然不减。截至2014年底,全国共有28个省(市、自治区),116个县级以上城市规划、建设通用航空产业园区(产业基地),其中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国家级通航产业基地9个[2]。从全国范围综合来看,各地在发展通用航空产业过程中,还没有深入研究通用航空与区域经济、产业构成、城市化进程及产业链上下游之间的相互关系。产业发展的格局还未形成,尚处于园区试点、政策试水、通用机场单点选址建设的初级阶段。布局缺乏国家层面的统一规划,重复建设,盲目上手,贪大求全现象凸显[3]。
2014年,通航企业经营每况愈下,效益不佳。很多地方通航企业难以为继,甚至关门歇业,留存下来的企业仅靠热情和希望坚守,处境尴尬。事实再一次说明,通航产业不是大众消费,而是小众消费,无论生产还是消费,只有批次,没有批量,市场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必须经历一个成长过程。而通航产业发展的条件,却是大系统、大投入。条件建设的大投入与产业发展的高难度、小规模、低回报,将长时间制约通航产业发展。
(三)国际合作不断加深,并购重组趋于活跃
通用航空产业最具全球化特质,国际合作是必然趋势。2014年7月27日,美国通航会展(EAA飞来者大会)上,美国Seaplex公司正式发布,将与中国翰星公司合作,向全球推出全新理念产品——轻型运动型飞机MVP,这对于中国通航飞机制造具有里程碑意义。2014年,中外国际合作不断加深,国际通航产业中的“中国元素”愈加丰富:中航工业与法国赛峰集团启动新的民用涡桨飞机发动机合作项目;俄罗斯苏霍伊民用飞机公司与中国天利航空公司合作组建SSJ-100绿皮飞机交付中心和总装线;北京通用航空有限公司与新西兰太平洋航空航天公司合作生产多功能小型飞机P750。中国已成为全球通航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2014年,中国企业主动出击,以超前的眼光评估项目,以专业的精神参与世界通航产业并购重组,在国际通航市场上收获颇丰:中美合资创办的中航赛斯纳飞机有限公司,运营第一年即取得可喜成绩,旗下赛斯纳L162飞机获颁生产许可证,并在国际市场斩获颇丰;中国锐达龙通用航空公司收购法国兰斯航空工业公司;河南美景公司收购美国穆尼航空公司;中航工业集团收购美国西锐和大陆航空发动机公司;重庆直升机产业投资公司收购美国恩斯特龙航空公司等等。这些并购重组,在国际通用航空界引起很大轰动。
(四)通航会展热火朝天,民间活动蓬勃发展
2014年11月11日至16日,第十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在珠海举行,同时举办2014 中国通用航空发展论坛,为业界提供了一个信息交流和对接洽谈的高端平台。本届航展上,M20经典系列、M10新机型系列、“小而美”通用飞机成为媒体追捧的靓丽风景线,超过130架各类私人飞机参展亮相,各种动力三角翼、固定翼、直升机等通用飞机成为观众喜爱的对象,很多人感受到通航飞机“私人定制”的魅力。2014年,成都、沈阳、北京分别举办了通用航空展览会,展商云集,热火朝天。
2014年,通用航空民间活动蓬勃发展,如宁海通用航空运动表演暨飞行体验活动、北京通航与媒体交流论坛、第三届沈阳法库国际飞行大会、安阳国际通用航空飞行器表演、郑州航空嘉年华……民间飞行热情不减,精彩诠释着中国人的飞行梦想。民间组织活动,对于挖掘通航市场,规范行业行为,培训专业人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
三、2014年我国通用航空产业存在的问题
2014年,尽管地方政府力推通航产业,但整个产业处于初创期向发展期转变的格局没有改变。通航产业在软件、硬件上的先天不足,是该产业没有出现“井喷式”大发展的主要原因。
(一)软件方面存在三大障碍
一是意识观念障碍。通航产业发展靠的是系统,玩的是专业化分工合作,走的是和而不同的个性化之路。各地一窝蜂的哄抢只会造成“虚火上升”,是做不好这个现代化产业的。二是体制性障碍。人才、技术、设备等主体资源都集中在国企,民营企业虽然对市场反应敏感、创新活力强,但资源匮乏;地方政府有积极性但无话语权,发展力量失衡。三是知识性障碍。通航从业者懂技术不懂市场,懂产品不懂产业,懂微观不懂宏观,基本不了解通航产业链,没有规划产业集群结构,做事无异于“瞎子摸象”。
(二)硬件方面三个条件不足
一是产业条件建设不足。包括与机场、空域、飞行网络有关的硬件和软件。西部某省“十二五”期间计划建成30个通航机场,最终建成的只有2个。机场稀少使得无法形成运输网络,飞机无地可落,限制了通航交通运输功能的发挥。二是产业主体培育不足。包括产业链上、中、下游的各类专业公司的成长与成熟不够。截止2014年底,中国通用航空企业总数229家,正在筹建198家,从业人员1.2万人。行业规模不断扩大,但大企业少、产业链分工不合理等瓶颈因素依然存在,企业发展的系统环境有待改善。三是产业要素保障不足。包括人才、技术、资金、航材、航油等要素保障仍然不足,尤其是飞行员等专业技术人员短缺影响和制约了产业发展。
(三)运营方面成本普遍较高
据报道,2014年中国通航企业成本达到每小时5万元,成本偏高抑制了市场需求,“曲高和寡”使得企业服务难入寻常百姓家。目前,通航企业业务主要集中在飞行员培训、航拍、勘探、巡查、广告等方面,急需政府放宽准入门槛,减少行政审批,减轻企业税负,鼓励民间投资,培育通航市场。
四、促进我国通用航空产业发展的三点建议
通航市场由什么决定?由运输产业结构决定。运输产业构成包括航空、铁路、公路、水路,其结构比例有规律可循。目前,中国的高铁已让大众广泛受益,未来发展势不可挡,使得支线航空已很难发展,通用航空要像美国那样形成大市场并不乐观。但通用航空作为交通工具,具有小、低、快、灵等特点,长处无法取代,客观上存在一个差异化市场,或者叫专业大市场。随着低空空域逐步开放,通航产业发展的主要矛盾将会逐渐转移到市场开发上来。本文从通用航空产业发展态势出发,提出以下三点政策建议。
(一)加快立法,明确空域资源的管理和使用
2014年,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深化中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意见》颁布已逾四年,空域改革进展缓慢,社会各界所期望的改革结果并未出现。低空空域仍存在报告空域、监视空域划设较少,跨空域管制飞行审批难等问题。因此,在空域改革政策基本定调以后,应该将政策尽快转化为法律,以便为通航发展提供更加透明和稳定的支持。首先要尽快制定国家层面的空域管理法,整合《民用航空法》、《飞行基本规则》等有关空域管理内容,兼顾军民两用,厘清各方权责,健全体制机制,统筹资源利用。其次要尽快修订《通用航空飞行管制条例》,使其适应空域管理改革的需要,成为通航飞行活动的基本法[4]。
(二)加大扶持,促进通航机场的审批与建设
世界通用航空大国的经验表明,要解决通航飞机“飞不起来”的问题,关键是国家机场网络的建设与发展。造成通航机场短缺的原因,主要是机场建设上的审批制。因此,一是要分类指导,简化通航机场建设审批程序。通用航空机场主要起降小型飞机,对机场要求不同于运输航空机场,标准相对较低,不能采取相同的审批程序。要按照通航短途运输、公务机、直升机、水上飞机等划分机场类别,分类制定审批程序,简政放权。二是要加大政府补贴力度。2011年民航总局出台了《民航基础设施项目投资补助管理暂行办法》,规定“通航机场建设项目补助标准另行研究”;2012年民航总局又出台《通用航空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但只对公益性通航项目、通航培训、安全设施、飞机购置等予以政府补贴,没有包括通航机场建设。因此,需要民航总局和地方政府加快协调步伐,尽快出台通航机场建设相关扶持政策[5]。
(三)以市场化手段解决专业技术人员短缺问题
专业技术人员尤其是飞行员短缺是通航企业面临的普遍难题。由于从业人员专业性强,培训费用高、时间长,现在还没有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总结行业经验,借鉴国外做法,提出两点建议:一是要建立市场化人才培养体制。就是由市场决定人才培养和企业招聘,尽量减少政府管制。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扩大通航专业技术人员培养途径,鼓励社会、境外资本举办通航专业技术人员培训机构。二是要遵循飞行员培养规律。按照国际惯例,飞行员培养应该是私照、商照、航线运输执照三个层次,依次构成金字塔结构,飞行员先通过通航飞行积累经验,而后才能进入运输航空进行商业飞行[6]。因此,飞行员培养要循序渐进,不能违背规律,拔苗助长。
总之,中国通用航空还刚刚起步,处在襁褓期。与美欧相比,差距巨大,发展空间巨大,需要继续完善制度环境,创造发展环境,使中国通用航空张开翅膀,翱翔蓝天。
参考文献
[1] 中国航空运输协会.中国航空运输业发展蓝皮书(2014)[R].2015:1-16.
[2] 高远洋.要避免中国通航产业“园区化”走入误区[N].中国民航报,2014-07-16(004).
[3] 王攀,冯璐,陆力军.“低空开放”渐行渐近,通用航空“虚火上升”[N].经济参考报,2014-11-13(003).
[4] 苏晓东.中国通用航空现状与法律构想[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4(4):141-143.
[5] 董念清.中国通用航空发展现状、困境及对策探析[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4(1):110-117.
[6] 高启明.美国通用航空产业发展的经验剖析及启示[J].西安航空学院学报,2013(6):28-31.
[责任编辑、校对:梁春燕]
A Review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General Aviation
Industry in 2014
GAOQi-ming
(School of Economic Management, Xi'an Aeronautical University, Xi'an 710077, China)
Abstract:The Chinese general aviation industry developed in a "new normal way" in 2014, with the overall growth being lower than the expected. The development in the year is characterized by:unopened airspace, continuously deepened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enthusiastic local development, and increasingly fervent civil activities. At present, the Chinese general aviation industry is plagued by both software and hardware problems in its development. The paper suggests facilitating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general aviation industry from the angles of airspace management, airport construction, and talent cultivation.
Key words:2014;general aviation industry;Re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