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涛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 100000)
所谓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发展与组织发展相结合,对决定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和测定,确定一个人的事业奋斗目标,并选择实现这一事业目标的职业,编制相应的工作、教育和培训的行动计划,对每一步骤的时间、顺序和方向做出合理的安排。科学的职业规划对大学生顺利就业乃至终身职业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自我了解是一个人选择职业生涯的起点,职业生涯规划包括:一是协助大学生对自己的能力与特点作出比较切合实际的判断,能够正确理解和接受别人的评价,对别人的评价能够正确对待,能够积极地接纳自我的现实状况,包括自己的个性特征、社会经济地位以及自己所处的环境等因素。二是帮助大学生逐渐建立稳定的自我概念,使他们能够依照自己的兴趣与能力等个性特征,培养积极适应的观念,设计发展自己的特长,挖掘自己的潜力,为将来的职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目前我国高校采取的是学分制的教学方式,学生选课的自主性增强。职业生涯规划能有效避免学生选课的盲目性,增强自己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在这种情况下,学习的动力来源于内在的需求,这种需求是自我价值实现和社会责任意识。
职业生涯规划使大学生有了一个长远的目标,如果职业生涯规划做得比较好,往往会把长远目标分解成依次递进的子目标,生活中按照子目标脚踏实地地向着长远目标行进。即便是在行进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障碍,但有明确目标的人,也会比起没有目标的人更充满希望和信心,并以更积极的态度去面对。
问卷调查在我院大一部分新生中进行,共发放问卷65份,回收调查问卷63份,其中有效问卷61份,有效率93.85%。问卷涉及个人认知、专业认知、职业认识、现阶段学习生活状态、个人兴趣和能力、职业发展等方面的问题。根据问卷回收情况针对以上方面进行分析。
大学新生自入学以来,学习和生活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从中学到大学的过渡阶段,新生的学习、生活规划尤为重要。调查显示,仅有9.52%的新生有完整的大学规划,39.68%的新生想过并正计划中。由此可见,新生亟需得到指导,积极转变观念和态度,迅速适应大学学习和生活,并制定自己的计划。
新生对专业的了解是大学学习的关键。如何提高专业学习兴趣,激发大学生学习欲望和潜能是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面对新的学习环境,大学新生则表现出诸多不适应性,一方面是对专业的认识;二是自我职业发展方向的模糊。
在调查所学专业由谁选择的时候,65.1%的学生选择了自己选择的选项,20.63%的学生因学校调配学了现在所在专业。而在报志愿的时候,大概61.9%的同学是自己填报的专业志愿。由此可见,现在的大学生有很大的权力来决定自己所学的专业,父母给了孩子们一定的自由空间,不可否认这是社会的一大进步。而一部分学生因成绩等问题被学校调配专业也是有一定合理性的。在调查中,60.32%的新生对专业不是很了解和46.03%的新生对自我职业目标模糊。从中不难发现,新生专业认识的不足对新生发展具有较强的制约性。这也反映出新生专业教育的急切性。在调查我校大学生专业满意度时,我们发现有73.02%的人对自己现在所学的专业表示满意,12.71%的人对自己现在所学的专业感觉一般,14.28%的人表示对自己现在所学专业不满意。这组数据表明大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可度还是比较高的。
(1)新生自我认识不够,绝大多数人没有明确目标;
(2)同学们对职业生涯的规划有一定的感性认识,还比较模糊,但是有较高的期待;
(3)大多数同学们在现阶段的大学学习和生活没有规划;
在具体的融合中,要充分发挥乡规民约的积极作用。梁治平教授认为,“在国家法所不及和不足的地方,生长出另一种秩序,另一种法律。这里可以概括地称之为民间法”[7]。乡规民约既是村民多年认同的行为规范也是道德标准,是“三治”教育的绝佳结合。无论是基层矛盾的化解还是村民自治权行使的宣传,都应当将其列为重点。在保定市一些县区农村的基层矛盾化解中,农民满意度之所以较高,重要原因在于除了以法为据外,解决人善于以乡规民约与道德舆论为工具,使人对结果心悦诚服,并能够以化解矛盾为契机,对农民进行“三治”教育。
(4)多数同学对于所学专业的满意,但是缺乏了解。
(5)对于未来就业情况非常关心,但是缺乏指导。
基于职业生涯规划相关理论,对于大一新生进行的调查结果反馈,我们分析,这时的大学生虽然在角色上已经是大学生,但是在心理上属于高中后、大学前的阶段,他们刚刚接受了高考的洗礼,正在享受高考的胜利,很多学生踌躇满志,对大学生活充满了憧憬和幻想。但是,这时候的大学生对大学生活还不完全了解,对大学的认知只是停留在道听途说的层面,学生本人对于自我和环境探索很不够。
该阶段的生涯目标的特点是:生涯目标的确立多来自于成长经历及外界的影响,目标高远,但是显得空洞。
(1)适应大学生活
(2)积极进行自我探索,分析高中时建立起来的职业生涯目标,发现自身的优势、劣势、兴趣、爱好、性格、能力,发现自己希望提高的地方。
(3)了解社会职业和职位的设置。
(4)制定切实可行的大学阶段成长计划。
(5)参加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
(6)进行专业的心理咨询和职业咨询。
(7)参加能力提升训练。
作为辅导员而言针对上述结果和分析结论,结合我们的工作职责和资源,决定对同学们在职业生涯规划方面进行如下的工作
1.通过团队辅导和素质拓展活动积极引导同学们分析自我,提高自己的素质并且找到自己的能力突破点。
2.积极引导同学们参加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锻炼同学们的身体和综合素质。
(1)积极引导参加学生组织
在我们新生入学教育的时候我们就教导同学积极参加有益的学生社团和社会实践活动,要求每位同学至少参加一个学生组织或者一个学生社团。
(2)提高责任意识
依靠我们学院团总支、青年志愿者协会等相关组织,要求每一位同学在大学一年级的时候至少参加两次志愿服务活动,目前我们学院有和新运智障儿童福利院、国家图书馆的志愿服务项目,现在我们学院的大一新生基本上做到了志愿服务全覆盖,对他们的责任教育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
我们学院团总支举行成人仪式,此次活动的主题是“我大学的责任”,在活动中,学生通过分享感悟,团队活动等方式,让同学们体验成年后责任的意义。
(3)注重实践教育积极动员和引导同学们参加有意的社会实践活动锻炼他们的独立生活和团队协作的能力,今年我院参加社会实践团队在出团数和出团人数有了较大的增加,而且以大学新生参与度有了较大的提高。
3.积极联系教研室的相关专业课老师对同学们进行详细的专业指导,这时候要发挥班主任的主观能动性。这样一来让学生们能够了解自己的专业,热爱自己的专业,从而有目的的学习。在联系专业教师进行专业指导的时候我们注重两方面的内容:
首先是进行专业介绍,即由教研室主要负责人介绍本专业的专业设置、最新研究进展、应用和就业情况等学生非常关心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介绍和指导。
第二、班主任老师通过多次班会和辅导等详细解读培养方案,其中重点说明专业课程的设置情况,打消同学们的上课无用论等消极情绪,正确引导同学们的学习目的,增加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4.联系毕业生或者优秀的校友给同学们进行就业讲座,让同学们从自己的专业出发了解自己未来可能的一种发展方向。(1)邀请优秀的高年级的学生做相关的讲座,这样可以使同学们在身边寻找榜样,在学习和生活之中借鉴好的学习经验等。(2)邀请优秀的校友返校给学生进行求职或者是职业发展的讲座,同学们在入学的时候就能够有本专业毕业的同学与他们交流在校期间的学习经历,以及以后工作中的职业发展相关情况,可以提高同学们对于自己职业规划的意识,了解到自己以后的工作方向的可能性,积极主动的做好规划。
经过对大学新生一系列有针对性的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经过个别谈话和集体班会的方式了解到,同学们经过一年的学习和生活,对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而且也体现在行动上,大多数同学都有了自己的短期和长期目标,比如英语四、六级,计算机二级等,对上研究生、出国,工作等方面同学们也正在积极关注。有了这种意识之后,接下来同学们会更主动的学习去体验去了解自己所需要掌握的知识或者技能。
而作为辅导员老师而言,在同学们大学生活期间更多的应该是起到指导,提醒,督促等作用。比如说,利用自己所具有的资源,学生组织,专业课程老师,心理咨询或者是职业规划的老师等给予同学们提供他们所希望得到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