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芬奇密码》小说的改编电影研究

2015-08-15 00:55杜臣弘宇
长江丛刊 2015年10期
关键词:达芬奇布朗密码

杜臣弘宇

(西北师范大学,兰州 730000)

一、丹·布朗《达芬奇密码》简介

美国作家丹·布朗的小说《达芬奇密码》是哈佛大学的宗教符号学教授罗伯特·兰登解决巴黎卢浮宫声望卓著的馆长雅克·索尼埃被谋杀的故事。小说以历史、艺术、宗教为导引,以文艺复兴时代为背景,精心编织出情节错综复杂而又险象环生的惊险故事情节,一度曾经连续15周高居美国最畅销电子图书榜首,一时间畅销全球。基于该小说成功的巨大号召力,制片方索尼旗下的哥伦比亚公司将小说编成了电影,成为2006年全球影坛的一件大事。《达芬奇密码》是美国作家丹·布朗的一部高科技惊险小说,曾经连续15周高居美国最畅销电子图书榜首,一时间畅销全球。小说是关于主角哈佛大学的宗教符号学教授罗伯特·兰登解决巴黎卢浮宫声望卓著的馆长雅克·索尼埃被谋杀一案的故事。被害人索尼埃赤裸的尸体是以列奥纳多·达·芬奇的名画维特鲁威人的姿态在卢浮宫被发现的,死者在身边写下一段隐秘的信息并用血在肚子上画下五芒星的符号。案件中涉及达芬奇的一些著名作品(包括《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等)中隐含的信息,精心编织出情节错综复杂而又险象环生的惊险故事情节,达到引人入胜的阅读效果。作者的真实意图是以此向社会发出警告,在集合侦探、惊悚和阴谋等多种风格,并激起大众对某些宗教理论的普遍兴趣,但这些隐性危机大多数人却并没有意识到。作者曾说,我对“对有关大众对某些宗教理论的普遍兴趣,这是我小说的绝佳背景。于是,我开始创作《达芬奇密码》。

二、丹·布朗《达芬奇密码》文学作品分析

(一)全篇情节紧张,悬念接踵而至,令人有一种欲罢不能的阅读快感

作者将外部情节的必然性和合理性与内部情节的偶然性和非理性有机联系起来,在平面上通过时间的流动性带给读者紧张感,共时又在平面上通过内部情节的安置将经历者裹挟于悬念之中。小说以凶杀—男女主人公卷入—悬念—追杀—逃亡等环节层层展开,以揭密传统惊险小说模式为主要发展脉络,涉案人员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叙事。看似流水账的叙述中,巧妙地让同一时间段的不同情节穿插交替出现,实现了时间和空间的统一。

丹·布朗的目的无非是将读者义无反顾地带入一个由他主宰的悬疑世界。在构建故事过程中,他布置了一个又一个的迷魂阵,等待主人公陷入,全篇情节跌宕起伏、构思巧妙,令人叹为观止。他的高明之处是,总会让悬念随线索平行展开,使高潮在悬念后及时到来,制造悬念的同时又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丹·布朗作品的重要特色之一就是涉及了诸多方面的专业知识。作为一名博学多通、韵学杂艺星卜象纬等无不精通的作家,他的作品中涵盖了密码学、数学、海洋学、天文学、地质学、宗教、文化、艺术、当代高新科技等各方面的知识。如何使对此知之甚少的读者明白便成了作家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介于此,闪回技术成为作者采用的一种重要手段。这一点,可以在丹·布朗的处女作《数字城堡》那部熔合高科技的悬疑小说中充分体现。作者采用闪回技术解释了诸多专业名词:如国安局、万能解密机、电会、头脑风暴软件、飞鱼算法、虫子、蠕虫、隐匿之王等。闪回技术在这里的使用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它既确保了小说各条情节线叙述的连贯性,又避免了文中出现过多平铺直叙的知识点解释。

(二)模式化是匠心独运的丹·布朗推理侦探小说最显著的特点

丹·布朗将情节不断地一个个扩展开去,井然有序,间次分明,既有并行、交替,又有穿插、重叠,如同编织出一张疏而不漏的大网,将繁复的情节和人物网罗其中。美国著名书评家珍妮·麦斯琳曾在《纽约时报》上对丹·布朗赞赏有加,她说:“自从《哈里·波特》出版以来,还没有哪个小说作家像丹·布朗这样‘罪大恶极’地用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令读者喘不过气来,用一个又一个圈套哄得读者晕头转向。”丹·布朗的小说与传统的侦探小说在模式上最大的差别就是在于结局部分。他的小说多以消解的结局为结局,而这种开放式的结尾,又是后现代主义小说的典型特征。这种结局一方面是由小说探讨的主题所决定的。作者在对美国社会进行了多年的深刻洞察、思考与关注后,在创作小说时探讨了时下人们广泛关注的一些问题,如国家安全与个人隐私的矛盾、科学与宗教的矛盾、以及政治道德与保密高科技之间的矛盾这些在现今社会难以得到彻底解决的问题。这些尖锐问题决定了作者无法选择传统的善有善报的美好结局。

三、对改编成同名电影的评价与艺术价值分析

(一)改编缘由

该小说产生的巨大反响引起制片方索尼旗下的哥伦比亚公司浓厚兴趣将同名电影于2006年搬上荧屏。影片由奥斯卡军团助阵,英法美三地巨星加盟,法国总统大力支持,并特别允许在卢浮宫进行实地拍摄,使得影片《达芬奇密码》成为该年度受全球广泛关注的影片。06年5月全球同步发行,一周创下2.24亿美元的票房佳绩。在看过此片后的观众反响平平。就有观众认为,影片叙事结构混乱,情节粗糙乏味。《今日美国》发表评论说:“尽管《达芬奇密码》是一部忠于原著的电影,但是很可惜,影片没有带给观众任何惊喜。”《波士顿先驱报》则表示:“电影很平庸,没有悬念也没有浪漫,更重要的是没有趣味。”而给予原著的评价是:悬疑与动作的完美结合,故事架构庞大却不失可信度,剧情开展速度令人眼花缭乱,场景令人信服,讨人欢心与惹人讨厌的角色也调配得恰到好处。作者不是躲进小楼成一统,闭门造车,也不是面向一隅,自我沉溺或极度自恋,挖掘自己的内心阴暗面或抖落自己的隐私,更不是靠低级的情节吸引大家的眼球,而是狠下一番工夫,走进人们的生活,走到学科的前沿。丹·布朗更懂得小说的定义和内涵,更尊重小说的读者,更尊重读者的领悟,更多地从读者角度出发去考虑问题。他清楚地知道他为读者应当提供什么样的文本,知道自己该写什么,不该写什么,甚至能让不同层次的读者都能读些东西。他熟稔大众的审美情趣和文化消费心理,这是读者能够不虚此行的原因所在。影片开始不久便有人离奇死亡,此人拥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却突然在工作处所暴毙,自然受到警方的高度重视。线索人物或从梦中惊醒,亦或与逝者有直接的千丝万缕的联系;案发现场有密码或者说是神秘的指代符号,它们攸关着案情发展的线索;基于小说建构时围绕着查找死者的死因展开,一方面,是寻求突破口的一方发现线索后进行深入的研究,另一面,却又有神秘人躲在暗处百般阻挠,不时添乱,伺机暗杀。作为目的性最强的一类通俗小说,侦探小说通常沿用亚里士多德所提倡的线性的、渐进的以及基本符合因果关系的时间顺序,即小说以一次犯罪事件为开端,中间部分讲述侦探收集证据的过程,并在结尾揭开案件的真相。在布朗的小说中,同样运用这种通俗小说的创作模式,但他却对这一传统模式大胆改革,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创作模式。其写作框架为:凶杀(开端)男/女主人公卷入其中—发展一系列凶杀及分悬念出现—(高潮)谜团的揭开—(结局)被消解的结局。

(二)影片艺术价值分析

导演往往会将影响叙述事件发展的部分情节提前抖露出来,适量给予观众想象延宕,表面上看似乎是在缓和冲突,实则却是进一步激化矛盾,以此吸引观众注意力。正如作者在小说里巧妙地糅杂了多种文化因素的同时,展示了他在符号学、文字学、艺术、宗教和历史等多方面的深厚造诣,以及他的高深的科学素养。导演对小说中的主人公哈佛大学符号学教授兰登进行了多侧面描述,包括对该人物的一系列社会活动的刻意安排,并在宗教内容活动中加入密码玄学,以及对电脑和互联网黑客侵入等。影片导演朗·霍华德将地球科学与高科技武器嵌入政治野心与勾心斗角的复杂故事选性省略,巧妙地推演可信的情节,呈现给观众耳目一新、穿越异邦奇景而过的云霄飞车之旅紧张情节,如火烧谷仓,使阅读变得简约飞快、精彩异常。

对于原著《达芬奇密码》里的郇山隐修会,明明是虚构的,却仍旧还会令观众产生浓厚的兴趣,这主要是因为丹·布朗使用了专业论文的写作形式,他构思的大部分背景使人容易产生错觉。这种说理式的小说叙事结构,可以有效地带动情节的发展,在对事件的层层剖析中,不断寻找并接近真相。以现实生活中的事件指代梦境中离奇现象,最终到达由想象幻化到真实的境界。

小说和影片中给大家都出现诸多理解上的盲点,使我们不易领会作品所蕴涵的文化深义,难以从当代社会的普遍性和巨大社会影响力着眼,把握《达芬奇密码》引起共鸣的深刻缘由,从而造成我们知识点的巨大盲区。影片和书中表达的“新时代运动”的特征无非是反叛现代性、基督教文明和资本主义生活方式,它使长久被压制的异教思想对抗正统基督教观念。这种精神层面上的反叛针对的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欧洲为中心的历史观,被非西方文化的价值观来取而代之,如古巴比伦,古印度,古埃及,以及古老而又神秘的东方文化。二以《圣经》神学为基础的基督教统治,被具有更加悠久传统的巫术、魔法、萨满教等多样性神幻世界所取代。三主流的西方文明史中的希腊文化和希伯来文化,纵容游离于边缘的非主流文化得以重构和复兴;让由于受限于发展水平,原本兴盛的文化走向衰落,而今又重新兴起。四父权制下以男性为中心的价值观的无能为力,使女性重新被圣化,让古老的女神精神信仰得到光复。

原著作者的灵感和思路皆来源于“新时代运动”。究其成长:成长于在一个宗教与科学和谙共处的家庭,从小迷恋解密。大学就读于菲利普·在埃克塞特学院和阿姆斯特的学习让他接触到横跨各个学科的知识,学会了如何学习一门一窍不通的知从这个背景出发,在他的一系列小说里,我们甚至可以读到人类智力的极限,生死抉择的考验,科学与宗教的冲突,以及正义势力与邪恶势力的较量。布朗的小说在文化、宗教、科学乃至人类生存困垅方面表现出了较为深刻的思考。作者并不是一味地卖弄学问,而是关注事件背后,揣摩其文化蕴涵及其与现世人的链接,从而提升其作品的整体性。我们把丹·布朗的小说称作文化悬疑小说一点也不为过。当然,西方相当比例的文学作品,特别是小说都有这样的特点,法国巴尔扎克的煌煌巨著中的那部《人间喜剧》,英国狄更斯的多部批判现实主义作品,美国爱伦坡的侦探小说和科幻小说,还有霍桑的罗曼司和梅尔维尔的鸿篇巨制,都令我们瞠目,读过他们作品无不佩服其构建故事的水平和能力。通过自然而然引导读者思考当下应该关注的一些问题,亦或是关乎人类生存状况和未来命运的大是大非问题。众读者生活在当下的现实中,而不是在虚空中,更不是在历史的沉沦中。尽管丹·布朗似乎也钩沉了大量的历史文化知识,《失落的秘符》、《达芬奇密码》和《天使与魔鬼》中以一定的历史为背景,但我们却一点也看不出作者的学者气度,他真正是活学活用,巧妙地安排与当下发生着密切关联。如果说《数字城堡》十多年前一出版时让我们关注的是美国公民隐私与国家安全二者之间的矛盾,现在看来这部小说给我们的启示已经远远涉及到因特网的公共网络安全给我们带来的正反两方面影响以及对整个人类生活方式发生的改变带来的深刻冲击,现在我们已经感觉到了他的普遍意义。《天使与魔鬼中》中关键的道具:能量无比强大的反物质,几乎是把读者把科学与双刃剑联想到一起,使人很自然地去思考对科学发明的正确合理节制应当生态地使用这一深层次问题,甚至会思考人类要避免自我毁灭的问题;《骗局》则是以美国总统大选为背景,关注政治道德国家安全与高科技之间的矛盾,可以说是高科技政治惊悚小说。对美国大选这一敏感话题的切入真是拨动读者的心弦,而高新科技等新元素的有机融入又极大增加作品的耐读性;《达芬奇密码》则在艺术与宗教交织的谜团中破解古老的宗教悬案,对于这部小说可以有多种解读,但它对到来的上帝已死的信仰危机时代的这些人们来说无疑是一剂强心药。它打扰了人们多年来理性的沉寂,也可能是搅乱了很多诸如此类小说原本给人留下的印象。在国内我们能想到清代李汝珍《镜花缘》。这与有就可领会丹·布朗的推理侦探小说中的真谛,就可清楚地把握其创作背景和基本价值倾向。《数字城堡》借侦探小说的形式重新解读政府机构中潜藏的异教异端信息,从而在基督教传统压抑的缝隙中发掘出更加悠久的宗教信仰和观念。

四、结论

在艺术创作中,感知、直觉、联想、想象、情感、理性等多种心理形式和谐融合,既有意识活动,又有无意识活动,既以形象思维为主,又离不开抽象思维和灵感思维,它们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艺术生产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创作者除了需要具有一定的艺术才能和技巧外,还需要在深入观察、思考和体验生活的后,加以选择、加工、提炼、组合,并融会艺术家的想象、情感等多种心理因素,形成主体和客体的统一、现象与本质统一、感性与理性统一的审美意象。电影《达芬奇密码》将许多影片类型,如惊险、侦探推理、犯罪等诸多形式元素融合在一起,并在叙事结构上超越一般侦探破案真相大白等结局等基本原则的惊险片。通过侦探推理片的情节模式,观众仿佛与兰登、索菲一起思考雅克·索尼埃留下的数字和句子到底有怎样的含义,我们也急于知道谜底是什么。导演朗·霍华德极力尊重原著,在这场影像传播和接受的现象里,接受美学主张的读者中心论有了它的实际意义。文学创作并非文学活动的终点,而是殊途同归的变相表达。在文学作品与观众的交往体系的环境中,使受众通过影视作品把握历史上的某种生活世界的艺术经验,达到人们思想融合、感情的沟通,才是艺术活动的最终目的。而在阅读小说的同时,读者却是通过阅读把作品的“潜在的存在”转化为“现实的存在”时,同样也得到了一次文学艺术的洗礼和熏陶。

《达芬奇密码》作为推理侦探小说代表改编成电影的艺术价值,不仅包括历史价值,还包括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它们之间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达芬奇密码》代表了丹·布朗的艺术个性和创作风格,探究其深藏在艺术作品中内在的含义或意味,它们具有多义性、模糊性、和朦胧性,体现为一种哲理、诗情或神韵,观众用心灵去感悟和探究,才可真正领悟,这是文艺作品应有的艺术价值。

[1]杨锏.丹·布朗访谈录[J].世界文化,2005(2).

[2]张小红.旧瓶新酒:《数字城堡》的叙事美学[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

[3]Janet Maslin.Spinninga Thriller Fromthe Leuvre[N].New York Times,2003(42).

[4]王玉欢.经典文化在后现代语境中的复兴[D].辽宁师范大学,2007.

[5]王静.艺术系统视野下的现代广告创意美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9.

[6]高尔聪丹布朗小说的后现代性与可读性研究[J].黑龙江社会科学,2010(1).

[7]付慧.论丹布朗的小说艺术[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

猜你喜欢
达芬奇布朗密码
Legendary British Climber Joe Brown乔·布朗
达芬奇SP手术系统
“爪形手”致达芬奇未画完《蒙娜丽莎》
你好,我是布朗熊
丹·布朗主要作品
达芬奇想飞
谁泄露了密码
密码藏在何处
破译密码
布朗紧张时 会咬指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