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伯刚作品评论

2015-08-11 04:16
星火 2015年4期
关键词:何物盏灯评论家

丁伯刚的小说《马小康》《何物入怀》,是中篇小说的上品,尤其是《何物入怀》,不仅在毫无新意的生活中获得了非同寻常的发现,更是在对生活的写实中实现了非凡的美学效果。

——付艳霞(评论家,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

在《宝莲这盏灯》中,作者对笔下的人物相当宽容,悲悯之情弥漫全篇,正如张爱玲所说: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小说细节缜密,纯朴感人。光明和陈宝莲形象饱满地站在纸上,就像我在乡村的那些邻居。

——徐则臣(作家,《人民文学》编辑)

现实感和荒诞感并存的意蕴,在丁伯刚的《两亩地》里有另一种出色的写照。人在生存压力下缺少彼此信任,互相欺诈倾轧,使“两亩地”这个城乡结合部变成了一个混乱怪异的地方,这是一个从秩序到人都处于“变”中的地方——人都可能变成另一个,事情都可能成为另一种。性格、感情、欲望、安全感……都难说不变,现实中国有多少这种暗角里的恍惚?

——施战军(评论家,《人民文学》主编)

喜欢丁伯刚的小说,是因为喜欢他的冷静而客观的叙述,不温不燥,丁伯刚的笔就像是一把手术刀,细细地解剖着在外界的巨大压力面前人性被一点点扭曲的过程,虽然调子有些阴郁,却真实得让人透不过气来。

——黄复彩(安徽作家,《安庆晚报》编辑)

记得几年前在《收获》杂志上第一次读他的小说《宝莲这盏灯》,我就惊讶不已,深入乡村的肌理,却全然不是那些什么新写实、什么底层一类的腔调,而呈现出一种特异的品质来,它是生活的、写实的,又是超越了生活表象的,他完全构筑了另一个精神世界。

——余同友(安徽作家,《池州日报》编辑)

我从丁伯刚这个低调作家的作品里,看到了他穿越历史风烟的扫描功夫,看到了他对人宗教般的悲悯。他的小说,有青铜般的瓷实。

——杨传珍(作家,山东枣庄学院文学院老师)

虽然总体来看,丁伯刚的创作走的依然是现实主义的路子,但我们发现,他的这种“回归现实”并非传统现实主义的简单重复。在他的小说中我们看不到宏大的历史背景,小说主题也非指向民族——国家的寓言意义,相反,他关注的都是普通的个人生存境遇与命运归宿,而正是通过这些个人的内在而真实的命运展示,传达出作家对于世界与人生的独特理解。

——邹旗辉(评论家)

猜你喜欢
何物盏灯评论家
音乐评论家的“内功”修炼——论八项追求
著名诗人、评论家 吴思敬
中国文艺评论家·谢冕
悲观
评论家杨占平
粉梅
猜猜看
选择一盏灯
选择一盏灯
选择一盏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