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经略天府大农业

2015-08-15 00:48
云南农业 2015年11期
关键词:粮食农业

“经营天下,略有四海”。

两千年古堰滋润的天府之国,阡陌纵横,大地无垠,有着五谷丰饶的坚实基础。

美称相沿至今,既有四川数千万农民汗水里抽穗的力量,更有全省上下奋力推进农业转型过程中积蓄变革的能量。

从2008年确立“用抓工业的理念抓农业”、2009年起每年都以省委省政府名义召开现代农业推进会,到高标准农田建设纳入全省“十二五”国民经济发展总体规划、“大基地大产业大市场大品牌”打造现代农业千亿示范工程,再到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机制,构建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四川农业走出一条提质增效推动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的铿锵道路。

新常态下新征程。踏着连年钱粮双增的节拍,四川拉开新一轮农业结构调整、经略天府大幕。

调优产业布局,由数量为主向数量质量效益并重转变

2013年,四川实现改革开放以来粮食生产首次“七连增”,实现了35年来的首次突破;2015年,粮食面积将稳定在9700万亩(646.67万hm2)以上,马铃薯、茶叶、柑橘、中药材等八大产业整体实力进入全国三强,上半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318元,增长10.3%,增速高出全国平均水平0.8个百分点。

“近几年,四川农业实现了持续增产增收,有力地保障了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但各种风险和结构性矛盾也在积累聚集。”四川省副省长曲木史哈指出,粮油等大宗农产品价格瓶颈成了冲不破的“天花板”,蔬菜、水果等鲜活农产品价格周期性剧烈波动成了摆脱不了的“常态”,“从自身来看,问题的根源主要还是农产品雷同,市场竞争力不强。”

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刻不容缓。按照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提升粮食生产能力、按照资源禀赋调整优化区域产业结构、立足消费导向调整优化品种品质结构。四川农业转型路径十分明晰:围绕建设大基地,培育壮大具有区域特色的支柱产业、主导产品和特色品牌;大力发展优质粮油,打造优势产业带和集中发展区;瞄准市场需求,发展品牌农业、特色农业、绿色农业,满足现今吃得平衡、安全和健康的新要求。

在这场转方式调结构的大农业产业布局中,粮食是四川的决策者们始终紧绷的一根弦。

作为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之一,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绝不意味着放松粮食生产、破坏农业生产能力,必须立足省内自求平衡,坚持保耕地、提产能、稳产量。对此,四川农业部门有着深刻而清醒的认识。

“提高农业生产能力,核心是坚守耕地红线,建设高标准农田,增加耕地有效灌溉面积。”四川省农业厅厅长任永昌说,今年是实施《建设1000万亩高标准农田工程规划纲要》收官之年,省政府已将高标准农田建设纳入民生工程考核,四川将因地制宜打造一批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一批粮食生产“示范区”、培育一批适度规模经营“专业队”,抓好90个粮食生产重点县生产能力建设,选择粮食产量5亿斤以上的重点县提质扩面,示范打造一批旱涝保收的稳产区、先进技术的应用区、创新机制的先行区、绿色增产模式的示范区。“到2020年,全省粮食生产能力达到800亿斤以上,全省粮食适度规模经营达到1000万亩(66.67万hm2)以上。”

政策利好,刺激着川蜀大地种粮“标兵”们不断书写粮食增产增收的奇迹。

7月,广汉市现代粮食产业示范基地。一条600km绵延生产道,串起沿路10万亩(6666.67hm2)葱郁稻田风光,刷新了人们对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耕作的传统印象。

村民黄明水从2001年开始规模化种田,从零星租包60余亩(4hm2)河滩改造地到今天流转5000亩(333.33hm2)实现耕种收全程机械化,他说这得益于“两条腿”走路:“一靠政策扶持,二靠科技支撑。”

从2011年起,广汉市除了落实省上的优惠政策外,额外对现代粮食产业核心区不同规模经营的业主每亩奖励100~300元,3年来各级财政已投入了10亿元。全市农机化平均水平75.2%,居全省第一。

2003年30亩(2hm2)、2005年300亩(20hm2)、2011年1000亩(66.67hm2)、2014年2000亩(133.33hm2),一本规模种粮逐年翻番的账本,记载着全国种粮售粮大户、邛崃市固驿镇花园村村民周家林10余年的粮食致富征途。今年老周又投资建成了育秧房、仓储室、粮食加工厂,走上粮食一体化生产道路,创下继“种粮过百万”后的收入新高:“水稻加小麦,纯收入突破200万元。”

一手抓粮食生产、一手抓特色产业,推动农业发展由数量增长为主向数量质量效益并重转变。目前四川全省建成万亩亿元示范区800个、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7个、国家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9个,新建和改造提升“千斤粮万元钱”“吨粮五千元”粮经复合产业基地340万亩(22.67万hm2),形成了川西300万亩(20万hm2)茶叶产业带、成都平原600万亩(40万hm2)稻菜轮作产业带、长江上游400万亩(26.67万hm2)晚熟柑橘等集中发展区,盆地优质生猪、盆周山区优质肉牛羊、川中优质禽兔等优势主产区正在加快建设中。昔日四川点多面广的小规模分散经营农业形态,开始呈现出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的效应。

转变发展方式,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翻开地图,西部大省地跨青藏高原、横断山脉、云贵高原、秦巴山地、四川盆地几大地貌单元,地形复杂多样,农业资源相对短缺,全省人均耕地仅1亩(667m2),中低产田地比重高达68.2%,有效灌溉农田面积仅47%,重用轻养、开发过度、污染加重的投入产出几乎到了极限。

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就要从根本上解决发展生产和优化生态的矛盾。于是,“创新”与“转化”并重、“保护”与“治理”并重、“产出来”与“管出来”并重的发展思路应运而生。一套高产高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可复制的技术模式,一批增产增效并进、生产生态协调可持续的示范区开始在全省各地涌现。

“小麦—玉米—大豆”新型带状复合种植模式,是闪烁在仁寿县珠嘉镇踏水村专家大院里的科技之光。“3月种玉米、6月播大豆,2m开墒3种作物间套种。”仁寿县农业局总农艺师毛树明告诉记者,这套三季轮作技术促成连年粮豆丰收,目前在间套模式下小麦已实现全程机播,“今年一亩小麦产300kg、玉米产600kg、大豆产量有望达到150kg。”

作为四川现代粮食生产示范基地中的丘区代表之一,仁寿县近年来不断提升科技贡献率,把高产创建、科技增粮作为发展粮食生产的重要举措,项目区粮食良种率、新技术推广率均达到100%。同时,该县也成为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农科院等院校推广应用、展示农业科技新成果、新品种的“孵化园”。

“双六尺”带状种植对旱地农业改制、增温保温进行早玉米生产、花生膜侧栽培集雨抗旱、秸秆覆盖还田等,苍溪县通过一整套避灾农业措施的落实,有力地保障了特大旱区农业生产持续健康发展。2015年被农业部确定为保护性耕作技术创新与集成项目示范县后,将建立南方水旱轮作区保护性耕作技术示范片4个,涉及14个村的万亩核心区将提高小麦、油菜、水稻等农作物产量7%以上。

通过实施农科教、产学研大联合、大协作,强化增产、效益、绿色“三个理念”,突出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药剂安全投入“三个优先”,四川省提出:到2020年,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率达到75%,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8%。同时,建设一批种养循环农业示范区,带动全省农牧业高效循环发展。

在成都市金堂10万亩(6666.67hm2)丘区特色产业示范基地,印有“佳荣家庭农场”字样的蔬菜车不时在村道上往返,将刚刚采摘的“放心菜”送到每一个订户家中。

“除了浇水就是浇粪,每天250kg‘二荆条’有好多卖好多。”农场负责人张家银给记者展示了当天一批次蔬菜的农药残留检测结果,每一件样品都控制在8%以下。百余亩蔬菜采收后的残渣用来喂猪、跑山鸡,畜禽粪便作为农家肥直接还田,实现了农场资源的可循环利用。

国家生猪调出大县邛崃市2015年启动了全市畜禽养殖污染专项治理工作,通过就近循环、异地循环、多形式综合利用等三种模式整体推进面源污染治理,整合投入各类资金3000万元余,建成种养循环经济示范点28个,畜禽养殖污染治理达标率70%以上。

据四川省农业厅统计,2015年初全省农村沼气用户保有量首次突破600万户大关,居全国第一位,农村普及率突破65%;到2020年,全省农村沼气普及率将达到70%,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5%。

2条生物燃料生产线,年加工秸秆6万t-广汉市2014年引进建成的柯菲生物能源公司,折射出近年来秸秆综合利用的成效:在2013年发展秸秆“户集组运镇加工”的处理模式后,进一步强化疏堵结合、奖惩挂钩的工作措施,逐步建立起政府支持、市场导向的秸秆综合利用体系。

高端源自高起点。在全省率先推行乡镇场镇污水湿地处理模式、全域取缔肥水养鱼、全县森林禁伐3年,西充县农业局局长郭峥嵘坦言,从2008年发展有机农业起,正是这些近乎“苛刻”的环境指标,造就了今天享誉全国的“西部有机食品第一县”。目前西充建成有机农产品基地13.3万亩(8866.67hm2),5大类、98个品种通过认证,规模居西部县域第一。

在全省农业发展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转变的过程中,一个健全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也在加速成型。

创新农业经营体制,由产品生产向构建产业链、价值链转变

依托四化同步、城乡融合,把农民增收作为一个系统工程,综合施策促进农民增收。在向农村改革要红利、向现代农业要效益、向新型业态要活力的农业转型升级中,蜀乡万千农户也实现了从传统到现代经营的角色嬗变。

40岁的杨光是崇州市五星土地股份合作社的一名农业职业经理人。6年从事粮油贸易的经验及对农业的深刻认识,让他在2014年合作社的职业经理人公开竞聘中脱颖而出,成功当选。“种粮食要懂得控制成本,提高产出,才能实现共赢。”他说。

杨光一人管理5000亩(333.33hm2)土地,从耕地、播种、施肥、灌水、病虫害防治到农机具的使用,都制定了精细化的管理细则和生产流程,将每亩种植成本控制在800元左右。在收益部分,合作社采取“保底+分红”的方式,以一亩150kg大米为保底收入,单亩创造的效益加上粮食补贴资金按1:2:7分配。“10%作为合作社公积金、20%作为社员土地入股分红、70%作为职业经理人佣金。”杨光告诉记者,辅以超产分成或二次分红等分配方式,崇州职业经理人每亩收益在150元左右,入社农户在收回生产成本后,每亩直接增收约500元。

在崇州,像杨光一样的“农业CEO”有1588人。而他们身后,是在粮食规模经营的实践中,成功构建的一个“土地股份合作社+农业职业经理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三位一体的“农业共营制”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科学回答了“谁来经营”“谁来种地”“谁来服务”三个难题,实现了经营主体“共建共营”、经营收益“共营共享”、经营目标“共营多赢”。

邛崃市在推进粮食规模化生产经营过程中,积极探索“两主体四中心”规模种粮新型经营服务模式。祥和农机专业合作社和牟礼开元种植专业合作社既是经营主体,也是服务主体,配套建设育秧中心、农机中心、烘干仓储中心、粮食加工中心,打通粮食生产管理各个环节,在满足自身规模化粮食生产需要的同时,又为其他粮食种植业主提供从种植到收割,从烘干储藏到加工销售等关键环节“一条龙”式全程服务,延长了粮食规模化生产经营的产业链条。

彭州依托“菜—稻—菜”粮经复合高产高效示范基地和四川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的载体功能,成功举办五届国家级蔬菜博览会,全国第二个蔬菜价格指数-彭州(雨润)指数成为全川乃至西部地区蔬菜经济的“晴雨表”,形成了“北有寿光、南有彭州”的全国蔬菜发展格局。

全省种养大户、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农业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实现近3年年均增长20%,2015年1~5月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4421.3亿元,增长7.5%;到2020年,全省适度规模经营面积将占流转面积的50%以上。立足规模、特色、优质、安全、品牌增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制正在构建,逐步实现由产品生产向产业链、价值链生产转变,引领农业品牌打造与产业升级。

广元市昭化区月光村水稻专业合作社生产的“女皇贡米”因地处女皇故里而得名,更重要的是,这一地带日照充足、雨量充沛,生产出的大米蛋白质含量比普通大米高1~2倍。2014年“女皇贡米”荣获中国(广州)国际食品展金奖,成功打入省内外各大超市,带动10个乡镇4万亩(2666.67hm2)绿色优质水稻走上品牌化经营道路。

一条日产200t有机大米的智能化生产线、13款有机米包装设计获得国家发明专利,西充航粒香米业公司2013年在原有万吨仓储能力的基础上成立“粮食银行”,2015年新增仓容2万t,一条日烘600t稻谷的全自动烘干设备生产线正在上马,剑指两年后建成川东北最大的优质水稻基地。

引进现代农业项目,进一步转方式调结构,推动传统农业向融生产性、生活性和生态性于一体的现代都市农业转型。智慧农业、“互联网+农业”等新型业态开始在各地悄然兴起。

在农业订单生产过程中,自贡荣县大农和公司与电信部门、金融机构合作,充分利用大数据红利,开发出基于该公司组建的职业农民、机械化耕种、职业经理人、消费助力四支队伍的“大农和云”平台软件系统,实现了农业管理的可控制、精准化、智能化。

“先给农户发放智能手机安装App,农民通过提示简单操作即可。”公司总经理吴剑给记者做了一个演示:在“直通需求”界面上有技术服务、购买产品、贷款等多项选择,农户只需手指一点,“云”后台将回拨了解需求,然后分单到相应的经纪人或服务队处理需求,“剩下的就交给相应的部门跟进就行了。”吴剑说,未来“云”平台将实现与公司电商系统“大农汇”及“淘自贡”“天猫”等网络平台互联互通,解决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一张VIP卡,一边通过网络全程可视追溯所有农产品的生产过程和生产环境,一边完成有机果蔬“私人订制”,郫县多利农庄采用“从田间到餐桌”直供会员的服务模式,运用先进的物联网技术对农产品的流通管理和个体识别实现全过程质量溯源,高端智能化农业模式在当地崭露头角。

拓展农业生态、文化服务功能,让农民尽享农业多功能衍生拓展带来的收益,四川将以现代大农业观统筹推进产业发展,提升农业的生态价值、休闲价值和文化价值,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到2020年,休闲农业综合经营收入将达2000亿元、增长1.7倍,带动2000万农民致富奔小康。具有更高附加值、更强竞争力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中国西部农业六次产业,将从这里引航。

猜你喜欢
粮食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珍惜粮食
珍惜粮食 从我做起
十八连丰!我国粮食产能稳步提升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请珍惜每一粒粮食
逆向倒推,非比寻常
新农业 从“看天吃饭”到“看数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