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高校就业指导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5-08-13 01:27孙建民
中国经贸 2015年11期
关键词:就业指导建议高校

【摘 要】近几年,我国高校毕业生逐年增多,毕业生就业问题成为高校工作的难点。影响学生就业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客观环境及学生主观因素的影响。总体上来看,目前我国高校的就业指导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指导机构不健全、师资力量薄弱、指导形式单一等等。为了全面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高校应该积极采取各类应对措施。文章主要对高校就业指导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同时提出合理的解决建议,希望对高校就业指导起到积极作用。

【关键词】高校;就业指导;问题;建议

近几年,我国高校连年扩招,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这不仅关系到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更加关系到国家经济建设,社会稳定和谐发展的问题。新时期,尽管我国高校在对毕业生就业指导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高校就业指导受到各种客观条件限制,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必须尽快解决,如果就业问题得不到解决会严重影响社会发展。

一、高校毕业就业现状

2013年,全国高校应届毕业生达到699万,被称为最难就业年。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的数量达到727万,又增加了28万,可谓更难就业年。据相关调查显示,2014年驻青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92691人,比2013年多出2500多人,就业压力不小。进入秋季新学期,虽然大大小小招聘会不断,但是很多毕业生认为找工作难,找一份理想的工作更难。

2014年,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601857,股吧)大学(华东)、青岛大学、青岛科技大学、山东科技大学、青岛理工大学、青岛农业大学7所普通本科院校,毕业生人数达到5.3万,其他公办高职院校、民办高校等学校的毕业生,约为4万人。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但是就业岗位增加数量有限,根本无法满足高校毕业生的需求。这就需要高校进行有效的就业创业指导,缓解就业压力,帮助学生实现理想的职业生涯。

二、高校就业指导存在的主要问题

1.认知观念存在偏差

高校就业指导机构是针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而专门设立的组织,承担着对毕业生进行工作指导的职能。目前,受到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很多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仍然停留在以就业率为主,忽略了就业质量上。具体来说,高校的就业指导以毕业生为主,指导内容主要是面试技巧、分析当前就业形势和国家的政策,对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和就业质量考虑的很少。这样的就业指导忽略了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无法对学生终身职业发展和职业能力提高起到积极作用。这种只重视短期就业率的、忽略就业长远发展的误区存在于很多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之中,就业指导工作始终停留在表面,没有深入就业本身,缺乏长期、有效、系统的就业规划。

2.就业指导方法单一

目前,很多高校虽然设立了就业指导机构,但是就业指导的方法没有改革和创新,多年如一。最常见的知道方法就是讲座,请专家、企业家、成功人士为学生讲述就业的成功经验,或者学校以集体报告会的形式向学生填鸭式的灌输就业理论。这种传统的就业指导从根本上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潜能、创造力、个性化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学校严重缺乏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和咨询。这种就业指导局限于校园、课堂,没有实践的支撑,指导形式单一,对学生没有吸引力。有些学生甚至认为与其在学校挺这些没有用的就业指导,还不如自己亲自出去面试,积累经验,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还有些学生认为这样的就业指导就是过过形式,应付差事,对学生来说基本上没有什么作用,无非是向学生提供一些就业信息。

3.就业指导机构教师文化程度有限

高校就业指导是近几年才成立的机构,非常年轻,没有丰富的经验,缺乏理论与实践指导,很多学校成立的就业指导机构并没有聘请专业的教师,基本上有本校的辅导员,思政教师组成了学校的就业指导机构。然而这些教师并没有经过专业的就业指导培训,只是经过简单的学习,了解一下目前我国的就业形势就开始为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在理论和经验都不成熟的情况下,仍然没有聘请专业的就业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必然会对学生的就业指导造成困扰。

4.就业指导课时不足

目前,我国很多高校就业指导未能适应就业市场变化,指导课程设置存在严重缺陷,同时,在指导课程设置方面也存在很多问题。有些高校对就业指导课程的设置倾向于当前就业时政教育,对学生的知识技能应用指导不足,很多学生了解很多就业实时信息,但是不能将知识技能与就业信息合理的结合,参与工作之后的实际工作能力较差。学校的就业指导课程未能在课程设置上有效促进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学生无法在就业指导课程中养成良好的职业管理和就业能力。

三、完善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对策

1.建立健全高校就业指导体系,重视就业指导工作

高校虽然已经根据就业形势的变化建立了就业指导机构,但是就业指导机构需要针对学校及学生自身的情况设置,完善高校就业指导机构必须全面落实就业指导体系建设。学校就业指导体系比较复杂,通常以校领导为核心建立,分设就业指导的心理咨询室、实践讨论、科学就业指导研究等。此外,还应该建立相关的外联部和行政部门,负责与校外的企业保持紧密联系。同时,就业指导机构的各个部门需要加强联系,明确部门职责,提高服务意识。通过建立相应的约束机制,强化就业指导教师的服务意识与责任心,全面提高就业指导的质量和效率。

2.开展个性化的就业指导

开展个性化的就业指导主要是要对毕业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高校就业指导的目的就是为了学生毕业之后又一个好的工作岗位,一个适合学生的职业。但是每个学生都是不一样的,如果对所有学生开展统一的就业指导,必然影响指导效果。就业指导需要与学生的个性化与实践性保持联系,这就需要高校就业指导工作采取多元化的指导形式。多元化包括很多方面,学校可以聘请企业HR到学校进行讲座,设立专门的咨询时间满足毕业生的信息咨询工作等等。根据学生不同的职业需求,让学生可以亲自了解到自身就业的先关信息,才能真正帮助学生解决就业问题。同时,学校需要针对就业生开设就业心理咨询,全面关注学生的就业阶段心理变化,调节学生的情绪,帮助学生尽快找到合适的工作。endprint

3.加大经费投入,提高高校就业指导教师的专业化水准

政府与高校要加大经费投入,组建一支具备一定规模且具相当资质的专业化、职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逐步探索建立与工作相匹配的评价考核体系,解除就业指导人员的后顾之忧,让他们从繁重的行政事务、多重角色中解脱出来,专职做好指导工作。主要做法有三:一是高校要经常性地组织就业指导老师参加就业指导培训,提高从业人员专业素质,掌握各种职业测评量表的使用和读取,能够为不同的学生制定出独特的职业生涯规划。二是聘请企业资深人士或专家作为学校的兼职就业指导老师,为学生就业提供一线的经验。三是借鉴香港高校制定从业人员资格标准、要求指导教师持证上岗的成功经验,要求大陆高校就业指导教师必须具备相关领域特别是心理学、社会学方而的专门知识和技能,持有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职业生涯规划等资格证书,才能从事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从而提高高校就业指导教师的素质与专业化水平。

四、总结

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学校必须做好就业指导工作。学校需要不断提高就业指导教师的专业能力,拓宽多元化就业指导方向,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帮助学生尽快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开始自己的职业生涯。

参考文献:

[1]郭桂英,鲁烨.我国大学教师专业化的内涵解析[J].阅江学刊,2011(02).

[2]赵军涛.浅议高校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J].长沙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0(05).

[3]阎妍,张元.中职学校职业指导教师培训的若干问题与对策[J].天津工程师范学院学报,2010(01).

[4]梁鹏,易玉梅.关于大学生就业指导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0(03).

[6]邱慧青,周伟.论高校就业文化的体系及大学生竞争力提升[J].科技视界,2014(14).

[7]曹海峰.高校就业实习基地建设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3(28).

[8]邵霞琳.试论高校就业困难群体的成因及职业指导[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23).

[9]郑信心.试论职业指导在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就业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和有效途径[J].福建建材,2013(01).

[10]吴会咏,王阳,吴茂全.高校就业管理绩效评价的模糊数学模型[J].沈阳理工大学学报,2012.

作者简介:

孙建民(1975-),男,山东兰陵人,研究生,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高校毕业生就业。endprint

猜你喜欢
就业指导建议高校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接受建议,同时也坚持自己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好建议是用脚走出来的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建议答复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