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燕芳
(长江职业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高职学生的规模越来越大。如何进一步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由量增到质增的转变,使之成为国家经济转型的重要推动力成为高职教育研究的核心课题。在此背景下,调查和研究高职学生的学习倦怠情况,分析其相关因素,进而探讨其对策是十分必要的。倦怠经常被用于工作压力中,特别是那些与“人”为工作对象的工作者,他们需要将情感投入到对方身上的一些职业(如,护士、医生、社会工作者、管理者等)。Pines&Kafry(1980)认为学习倦怠是学生由于课业压力或负荷而对学校课业及学习活动热情逐渐消失,对同学的态度冷漠等一些对学校课业抱着负面态度的现象。本研究针对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的基本特点。
通过对高职学生进行访谈,问卷调查,统计分析发现,引发高职学生产生学习倦怠的原因主要包括学生个人因素、学校因素和社会因素3个层面。
每个高职学生由于成长环境、价值观和所接受的教育的不同,其在学习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倦怠也会不同,包括不现实的理想和期待,较低的自我价值和判断,自信心低,对自己缺乏客观的认识和准确的评价等。此外,每个高职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和个人的心理承受力、耐挫力的不同也影响倦怠的产生。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数都是高中成绩处于中下等的学生,学生基础较弱,学习自觉性较差。有些高职学生在中学时成绩落后,长期在自卑心理状态下被迫学习,到了大学,没有压力,本身对学习缺乏兴趣的情况下,一下子放松了自己,于是沉迷网络,谈情说爱,打工赚钱等,学习成了一种可有可无的事情。有的学生则是由于基础较差,而大学课程一般比较进度比较快,老师讲完知识点后没有像高中那样反复练习,学生又没有尽快适应大学的节奏,长期下去,就会产生放弃的念头,对学习失去了信心。
我国高职教育历史不长,缺乏办学经验,目前,部分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开设同样的专业,进行同样的课程教学,只是内容上简化了些,并没有体现高职特色,这样必然导致高职学生毕业后和本科学生甚至是“211、985”院校学生抢饭碗,没有竞争力。高职学校为了抓生源,采取“宽进宽出”的制度,学生在大学里,考试时不及格可以免费补考,补考不及格甚至还可以参加毕业清考,总之,没有任何学习压力。同时高职课程设置,教材方面都与本科教育存在雷同现象,跟不上社会发展的要求,忽略了实用性和职业性。
另外,高职院校要是以职业发展为目的,培养技能型人才,而高职教师大部分从理论到理论,甚至是过时的理论,没有跟上时代发展的实践经验,交给学生的也只能是理论知识,学生学完后还是不会动手。另一方面,高职院校的课时比较少,要在紧张的时间里把知识较好的传授给学生,也是一件很困难的事。
高职学生的社会地位不高,虽是大学生,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大学的扩招,高职学生作为大学生的底层,往往受到冷落和歧视。由于现在就业形势严峻,大学毕业后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就业与大学学习成绩不直接挂钩,导致学生中“60 分万岁”的思想。部分学生存在“读书无用论”的思想,读书,上大学成了令人怀疑的事情,用人单位看重文凭,无形中也给高职学生形成就业压力,许多学生毕业等于失业,或者转行从事其他行业,这些都严重影响高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产生学习倦怠心理。
在所有影响因素中,学生个人的因素对其学习倦怠的影响最为严重。学生要明确学习目标,加强自制力,在思想上严格要求自己,同时积极参加各种活动,比如学科竞赛,趣味活动,不断挑战自我,体验成功,增强信心,提高学习的自我效能感,丰富课外生活。同时要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良思想倾向和各种心理问题,向老师寻求帮助,向同学寻求开导,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度过大学生活。
第一,加强教学改革,适应高职学生的特点。教学内容要能吸引学生学习兴趣,教学方法由单纯理论讲授转变为理论、实训相结合,案例教学法,问题驱动法等多种方法,让学生更多地进行自主学习。另外派出教师到企业顶岗锻炼,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从而拉近学校与企业的距离,增强学生的职业竞争力。
第二,加强学风建设,丰富校园生活。优良的学风给学生学习提供良好的保障,学校要加强教学管理,对学生的学习把好质量关。考试做到公平、客观。另外,适当的压力也能提高他们学习的动力,避免产生学习倦怠。同时丰富的校园生活能影响学生的心理,心情。高职学生学习上压力较小,课外时间较多,学校多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发挥他们各自的长处,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第一,提高高职学生的社会和经济地位。我们应弘扬崇尚科学、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风气,采取可行的措施提高高职学生的社会和经济地位。
第二,教育改革要注重学生的需要和要求。我国现在的课程改革正在轰轰烈烈地进行,然而却很少有人关心学生应如何应对新的课程、新的教材以及怎样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等。因此,进行教育改革要把学生放在很重要的位置,把学生视为关键性因素。当学生遇到困惑或困难,如能得到各方的理解和支持,就能缓解负向情绪,减轻倦怠程度。
[1]韩艳荣,夏倩.我国高职学生学习倦怠问题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12(36).
[2]凌霞.高校大学生学习倦怠的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2,3(9).
[3]汪明春,张丽霞.大学生学习倦怠的表现及干预对策[J].教育探索,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