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墟涂鸦:艺术与“牛皮癣”的博弈

2015-08-10 13:01
科学之友 2015年3期
关键词:牛皮癣公共安全废墟

涂鸦,顾名思义是一种涂写艺术,经常出现在一些公共建筑的墙上、公园的石头上,因个性张扬被人形容“不羁”。不久前,上海一拆迁废墟上的涂鸦火了,两位中法涂鸦艺术家共同创作,通过描绘简单生动的本土化人物形象与当地社区居民交流,深受民众欢迎并因此迅速走红网络,也引起许多网友的围观和点赞,但随后官方因安全问题,将涂鸦在一夜之间铲除干净。

城市涂鸦是美化还是破坏,是艺术表达还是城市“牛皮癣”,一时间被推向风口浪尖,有人觉得涂鸦美化了城市里单调的建筑,为它们增添了色彩,也有人说城市涂鸦就是小广告、“牛皮癣”。涂鸦艺术是去是留,你怎么看?

七嘴八舌

涂鸦爱好者:在拆迁工地上涂鸦,不过是给伤口撒了一点忧伤的盐,寿命通常比较短暂。创作之前,已做好被毁的准备,“涂鸦,就是为了不知去向。”

艺校学生:初期,我会去一些废弃厂房或是即将拆迁的危楼附近去寻找合适的“画布”,有的废弃厂房有人看守,我就趁夜里人睡着的时候溜进去,有几次差点被墙上掉下来的砖砸到。其实,每次喷的时候也挺担惊受怕的,害怕被抓到,喷的时候随时做好逃跑准备。我希望有块地能让我们创作,同时,也方便涂鸦爱好者进行交流。

环卫工人:小面积的文字涂鸦还好,但是一些大型涂鸦,清理起来十分困难。

市民:街头涂鸦是自由表达的艺术,不需要受固有理论或标准的束缚。它是城市的风景线,有时甚至是一个城市的文化符号。它给城市带来的往往是新鲜感和活力,而不是视觉污染。特别是涂鸦拉近了艺术与公众交流的距离,虽然还属于相对较为小众的文化,但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逐渐接受。正因为如此,出现在上海某拆迁基地的“废墟涂鸦”才会迅速走红,引来众人驻足欣赏、摄影留念。

网民:艺术家有着无穷的精力和创造欲,他们昼伏夜出,在建筑上作画,作品成型几天后即被环卫工人清理然后再去重新作画。与其这样,不如专门给他们找块“画布”,到不会造成安全隐患的桥头、墙面上去喷涂,岂不是两全其美?

专家论道

从艺术角度来看,“废墟涂鸦”很精美、很生动,也很有感染力,引起人们关注,是一种必然。然而,从公共管理层面来看,拆迁基地尚在拆除中,出于安全考虑,有关部门不建议民众前往现场围观“废墟涂鸦”,甚至将“废墟涂鸦”一夜铲除,也是一种必然。毕竟,相比而言,公共安全更为重要。不可否认,艺术创作与公共安全并不矛盾,如果能够做到两者兼顾,自然是相得益彰。问题是,“废墟涂鸦”给公共安全造成了一定的隐患;当艺术创作与公共安全发生冲突时,艺术必须为安全“让路”。可见,“废墟涂鸦”是艺术在擅闯“禁地”,或者说是一次艺术“冒险”行动。有关部门及时铲除“废墟涂鸦”,也是在进行纠偏,避免一次艺术“冒险”行动引发一场公共安全事件。

然而,对于“废墟涂鸦”,有关部门不能一禁了之,应反思涂鸦艺术的管理规范。除了尽快听取民意,完善相关法规外,还应提供专门的涂鸦墙,组织民间涂鸦高手,在涂鸦墙上一展身手,让市民可以尽情、安全地欣赏。同时,在城市公园、旅游景区等人流多的区域设置“电子涂鸦墙”,供游客和市民尽情“抒发感情”,既是一种文明的管理服务方式,也是一种文明的艺术表达方式。

猜你喜欢
牛皮癣公共安全废墟
公共安全大数据研判分析平台的设计与应用
提升公众公共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的有效途径研究
怀念雷家沟的一处废墟
什么事都不简单
关注城市公共安全 增强公共安全意识
街头的废墟
根治牛皮癣的新药已进入临床试验
清除“牛皮癣”大行动
废墟
不要把神经性皮炎当牛皮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