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殿举 郭兴安
(大兴安岭地区防雷中心,黑龙江 大兴安岭165000)
2010年5月19日14.30左右,大兴安岭地区交警支队考试场发生雷击事故,事故的雷击发生点。
大兴安岭地区防雷中心在接获事故报告电话后派技术人员及时赶赴现场,对现场进行了清理和调查,查找事故点,分析事故原因,并提出整改方案。
驾驶员考试基地的桩考仪占地约一亩,分成待考区、考试场和指挥控制中心等三个区域,考试场区是一块全封闭场地,除漆划的标线和桩杆之外,最特别的是场地四周安装着的总共8组16个红外线探测装置,学员驾车考试时的一举一动,都逃不过这些红外线的“眼光”,然后再传输给设在指挥中心的监控主机,并在电脑屏幕上显示出来。远离市区位于旷野地带,周围几无建筑物,附近有一变压器,办公室及工人宿舍用电均直接由此变压器引入,在平房西侧分别设有两个小配电箱。厨房在工人宿舍的东侧,炉灶采用电热炉灶,电力线由变压器直接引入。所有电力配线均架空入户。公司办公室和工人宿舍两栋平房无任何雷电防护设施。
办公室的西侧会议室的配电箱内电表曾被击坏,外壳碎裂,工人宿舍内的的配电箱内也有雷击的痕迹,但无人员伤亡纪录。
通过询问既往发生的雷击史和现场人员描述事故发生时的情形,清理现场后确认,厨房的电炉灶为雷击事故点。
根据大兴安岭观象台观测资料和加格达奇新一代多普勒雷达图显示,16日在该区域上空有强对流天气过程,雷达回波图和闪电定位仪监测记录当时有雷击记录,且现场人员描述当时有雷声,根据该公司防雷设施情况和周围环境分析,事故主要是由于电源线路有雷电波入侵或感应过电压引起的,据现场勘察结果分析,有可能由下述原因引起:
由于该建筑物是两栋平房,建设得较早,限于当时的防雷观念淡薄,在设计上存在严重缺陷,施工又不按规程操作,且年久失修,没有任何的防直击雷措施,电源线由附近变压器直接架空引入,且未采取任何防护措施,曾有既往雷击史,安全隐患较大,造成此次事故的发生。
按照《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年版)要求,该建筑物属于第三类防雷建筑物,在设计施工上存在缺陷,应作相应整改。
(1)第3.4.1条规定:“第三类防雷建筑物的防直击雷的措施,宜采用装设在建筑物上的避雷网(带)或避雷针或由这两种混合组成的接闪器。”。该公司建筑物为南北两栋平房,为起脊的砖房,房顶未装设任何防直击雷设施,且该建筑物位于旷野,周围无任何建筑物,且内部设有一些电子器材,极易遭受雷击。应在该建筑物敷设避雷带,并按要求设不少于两根的引下线,引下线平均间距不大于每根引下线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大于30Ω。
(2)第3.4.9条规定:“一、对电缆进出线,应在进出端将电缆的金属外皮、钢管等与电气设备接地相连。当电缆转换为架空线时,应在转换处装设避雷器;避雷器、电缆金属外皮和绝缘子铁脚、金具等应连在一起接地,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宜大于30Ω。
二、对低压架空进出线,应在进出处装设避雷器并与绝缘子铁脚、金具连在一起接到电气设备的接地装置上。当多回路架空进出线时,可仅在母线或总配电箱处装设一组避雷器或其他型式的过电压保护器,但绝缘子铁脚、金具仍应接到接地装置上。”
该建筑物的电源线均由附近的变压器架空引入室内配电箱,且未装设避雷器,厨房的电热炉灶的电源也由变压器直接引入,无任何防护措施,极易遭受雷击。应在变压器引入的电源处加装避雷器,在办公室西侧的配电箱内加装单相避雷器,在工人宿舍配电箱内加装三相避雷器,并且在厨房电炉灶前端加装避雷器,并将避雷器做可靠接地,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大于30Ω。
因龙建路桥四公司所在的建筑物是老建筑物,当时的防雷技术和意识相对薄弱,致使防雷安全隐患较大。此次雷灾事故,给人们敲响了警钟,暴露了某些单位雷电安全意识淡薄,对防雷知识知之甚少,并且存在侥幸心理,同时也暴露出气象部门对防雷安全工作和防雷安全知识的普及力度力度不够,如何大力宣传和普及安全知识,提高全社会的雷电安全意识,将全社会的雷电安全防护工作由被动变为主动,是我们今后工作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