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日本旅行者的最新北京体验

2015-08-12 00:28村田忠禧
瞭望东方周刊 2015年30期
关键词:北京地铁号线外国人

村田忠禧

这些年访问北京的外国人越来越多,机场海关的外国人入境窗口前,总会排起长队。与此同时,“中国公民”窗口前的移动速度一般比较快,人数也要比外国人那边少很多。

我想,边检部门是不是根据排队的人数,增开或减少相应中外窗口的数量,来调节“拥堵”?

外国人越来越多,边检人员开始招呼队列中的台湾、香港、澳门籍人士去“中国公民”窗口办理手续。或许只要在“中国公民”窗口下加上一行“含台港澳同胞”,问题就可以更简便地解决了。

如果能在这些小事上加以改善,北京给人的“第一印象”一定可以更好。

今年6月,包括我在内的9名日本老人(平均年龄72岁,最大的82岁,最小的67岁)访问了北京。我们希望能体验北京普通市民的生活,因此尽量乘坐了公共交通,特别是地铁。

北京的地铁网在2008年召开奥运会以后有了飞速的扩容,现在还有了交通卡,和在东京乘地铁几乎没什么两样。只不过北京地铁要检查乘客随身携带的小包,这点与东京很不一样。

另外一点区别是,除了上下班高峰时段,东京地铁里常可以看到老年人、乘坐轮椅的人和推着儿童车的父母,但在北京地铁里,似乎很少看到这三类人。我估计,这和北京地铁上下车和换乘不够方便有关。

显然,北京的地铁在现代化之后,还没有做到从乘客的角度出发,让所有人感到安心、安全、舒适,还有改善的空间。

我们9位日本老人,一进到地铁车厢,显然立刻形成了一道奇异的风景。原本坐着的乘客先后给我们让了座位,这让日本老人们非常吃惊。

我们中的一位老人说:“不但4号线、10号线有人给让座,在(十分拥挤的)1号线同样有人给我让座。”

另一位又补充:“我在东京坐地铁的时候,一位年轻人给我让了座位,我赶紧表示感谢。这时才发现,对方听不懂日语,是个中国年轻人。”

过去的日本,给老人、病人及孕妇让座也是天经地义的事,但现在不少年轻人坐在“老弱病残专座”上,眼睛盯着手机,已经“看”不到周边的乘客了。

日本旧日的美德,在今天中国年轻人身上看到了,让人觉得很温暖。东京将在2020年第二次举办奥运会,也正在提倡热情接待外国客人,我想首先就该从“让座”做起。

当然,北京的年轻人也还不完美,他们会在地铁上大声打电话,在乘客还没有下完车的时候,抢先挤进车厢里。中日之间各有优缺点,在今后的日子彼此之间应该好好学习。

猜你喜欢
北京地铁号线外国人
外国人学汉字
2020?年中国内地预计开通?91?条城轨交通线路
外国人
北京地铁房山线产品可靠性分析报告
怎么跟外国人推荐《琅琊榜》?
外国人排“毒”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