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口碑成了东华通行业界最高级别的通行证,而薛向东和他带领的东华软件,也在中关村写下了这段属于他们的传奇。
大雨过后的知春路人来人往,恰逢上班高峰期,人们从地铁站、公交车站,或是乘坐轿车来到紫金数码园,然后分散走进各栋高楼,开始了一天的忙碌。东华合创大厦也是很多人的目的地,因为在这座楼上,有一家以它为名的公司:东华软件股份公司。
薛向东就是东华软件的董事长,也是我这次要去采访的企业家。在这之前,我试着从网络或是视频中搜集资料,以便在脑海当中勾勒出这位中关村企业家的形象。实际上,他是一个不事张扬的人,很少接受媒体的专访,就连在论坛上的发言也是中规中矩,这与那些侃侃而谈的年轻人形成了鲜明对比。
不过东华软件的业绩却与董事长的行事风格截然不同。从2006年成功上市,东华软件以每年30%的增长率一路高歌猛进,目前证券市场总市值超过400亿元,在全国同类软件企业中稳居第一名。东华软件在北京及全国拥有40余家分支机构,员工规模超过6000人。2014年度营业总收入51.71亿元,年净利润10.39亿元,年各项税费贡献近2亿元人民币。
凭借公司强劲发展的势头,薛向东家族也连续入围“福布斯中国富豪排行榜”的百强榜单,成为身价超过百亿元的超级富豪。
眼前的这位企业家却与想象中的“富豪”扯不上关系,话说得很真诚,笑得很随和,目光炯炯有神。让我觉得,面前这位56岁的老中关村村民,像一本等待阅读的书。他的头发是黑色的,他笑谈从创业伊始,就特别顺:“一步一个台阶,没有裁员,没有拖欠工资,没有供应商、银行催债,日子过得还算不错。”
可是这背后的故事却不会如此轻描淡写。尽管薛向东说自己是一个“没有传奇故事的人”,说自己“特别无聊”:“爱好特别少,不会打牌,不会唱歌跳舞,不抽烟不喝酒,不找小蜜,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工作和读书。”可是这背后,却是东华软件一段在中关村生根发芽、成长壮大的故事。
这段故事应该从1993年开始。那一年,东华诚信电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在中关村诞生,全部家当就是两台电脑和几名员工。从那之后,薛向东就开始用“诚信”来铸造自己的品牌,一头扎进应用软件领域,始终坚持以行业应用软件的开发、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及信息技术服务为主要业务。“我的宗旨就是不求大而全,只求立足本行业,精耕细作。”深耕22年,成为中关村的一棵常青树。
诚信口碑成了东华通行业界最高级别的通行证,而薛向东和他带领的东华软件,也在中关村写下了这段属于他们的传奇。
上山,下海!
泰山、徂徕山下、汶河之畔,有一个叫做薛庄北村的小村庄,1959年,薛向东出生在那里。这又是一个农村孩子“跃龙门”的励志故事,成绩优异的薛向东于1975年高中毕业,但是因为那时候正是文革末期,高考还没有恢复,只好返乡,在供销社办的饭店里面当了一名临时炊事员。
凡事就怕认真二字,只要好好干,烹饪也能煮出美味佳肴。从此,薛向东一心跟着饭店的大师傅认真学炒菜,还经常看烹饪方面的书,学些新花样。过了一年时间,这位“临时工”被一位国企领导看中,把他调到了自己的任职单位工作。
1978年,高考恢复的头一年,薛向东决心报名,抓紧时间复习备考,最终被湖南大学计算机系录取。那时候,计算机还是一个新鲜玩意,很多人都不清楚这门功课到底有什么门道。
“说实话,当时我也不知道计算机是什么,只是平时看报纸、看资料,觉得计算机、激光、红外线等都是些很神秘的东西,我就想学自己不懂的知识,所以第一志愿就报了计算机系。”薛向东如是说。
对薛向东来说,大学的这段学习经历成为自己人生的第一次转折。毕业之后他直接进入机械工业部外事局,1986年被调入中国机械工业电脑应用技术开发公司,历任经营部(系统集成部)经理、总经理助理、高级工程师。
人生似乎就这样在波澜不惊当中度过了,可是平淡的日子被从加拿大打来的一个电话打破了。“电话是我大学时代的一个好朋友打来的,当时他在国外留学,想推荐我到加拿大一家著名的系统集成公司做中国地区的首席代表。”那时候的薛向东已过而立之年,并且在国企做到了领导岗位,就这么“跳槽”自然会遭到家人的反对。后来,还是同学的一通话让他下定决心:“你为人诚信,技术过硬,还有,你做什么都要做好,你能成功的!”
“在1992年年底,我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就下海了。”然而不到一年,薛向东就离职了。原因很简单,一向以诚信立身的薛向东发现这家外资公司注重的不是在中国的长期发展和客户服务,而是短期的回报。他意识到这样发展下去,外国公司一旦从中国撤资,不仅会对客户的生意造成巨大影响,而且还会损害自己辛苦积累的信誉。所以,离开这家公司成为他最后的选择。
“那时我并没有消沉下去,相反我在积蓄能量,除了认真读书,我在思考我的下一步路。在我看来,打工要受制于人,如果公司不给你投入资金和人力资源,你就无法更好地服务客户,而一切为客户着想才是我的理念。于是我就想自己创办公司,万一不行我再去打工吧。”
有时候,机会和逆境同在,关键是自己如何看待。
创业,创业!
“没有钱注册公司,就去借;没有地方办公,就四处打听租来一间小房子……”1993年,东华诚信电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正式注册,从此薛向东开始了自己在中关村的创业之旅。
“之所以选择在中关村,现在看来还是因为环境。”当时,薛向东租住的房子是在白石桥,属于机械部机械科学研究院。“中关村这个地方有天然的优势,周边有中科院软件所、自动化所、清华大学、北航、北大、北理工、北邮这些高校,人才优势非常明显。”
还有一个更加重要的原因就是,在90年代初,以陈春先、柳传志、纪世瀛、段永基为代表的创业者在中关村崭露头角,“两通两海”迸发活力,这些都深深吸引了薛向东。
然而万事开头难,开局并非一路坦途。头一次跟客户谈生意的时候,客户看到薛向东单薄的人力物力,有些不大情愿。情急之下,薛向东将“薛向东”三个字摆到谈判桌上,承诺“事办不好,薛向东改行”!历经国企十多年打拼,薛向东“人诚、能办事”的声誉已经在业界扎下根基,这位客户最终被他的执着和坚定打动,下笔签约,后来也成了他忠实的合作伙伴。
从薛向东接受采访,回忆创办公司的片段中,可以窥见创业之初的种种不易。回到当初那种无钱无人的现实,作风务实的薛向东再一次选择了顺势而为。“来样加工”是中国国际贸易的一大特色,然而到了薛向东手中,这种贸易方式又被他创造性地吸收过来。
“一开始我们规模很小,我们只能去跟客户谈,问他们需要什么样的软件、什么时间要,等等。”接到客户的订单后,薛向东和助手立即将全部精力投入研发设计当中。软件初步成形了,发现有不够完美的地方,马上重新再来。一次修改不好,再来第二次、第三次,直到自己满意。曾经有一个客户时隔数天再见到薛向东的时候,大吃一惊,因为薛向东比预定的完成时间提前了好几天,而更让这位客户吃惊的是,东华诚信设计的软件系统竟是那么的尽善尽美,以至无可挑剔。很快他又把薛向东介绍给自己的同行另一家医院的负责人。
就这样,薛向东用了8年时间,把这几个人的小公司发展成为行业内领先的大企业。2001年,他整合公司的优质资产,注册成立了“东华合创数码科技有限公司”;2009年5月更名为“东华软件股份公司”,由东华诚信电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控股。
如今的东华软件拥有600多项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产品,主要产品和应用技术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已成为数十家国际国内知名IT企业的增值代理商、系统集成商或战略合作伙伴,为向用户提供全面解决方案及优质服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医疗健康、商业银行、气象数据处理、煤炭安全、农贸市场等众多行业信息化细分市场中,东华软件一直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取胜的秘诀就是两个字:“诚信”!诚信不仅是薛向东为人之本,也是东华软件立业之基。“对客户诚信,服务好了,客户就稳定;对员工诚信,员工就稳定,否则员工的离开也会造成客户的流失;同样,合作伙伴合作不好,也会造成客户流失。”所以,东华靠诚信获得稳定,不但保证了客户不流失,而且扩大了客户群。
“这和卖PC不一样,是很广泛的客户群,要靠宣传广告;而我们都是靠客户口碑传播。”在薛向东看来,他要打造一个“品质卓越的百年老字号”。
上市,并购!
2006年8月23日,这对薛向东和东华软件来说,都是一个值得纪念的“大日子”,那一天,东华合创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深交所上市了。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大厅,薛向东满面春风,对前来祝福公司成功上市的每一个人真诚地鞠躬道谢。在庆功会上,他说:“以前我要对客户负责,对合作伙伴负责,对员工负责,从现在开始,我还要对信任我的股东负责了。”
“那一刹那,我脑海里闪过了孙中山先生的那句名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薛向东回忆说。本应处于兴奋中的他,却说自己那时候的心态格外平和,“因为我们的事业才刚刚开始。”
其实,早在2005年,薛向东就以6亿元财富登上胡润富豪榜,排名306位。仅仅一年之后,名次就有了巨大提升,上升至191位。
这仅仅是个人财富的增加,在薛向东看来,上市所带来的好处远远不止于此。“因为资产很少,原来银行最多给我们贷款3000万元,还需要担保。但上市以后,这个银行给你两个亿、那个银行给你两个亿,总体的银行授信额度可能就达10亿元,你也许用不着,但这些银行的行长可能还天天追着要给你。所以上市后我经常和银行方面的人开玩笑说,他们是嫌贫爱富。上市前我请他们吃饭,要贷款,他不给;上市以后,他追着请你吃饭,要给你授信。这是上市带来的好处之一,银行会主动向你贷款。”
同时,上市还着实提高了企业的知名度。“2005年公司的研究生招聘会只拿回几份简历,但2006年上市以后,一下子拿回来几百份。中央二台天天滚动播放的股票代码和分析师的评估就相当于免费的市场宣传,可能花5000万元甚至上亿元的广告投放也没有这么好的市场效果。”
对非常看重现金流的薛向东来说,尽管公司创立之初经常是看天吃饭、量体裁衣,但他在与包括IBM、思科、惠普在内的诸多国际巨头打交道的过程中也认识到,上市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手段。更为重要的是,上市之后的东华软件会更加规范化管理,为把企业做成百年老店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上市之后,东华软件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开始尝试通过收购方式扩张主业。东华软件分别于2007年和2011年收购了联银通和神州新桥,不断强化在银行信息化领域的市场竞争力。薛向东对自己的实践比较满意:“我们的收购一定会关注协同效应,而且软件业的核心是人才,收购以后也要留住原有团队,否则不会做。”
如今的东华软件已经通过并购整合了近20家公司。薛向东认为,这是企业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我们的同行IBM,从1994年到现在每一个月并购一家公司。思科从1994年到现在每40天并购一家公司。”
薛向东认为,只有向国际上的大公司看齐,才能让东华软件真正“国际化”,目标长远,方能乘风破浪。
专注,创新!
回顾许多企业的发展史,你会发现,随着盲目多元化扩张之后而使企业遭遇滑铁卢的教训比比皆是。这里面固然有技术研发的原因,更重要的还是心态出了问题,很多人扛过了创业艰难,却抵不住看似机会的种种诱惑。
“我们东华软件不是搞多元化,不去做房地产,我们很专业化,就是专注IT行业,而在IT行业我们又很专注在软件和系统集成。我们只是面对多元的市场,比如我们的用户遍布医疗、金融、电信、电力、政府、交通、国防、科研、石化、石油、保险、社保、气象及制造等行业,但我们公司的经营并不是多元化。我们的策略是始终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即软件开发系统集成为依托,开发新的市场项目。”
具体而言,东华软件是根据特定行业客户的业务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发能满足客户需求、实现客户某方面业务功能的软件产品;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业务是按照客户的需求,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实现特定的业务功能,从而满足客户业务需求;信息技术服务业务是通过促进信息技术系统效能的发挥,帮助用户实现自身目标的服务,如信息技术咨询、信息技术运维、设计开发服务、测试服务、数据处理服务、集成实施服务、培训服务、信息系统增值服务等。上述三项业务互相驱动、互为依托,构成了公司主营业务的三大核心。
有人劝他说光做IT业发展有些慢,比如前几年投资房地产等行业,肯定势头迅猛,但薛向东并不这么想。他说他比较信服巴菲特的投资哲学,也许做房地产一年能够盈利200%,但是万一遭遇到暴风雨,第二年出现亏损,第三年还没有恢复景气,这样算下来,其实成长性并不高。而只要他的企业每年保证30%左右的平稳增长,长远来看,这种增长速度却是极为惊人的。
“最初我创业的时候,读李嘉诚的书,对我启发很大。”其中最主要的一条就是:不懂不做,不熟不做,不打无把握之仗。
“我们公司发展的定位是不走产业多元化,只在IT这个领域专业专注做深做精。实际上我们也是面对不同的行业,有的朋友问我们还不够专业,比如说我们的同行做医疗软件,一个公司做一个软件,只做医疗行业,有的公司只做电信行业。我们虽然面对多元的市场,但我们的资源能够匹配,并在多个行业领先。比如东华医疗现在是行业第一品牌,市场占有份额遥遥领先,品牌知名度和产品美誉度都是排名第一的。另外,在城商行、水利、气象等领域,我们也都是第一品牌。”
“我们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呢?是创新,不断研究新的技术,新的产品,新的业务模式,新的解决方案。”
多年来,东华软件始终坚持专一、专业、专注的发展定位,内生式成长与外延式发展并重的发展战略,技术创新、服务创新、业务模式创新的发展道路,精准的定位和清晰的战略指引企业逐渐走向行业龙头,而创新的发展模式则成为企业快速发展的助推器。东华软件能够从单纯的系统集成公司转变为以软件为中心的综合信息技术服务公司,能够从注册资本只有三千万的企业发展成为注册资金15亿元、市值四百多亿的中国自主品牌前十家企业,每一步都是创新驱动的结果,这里面既有原始创新,也有集成创新,既有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也有协同创新。
拥抱互联网
“一个企业的发展,我觉得一定要不断地创新,不断地研究新的技术、业务模式、产品。我们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做行业软件起家,那个时候算是新兴行业,但是现在呢,我们已经变成传统行业了,所以我们要不断拥抱互联网。”
2008年初,IBM宣布将在中国无锡太湖新城科教产业园为中国的软件公司建立全球第一个云计算中心,紧接着,雅虎、惠普和英特尔也宣布推出云计算系统,推进云计算。云计算浪潮的迅猛来袭,薛向东敏锐地感觉到这将成为计算机软件企业在IT领域向高端发展的必由之路。薛向东审时度势,抓住云计算飞速发展的有利时机,加快产品从传统向高端的转型升级,从医疗云、金融云、网管云三方面入手,投资7.9亿元,打造属于东华的云端产品。
2010年,薛向东带领东华与医疗卫生管理机构合作,建立了统一的基层卫生管理信息系统和基层医疗服务机构的信息平台,即东华的医疗云。通过海量数据的收录,既增强了基层医疗机构的信息化水平,为居民提供基本的诊疗社区服务,又实现了卫生行政管理机关对居民健康卫生状况的监督管理。东华医疗云在实现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管理、综合管理等5项业务应用的同时,也将计划生育纳入了医疗云的范围。
2011年初,由薛向东组织打造的东华金融云服务正式运营,到2011年下半年,东华金融云的服务客户数量达到10家,从2012年开始,每年举办两次村镇银行研讨会,研讨会搭建了一个村镇银行共享交流的平台,同时也成为东华金融云产品发布的平台。到目前为止,研讨会已成功举办了三届,东华的签约客户规模已达近100家,实际上线托管运营的有近60家。
除此之外,东华在网络管理云计算领域也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东华的“云计算流量分析与控制北京市工程实验室”已于2013年11月升级为国家级实验室。
在薛向东的领导下,东华的转型升级产生了巨大了社会示范效应,东华向云计算服务的转型尤其是金融云服务中心的投入运营,有效地解决了村镇银行和微金融机构实力薄弱、无力组建自身IT系统的难题,为我国村镇银行和微金融机构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可以和大银行公平竞争的平台,目前加入该服务中心的银行已经见证了真正的实效,这一尝试对金融市场监管提供了真实可靠的数据,同时也为我国金融机构改革提供了一个安全高效的模式。
如今是“万物互联”的时代,企业早已告别单打独斗,合作共赢才是王道。2014年7月,东华软件与阿里云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将在云计算、大数据、智慧城市等领域广泛开展合作,以共同推进相关领域云服务业务的发展。此次强强联手一度引发业内高度关注,根据协议,东华软件将逐步把集团内所有应用迁移到阿里云平台,与阿里云、支付宝、电商等阿里巴巴优势领域全面深度合作。此次合作将有助于扩大东华软件在智慧城市领域的市场份额,协助其形成基于云计算的一体化解决方案,之前公司已参与了中国多个城市的智慧城市项目建设。
作为与阿里云合作的重要一步,今年5月,东华软件与阿里云、西咸空港新城三方达成战略合作,全球首个“云上空港”将在陕西西咸落地。东华软件为项目的实施提供咨询、设计、建设、运营、应用开发等相关服务,阿里云为“云上空港”提供世界级的云计算和大数据支持,未来“云上空港”整体解决方案还将向各地航空城全面开放。
“近期我们做了一个‘健康乐的平台,本月初已经上线。上线以后全国亿级普通用户都可以上这个平台,后台则对接上千万的医生,将来老百姓通过这个平台能找到网上私人医生,这是一个创新。”依托东华医疗强大的客户和市场优势,薛向东自然对公司新上线的“健康乐”产品前景乐观。
薛向东认为,民营企业只有依靠创新驱动,才能抓住新的发展机遇,加快企业转型升级的步伐。2015年,东华软件将继续专注于信息产业化,充分利用公司的体制优势、资质优势、行业优势,以及雄厚的资金和技术优势,在稳步推进各项业务的同时,积极研发储备、布局新型潜力业务、加速商业模式升级,通过多行业布局战略使公司继续保持持续、稳定、高速的发展。在全社会互联网化革命的大背景下,全面进军“互联网+”,将互联网金融、互联网医疗、互联网教育等业务深入推进,在与阿里巴巴等互联网巨头强强联合的同时,结合自身行业、市场和技术优势,推动公司商业模式转型,突破传统行业发展瓶颈,提供更加满足客户需求的服务和产品。
放眼未来,薛向东神采奕奕,自信满满。
助残,就业!
企业家精神就是一个不断创造社会价值的过程,就是不断地为社会创造财富,不断地为社会提升价值。成功的企业家,首先要有坚韧不拔的毅力,其次要有足够的知识,对你所处的行业有洞察和独到理解,当然还要选准方向。
薛向东常说:“一个企业在创造经济价值的时候,也要回报社会,要创造社会价值。”
2010年中国残联举办的一次招聘会让薛向东受到很大触动,更加认识到残疾人就业的困难。“输血不如造血,给残疾员工提供工作岗位就帮助一个家庭解决了大问题。合适的工作不仅能解决残疾员工自身经济难题,而且往往能极大地帮助其个人的长远发展和家庭和睦,是对残疾员工最有效的帮助。”于是,薛向东决定敞开公司大门,当场承诺招聘一百名残疾员工进入东华软件。一时间他顶着内部压力,把数十名残疾员工“硬压”到各个部门,仅2012年东华就在全国各地招聘了50多名残疾员工。
作为一名民营企业家,薛向东要为股东负责,要为企业追逐利润盈利。但他为什么非要这么执着地做慈善事业?薛向东说:“坚持原始创新的同时,不断做好产品创新、业务模式创新,使公司的产品、业务模式更好,更能满足客户需求。公司的盈利空间就会多一些,以此弥补公司由于招聘残疾人而带来的负担。其实也不能说是负担,毕竟残疾员工来到公司还是帮助企业创造出一些价值。”
在与残疾员工接触过程中,薛向东深刻感受残疾员工不是企业的负担,相反有着许多正向的作用。残疾员工找工作不容易,给这份工作他们肯定非常珍惜。他们很愿意去学习、去努力,向老同志学习、向书本学习,在实践中不断进步,很多残疾员工在工作中都有了很大提升。公司同时给予残疾员工一定的照顾,使他们的工作非常稳定,给公司发展带来了许多正能量。
东华软件在招聘员工时主动降低门槛,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残疾人,根据其特长、状况和文化程度给他们安排适合的工作,让每位残疾员工工作愉快、各尽其才。对于在职的残疾员工,公司还有各种人性化的政策。例如每位残疾员工生日到来的时候,公司会给他们送上生日蛋糕卡;每月给残疾人发放津贴;公司许多活动会安排他们参加。在培养员工职业发展方面,公司为他们提供很好的发展空间,把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落到了实处。
东华软件坚持福利企业定位,不断接纳残疾人员,把保障他们的基本权益放在重中之重。正是因为这个缘故,薛向东获得“第四届北京市优秀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的殊荣。到目前为止,他早已兑现当初的承诺,帮助了上百名残疾人实现就业,但薛向东吸纳残疾人就业的爱心事业仍在继续。
2013年12月,东华软件因在吸纳就业和社会保障方面作出的突出贡献,被授予“全国就业与社会保障先进民营企业”称号,北京市获此荣誉的民营企业仅有三家。东华软件在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始终不忘履行社会责任,自2007年至今,公司每年都会向各高校捐资助学,累计捐款逾百万元。
在捐资助学的同时,薛向东始终把帮助大学生就业和企业自身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早在2007年,东华软件就成为“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示范基地”,建立健全了员工招聘、培训、晋升机制,极大调动了干部员工的积极性。每逢节假日公司都组织开展丰富多彩文体活动,陶冶员工情操,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亲和力,培育了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
去年与李克强总理的一次邂逅,更加激励了薛向东支持大学生创业的种种想法。2014年7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专程到湖南大学考察,总理一行来到大学生就业创业沙龙的交流活动现场时,薛向东等企业家创业导师正在为学生讲授创业和投资的经验。总理听取了他们“下海”创业的经历及取得的成绩,语重心长地说:“在创造财富的同时,不要忘了具有丰富知识财富的大学生,要把他们的潜能挖掘出来。”身为湖南大学校友、创业导师之一的薛向东现场向总理许下承诺,将尽可能地为大学生作就业创业方面的培训,帮助大学生创业项目的推广,做到技术协同、服务协同,市场协同。他还向总理建议通过全国工商联平台联合一批企业家,为大学生就业创业开展指导培训。“创业导师有实践经验,大学生思想活跃,有创意火花,这是双赢啊!”总理强调,不仅仅成为师徒,还要成为合作伙伴。
面对如此众多未来可能的合作伙伴,薛向东对公司未来的发展也有了更多寄望和期许。
十年规划
谈到过去的这些经历,薛向东说:“好像一不小心就发展到了今天,中间没有什么跌宕起伏的故事,缺乏媒体喜欢的传奇色彩。”
我试着让他评价一下自己,他沉吟片刻,说:“这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如果要我说有两条。第一,没有什么了不起,我遇上了改革开放的好时候,赶上了这个时代;第二,这件事总得有人做。”
如今,56岁的薛向东已经开始物色接班人,进行他未来的“十年规划”。本来计划的“子承父业”,因为归国留学回来的儿子喜欢从事教育事业而搁浅,不过现在的薛向东已经逐渐理解和支持儿子的选择:“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喜欢工作的权利,儿子也不例外,也许他从事教育事业对国家的贡献更大。”
在接班人选这一点上,他说要学习柳传志,最好能找到杨元庆这样的“接班人”。柳总在写给杨元庆的信中,曾经提到自己心目中年轻领导核心的样子:“一要有德。这个德包括了几部分内容:首先是要忠诚于联想的事业,也就是说个人利益完全服从于联想的利益,还有一条就是能实心实意地对待前任的开拓者们……另一方面,从对人的多方考核上造就一层骨干层,再从中选择经得住考验的领导核心。”
薛向东的标准很简单,就是“诚信”:“对客户要讲诚信,对员工要讲诚信,对政府也要讲诚信,因为东华软件公司是一家上市公司,对投资者、股东也要讲诚信,对合作伙伴也要讲诚信——做到这五个‘诚信,就是最好的标准。”
当然薛向东知道这不是一件简单的工作,好在他为自己下一步的发展做了“十年规划”,用10年的时间,让东华软件再上一个台阶,自己也就功成身退了。
低调不代表没有野心,薛向东所享受的不是财富带来的乐趣,更多的是工作所带来的成就感。他喜欢哲学,明白“有所为,有所不为”的道理,东华软件的发展始终坚持“看米下锅”,有着很强的风险控制意识,在管理上做到“忙而不累”。如同今年“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夕,他荣膺北京市劳动模范称号,并受邀参加人民大会堂颁奖大会。
这更像是对他这么多年在中关村耕耘的褒奖,天道酬勤、诚信共赢、兢兢业业、手不释卷……这些词语虽然不能完全概括一个人的经历,但是放到薛向东身上,别有一番味道。
这就是薛向东的故事,这也是中关村众多企业家中看上去最平凡、最不波澜起伏的故事。可是,当你坐在他面前,听他回忆和讲述,就会发现,璀璨星空,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奋斗和努力,来描绘这宇宙之美。这也是创业和创新最迷人的地方,没有终点,唯有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