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明
铜镜是以青铜为原料熔铸而成的照面饰容用具,是日常实用性与艺术创新性相互融合的结晶。唐朝繁荣兴盛的经济与博大精深的文化,使铜镜熔铸业得以全面发展。铜镜纹饰取材广泛写实,铸造风格鲜明规整,艺术形式多变生动,工艺技术创新精湛,在质地、纹饰、外形、内涵方面都表现出浓郁的“盛唐气象”。
下面将驻马店市博物馆藏唐代铜镜介绍如下,以供读者赏析。
瑞兽葡萄镜(图1),汝南县马乡镇大王庄出土。直径14厘米,厚1.5厘米,重830克。圆形,卧兽形镜钮,无钮座。正面略凸,呈银白色,光亮可照。背面纹饰系高浮雕,极具立体视觉效果。主题图案以葡萄和海兽组成,凸起的葡萄枝架将镜背纹饰分为内外两区。内区环绕五只海兽和八串葡萄,海兽体态丰腴,或匍或卧,葡萄颗粒饱满,错落有致。葡萄枝蔓越过间隔由内区延伸至外区,谓之“过梁”。外区葡萄枝叶茂盛,果实累累;蜻蜓、蝴蝶、雀鸟点缀其间,或展翅欲飞,或啄食葡萄,活泼生动,惹人喜爱。外缘装饰一周流云纹,边缘是一周高直的窄线棱边。铜镜质地厚实,铸工精致,至善至美。
解读品鉴:盛唐最具典型特征的铜镜,又称之为“海马葡萄镜”或“海兽葡萄镜”。史料记载“海马”是西域大宛马,“海兽”则是西域狮子。“海”字并非指海中之意,实指西域、海外,是大唐在中西文化交流中吸收外来文化的见证。瑞兽寓意吉祥福瑞之兽,葡萄是西汉时张骞出使西域带回中原的,蔓延的枝条和丰满的果实,寓意“长寿富贵,多子多福”,非常符合唐代的传统观念和审美风格。
宝相花透光镜(图2),1975年遂平县修复汝河堤岸月儿湾工地出土。直径16.8厘米,边缘宽0.6厘米,厚0.4厘米,重606克。圆形,半球形镜钮,六瓣菱花形钮座。主区纹饰相间排列两种不同宝相花,三朵 “葵花式”,三朵 “菱花式”。花瓣以线表示,花托以面表示,花与苞中间有点相隔。整个纹饰点线面相结合,显示出端庄素雅的艺术风格。浮雕式的铸造工艺富有立体感,更具饱满特色。素边缘,宽厚高出。镜面微凸,既可以映照人面,又能在光线照射下将背面纹饰完整地映射出来,有“魔镜”之称,充分表明唐代高超的制镜技术和对光反射特性的运用。
解读品鉴:宝相花吸收自然界中莲花、牡丹等各种花型的精华,进行艺术性美的创新,极具吉祥美好寓意。造型依据之一为圣洁的莲花,蕴涵深刻的佛家内涵,佛座是莲座、佛眼是莲眼。佛家莲花化生,生死因果,完全符合上至统治者、下至百姓的心理慰藉需求。李白写诗称赞:“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被誉为花中之圣,有崇尚莲花的社会风气。牡丹更得唐人的宠爱,为百花之王。刘禹锡诗曰:“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牡丹艳丽奔放,是富贵、幸福的象征,更与大唐盛世相吻合。“透光”是由于镜体凹凸不平、厚薄不一、曲率差异等原因造成的。厚处曲率半径大,反射光线亮;薄处曲率半径小,反射光线暗;明暗交替就形成了与镜背图文相对应的影像。宝相花透光镜是唐镜中的一支奇葩,充分展现了唐代艺术的创新提升与社会文化的热情奔放,蕴涵着盛唐的活力和气魄,体现着盛唐的自信与华贵。
八卦双鸾镜(图3),1974年遂平县常庄乡大兴村出土。直径21.5厘米,钮径2.2厘米,缘宽0.8厘米,厚0.6厘米,重1324克。圆形,半球形镜钮,无钮座。镜钮两侧各有一只鸾鸟,屈颈相对,振翅翘尾,体态优美,羽翼刻划清晰,形态生动逼真。铜镜上方为圆形三周凸弦纹,内有日月星辰纹和八卦纹,中间有一“镇”字,增加了道家法镜辟邪、降妖、伏魔的功用。铜镜下方为方形一周凸弦纹,四周为海水纹,正中有连山字纹以示五岳。充分体现出古人“天圆地方”的认知理念,内涵十分丰富。
解读品鉴:此面铜镜是唐代道教文化发展流行的产物。道教是唐代的国教,唐高宗尊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科举加试《老子》。上行下效,制镜工匠自然会将道教文化铸刻于铜镜背面。八卦是伏羲所做,反映先民对自然界朴素辩证法和万生万物的生克变化的认识。道教为其蒙上神秘的面纱,成为占卜的象征性符号,被赋予辟邪、厌胜之意。鸾,是传说中凤凰一类的神鸟。《广雅·释鸟》载:“鸾鸟,凤皇属也。”《山海经》曰:“其状如翟而五采文,名曰鸾鸟,见则天下安宁。”古人将其视为祥瑞的象征,寓意天下太平。双鸾则象征爱情,夫妻情深,意景相融。
葵花式莲生贵子镜(图4),1957年平舆县宿鸭湖水库工地出土。直径14.1厘米,厚0.6厘米 ,重452克。八瓣葵花形,正面微凸,莹亮有光泽。背面扁圆镜钮,无钮座。纹饰以一周凸弦纹分作内外二区,内区上方为两片荷叶夹衬一朵含苞待放的莲花。下方是一片稍大的荷叶,向两侧开放莲花,花蕊上分别站一童子,头顶荷叶,双臂张开。右侧男童一脚抬起,两手各执莲蓬,头向左微倾。两童相互嬉戏,圆头圆脑,憨态可掬。外区以四只蜜蜂与四朵折枝花卉相间环绕,更添自然生动情趣,具有很好的映衬效果。
解读品鉴:莲,水生植物,叶大如盖,花瓣优美,妩媚多姿,形态姿色与女性相契合,历来被视为女性的象征,“莲生子”也因此而顺乎常理。而且莲子多产,多籽的莲蓬与“多生子”的愿望更加吻合。外加根茎花叶同时生长,华实齐生,因而“莲”就成为首席生育象征物。“贵子”性别上指“男子”,地位上指“人上人”,内涵上指“忠孝两全”。“莲生贵子”是一句吉祥语,采用谐音及喻意形式传达广大民众“求子”的人文愿望。
葵花式仙人骑鹤镜(图5),西平县文物普查献交。直径11.8厘米,厚0.5厘米,重278克。八瓣葵花形,半球形钮,无钮座。内区纹饰为四位神仙头束高髻佩戴高冠,分别骑跨在鸾鸟、仙鹤、神鹿和麒麟上凌空飞翔,裙带飞舞,衣袂飘摇,一派仙风道骨、逍遥祥和之气。外区边缘间隔点缀花卉纹和蜂蝶纹。
解读品鉴:唐代铜镜的繁盛,不仅质地考究,做工精湛,纹饰丰富,整体外形上改变了单一的圆形模式,葵花形铜镜最为流行和普遍。葵花,向着太阳开放,秋来结实,籽多粒满,具有多子多福之寓意,深受喜爱,自然而然葵花外形被利用到铜镜造型之上。葵花形镜流行于唐玄宗天宝年始至唐德宗贞元年末的中唐时期,开启了新风格、多样化的自然写实境界,使铜镜的内涵与外形达到了更加完美地结合。
唐代铜镜从内容到内涵充分展现出“求全俱到”“善始善终”的时代风格。飞仙、鸾凤、宝相花等虽是大自然中所没有的形象,但其祥瑞内涵被延续传承着,反映了民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憧憬。花草、蜂蝶等自然之景极具浓郁的自然气息,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