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筱川
(武汉纺织大学,湖北 武汉 430073)
武汉随着它经济的大步发展,地铁站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城市的各个地方,地铁站出入口的景观也必然的成为了城市面貌的一部分,不在仅仅满足使用,它的设计,它的细节,它的审美也成了人们去细细研究的对象。
宝通禅寺站位于武昌亚贸购物广场旁,此站加景观道路所占面积约为200m2,长方形,长的一边靠近马路,附近的建筑有武昌亚贸购物广场、江天大厦、对面有武汉军区总医院、宝通禅寺,紧靠地块的里面是居民区。人流量可见一斑,关于使用人群便不得不考虑的他的多样性。对于这样一个使用率高的公共空间来说,既要满足活动与使用,同时也要从审美的角度考虑。
城市公共景观是指的是在城市中由城市中的街道、各种广场、不同的建筑物、城市的园林绿化等形成的外观及气氛,是城市空间与物质实体的外在表现。城市公共景观包括自然景观与人工景观两个方面,自然景观要素主要是指自然产生的风景,如山丘、江河、湖泊、等。人工景观要素主要有带有人为因素的人造景观,如文化遗址、建筑物、广场等。在城市公共景观中公共环境、公共活动和活动中的人这三个方面构成景观的要素。
然而,可以把城市公共景观类比室内空间,分为大致四个部分,一为城市建筑,类比室内的建筑本体。二为城市空间布局,包括城市广场、道路、步行街以及公园等,类比室内的空间布局。三是地面,是指城市路面的铺地,同样类比于室内的铺地。四是城市中的小品或者公共设施,如坐凳、广告栏、灯具、喷泉以及雕塑等,类比于我们室内的家具。通过这样的构成要素的类比,清晰了我们对公共景观构成的认知,但是城市景观必然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要在一个整体的体系中了解每一个要素。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闲暇时间的增多,公共开敞空间对于城市居民的作用越发显的重要。正如马斯洛关于人的基本需求的层级理论所言,随着生活和文化水平的提高,人的需求将逐渐从生理、安全的最基本的需求上升到获得尊重、自我实现、学习和美学等高层次的需求。优美、舒适、有序的公共开敞空间迎合了这种需求,对实现人们的自身价值、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社会融合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国内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发展,人民对于居住环境的要求大幅提高,总体城市公共景观设计的水平也有提高,但是细化到每个设计师水平还是良莠不齐。其实问题比较突出的是当前中国速成景观设计迅速滋生,具体体现在规划设计方面缺乏有深度的思考,建设施工方面周期过短,一味追求速度不管质量。
国内城市景观设计中还有一个尤为突出的特点是拷贝景观已成风气,这种拿来主义直接照搬,移花接木,张冠李戴,规划设计缺乏原创,一味表面化的简单模仿,重形式而轻功能,重视觉效果而轻环境生态作用等,导致的危害也是显而易见的,城市没有识别性,抹掉的每个城市应该有的个性。
对宝通寺地铁站做了一些具体的分析后,当然会得出一些比较有说服力的方案,而一切方案都会与人是紧密相连的,除了地块旁的建筑体块分析外,主要的还有人流的分析,要全面的考虑人在这个空间的行为,怎么去安排这些行为的空间划分,怎么让这些空间相互联系又互不干扰。在行人的行走路线看,分为比较赶急的人、闲逛的人、停顿休息的人,那赶急的人走的路线会是最短的,闲逛的人可能会绕下路走走,休息停顿的人需要的是稍微边缘化的空间,这些空间往往和植物景观还有公共设施分不开。
通过研究公共空间人的行为以及心理,可以找到不同的人行路线,怎么把路线直观的告诉路人呢,可以直接用铺装的不同来分,每一种铺装他的质感形式都有不同,给人的感受也会各异,所以这会很直接的区分。怎么把空间直观告诉给路人,就要想到在分好的各个空间里面合理的安排布局,在空间里面通过对植物景观细节的把握,以及对公共设施的性质用途的运用,使每个空间各自美观大方独立而又不失整体。
随着时代的脚步不断前进,人们对城市公共景观的理解认识和使用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城市公共景观的要求也逐渐提高,想要做好城市公共景观,使它发挥出最大的价值,就要避免受到速成风景拷贝风景等不良的影响,着重从功能、环保、文化、心理及美学等方面考虑。最根本的也要始终不离“以人为本”是现代城市设计的核心思想。
一个现代化的、民主的社会和城市,应该创造多样化、人性化的公共开敞空间,使空间为公众所使用和享受。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开敞空间设计是必须遵循以人为核心的原则,重视研究人们的行为规律和需求爱好,创造高质量、多功能、富有特色的空间环境,使人获得亲切、有趣、舒适、自由、愉悦、安全的体验和感受。我们对空间设计的根本目的是通过提高公共场所的环境质量,不仅满足人没,们物质上的需求,更要满足人们精神上追求。
[1]梁雪 肖连望《城市空间设计》天津大学出版社
[2]魏向东 宋言奇《城市景观》中国林业出版社
[3]邹德慈 人性化的城市公共空间 城市规划学刊2006 [5]
[4]刘滨谊 现代景观规划设计 东南大学出版社
[5]克莱尔·库伯·马库斯 卡罗琳·弗朗西斯《人性场所》
[6]弗鲁卡《步行规划和设计》
[7]安德森《街道》
[8]西卡雷夫 朱潘《步行者的城市空间》
[9]《环境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