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 洁 段春芹
(延安市桥北林业局,陕西 延安716000)
桥北林业局位于延安市南部富县境内,管辖区域地处子午岭山脉中段陕西一侧,西靠子午岭主脊,北临毛乌素沙漠边缘,南临渭北平原,地处黄土高原腹地,黄河流域水土流失最严重地区,属黄土高原子午岭土石低山丘陵区和黄土梁峁丘陵区过度区,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黄土高原丘陵沟壑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和陕西省生态环境建设重点区域。东西长81公里,南北宽74公里,总面积302177.1公顷,森林覆盖率78%。下设8个国有林场,1个森林消防大队,1个中心苗圃,3个木材检查站,26个森林管护站,涉及7个乡镇,94个行政村,328个自然村,辖区常住人口50206人,林区人口密度为17人/平方公里。
同时,在桥北林业局管辖区域内还分布有陕北黄土高原第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陕西子午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陕西延安省级柴松自然保护区,具有独特、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科研价值很高,近年来,延安大学,北方民族大学等多所院校已在桥北林区建立了教学实习基地。桥北林区不仅生物景观资源丰富,而且文物古迹众多,如八卦寺、石泓寺、回汉白骨塔、元朝大佛寺、直罗战役烈士陵园等,还有著名的修建于秦朝的“秦直古道”。良好的森林植被和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桥北林区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桥北林业局总面积302177.1公顷,经营管护面积282234.6公顷,根据林区实际,共划分了特级防火区(79378公顷),一级防火区(79184公顷)和二级防火区(123672.6公顷)三个类型的防范区域,设责任区111个,配备专职护林员220人。目前有森林防火指挥中心1个,70平方米,配备了专业森林消防队1个,营房587平方米,队员40人,配备指挥车1辆,运兵车2辆,以林业职工为主的半专业消防队10个,队员150人,各行政村以基干民兵为主的义务扑火队108个,队员2414人。瞭望台5个,森林防火宣传检查站22个,现有各类扑火机具2112台(把),通讯设备129台(部),宣传设备254辆(台、个),防火道路1129公里,专用物资库12个,290平方米。
2000年实施天保工程以来,经过全局广大干部职工十余年的艰辛努力,通过控制资源消耗,加大现有资源保护,积极培育后备资源等措施,使林区天然林得到了有效保护,林地面积和林木蓄积实现了恢复性增长,森林生态系统逐步完善,为区域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天保”工程的实施,一方面有效地保护了现有森林资源,使森林生态系统逐步得到修复完善,另一方面,林区植被恢复迅速,已构成乔、灌、草立体植被结构,林内可燃物逐年递增,引发森林火灾和重大森林火灾的隐患越来越大。另外,近年来受全球气温变暖的影响,陕北地区干旱、高温、大风等极端天气增多,特别是春冬干旱和暖冬天气,致使森林火险等级持续居高不下,发生重大森林火灾的危险性越来越大。由此可见,桥北林区受自然、林情、社情等综合因素的影响,森林防火已成为林区各项工作的首要任务,责任重大,任务艰巨。
在森林防火工作上,桥北林业局做了大量工作,投入巨额资金,防火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连续20多年没有发生重大森林火灾。特别是“十二五”期间,党政领导高度重视,在全局经济状况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投资508万元,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职工工作生活条件,更新充实了防火设备,森林火灾防、扑综合能力逐年提升。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面对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和现代林业的要求,就桥北林区的森林防火而言,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和现实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目前,森林火灾预警监测主要依靠高山瞭望和地面巡查等传统手段,高山瞭望一般利用瞭望台(塔),瞭望员用望远镜和肉眼观测,由于受地形、地势、天气、距离以及瞭望员自身业务素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往往很难实现及时发现和快速预警。地面巡护一般采用护林员沿责任区巡护线路进行徒步巡查。鉴于管护面积大,人员有限(桥北林业局人均管护面积2.0万亩以上),加之林情、社情复杂,地面巡查工作量大,花费时间长,容易出现顾此失彼,巡查不到位、管护盲区等现象。
多年来,对护林员管护巡查的监督手段主要是通过考勤、“巡查日记”、抽查等传统的办法,而对其巡查的线路、地点、时间以及效果等缺乏科学有效的核查监督手段,致使部分护林员“脱岗不到位”、“出勤不出门”、“出门不巡山”等。
一方面管护面积大,战线长,加之“天保”工程实施以来,实行了封育管护、封山禁牧、人工造林等一系列措施,林区植被恢复迅速,已构成乔、灌、草立体植被结构,林下可燃物大量增加,极易酿成大的森林火灾;另一方面,石油、煤碳、调整公路建设等企业在林区施工作业逐年加大,进入林区的车辆人员大幅度增加,生产、生活用火增多,管护难度逐年增大。
由于“天保”工程实施以来,林业体制机制等原因,人事一直处于冻结状态,新老职工更替始终处于十年前的状态,目前在岗职工普遍年龄偏大,而且女职工比例较大,特别是专业消防队,在编40人,平均年龄在37岁以上,在体能方面已很难适应森林火灾扑救工作,因此,更新专业消防队员,补充新生力量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林林防火是一项长期工程,不但需要长效机制,同时需要科技支撑和资金保障。针对桥北林业局森林防火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要进一步适应生态文明建设和现代林业发展的需要,就要逐步改变传统的森林防火模式,加强科技支撑,强化队伍建设,不断提升森林火灾防扑综合能力。
一是实施无人机森林防火远程巡护,无人机具有机动快捷,使用成本低,维护操作简单方便等技术特点,同时具有对地快速实时巡查监测能力,特别是对于车人无法到达地带火灾监测及预警救援指挥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二是充分利用高山瞭望台和通讯铁塔,增设远程监控云台,进行实时监控,确保森林火灾早发现、早处置;三是建立护林巡查移动外勤管理平台,充分发挥科技信息管理水平,通过平台实现对护林员的远程管理,有效解决现有管护模式出现的信息上报不及时,工作效率低、管护人员难以监管等一系列问题,使森林防火工作尽快步入科学化、信息化的轨道,进一步提升森林火灾防扑综合能力。
护林员和专业消防队是森林防火的两支主力军,目前普遍存在年龄老化,体能退化的问题,建议一方面林业主管部门积极协调人事、编办,尽快招聘一批大专院校毕业学生,另一方面通过社会公益性岗位形式,为林业战线补充新生力量,尽快解决专业消防队和管护人员年龄偏大问题。另外,对各行政村以基干民兵为主的义务扑火队,加强扑火业务技能和安全避险训练,提高业务素质,避免进入火场乱打、蛮干,坚持科学扑救,避免伤亡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