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竞
『仙人』领路海滩突围
□王竞
解放战争初期,苏中解放区黄海之滨流传着华东野战军第11纵队31旅得“仙人”领路,成功突围海滩的佳话。
1947年6月,华东野战军司令部获悉:国民党第49师师长王铁汉集中8个团的兵力,采取突然袭击的手段,向位于台北县(今大丰县)大桥镇地区的苏中党政军领导机关和部队发动进攻。苏中区党委和第11纵队党委决定在敌人大举进犯之前,粉碎敌人的阴谋,给敌人以沉重打击。具体部署是:纵队副司令员兼参谋长胡炳云率领31旅南下深入南通地区,攻击一两个对敌人威胁较大的据点,把进犯的敌人往回拖;同时派32旅95团团长孔诚率全团直插泰兴以东黄桥地区,和苏中一分区地方武装会合,开展游击活动,扰乱、破坏敌人的后方基地。
在31旅92团3营和敌人激战的时候,31旅91团、93团和92团的两个营,迅速做好了向西北突围的一切准备。从小洋口到苏中解放区弶港,一般沿着范公堤走要用两天时间,前面的唯一通道口是角斜场。此时角斜场已被敌人重兵占领,走这条路不仅时间不允许,而且随时都有被敌人夹击围歼的危险。有没有直插弶港的线路呢?从地图上看是有的,但要经过三个大海汊。
正当大家万分焦急之时,旅侦察科报告在海边一间破草棚里,找到一位50多岁的渔民,他主动表示愿意为部队带路,同时提醒我们:海汊淤泥很深,部队要散开走、快步走,而且一定要赶在海水涨潮之前通过。据这位老渔民介绍,此时海水正涨潮,水有一人多深,部队根本无法通过,只有等退潮后部队才能涉海汊突围。晚上海水开始退潮,大队人马借着月光,由老渔民带路,在海滩的淤泥里开始艰难行军。
海汊淤泥地又软又粘,踩上去很难拔出腿来,使劲挣扎反而会越陷越深。遇到这种情况,只有立即躺倒翻滚,才能化险为夷。指战员们心里都明白,晚上的海滩突围是在三面布满敌人、一面紧靠大海的情况下进行的,稍有延误和差池,拂晓前过不了三个海汊子,后果将不堪设想。
4个小时过去了,部队第二个海汊还没有过完。这时,和胡副司令员等人走在一起的老渔民,突然转过身来问胡炳云:“现在几点钟啊?”胡答:“已经凌晨两点多了!”老渔民有点惊慌地说:“海潮快涨上来了,解放大军要快跑啊!”当时部队散得比较开,拉开距离绵延好几里地。胡副司令员根据老渔民的建议,下达了“快速前进”的紧急口令,口令还没有传到底,靠海水边行进的同志大喊起来:“涨潮了!潮水来了!”全部人马刚过完第二道海汊时,海潮涌起半人高的浪头就漫过来了。
爷爷的童年 顾成
第三道海汊最宽,淤泥最深,水流更急。部队通过这道海汊时,潮水已到人的胸口,通过海汊的困难更大了。时间十分紧迫,潮水还在不断上涨,胡副司令员和段焕竞旅长、朱云谦副旅长等商量决定:会游泳的同志全部游泳过海汊,不会游泳的同志靠堤边海水较浅的地段涉水过海汊。此时,已经胜利翻越第三道海汊的旅副政委李毅大声喊道:“同志们,我们已经通过了海汊了,你们加油啊,冲过去就是胜利!”在他的鼓动下,大家争先恐后地朝海汊对岸冲去。三个一组,五人一批,你拉我,我扶你,体力强会游泳的同志,在浪涛涌动的海汊间往返接应一些体弱的同志。93团5连指导员徐行不顾个人安危,将绑带结成绳索,把陷在淤泥中的同志一一救起。拂晓前,全旅全部胜利越过第三道海汊,没有一个落下。赶到弶港时,天已大亮。
就这样31旅经过两昼夜80多公里行军,艰难越过三个海汊,终于摆脱了强敌的围追堵截,胜利返回苏中根据地。
夜间涉水时,31旅旅部电台不慎落在海里,部队与华东野战军、苏中军区党委失去联系。陈毅、粟裕及陈丕显、管文蔚、吉洛等都很焦急。当胡副司令员带一个警卫班提前赶回苏中区党委所在地时,吉洛一见到胡炳云,一把握住他的手,又惊又喜地说:“老胡啊!你们可回来啦!几天联络不上,真把人急坏了!”胡炳云副司令员向陈丕显、吉洛详细汇报了31旅作战、行军和海滩突围的情况。这次南下作战行动钻到敌人的肚子里,威胁着敌人的后方基地,打乱了敌人的作战部署,保卫了苏中军区党委和军区机关,保卫了苏中根据地,以伤200多人的代价,歼敌1000多人,华野首长对这次出奇制胜的作战行动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打出了军威,挫败了敌人的气焰,取得了在敌后以少胜多的经验。”
部队突围成功后,那位带领第31旅海滩突围的老渔民没有留下姓名和住址,就悄悄离开了。新中国成立后,我军通过各级政府多方查找,仍杳无音讯。而在黄海之滨,至今仍流传着解放军海滩突围得“仙人”领路的故事,这真是“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
(编辑陶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