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修志助力中国梦

2015-08-15 00:46王伟光
黑龙江史志 2015年18期
关键词:修志纲要规划

王伟光

编修地方志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历史悠久,连绵不断。盛世修志,志载盛世。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地方志工作取得巨大成就。特别是2006年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颁布施行后,地方志工作走上了依法治志的轨道,在为党立言、为国存史、为民修志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年多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地方志工作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高度重视修史修志”,李克强总理提出“修志问道,以启未来”,对地方志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贯彻落实党和国家领导人重要讲话、重要批示精神,推进全国地方志事业科学发展,充分发挥地方志工作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在实施“四个全面”战略部署中作出更大贡献,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了《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这是地方志事业发展的顶层设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地方志是传承中华文明、发掘历史智慧的重要载体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地位作用、价值意义、基本内涵和传承弘扬的原则要求,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这些重要论断立意高远,内涵丰富,思想深刻,脉络清晰,为新形势下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根本遵循。地方志工作者必须把握好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本要求,坚持改革创新,使地方志事业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融相通。

地方志是最深厚的国家文化软实力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团结奋进的重要精神支撑,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地方志自成一脉,独树一帜,具有独特的魅力,成为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基因,是最具有民族特征的标志性传统文化形式之一。地方志所记载的内容纵贯古今,横陈百科,有助于重点展示中国历史底蕴深厚、各民族多元一体、文化多样和谐的文明大国形象,政治清明、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稳定、人民团结、山河秀美的东方大国形象,坚持和平发展、促进共同发展、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为人类作出贡献的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充满希望、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大国形象。中国地方志讲的就是中国故事,是向全世界展示中国魅力的有力话语体系,不仅有助于认清中华文化和地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了解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观念、鲜明特色,更有助于塑造我国的国家形象。《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配合国家文化“走出去”战略,推介一批高质量地方志成果,充分展示地方志的当代价值及永恒魅力,推动方志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凝聚力、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可以说准确呼应了时代要求,提出了全国地方志系统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把中国地方志推介出去的目标,主动把地方志工作融入国家战略,力求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重要作用。

地方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头活水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地方志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宝贵的思想源泉和最直接的精神纽带。一部地方志就是记载一方水土之上的人和事,就是一方人的精神家园。地方志通过记载各个历史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家乡面貌的变化、模范人物事迹等,再现了我国各族人民创造的光辉业绩和精神风貌,以真实资料和生动事实,激发人们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热情。历史经验和现实社会实践证明,地方志在教化人心、巩固信仰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推动力量。《规划纲要》强调通过编修、开发利用地方志成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丰富、优秀的精神文化产品,突出了地方志的育人功能,通过发掘历史智慧,在进行优秀传统教育、培育文明风尚、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推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发扬光大,成为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动力。

二、地方志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智慧经验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内涵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只有“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实现中国梦的首要前提是“国家富强”“国家好”,只有国家治理好了、建设好了,国家才会富强,民族才会振兴,人民才会幸福。

“一邑之典章文物,皆系于志”。地方志不仅反映了我国各个时代、各个地区、各个民族的社会实际情况,还记载了各个地区的气候、地貌、山川、城镇、矿产、动植物等分布情况,成为我国自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历史和现实记载的重要资料宝库、文化宝库、知识宝库,记载了前人和当代人的实践活动和智慧经验。

“治天下者以史为鉴,治郡国者以志为鉴”。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是最好的老师,可以把历史智慧告诉人们,可以启迪后人。他说:“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他还说:“历史记述了前人积累的各种科学文化知识,记述了他们治理国家和社会的思想与智慧,记述了他们经历的成功和失败的经验与教训”。“在中国的史籍书林之中,蕴涵着十分丰富的治国理政的历史经验。”2006年,习近平同志在温州市苍南县考察台风“桑美”灾后重建工作时,调阅了《苍南县志》,并在与当地领导座谈时大段朗读了书中关于台风的记载,告诫地方干部要以史为戒,认清台风活动以及影响浙江的规律,科学决策,不断提高防台风抗台风和处置各类自然灾害的能力。习近平同志在担任上海市委书记期间,还专门要求报送《上海通志》,以备查阅。地方志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智慧经验,各级领导干部是带领我国人民实现中国梦的中坚力量,也是治理国家的核心力量,应当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善于利用地方志中所记载的历史经验和智慧,善于从前人留下的思想宝库中汲取治国理政的珍贵滋养,提高治国理政的能力和科学执政的水平。《规划纲要》有助于推进地方志事业的全面发展,更好地发挥地方志的功能作用,提高各级领导干部治国理政水平,为推动“四个全面”重大战略部署的实施提供历史借鉴和智力支持。

三、全面落实《规划纲要》对推进地方志事业发展的顶层设计

地方志工作要在“四个全面”的战略部署和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中发挥更大作用,发展再上新台阶,关键是落实《规划纲要》对推进地方志事业发展所作的顶层设计。

要增强对落实《规划纲要》自觉性和主动性的认识。《规划纲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刘延东副总理提出的“一纳入、八到位”(即将地方志工作纳入各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各级政府工作任务,认识、领导、机构、编制、经费、设施、规划、工作到位的工作机制)为依据,立足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对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进行了部署,这种顶层设计具有不可替代性。“一纳入、八到位”是从地方志事业发展现实需要中总结提炼出来的,是为推动解决地方志事业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主要问题提出来的,是对解决好地方志工作中具有普遍性、关键性问题的高度概括。《规划纲要》出台,是贯彻落实“一纳入、八到位”要求,在地方志工作中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深入推进地方志工作法治化的具体行动,也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的必然要求。是否按《规划纲要》提出的目标任务办,直接影响着地方志事业的发展水平,也是衡量地方各级党委政府是否重视地方志工作的重要标准。

要充分发挥《规划纲要》的指标导向作用。地方各级政府应按照“一纳入、八到位”总要求,认真落实规划纲要的部署,制定相应的地方志发展规划,依法治志,保障地方志工作的基本条件。各级地方志工作机构和广大地方志工作者,应围绕“为谁修志、修什么志、怎样修志”这一根本问题,坚持正确方向、履职尽责、真抓实干,以修志编鉴为核心,统筹兼顾地方志各项工作,把既定的科学目标、好的工作蓝图变为现实,努力实现地方志事业全面可持续发展。社会各界人士应提高对地方志重要性的认识,多了解地方志工作,多支持地方志事业发展,积极参与地方志开发利用工作,以地方志为基础创造更多的优秀文化成果,努力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要围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强调了创新在发展中的重要性。《规划纲要》提出了地方志工作的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同时也提出要拓宽用志领域,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能力,为党政机关、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服务。全国地方志系统应进一步增强创新意识,树立勇于创新、不断创新的精气神,努力做到思想上不断有新突破,理论上不断有新发展,工作上不断有新举措。在完成好修志编鉴主要任务的同时,要积极拓展地方志工作领域,不断拓展地方志工作内涵。如通过编修乡镇村志、发掘乡土文化资源,履行好地方志承载乡愁、延续历史文脉的重要使命。

猜你喜欢
修志纲要规划
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
《少先队活动课程指导纲要(2021年版)》为什么做?怎样做?做什么?
“城中村”改造与规划的思考
我们的规划与设计,正从新出发!
学习贯彻《纲要》应厘清六个关系
一图读懂这本《学习纲要》
规划·样本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河东区地方志第二轮编修工作动员大会召开
河北区第二轮修志工作中期推动会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