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踏实地,灵活务实

2015-08-13 15:10徐礼慧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15年4期
关键词:预设语文老师

徐礼慧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预设是顺利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必要手段,是语文教学设计的核心,更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根本。备课时围绕教学目标,制定教学计划,形成教案并加以运行,这个过程具有预测性和假设性。而生成则是灵动的,是学生随着课堂教学过程产生的一种动态的思想碰撞,它往往会突破教师事先的预设,奇峰突起,波澜跌宕,致使教学流程发生新的转机。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随机应变,灵活调整教学策略,及时解决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以切实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一、初中语文课堂中时常出现预设与生成的矛盾

如今开放性的初中语文课堂越来越多样化,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预设与生成的问题时或出现。

(一)预设的误区

1.预设未能以生为本,贴近教材

如果在预设教学时与教材资源脱离,与学生的学习需求产生偏差,那就会走进教学目标和教学结果不能对应的误区。

一位老师教学杏林子的《生命 生命》,为了让学生理解生命的顽强,渗透生命意识,先让学生诵读海伦·凯勒《再塑生命的人》,然后教师放映PPT,讲解重新塑造生命的意义,讲解了海伦的身世,进而再组织讨论海伦的感情变化,学生围绕这一话题展开了热议与交流。

这种预设违背了《生命 生命》一课的课标导向,完全偏离了主题,脱离了文本,脱离了语言,脱离了学生的阅读、理解、感悟的学习过程,将语文课上成了社会课和历史课,用大量的背景资料充塞课堂,以教师的介绍取代了学生的学习。

2.预设时未给生成留下余地

一位教师在讲解鲁迅的文章《故乡》时围绕“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三个板块,通堂讲解,因为没有给学生“留白”,也就根本不能形成多向交流与互动。

3.预设教学过程缺乏灵动性

古代诗歌五首的教学过程设计,许多教师时常如此设计:①导入古代诗歌五首,读课本上的导语。②对第一首诗《观沧海》作者曹操的生平情况进行介绍。包括生卒年份、朝代、称谓、曾经的著作等等。③接着介绍《观沧海》诗歌创作背景: 207年7月,曹操征乌桓时经过碣石观沧海时候的感悟。④初读诗词,解析诗句,让学生做好笔记。⑤进行总结,再次朗读诗词。

此种刻板没有新意的预设沿袭的是通用模式,各年段的诗词教学都可照搬,了无生趣。

4.单一的预设教学无法带动语文课堂学习气氛

文学作品阅读课中常见的教学程序是:①教师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通读;②教师根据阅读问题让学生在文章中找对应的段落和句子位置;③教师针对阅读选择题讲解选择技巧,通常都是最长的那个选项被选中;④针对发挥性问题,教师则很少过多解说和引导,一带而过。

纯粹是为了答题而阅读,做题方式也是对篇找答案,完全不能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阅读理解题的答案也总是固定答案,学生没有展开思维的空间,略有偏差的答案和充满新意的答案往往被否决。

(二)生成的误区

1.片面强调生成忽视预设

部分课堂一味追求所谓的动态生成,片面强调生成的教学效果,肆意鼓励学生的自由发挥,却忽视了预设和引导作用。

如《紫藤萝瀑布》这课,有的老师授课没有进行有效预设,学生一开课就询问老师:“紫藤萝瀑布在哪儿?”教师无法解答,学生们的思维更为活跃,“老师,紫藤萝花儿既然那么美,为什么作者还加快脚步不驻足观赏?”一连串即兴生成的问题,让教师始料不及,学生充满问题却得不到解答,更无法自行理清作者从遗憾—焦虑、悲痛—惊奇—宁静和喜悦—兴奋、感悟—振作、前进的感情脉络。

2.刻意生成,牵强附会

有的课堂对学生的问题丝毫不加以适当的提点和正确的引导,只让学生自行展开散漫的谈论。

如学《看云识天气》时,很多学生从云的形状和色彩方面探讨,而后联系网上看到的云朵开始交流起来,一堂课下来,大家谈得兴致勃勃却完全和识别天气无关,背离了本课教学的目的。

3.粉饰下的生成过于做作

如《钱塘湖春行》公开课上,教师煞费苦心设计了《钱塘江春天》的PPT,并配上音乐,一句古诗对应两个PPT图片,眼花缭乱的图片让学生顾不上看诗句,更无暇听老师讲解诗句内涵,思维完全被多媒体左右,完全不理解白居易这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

或而为了尽快促成教学目标,忽视预设提倡动态生成;或而将生成教学当作教学追求,偏离了教学文本,一味促成“自主”,失去了教学探究的核心指导意义,脱离具体的教学内容;或而关注课堂预设,课堂教学按部就班,呆板的预设诱使学生没精打采,教学缺乏灵动性,循规蹈矩,呆板沉滞,课堂了无生趣。

二、预设与生成不可偏废,必须二者并重

要处理好预设内容与生成内容之间关系,需要辨析预设与生成的基本特性与相互作用,不在课堂教学中倾向其中一方,务实地行走在预设教学和生成教学之间,促进二者的平衡。

余文森教授说过:“预设与生成既有对立性,也有统一性,课堂教学既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预设与生成是语文教学的两翼。”初中语文课堂上必须以学生为根本,构建预设的蓝图,承载生成教学的实效,消解二者矛盾,形成统一协调、双面共融的教育特色。

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因为学生自身的认知水平、个体差异、性格特点,总会促使课堂学习过程中的问题突然生成,教师要灵活机动,随时变化课堂预设内容,或进行顺序的调整,或临时穿插问题的讲解,跟随学生的学习思路创新教学,激发课堂精彩生成。课堂上学生的思维常常会突破课堂文本的框架局限,对文本之外的知识产生好奇。当学生超越了课堂预设,老师就应当将课堂内容适度拓展,以促成学生的生成,建立开放、创新的语文课堂。

因此,我时常思忖教学内容带给课堂设计的局限,十分在意教学任务和重点对教学精彩方式的影响:课堂教学就是为学生的长远发展服务,完备的预设是保障,教材内外知识的参借是实现生成的导航。课堂教学预设是生成的实践基础,教学生成是教学预设的创新过程,只有将静态的教学预设和动态的生成融合在一起,才能创设课堂多元化的有益教学方式,从而推进课程改革实践逐步完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有效融合预设与生成的策略

在消除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预设与生成的矛盾中,教师是关键,教师要敏锐地抓住学生特点,把握语文课文的精髓,促使预设和生成相得益彰,共同演绎精彩课堂。

(一)精细解读,有效融合

1.语文教材是课堂教学的根本,教师要通过周密的解读,细致入微地了解初中语文教材的特点,不断挖掘语文教材中可能引发学生思考的信息点,准确把握教材的内容和实质,以生为本,探究合理科学的教学方式。

2.树立正确的认知,教师需要明确自我的特长与不足,经常提醒自己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放低身段,随时吸纳学生的真知灼见,不断丰富自身的教学经验和教学艺术。同时要根据不同学生的脾气爱好、知识层次、思维理念以及学习态度,分层、分类、分级、分段、分点实行因材施教。

(二)循序渐进,有条不紊

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采取分类分别教学,即针对不同层次学生分解教学目标,划分教学难易度,力求课堂教学能满足大部分学生的需求。

比如我校王芳老师在教朱自清的《背影》一文时,首先设立疑问,让学生从朗读课文的过程中寻找作者四次写背影的文字。而后提问:1.谁可以演绎父亲过铁道买橘子的哑剧?表演要贴近父亲的行为特点。2.课文写父亲离去时候的背影时用了什么描写方式,这种构思方式和写作方法起到了怎样的作用?3.课文结尾写作者读父亲的信,又在“晶莹的泪光中”见到父亲的背影,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此情此景?你觉得这样的描述可信吗?感人吗?提前引入学习问题来引导学生对“背影”四处描写的探究心理,紧扣人物言行和环境氛围来理解人物性格,使学生明确了课文的中心:父亲爱护儿子的深挚情感和儿子对父亲关怀的感激之情。随着提问的逐步深入,激发了学生研读课文的热情,拓宽了思维能力,真正达到预设的效果。

(三)激活思维,开放课堂

语文课堂教学的形式应随着课程内容的不同而多样化。多样化的课堂带动了学生的思维多样化,教师课堂预设的问题越开放,学生的主观能动学习兴趣越强,思维拓展的空间就越大,看问题的角度会越多,获得的结论也就越加丰富。

比如我校叶建京老师在教学《奇妙的克隆》时,预设了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对“克隆人”怎么看?假设有一个克隆的自己,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有的同学认为以现在的科技“克隆人”还实现不了,假设有这样一个人就可以代替自己来学校上课。有的同学认为“克隆人”或许在发达国家就已经悄然存在了,如果有这样一个自己,就不用天天照镜子了。面对学生跳跃的思维,教师按照课前预设的问题追问:那么大家知道的现如今克隆技术获得的成果有哪些?很多学生抢答“绵羊多利”。这让教师看到学生们的知识面还是很广的,进而继续追问:那么谁知道在克隆绵羊之前,科学家最早研究的克隆动物是什么?同学们默不做声了,教师适时导入课文内容,师生互动,学生们学得兴致勃勃。

四、务实教学,让精心预设与精彩生成相得益彰

课堂教学要务实地行走在预设和生成之间,教师要发挥穿针引线的作用,缝补起语文课堂的华美,收获课堂教学的殷实。

(一)借助教材内外知识以完备预设

我在教授《音乐巨人贝多芬》一课之前,反复聆听了其创作的《命运交响曲》,查阅了大量贝多芬创作该曲子的背景资料,将这些资料和乐曲片段视频做成了PPT,规划好了课堂讲解的层序,展开了教学。

一开课就播放PPT中的钢琴曲,在播放中穿插图片引导学生思维。一曲毕,学生们开始探讨起来,有的人觉得很振奋,有的人觉得曲子很酣畅,更有的学生直接告诉我:“老师,贝多芬心情很复杂,他看不透自己未来的命运会怎样!”这个新奇的想法让我很诧异,继而鼓励他谈谈自己的想法。学生们的热情高涨,纷纷效仿这个同学交流起来,进而开始关注贝多芬到底是怎样一个人,为什么创作《命运交响曲》。

我继续播放“火一样蓬勃的头发,从未曾梳理过似的,他有深邃的略带灰色的眼睛,眼神凝重,他的鼻子笨重,嘴总是紧闭”这段文字,并即兴挥舞粉笔,在黑板上画出了一张贝多芬的素描。

学生们一会儿看课件,一会儿看课本,一会儿赞赏我的绘画技巧,一会儿争论我画得像不像……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

这样的情景创设,既有文本情感的意境营造,又有开合有致的引导转换,既有语言和线条的对应诠释,又有文本内容的印证解读和师生对话的和谐自然,将学生、文本、教师三者融合在一起,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好奇心与兴趣。

(二)灵活调整预设,激发精彩生成

“生成”作为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动态建构,是师生在课堂上互动产生的一个不断变化的学习过程。课堂往往存在两种生成状况,一种是在教师课前预设范围内的生成,一种是突发性的生成。前者早就根植在教师的头脑中,当遇到这样的课堂生成时就会呼之而出,自然达成。而另一种则是偶然的,始料不及的,是由于学生好问求知引发的生成。生成过程中的主导者是学生,而教师则是根据突发性生成随时转变教学策略的推动者,将“生成”的问题逐个解决,满足学生对问题答案的诉求,灵活地把握课堂节奏,重新设立生成对象,促成精彩生成结果,与学生一起共同创造高效课堂。

上《王几何》这篇课文时,我按教学流程,讲解了人物特征,让学生感知这位老师的突出形象。教学接近尾声的时候,一位同学突然发问:“老师,课文中最后一段的作用是什么? ”

“老师从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你提问得很好,那咱们一起读读最后一段和倒数第二段,看看能发现什么关联吗?”我开始引导大家和我一起分析问题,查找答案。

“老师,我觉得没用!这段都多余了,上面那段已经可以做结尾了!”一个同学这样说。

“不对,我觉得是更加升华一下,强调了老师和作者的关系!”另外一个同学的意见。

班里分成了两派,开始了辩论。我示意学生们安静,而后说:“大家再通读一下文本。读两次,一次就读到倒数第二段,一次读到结尾,对比看看,最后一段不加是否合适。”

就在学生认真阅读文本的时候,我的大脑在急速运转,终于顿悟出我的观点:“倒数第二段终于揭示了王几何的真实姓名,而最后一段是进一步的补充说明,王老师的另一个身份是作者父亲的朋友毛根儿。这是一种补叙的叙述方式,起到了总结的作用。”经过我的讲解,学生们顿时明白了最后一段的作用。我通过临时改变教学方式,让学生懂得了文本细读的好处,顺利解决了问题,促成了有效生成性课堂。

课堂生成的价值所在就是弹性地、智慧地解决课堂上出现的预设外的情况,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能在课堂上不断生成促进课堂发展的教学资源,生成具有教学成效和生命力的课堂。

巧妙地平衡预设与生成,让二者和谐共生、相映成辉是实现新课程教学目标的有效教学策略,更是作为语文老师要长期探索的不尽话题。关注课堂教学的预设与生成,务实地进行课堂实践,不拘泥课前预设而忽视生成,也不只图生成而不精心预设,而是踏实围绕教学内容,智慧应对课堂生成,实现教学的优质高效,这是处理预设和生成之间关系的根本办法。

猜你喜欢
预设语文老师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问题是预设与生成间的桥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论幽默语境中的预设触发语
预设留白 生成精彩
作为预设触发语的重动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