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领导人会晤 岛内各界反响热烈
从11月7日至笔者落稿时止,两岸领导人会面连续在台湾岛内引起热烈反响,各界人士纷纷发表言论,给两岸领导人会面点赞,大家普遍认为,两岸领导人会面立意高远,成果丰硕,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中国国民党主席朱立伦表示,两岸领导人会晤的意义远大于一场选举,民众应该会关心各个候选人是否从促成和平的角度来看待此次会晤。他表示,两岸领导人会晤是两岸关系的重要里程碑,两人是以领导人的身份见面,并不是政党领袖,而双方未来的领导人都可以在这种格局下更有效交流,国民党乐见任何有利于两岸和平的交流。
台湾立法机构负责人王金平认为,这是两岸的里程碑,他相信两岸领导人会面制度若建立,对两岸、对亚洲、对全世界都好。
长期推动两岸交流的国民党提名台中市“立委参选人”沈智慧也发表书面声明表示,对于两岸领导人首次会谈,表示支持与肯定。这是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首度会面,双方能够相互尊重,将可为两岸未来的和谐关系发展,开创一个新的契机。
国民党“立委”罗淑蕾表示,此次会晤后,对朱立伦选情有帮助,至少会逼得蔡英文要在两岸政策上现出原形,逼蔡对“九二共识”表态。
台湾商总理事长赖正镒表示,两岸领导人会晤是一场“成功的会谈”,两岸领导人对话的气氛比他预期的要好,对两岸和平发展有正面意义,也对两岸经贸往来有助益。他期盼,此次会晤后两岸能建立良好的沟通管道,有助延宕已久的服贸、货贸谈判加速进行。
台中蓝营红派大佬林敏霖表示,政治信仰、意识形态是见仁见智,肚子温饱才是共同问题,马英九带领台湾往外走,透过两岸领导人会晤推动两岸合作,这是两岸人民的共业,共同携手面对的新时代。
台湾淡江大学大陆研究所所长张五岳认为,这次会面是1949年以来两岸关系发展史上最重大的一件事,“对两岸关系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他说,60多年来,两岸关系发展经历过风风雨雨,但近年来两岸两会恢复制度性商谈、国台办和台湾方面陆委会建立联系沟通机制,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已经产生了一系列重要成果,这次两岸领导人会面,是水到渠成的结果。
台湾中国文化大学社会科学院院长邵宗海说,两位领导人都强调要继续坚持“九二共识”的共同政治基础,也提出要为两岸和平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这令他印象深刻。两岸领导人的表态为继续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实现两岸共同繁荣,进一步筑牢了基础,给人信心,也让人看到了两岸领导人的历史担当。
台湾中国文化大学教授庞建国表示,两岸领导人会晤的意义不在一时,而在为两岸关系大势底定,现在的基本路径很清楚“无法处理‘九二共识’,两岸关系无法稳定”。蔡若有机会胜选,最后一里路不会是选举操作,而是如何处理“九二共识”。
台湾亚太和平研究基金会董事长赵春山赴新加坡近距离观察了两岸领导人会面。他认为此次会面很和谐,两岸领导人坦诚交换了对一些问题的看法。“两岸领导人会面不可能一次性解决所有重大问题。总体讲,这次会面有助两岸和平发展,对区域安全、和平稳定也有帮助。”
台湾政治大学副教授詹满容表示,这次会面展现出两岸领导人的政治智慧和艰辛努力。台湾也证实自己是利益关系的正面积极建构者。会面也让台湾民众有机会来省思,如果没有“九二共识”这一共同政治基础,过去几年来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不可能取得诸多成果。
台湾《经济日报》发表社论指出,两岸领导人会面,象征两岸和平发展跨越了历史鸿沟,向前跨进了一大步。社论指出,这次会面彰显出几个重要的意义,包括巩固两岸和平大局、强化“九二共识”的政治基础、创造两岸关系的更多可能性。创造出广泛惠及台湾民众的更多和平红利。
台湾《中国时报》发表社论说,就两岸分离超过60年,领导人终能握手会谈,及“定锚”两岸交往政治基础——“九二共识”而言,会面深具意义。社论说,两岸领导人会晤提供了台湾再出发的机会,这是由于此次会晤扩大了两岸的接触窗口和机会,使得台湾在文化发展上的优势,可以与大陆崛起共生共荣。
台湾《旺报》发表专论文章说,在陆方宣称“一个中国”原则与台方强调“九二共识”下,马英九与习近平完成这场世纪会面,写下两岸历史新篇,缔结了两岸互动的新高度。
台湾《中央日报》网络版发表社评说,在举世瞩目下,马英九与习近平在新加坡会面。这是台海两岸66年来领导人的首次会谈,除了确认“九二共识”在两岸和平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也显示今后要维持两岸和平,仍然必须以“九二共识”做为基础。
社评说,习近平强调,面对新形势,两岸仍然要坚持共同的政治基础,体现“一个中国”原则;他并重申,大陆与台湾不是“国与国关系”,也不是“一中一台”。马英九也向习近平明确指出“九二共识”的具体内涵,并表示巩固“九二共识”,维持台海和平现状,非但是两岸领导人一致的看法,也是未来两岸关系能否持续稳定繁荣的重要关键,台湾未来的领导人如果能够遵循此一路线,两岸和平发展现况当然就会延续;否则“和平发展之舟就会遭遇惊涛骇浪,甚至彻底颠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