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丹
(哈尔滨市道里区图书馆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个性化信息服务又被称为个性化服务、个性化定制服务、个性化信息搜索服务、个性化信息推荐服务、个性化信息提醒服务和个性化信息代理服务等等。关于公共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存在着各种不同的描述,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完善的定义。网络环境下公共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是公共图书馆通过各种手段和方式、获取并分析用户的信息需求,为用户创造符合个性需求的信息服务环境,提供充分满足其信息需求的集成化的信息服务。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用户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和需求定制自己所需的信息和服务,创建个性化的信息环境;二是信息提供者针对用户的知识结构、心理倾向、信息需求和行为方式等个性和特点,主动为用户提供信息和服务,并根据用户的需求变化,动态地改变所提供的信息和服务,以此来充分激励用户需求、促进用户有效检索和获取信息,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知识创新。
知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环境的变化不仅使公共图书馆的读者数量增加而且读者对信息有了较以往更强烈的渴求,由于读者个人的兴趣、知识、经验的不同,他们对公共图书馆提供的服务在服务方式、服务手段和服务内容上的要求具有明显的差异。与此同时,面对以惊人速度递增的网络资源和各个学科的不断细化、深化交叉和渗透,读者不仅获取信息越来越难,而且信息的查准、查全、查新变得越来越复杂。他们迫切需要公共图书馆能够针对他们的个性特点和需求.提供针对性强、准确率高的个性化信息服务。在现代信息服务环境的影响下,公共图书馆传统的服务理念、服务方法、信息产品形式等,已难以适应读者深层次、多样化的需求。面对读者的需求和日益加剧的竞争,公共图书馆要保持自己的优势,不被时代淘汰,就不能像过去那样组织一批信息货源,等读者前来选择,而应根据读者的实际需求去寻找货源,针对不同的服务对象、服务阶段和服务需求,开展个性化信息服务。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以及各类数据库的建立,极大地改变了文献信息服务的技术环境与图书馆服务模式。特别是以用户为中心的智能代理技术、个性化定制技术、信息推送技术等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在图书馆的应用,不仅为用户架构了展现个性化信息需求的空间和满足个性化信息需求的有效途径,从而使得每一个用户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获取所需的信息,而且也拓展了公共图书馆服务的广度和深度,为公共图书馆开展个性化信息服务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基于先进信息技术的,稳定可靠的开放式、集成化管理系统和性能优良、与内外联网的开放性网络,公共图书馆可以根据读者的需求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揭示信息,提供多途径、多类型、多层次的个性化信息服务。
传统公共图书馆收藏文献是以印刷型为主体,但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和现代技术的发展,新的信息载体不断涌现,公共图书馆馆藏文献的载体形式已经发生很大变化,越来越多的电子出版物、数字化信息占馆藏的比重逐步加大,日益成为重要的馆藏资源类型,公共图书馆传统的“馆藏资源”己扩大和延伸到馆藏之外的广大网络空间。公共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的极大丰富,使读者对信息的需求也不再仅仅局限在实体馆藏资源上,整个网络资源各方面的信息都进入了他们的视野。依托现实和网上的信息资源,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可以从文献传递深入到知识单元的提供,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个性化信息需求。
公共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公共图书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信息资源提供给用户,用户也通过网络把自己的信息需求传达给公共图书馆,用户和公共图书馆之间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进行交互式问答。与此同时,信息服务方式呈现出多元化趋势,一些新的服务方式应运而生:如公共图书馆可利用计算机系统的功能为用户解答咨询或作出判断、信息服务人员可将有关问题用Email 发送给寻求帮助的用户等等。
电子技术的进步,为用户构筑了一个高速的信息通道和广泛分享信息资源的机制,用户对信息服务的层次也有所提高,信息服务出现纵深式、专业化的发展倾向。用户不再满足于书刊文献方面的信息,更期望获得经过筛选、优化后的信息,或是对某一知识领域、知识环节的特殊要求。文献信息一般都以片段形式隐含于载体、信息单元的内部,在确定了用户的具体要求后,信息服务人员将主动把用户需求定向化,不仅要了解被标引出来的文献信息,更要通过对内涵信息的掌握、分析和重组,形成新的信息单元,传达给用户已增值的新信息,从而为用户提供高质量、高水平的个性化信息服务。
传统情报服务的定题和对口服务,尽管具备个性化服务的特征,但已很难满足现代用户对个性化服务的要求。随着信息资源的网络化,公共图书馆在开展传统文献服务的同时,也开拓了许多数字式、网络化的服务手段和服务方式,如:数据库服务、网络化信息检索和信息咨询服务、电子邮件和电子文件传递HP 服务等。
[1]王丽云.网络环境下公共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发展[J].黑龙江档案,2014(03).
[2]陈析明.网络环境下公共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思考[J].引进与咨询,20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