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海山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内蒙古对外经济得到长足发展,其同比外贸进出口总值不断处于上升趋势,但在发展过程中,内蒙古自身的区位环境因素及经济条件影响着自身的经济发展水平,因此我国针对内蒙古对外经济发展环境需进一步完善分析,不断促进其发展优势因素的利用,解决对外经济贸易发展中的相关难题。
内蒙古是我国新中国成立设置的第一个少数民族地区,其对外贸易发展最快阶段便是改革开放后,内蒙古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与深入,其对外贸易发展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发展中33年间其对外贸易经济总值增长超过750倍,在发展过程中其发展阶段可分为贸易顺差阶段及贸易逆差阶段,顺逆差额均处于急速上升状态。
改革开放前,内蒙古地区的出口商品中粮油、土畜产品占据着出口商品的主体地位,但是自改革开放以来,内蒙古出口商品种类及产品结构在不断地扩大及改变,其出口商品已从单纯的中粮油及土畜产品等逐渐向深加工的五金、机械等类型扩张,高科技产品及电子科技产品所占贸易比重也越来越大。同时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1],我国民营企业及外资企业迅速发展,因此内蒙古企业类型及企业综合实力的不断扩张与增多,其在内蒙古对外贸易经济中逐渐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11年,民营企业的对外贸易总额为73.4亿美元,占自治区内部对外贸易总额的61.5%,而外资企业其贸易额达24.6亿美元,占全区的20.6%。其年增长额处于迅速上升状态。
1、贸易结构不平衡
内蒙古地区对外贸易发展主要以货物贸易为主要贸易形式,而服务进出口贸易明显少于货物贸易,二者之间存在严重的发展不平衡现象;内蒙古地区服装业、化工业及资源密集型产业仍是目前地区出口的主要产品形式,其总额占总出口商品的80%以上,高科技技术含量等产品对外出口虽然随着经济的发展处于不断上升趋势,但是总体所占比例仍较低。
2、区域发展不平衡
内蒙古地区区域面积东西跨度较大且各市区经济环境及自然环境也具有较大差异性,因此各区域发展存在明显不平衡状态。呼和浩特和包头市其具有优秀的人文环境及经济基础,其产业结构等发展均在内蒙古地区发展中处于发展前列,进出口总额均在各市之上,满洲里等地区的发展均依靠口岸优势,主要贸易对象是俄罗斯[2],在对外经济贸易中具有非常良好的发展环境。而乌海等市在区域发展中未具有明显的区域发展优势,且经济基础及人文环境等因素也未得到长足发展,因此其对外贸易均处于劣势。
我国西部大开放战略的制定与实施,不断提升了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政府加大对内蒙古地区的项目建设,不断使内蒙古地区的综合经济实力及基础设施得到明显的改善,因此该地对外贸易经济环境也得到有效改善。内蒙古地区为了更好的配合国家生态环境建设与基础设施建设政策,“十一五”期间,内蒙古地区给予生态环境建设采取了一系列的管理措施,例如重点加强黄河上游地区的水土流失问题解决及风沙盐碱地区的规划及治理,大兴安岭及小兴安岭的生态林资源建设,呼伦贝尔等草原保护区的建设等等,针对退耕还林、防沙治沙及林牧资源保护等不断进行政策建设与实施;针对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内蒙古地区不断加强交通通信建设,完成连接区内东西部并辐射西北、华北等地的运输网络建设[3],实现区域通道及国际运输通道的建立,同时还加强了对交通、城镇、信息等设施的建设,不断使设施间得到相互完善与适应,不断提升内蒙古地区的经济发展。
内蒙古地区其北部与蒙古国、俄罗斯接壤,因此,随着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两国便可成为内蒙古地区对外经济贸易发展的重要区域国家,共同促进相互之间的长足发展。目前俄罗斯及蒙古国均处于经济转型期,二者国内均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但国家经济尚处于缓慢发展阶段,发展资金短缺,而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自然资源均处于匮乏状态,因此蒙古地区可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对外贸易经济交流,不断加深合作,促进国家自然资源及经济资源的有效转换与提升。
俄罗斯地域辽阔,且土地资源丰富,但该国的粮食产量远远低于我国,且大多食品均靠进口满足本国需求,我国是农业大国,在农产品发展中具有得天独厚的技术资源及产品资源[4],因此两国之间可进行农业方面的相互互补,不断促进二者之间的经济发展。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营企业及外资企业的不断建设,贸易生产企业不断发展,形成较强的发展优势,俄罗斯轻工业发展尚处于落后状态,但是其重工业发展且具有非常雄厚的人力资源及区域资源,因此可有效与我国资源优势等相结合,不断促进轻工业发展,促进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
国际经济发展格局的变化不利于内蒙古对外经济贸易的开展。随着内蒙古地区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内蒙古地区的产业均会得到更多的发展机会,从而扩大产业发展区域,不断使其面向国际,出口国际。经济的国际化发展可以促进内蒙古地区的经济发展及产业结构整合。但是随着国际经济发展格局的不断变化,激烈的国际市场商品竞争使得内蒙古对外商品出口逐渐失去发展优势,面临市场的严峻挑战;同时由于内蒙古地区自然资源有限,因此农业及服务业等产业会随着市场经济格局的不断变化从而使发展受到相应抑制,不利于蒙古地区整体经济产业的有效发展。
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外企业涌入国内,使得内蒙古地区本土企业逐渐受到排挤。现阶段,内蒙古本土企业在发展中均存在管理经验不足、技术发展水平落后及企业分散等问题,因此其未得到很好的资源整合及协作机制的建设,在国外优秀企业涌入内蒙古地区时,本土企业面临很大的市场经济压力,不利于内蒙古地区参与国际竞争。
随着国内外市场经济的不断变化,人才便成为各企业发展重要因素之一,而内蒙古地区虽然具有非常优秀的自然资源,但是其自然环境较恶劣,生态环境较差、气候干燥、风沙大,城市经济化水平较低且企业技术化及规模化程度较低,因此各优秀人才为了追求更好的劳动报酬及生活水平均多倾向于中东部发达城市,虽然国家出台了较多的吸引人才优惠政策,但是仍未真正解决内蒙古地区人才缺乏现状。
投资硬环境缺乏:内蒙古自然环境具有相对恶劣性,人们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未重视对自然环境的有效保护,从而过度开发林木资源及矿产资源等,造成内蒙古地区风沙问题加重;虽然近几年国家加强了内蒙古基础设施的建设,但是其建设程度远不及中东部发达城市,城市建设水平相对落后。
投资软环境:内蒙古地区由于区域环境因素影响,公众思想具有相对落后性,开放性意识不强,同时公民的市场购买能力较低,因此不利于吸引外商的投资建设,因此内蒙古地区区域经济市场化程度严重制约着自身对外贸易经济的发展。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与西部大开发政策的不断实施,国家逐渐重视对内蒙古地区区域基础设施及经济综合实力的建设,不断促进其对外经济贸易发展,但是,由于内蒙古地区的区域经济制约因素的影响,其在对外贸易经济发展中仍存在较大困境,因此只有不断加强内蒙古区域经济建设,促进经济大环境及基础设施的发展及完善,才能不断促进其对外贸易发展,从而促进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
[1]窦建华.内蒙古对外贸易与环境协调发展研究[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10(05):36~41.
[2]范新雅.内蒙古对蒙古国边境口岸物流体系建设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财经大学,2014.
[3]白琰.内蒙古进口贸易发展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2011.
[4]杨文兰.内蒙古对外贸易发展不平衡问题分析[J].对外经贸实务,2012(11):3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