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丽芳
个人而言,我是非常喜欢这一职业的。自己干了一辈子的职业,把毕生的心血都投入了教育事业,如果不是喜欢的话可能也坚持不到现在。从自我评价来说,我是比较敬业的,这是我一辈子的工作,是我的饭碗。看着一个一个的学生能上好的大学,能找到好的工作,这对教师来说也是很大的安慰。
访谈记事: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教育面广量大,农村教师占我国教师总量的一半,其中80%是农村小学教师,他们的生存状态、现状理应受到应有的重视和关注[1]。
该被访谈者名叫于宪海,小学数学教师,任教于山东省菏泽市的一所农村小学。他出生于1955年,高中学历,1978年在村小开始任教,2002年转正,大概在2015年退休,现教龄36年。以下是根据他对教师职业生涯的描述所划分的几个职业阶段。
一、入职到转正(1978—2002年)
1978年我开始任教,当时能去小学当老师还是很幸运、很了不起的,因为一般都是有关系的人才能进学校当老师。而我之所以能进去是因为我的学历高些,当时靠关系进去的人一般都是初中学历,只有我是高中学历。那时的老师不像现在一样要经过考试,而是要推荐,由于我的文化水平高一些,村委会就来找我征求意见,还说当老师可以不用干农活,也能拿到工分。我想不用那么累,可以拿到工分,还有一定的工资,就过去了。当时很多人都羡慕我能当老师,更何况我没有靠关系,靠的是自己的知识和学历。
在当时,教师这一职业很受欢迎,当时的家长也很配合教师的工作。教师在教育比较顽皮的孩子时,很多时候都会用到体罚,那时的家长也不会说什么。现在的孩子却娇惯得很,一些“80后90初”的孩子受到家长过分的呵护。
我最初在村小教学,当时每个村都有一所小学,孩子们在这里读到三年级,然后去镇上的中心小学读四、五年级。当时一共3个老师,带3个年级,工作量还是挺大的。我教一年级和三年级的数学,另外一个老师教一年级和三年级的语文,第三位老师教二年级的语文和数学。我们之间也会有所调换,但是一般情况下都是如此分工。当时只有语文课和数学课,所以都是一上午语文、一下午数学,老师也不能休息,要上一天的课。
1998年村小被取缔,一些老师被重新分配到各个镇上的学校,一些表现特别差的老师被辞退回家。但是,当时比较缺老师,这种情况很少。我们在村小的三位老师被重新分配到其他学校。农村的学校进行了大的改革,学校规模不断扩大,变得比较正规,教师资源也充分利用了起来。
二、工资高涨期(2002—2006年)
2000年左右,教师一般只有一二百元的工资,在当时的情况下实在是不多。2002年,我从民办教师转为正式教师后,工资开始涨。刚开始转正是四五百元,起初涨得幅度不是特别大,但是每年都能涨点儿。
但即使是涨了,对于当时的我来说还是不够。我家里有3个孩子,2个儿子1个女儿。当时孩子要上学,我对象又没有正式的工作,只是普通的农民,种地只能保证有粮食吃,收获的粮食还要交给国家一部分,卖不了太多的钱。再加上那时候的学杂费都是自己出,也是一笔很大的开销,所以当时的工资确实是不够用。
大概2005年或2006年,教师的工资涨得挺多,基本能拿到2 000元,退休的教师更高些,有的达到3 000元左右。工资虽然涨得挺多,但生活水平也在普遍提高,物价也在上涨。相比做生意的人每月收入五六千元,我们的工资确实少。但是教师的工资收入比较稳定,算是一份正式的工作,又不用干多么累的活,退休后还有养老金,可以说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三、临近退休期(2007—至今)
1.对学校教育环境的感悟
近几年来,我们学校开始引进很多新教师,新教师大部分是大学生,甚至还有研究生。所以,教师的质量还是可以的。而且,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也不断提升,学校配备了各种多媒体辅助教学,虽然利用率没有想象中那么高,但对学校来说已经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现在的工作环境总体来说还是比较好的。我一周大概是15节课,所教的科目较为固定,是小学数学。除了教授课程外,我还担任后勤主任的事务。与原来相比,现在的上课内容和授课方式更具有灵活性,很多年轻教师的教学方式丰富多样。但是,年龄大些的教师一般不会采取花样太多的授课方式,也不太愿意讲一些公开课,因为他们不需要像年轻教师们一样评定职称。
2.对学校教育制度的反思
教师职称的评定基本上按照教师教龄。一般而言,教了多少年,基本上就能到达什么级别的职称,这也在某种程度上导致很多教师混教龄。如果特别有能力或者学历高,晋升的机会则会比一般教师多一些。在职称评定制度下,还有一个通常所说的教师绩效制,这个制度出发点很好,但是在学校里通常行不通。因为学生的生源不一样,学校没有权力在学生不同的情况下根据学生的成绩来判定教师的投入和能力。这对一些教师是不公平的,所以绩效制一直以来没有真正在我们学校实行。
对优秀教师的选拔,学校通常会采用听课的方式进行。这种课一般是公开课,而且大部分教师是年轻的新教师。学校会根据他们的教学能力,并参考教龄进行评价。这可以惠及更多的教师,让他们得到适当的荣誉,提升他们的积极性,但是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工作投入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学校也在探索更好的方法。
学校内部也有教研组,通常是以学科为单位来组织的。比如,数学教师就是一个小组,小组内部根据数学学科进行有针对性的交流和学习。教研组长的选拔一般以资历、学历、能力为标准,资历最老或者是学历、能力较高者,得到大家一致认可的教师作为组长。根据学校的规定,教研组会议每周召开一次。教研组长充当组织者的角色,按照学习计划制定学习目标,通过教师集体备课和有关问题的讨论与解决提升教学效果。在学校的组织构架中,教研组是一个重要的部分,也受到学校领导的重视,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教学质量提升以及学校有效管理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这个作用的发挥程度有多大还值得我们深思。
现在学校也经常组织各种各样的培训活动,以促进学校和教师的发展,培训经费往往由学校支付。但是很大部分的培训活动是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为了提升整个地区的教学水平而开展的,主要经费由行政部门拨款。在培训人员的选择上,一般是选取那些优秀教师、骨干教师、示范教师等有荣誉称号的人,这个比例一般能占到10%左右。有培训是好,但是对培训效果,却不敢打包票。因为很多时候教师表面上是去培训的,往往会在上课的时候出去办自己的事情,而浪费这次培训机会。这种情况对很多农村教师来说是很常见的。据他们所说,有很多的老教师马上就要退休,离晋升的目标越来越远,而且教学水平基本上固定了,只要他们的学生不会太差就可以了。所以,他们通常把出来培训作为自己放假的一次机会。对这种培训,国家就应该做好培训的管理工作,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
四、个人对教师职业的感悟
1.教师职业越来越专业化,整体教育质量在提升
教师生涯一路走来,我发现我国的教师职业正在走向专业化,整体的教育质量也在提升。单从教师的选拔上就可以看出,国家给予了很大的重视。我们当时采取的是推荐制度,现在则是采取国家统一考试,这对教师资源的均匀分布来说是一个很有益的举措。
我们聘用教师的一般流程是:学校把需要的教师数量上报区教育局,教育局根据教师招聘的流程来给学校拨教师。学校校长虽然也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不可以随意解雇在编教师,合同制教师则例外。学校中层干部主要的工作是辅助校长进行教师的招募,教研组长和普通教师的作用不是特别大。
在招募教师时,我们关注的是他们是否受过专业训练,尤其是是否受过师范类的教育。当然,文化程度也是有影响的,一般来说学历越高在招募时越占有优势,政治身份并不是一个重要的原因。裙带关系在现代社会中影响很大,如果说招聘时完全没有是不可能的,但是裙带关系之外我们还是会考虑应聘者的个人能力和是否具备教师素养的。虽然是国家统一考试,但是我们学校对教师的聘用也存在一定的自主权,也有一定的权力决定教师的去留。从教师的聘用来看,我们综合考虑了国家与学校两个因素,这对整个大的教育环境以及学校局部的特殊情况来说都是一种很好的举措。
2.越来越认同教师这一职业
我之所以认同教师这一职业,主要是因为以下两个原因:
第一,我们有着一定的经济购买力。虽然不同学校教师的经济收入会有差距,但是随着国家对农村教育的重视,农村教师的经济收入在向城市教师的收入靠近。一般来说,教师的工资是和职称挂钩的,在学校里不同职称的教师的工资是不一样的。小学教师的收入来源主要还是基本工资,没有什么特别多的奖金,其他的收入也不多。实际上,教师和一般的乡镇公务员收入基本是相等的,很多教师的工资基本上能达到一般公务员的水平。在医疗上,我们和农村医疗一致,并没有特殊的医疗措施。
在购买力问题上,像我这么大年龄的教师,工资完全可以满足我的消费。因为我的子女都大了,没有什么大的开销,这些钱足够我在农村养老。对年轻的教师来说,他们的工资购买力也是可以的,现在很多年轻教师都有能力在市区买房。购买力肯定会随着工资的提高而增强,工资涨的话,能消费的机会就会多些。
第二,我喜欢教师这一职业。个人而言,我是非常喜欢这一职业的。自己干了一辈子的职业,把毕生的心血都投入了教育事业,如果不是喜欢的话可能也坚持不到现在。从自我评价来说,我是比较敬业的,这是我一辈子的工作,是我的饭碗。看着一个一个的学生能上好的大学,能找到好的工作,这对教师来说也是很大的
安慰。
访谈后记:
农村教育并非仅仅是农村的学校教育,而是指以农村人口为对象的、为农村社会发展进步产生积极作用的所有活动[2]。通过对这位即将退休的农村小学教师的访谈,可以看出中国整个农村教育的质量在逐步提高,教师的职业认同感也很高,但是会出现一种教师急等退休的状况。
由于农村确实是我国比较偏弱的区域,国家对整个农村教育的把控力度不能够深入植根于农村,以至于很多政策的实施效度有待提升。所以,作为上层教育部门,应该深入农村进行实际调研,开发出适合农村本土发展的教育措施和方法。而实现中国农村教育的本土化,是我们今后农村教育发展的趋势。
参考文献:
[1]顾明远, 檀传宝. 2004:中国教育发展报告—变革中的教师与教师教育[M].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11.
[2]白述亮. 农村教育本土化及其意义[J].教育科学论坛, 2007(11): 8-11.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责任编辑:任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