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令建 李 丽 潘 兵
(五邑大学体育部,广东 江门529000)
文化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给它下一个严格和精确的定义是非常困难的事情。不少哲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历史学家和语言学家一直努力,试图从各学科的角度来界定文化的概念。然而,迄今为止仍没有获得一个公认的、令人满意的定义。据统计,有关“文化”的各种不同的定义至少有二百多种。笼统地说,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
1.2.1 五邑华侨文化的界定
广东江门市,包括台山、开平、恩平、鹤山四市以及新会、蓬江、江海三区,史称“五邑”。它位于珠江三角洲的西侧,是全国著名的侨乡之一,它集南北风情于一地、兼中西人文于一体,其文化特色呈多元性。
五邑华侨文化是由于华侨出国,侨居异地,将中国文化与侨居国文化交流、结合的产物。华侨文化载体是华侨,他们借助于探亲往返、书信往来、保持与家乡联系,有的回国办实业、教育、医院及其他福利慈善事业,影响或改变当地文化景观或结构,同时也将本土文化流布侨居地,这种由华侨兴起和传播的特殊文化,称为华侨文化。它作为一种文化类型,在鸦片战争以后形成和成熟。华侨这个特殊社会群体,生活在国外,但故土又在祖国,一方面他们保留原有语言、风习,伦理道德和价值观念,有着深厚的本根文化基因,另一方面,又深受侨居地文化浸染,接受、吸收当地异质文化,使之成为自己文化一部分。所以,华侨文化具有国内和国外两个源头,具有明显的跨文化、跨地域性质和特点,处于内外两种或多种地域文化边缘,是一个特殊文化系统。但对国内某一地域文化来说,它又是这个文化系统在海外的延续和空间占用,如岭南文化在海外所拥有华侨群体和地域即为岭南文化一部分;对于它产生的故土一方,华侨文化同样具有明显中外文化结合品格,无论在土地利用、聚落建筑、语言、风习、衣冠履带,乃至行为方式、思维理念等方面,都有异于当地文化或深入嵌入后者之中。这是外来文化在当地移植或变异的结果。广东五邑、梅州、潮汕侨乡所耸立大量西式建筑,星罗棋布于海南,雷州半岛橡胶、热带作物种植园,以及各地方言所夹带英语、马来语等,无不展示华侨文化中西合璧品格。
1.2.2 五邑华侨文化特征
在探讨岭南文化、侨乡文化的特征时候,不少学者提到了它的开放性、包容性、创新性以及与世界发展紧密联系的时代性等问题。所谓开放性,是指侨乡人民没有固步自封,而是善于接受外来文化中对自己发展有用的东西,以充实自己的力量;所谓包容性,是指不盲目排斥外来文化,没有把它视为异端,而是在确保本民族文化的主体地位的前提条件下,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价值,与之共存;所谓创新性,指的是对外来文化不生硬照搬,而是学习外来文化中对自己有用的东西,并结合侨乡的实际加以创造性的运用;所谓时代性,就是要与时俱进,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吸取人类最新的发展成果来建设侨乡。
二战以后,随着海外华侨多数加入侨居地的国籍,成了外籍华人,侨乡也随之变为海外华人的祖籍地。但他们仍是我们的亲戚和朋友,他们那边与侨乡仍有经济、文化往来,海外华人文化仍会对侨乡产生影响。侨乡人民与海外的亲戚朋友交往过程中仍可以接触外来的先进文化,从中吸取对自己发展有用的东西,推进侨乡的现代化建设。1.3 台山传统体育文化
台山传统排球文化纯属地方区域性文化的组成部分,在它诞生与发展的过程中受到来自区域性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它折射出地方性的基本特性,突出本土文化特色,是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九人制排球运动历史悠久,是20世纪广东具有代表性的体育运动之一,具有较高的观赏性和文化价值,20世纪70年代周恩来总理以一句“全国排球半台山”作为对广东排球运动的肯定与赞扬。随着群众体育的不断发展,九人制排球运动逐渐作为一种特色区域体育文化被传承和保留下来,迄今依然是“中国排球之乡”——广东台山群众体育运动的主要开展项目,并在2009年入围广东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现代全球化的浪潮中,九人制排球文化在台山得以传承和发展,汲取了岭南地区特有的生命力和文化内涵,逐步发展成为台山推行全民健身计划、促进全民身心健康的特色休闲体育运动。
排球对台山来说并不仅仅是一项体育运动。它曾经寄托着华人华侨对家乡的桑梓深情以及对家乡晚辈健康成长的美好愿望。现在它又成为“内外两个台山”乡土之情的联络纽带,也成为台山侨乡文化的标志。
我们追忆排球运动传入并在台山蓬勃发展的早期历史,从中体会到了华人华侨对祖国和故乡的款款深情,也认识到他们在中国近现代历史舞台上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广东省志·华侨志》曾总结说“:台山能成为‘排球之乡’,首先应归功于华侨。”排球在台山兴起、发展、繁荣的历史上,处处可见台山籍华人华侨及旅港澳乡亲的身影。但是,有关台山排球与华人华侨的研究明显落后。相关的资料星散于各种档案、杂志、报纸,无人问津,专门的研究成果几为空白,这与台山在排坛的显赫声名以及她“第一侨乡”的身份格外不相称。鉴于此,在广泛搜集资料以及实地考察的基础上,本文大体勾勒出排球运动由发明到传入台山并在此落地生根的一段历史,引起更多人对华人华侨体育研究的关注。
排球在1895年由美国霍利奥克市基督教青年会体育干事威廉·摩根(William G.Morgan)发明,并在1905年左右首先由美国来华的传教士J·霍华德·克洛克带入我国广东地区[1]。中国早期的青年会体育干事梁兆安曾回忆:“1905年排球运动传入我国。最先打排球的是广州和香港一些学校的学生,并举行校际排球赛。”
台山的许多华侨子弟在广州读书,1914年,他们假期回乡时便开始集结成队,以排球消遣娱乐,并吸收当地青年参加。学生返校后,当地青年便分队角逐,切磋技艺。这些在早期把排球运动带回家乡的中学生,如伍廉瑞和黎连楹,日后成为威震远东的排球名将。
由于缺乏详细记载,我们没有办法将当时华侨子弟参加排球运动的情况作详细的统计。但是,正如柬埔寨1965年5月6日《工商日报》载文所说的那样:“当时,在四十年代活跃在台山排坛的,不少是富裕阶层,其中多数是华侨子弟。那些素质好而又爱好打排球的农民子弟,往往因家庭生活困难而四处奔劳,其球艺亦难发挥。”
由此推断早期排球传入台山时,华人华侨以及侨属的影响是决定性的因素。
由于华人华侨的支持与华侨子弟的推动,排球传入台山并得以迅速普及,深受当地人们喜爱,出现了“兄弟双入场,父子两对阵,爷爷喊加油,奶奶烧开水”的全家总动员情景。群众基础雄厚,华人华侨以及旅港澳同胞大力支持,使台山排球运动在中国及至世界上都享有盛名,并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达到鼎盛。
海外侨胞生活在海外,心系祖国故园,爱国爱乡之情浓烈,一贯热心支持家乡建设。为提倡健康娱乐,抵制不良习惯,达到强身健体,他们都普遍比较重视促进家乡体育事业的发展。在著名侨乡台山、有旅外乡亲捐资组织的各种体育会,在体育会的领导下,各乡镇的体育活动十分活跃,排球运动更是成为群众喜爱的项目。
台山有“排球之乡”之誉,是与台山百万华侨、华人、港澳同胞对家乡排球活动的积极支持分不开的。县内各体育协会为利于开展工作,聘请了80多位热心体育的华侨、华人、港澳同胞担任名誉主席或顾问,协会在这些热心人士的支持下,动员广大海外乡亲为发展家乡的体育事业出钱出力。
加拿大籍台山人朱正贤(香港时富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从1982年到1990年连续九年赞助在台山举办“振兴杯”排球赛,每届都邀请全国甲级队伍参加角逐,共捐资100多万港元。同时还捐款作台山排球基金会。1984年以“正贤杯”名义赞助国家女排与古巴女排的对抗赛在台山、江门两地举行。“振兴杯”的举办,得到了海内外乡亲的称赞。白沙、端芬、三合、广海、海晏、斗山等十几个区,镇的华侨(华人)、港澳乡亲一呼百应,纷纷捐资举办杯赛。计有白沙区的“丰水杯”排球锦标赛、白沙镇的“昌明杯”赛、斗山镇的“华侨杯”赛、海晏中镇的“达贤杯”赛等。一些杯赛还逐渐形成了制度,如台山镇一级的“兴旺杯”排球赛,从1982年开始举办就一直未停办过。山区浮石乡,早在20年代就有“华利波”排球运动组织。旅美老队员得悉家乡举办“振兴杯”排球赛,很受启发,纷纷给家乡捐款支持开展排球活动。该乡成立了排球协会,利用华侨捐款修建球场,举办比赛。到80年代末,已实现了村村有球场、球队,天天有活动,节日有比赛。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市场经济的深入推进,现代信息手段如手机、互联网等以自身独特的优势,成为广大民众获取文化信息的又一重要载体,也对新形势下五邑侨乡文化和台山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播和广大民众的文化认同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现代信息手段发挥着越来越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党和国家也不断加强对如何利用和规范这些现代信息手段的关注和指导。要注重发挥现代信息手段在五邑侨乡文化和台山传统体育文化传播中的桥梁纽带作用,通过打造现代信息手段中正面舆论的强势、即时互动功能的有效发挥、专业化的现代传播队伍等推动广大民众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对侨乡文化的认同。
全民健身关系着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活幸福,是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到2010年,《全民健身计划纲要(1995—2010年)》规定的目标任务已经完成。为进一步发展全民健身事业,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全民健身条例》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制定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到2015年的总体目标是:城乡居民体育健身意识进一步增强,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显著增加,身体素质明显提高,体育健身设施更加完善,形成覆盖城乡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
利用全民健身活动形式,使五邑侨乡文化和台山传统体育文化得到继承、发展、保护和创新。
当今社会旅游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大众化旅游的浪潮席卷着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旅游业正以前所未有的势头迅猛发展。旅游业的发展给旅游地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对当地的社会文化产生了一系列潜移默化的影响。
侨乡蕴含着丰富的旅游资源,通过旅游资源的开发,使五邑侨乡文化和台山传统体育文化得到创新与发展,更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使五邑侨乡文化和台山传统体育文化得到内涵与外延的拓展。
台山传统体育是华侨文化与台山本土文化交融的产物,五邑华侨为台山传统体育的发展提供精神和物质支持,使台山九人制排球成为近代排球运动史上活化石,促进当地全民健身开展及旅游经济的开发。
[1]任莲香.体育文化论纲[J].体育文化导刊,2003(03).
[2]周红律.对排球运动社会学理论的探讨[J].体育学刊,2001(01).
[3]周爱光.竞技运动与竞技运动文化[J].体育科学,1998(02).
[4]黄咏.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特性[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5).
[5]薛海红,张原.中国古代体育服饰的文化特性及发展价值[J].西安工程大学学报,20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