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珺
【摘 要】磨沟遗址是目前洮河上游地区发现的最大的新石器时代和青铜器时代的中心聚落。该遗址内涵丰富,延续时间长,保存完好,是研究齐家文化社会、家庭婚姻形态和社会进程的具有较高价值的资料。(见图1-图4)
【关键词】磨沟遗址 齐家文化 九人合葬墓
磨沟遗址位于临潭县陈旗乡磨沟村,南临岷县维新乡,东接梨园、中寨,在边墙河流入洮河的东北台地上。1980年文物工作人员在这里调查时发现了齐家、寺洼、马家窑等古文化遗物。1984年,这里山洪暴发,洪水将100余件齐家和寺洼文化的器物冲出,此后的两年又陆陆续续冲出100余件陶器、石器等。1984年的洪水将阳田川上沟分为了上、下两块,距离洮河有300米,下沟距离800米左右。由于墓葬崖面的下滑,有些颅骨暴露。墓葬的外部遭到了破坏,但是墓葬的里面是保持完整的,墓形为大口小底方形竖穴墓,墓坑长1.97米,宽1.05米,墓地距地表2.4米,墓坑深1.9米。墓中出土的文物有铜镯、双耳罐、陶碗、大骨珠、骨钏、动物牙齿各一枚和小骨珠100余粒。同时出土骨架9具,人体骸骨面向东北方,其中成人2具,少年2具,儿童5具,墓主为男性,居正中头西北面东北,直肢葬,双臂环抱胸部,左腕上戴铜镯(见图5),下肢两脚腕上倒置红陶碗一个,左脚内弯搭在右脚上。左侧成人少年各1具,骸骨俯身脊椎错位,无足,面向主人,右侧少年骸骨被压在中间俯身骸骨之下,其下肢屈于大腿骨上,且无足趾。小孩骨架5具,除靠墓主腿骨儿童骸骨较完整并带有小骨珠项链外,均置于右侧,骨头中肢骨、肋骨不同程度破碎,其中身手分离,小孩分别殉葬于不同位置。在右上角1具,中段2具,在下壁1具。
磨沟齐家文化九人合葬墓为磨沟遗址的一部分,葬式与所佩带的精美重金饰件显示出墓主之地位尊贵,其右侧儿童骸骨完整并饰有100粒小骨珠项链,或是墓主之怜爱晚辈。其他人殉,儿童占多数,充分证明了他的掠夺本质。九人合葬墓在甘南发现具有特殊意义,是研究齐家文化的社会性质、剥削制度、殉葬习俗的绝好材料。在九人合葬墓中,铜镯的出现也恰恰证明了在齐家文化历史长河中铜器慢慢被用于装饰品,手工工具对铜器有了较高的利用。铜器慢慢地被广泛使用。当然拥有铜器者也体现出较高的地位和权力,同时铜制饰品的出现更有力地说明了阶级分化、社会分工的进一步深化,对深入研究齐家文化和社会性质提供了较高价值的实物资料。同时文物普查人员还发现了一块墓葬保存完整的封土。这一发现说明,早在齐家文化时期墓葬已有使用封土的现象存在。时过境迁,保存下来的封土堆已是万幸,这一发现是迄今考古界发现的时代最早的墓上封土;在发掘的墓葬中,发现近百座墓葬在其原始地表,墓葬的一端或一侧立有长条形石块作为地面性标志。
2008年开始用了两年多时间,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及考古学研究中心对临潭磨沟遗址进行联合发掘清理。当时出土了上万件的陶器和千件铜器、玉器及其他器物,成为2009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震惊国内外。这些出土品现大多存于甘肃省考古研究所和卓尼县文化馆,还有一部分流散于民间。遗址断崖上暴露有房址和墓葬。其中,墓地面积约8000平方米。墓葬呈西北—东南方向排列,以土葬为主,有少量火葬墓存在。形制多为竖穴土坑偏洞室墓,竖穴土坑墓较少。偏洞室墓中多以单偏室为主,葬制以多人多次葬为主,合葬形式既有并排合葬,也有上下叠葬,部分墓葬地表发现有封土,封土下铺砾石。墓葬有封门,少量墓葬在竖穴中立石,上搭棚木,以便再次葬人。墓道中有殉人现象,随葬品有陶器、石器、铜器、骨器、蚌、牙、石质装饰品和复合材料装饰品,并发现了工艺先进的金器。墓地时代集中在齐家文化晚期和寺洼文化早期。
磨沟遗址是目前洮河上游地区发现的最大的新石器时代和青铜器时代的中心聚落,该遗址内涵丰富,延续时间长,保存完好,为研究齐家文化的社会结构、家庭婚姻形态和社会复杂化进程提供了全新的考古资料,进而对中国文明起源不同模式的研究也有深远影响。同时,对研究当时的埋葬制度、埋葬习俗及特征、史前时期合葬现象、我国早期青铜器起源和制作技术、早期文化交流、齐家文化流向和寺洼文化起源,以及甘青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向青铜时代文化过渡的一元多子文化现象提供了珍贵资料。
参考文献:
[1] 临潭县编纂委员会.临潭县治[M].甘肃:甘肃民族出版社.1997.
[2] 谢焱,毛瑞林,钱耀鹏.甘肃临潭陈旗磨沟齐家文化、寺洼文化墓葬发掘[N].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9.
[3] 李振翼.甘南藏区考古集萃[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