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慧岚
我们一般把本民族语言称作母语(如汉语),把他国的某种语言称作外语(如英语、日语、俄语)。自治区“第一批中学语文学科带头人”——王丛,在《对语文教学改革的宏观思考》中写道:“所谓母语,就是我们在襁褓中就开始学习、运用的语言。我们从小就置身于母语的语言环境中,对母语的学习、运用,近于人的本能,具有很强的自然性……儿童从一岁就开始学习说话,到三四岁就能够说出合乎语法的比较复杂的句子,到了七八岁,他的语言能力就基本上能够满足日常交际的需要了。”
对此,广大教师尤其是英语教师深有体会:哪怕是小学低年级学生,在日常生活及教育教学交流中,不但能说出符合他们认知特点的流畅语言,而且话语中带有丰富的“人文性”。可学起英语来就大不相同了,尽管课堂上做着一系列的训练,然而学生表达僵硬,像使用不熟练的“工具”一样,缺乏感情色彩。
一段英语语篇讲到:一位美国人夸赞一个中国女孩儿英语讲得好,女孩儿为了表示谦虚,连续三次回应“No”。她的谦虚令这位老美很困惑:难道我说错了?再比如一个大学毕业生到一家外企应聘工作时,老板问他是否能胜任某一职位,他谦虚地说:“I will try to do it.”(我试试看。)结果与工作机遇失之交臂。他的这种谦虚在美国老板看来是一种无能的表现。老板希望听到的是“I can do it.”(我一定能做到。)因为我们不了解美国人坦诚与直率的性格特点,就闹出以上笑话甚至误会。事实上,在英语教学中,由于缺乏像母语那样深厚的文化背景熏陶和语言环境的历练,我们充其量只是培养了一大批只会考英语的“文化盲人”。
语言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外语教学中,文化是指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行为规范、文学艺术、价值观念等。《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教学中涉及相关外国文化知识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兴趣,帮助学生拓展视野,提高他们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进而提高他们的文化交际能力。
自20世纪初美国的鲍阿斯和萨丕尔以来,人类语言学家都强调语言的社会属性,认为语言和它的社会环境是分不开的,因此必须把语言学看作是一门社会科学,把语言置于社会文化的大环境中研究。基于这种思考,英语教学的目标并非仅仅是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还应包含交际能力、社会文化能力以及文化意识。即使从应试角度看,英语文化背景知识也是英语学习的重要内容,没有较强的文化意识很难在阅读、听力、书面表达等考试中获得高分。
介绍西方文化能增强语言的趣味性
文化是语言的条件,同时也是它的产物。介绍西方文化与语言知识的学习两者相辅相成。语言知识是人文素养的前提,而介绍西方文化又有助于语言知识的内化,使枯燥无味的语言学习生动有趣起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在Seeing the doctor (外研版八年级下册Module 4)这一模块的学习中,我给学生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位美国同事感冒了,中国同事为了表示关心,以兄长的口吻提了许多建议:“Youd better drink more water. You should take some medicine at once. Its very necessary to lie down and have a good rest…”但美国同事并不领情。因为他觉得自己成了受人照顾的弱者。对于看重个人独立性的美国人来说,你以过来人的口气教人家这样做或那样做,是小瞧对方的能力。那么他们希望听到什么呢?是祝福语,比如:“Take care of yourself. I hope you will be better soon.”在我们看来不痛不痒的关心对美国人却行得通。通过呈现一个简短的小对话讲述这个故事,学生们在笑声中很容易地记住了关于提建议的句型和与生病相关的短语。
介绍西方文化能陶冶学生情操,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在英语教学中适当介绍西方文化,让学生在学习中感知语言的优美和人文性,能够激发他们去更多地阅读。
在教学The adventures of Tom Sawyer (外研版九年级上册Module 7)这一课中,学生对调皮、聪明又善良的Tom印象很深刻。于是我和学生们一起把我们的童年和Tom 的童年作了比较,然后给学生讲述了小说的时代背景。小说通过主人公的冒险经历,讽刺了南北战争前美国虚伪庸俗的社会习俗、伪善的宗教仪式和刻板陈腐的学校教育,作者以欢快的笔调描写了少年儿童自由活泼的心灵。这部小说被誉为美国黄金时代的田园牧歌。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学生为了更多地了解Tom 和他的朋友的故事,阅读了书虫系列丛书中简易版的《汤姆·索耶历险记》(The adventures of Tom Sawyer),有的甚至还阅读了马克·吐温的另一部小说《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Adventures of Huck Berry Finn)。由此,学生们不仅在阅读中丰富了词汇,同时也提高了阅读能力,可谓一箭双雕。
介绍西方文化能深化学生对知识的记忆
在英语学习中,学生最头疼的莫过于单词和短语的词义辨析及记忆。比如toilet和 lavatory 这两个词都表示卫生间,但toilet比较低俗,贵族阶级不用这个词。“去厕所”在英语中还有更优雅委婉的表达法。比如I need to go somewhere或者I must go and pick some flowers.若我们不懂这些文化,继续追问去哪里或者跟着去“摘花”,那就会闹出大笑话。学生通过这些文化差异带来的欢快深深记住了toilet和 lavatory这两个单词,甚至还掌握了一些日常习语。英语中的许多单词和短语与汉语的成语一样,有自己的文化故事,比如family,black Friday。
介绍西方文化能培养学生的包容性,拓宽学生视野
语言与文化是密切相关的。《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英语教学应有利于学生理解外国文化,加深对祖国文化的理解,进而拓展文化视野,形成跨文化交际意识和初步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几年前,《现代汉语词典》因收录了西文词汇,遭受百名学者联名上书。大家担心英语对汉语文化的入侵。相比之下,英语中吸纳了很多汉语词汇,从tuhao, dama 到近日的no zuo, no die,在知识传播闪电般的信息时代,我们更应该培养学生对多元文化的包容性和接纳能力。不应该禁锢学生的思想,让学生成为思维敏捷、心灵敏感、全面发展的人才是教育的本质特征。
介绍西方文化有很强的实用性
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通过英语学习,使学生形成初步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促进心智发展,提高人文素养。
在七年级课本中我们学到了很多介绍用语,学生很容易掌握。但如果在交际中按我们的中式思维运用这些语言就会产生误会,令人难堪。因为我们喜欢在介绍别人时用一些褒扬的言辞。而西方人则在初次见面时不喜欢别人主观性的评价。他们宁愿你客观地说明他的教育背景和经历,而不是外貌和能力。他们更不愿你涉及人家的隐私,包括年龄、地位、收入、婚姻、信仰等。可见文化意识是得体地运用语言的保证。英语教学中语言知识的呈现、相关信息的传输、各类项目的操练都离不开丰富的文化内涵。
一个民族文化的形成是上百年甚至上千年历史的积淀。我们如何让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感知这种文化的博大精深呢?
一是教师要拓展文化视野。中学生的心智发展还不完全成熟,教师的知识高度和文化视野直接影响着学生们的思维走向。因此,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提高自身的英语文化修养,比如关注英语国家的历史名人、旅游景点、体育影视明星、文学作品、宗教传统、法律常识等社会文化信息,引导学生在学习时更多地注意语言的意义而非单纯的表达形式。
二是要构建人文课堂。在尊重学生个性、宽松和谐的英语课堂上,根据学生认知特点和学习风格,模拟设置相关语境,让学生积极感知英语的同时,乐于探究其含义并尝试模仿,主动了解外国文化,增强国际理解意识。使知识的获得和学生的个人体验相联系,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相适应。
三是要培养阅读习惯。学习任何语言都离不开大量阅读,在缺乏交际的背景下,大量阅读是英语学习最实用的输入方式。张思中老师的“十六字”教学法,就体现了这一观点。通过阅读故事性强且对语言学习有益的原著,学生会找到心灵的对话者,领悟生活的真谛,进而提高英语听说读写能力。
境由心造 罗兰
一个人的处境苦或乐常是主观的。
有人安于某种生活,有人不能。因此能安于自己目前处境的不妨就如此生活下去,不能的只好努力另找出路。你无法断言哪里才是成功的,也无法肯定当自已到达了某一点之后,会不会快乐。苦乐全凭自己判断,这和客观环境并不一定有直接关系,正如一个不爱珠宝的女人,即使置身在极其重视虚荣的环境,也无伤她的自尊。你的爱好就是你的方向,你的兴趣就是你的资本,你的性情就是你的命运。各人有各人理想的乐园,有自己所乐于安享的花花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