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贵平
在川南美丽的赤水河南岸,有一个自古以来十分重要的水陆交通枢纽——太平古镇。这座古老的小镇,与红军长征“四渡赤水”有着血脉深厚的关联。1935年春夏,中国工农红军在川、滇、黔三省边境地区进行了举世闻名的“四渡赤水”战役。战役历时72天,其中在古蔺县转战就达54天,而太平镇,就是红军长征第二次、第四次渡赤水的重要渡口和三次转战的地方。
处处留存长征气息
古蔺县地方志介绍,战国至先秦时期,太平古镇属古习国部落和夜郎国,人们将太平镇叫“落洪口”。蜀汉时诸葛亮南征,曾在这一代出兵布阵。明代以后,来自江西陇南县太平堡的商人朱复桐,为纪念先辈朱熹在白鹿洞书院讲学传道,将“落洪口”更名为“鹿平场”。后来,朱氏后裔为了怀念家乡的“太平堡”,又将其易名为“太平渡”,沿用至今。
依山而建的太平镇,俯视着一处有点苍凉的码头,码头上青石依旧,而刻在青石上的印痕却被岁月的流水冲洗得格外润滑。这个码头,就是著名的太平渡,也叫红军渡。
20世纪30年代初,小小太平渡,不经意改写了中国命运的历史:1935年1月遵义会议后,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率领中国工农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和黔川地方军的追堵,在川黔滇三省边界四渡赤水,红军第二次、第四次渡赤水时,就是从古蔺县太平渡过河的。
那天下午,霏霏细雨中,我们沿着石阶攀上山腰,来到太平渡陈列馆。陈列室里,两百余件文物摆放得井井有条,红军号谱、红军医书、红军手榴弹、红军印、苏维埃纸币、铜币、红军盆、扩军宣传画等历历在目。
远离城市尘嚣,群山环抱中的太平镇处处充满长征的气息,红军渡口、长征街、长征大桥等以红军长征命名的建筑随处可见。这里,也创造了许多与红军有关之“最”——“四渡赤水”次数、渡口最多,收养、救护红军伤员、失散人员最多,帮助红军渡河、当向导、筹军粮、搞宣传的人最多,红军留下的遗物最多,红军留下的故事最多……这里的孩子们,因长期浸染在这片红色土地上,从小受到许多“正能量”教育,个个都很淳朴,他们见到外地人,总是机灵而热情地打招呼,还主动当向导讲解“红军故事”。
“四渡赤水”胜利地
在太平镇,几乎家家户户的大门都是用乌黑色木板做成的。八十年前的那个春天,红军往来飞渡赤水河,面对敌军飞机大炮的轰炸,镇上群众自发组织起来,冒着枪林弹雨用小木船和门板搭成浮桥,输送红军战士渡过赤水河。大部队渡河后,后卫部队及船工们迅速将绳子割断,撤离船只门板,切断了尾追敌人的去路,取得太平镇阻击战的胜利。
红军“四渡赤水”战役,是中国战争史上以少胜多、变被动为主动的战例,太平古镇,也因此成为赤水河流域最具悲壮色彩的地方。
镇上,居民杜树清老人兴奋地向我们讲起“分果实会場”的故事:1934年农历腊月,红三军团一部首次进驻太平镇,镇上未逃离的群众对红军的到来心存疑虑,红军打开地主朱蜚声家的粮仓,开仓分粮,杀了肥猪,抄出财物。那天,红军干部找来打更匠周国清,请他鸣锣通知群众来镇中心荣盛通盐号集合,群众先是怕来,直到周国清第三遍鸣锣通知后,人们才打消顾虑,从四面八方赶来。红军将粮食、猪肉和财物分给镇上群众。老周特别高兴,分肉的小战士说他辛苦了,多分一份,别人一人一块猪肉,周国清一人得了两块。此后,荣盛通盐号前的院坝,被太平古镇的人称为“分果实会场”。
如今,曾经的战火硝烟荡然无存,赤水河边,那座12.26米高的红军渡纪念碑,仿佛默默地在向过往行人述说那场惊险激烈的抢渡战役……
因盐而兴的名镇
太平古镇历史悠久,房屋多为清末和民国时期所建,因地势陡峭,多依山形走势。鳞次栉比的建筑中,有一种阁楼风格的房子很引人注目,那就是吊脚楼。红军总司令部旧址内的吊脚楼,就是这种建筑的代表作。
这座深宅大院地处半山腰,是当年朱德总司令在太平镇的指挥所,为穿斗式和混合式建筑,院内古朴传统,宽敞清净。附近,曾被用作红军医院的刘宅、李宅,也是川南院落民居的代表建筑。
走在古意悠悠的石板街上,聆听小贩长长的吆喝,偶尔与坐在屋檐下卖草鞋的老人对话,或与卖米粑的年轻媳妇聊天,就会觉得时光倒流,仿佛置身于沈从文笔下的《边城》。这里不仅有古老的街道、纯朴的街民,还有优美动人的风物传说,春燕衔泥、茶盐星火、九溪烟雨……让人目不暇接。
太平镇也是历史上因盐而兴的名镇之一。明末清初,因川盐入黔的交通需求,此地设立水路驿站,众多盐商涌入太平设号,商贾云集,贸易繁忙。太平渡口船只胪列,桅樯如林,号子起伏,物畅通流,古镇因此逐渐繁荣。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太平已经成为川黔滇地带极富盛名的商贸枢纽。
那天,我们在太平镇河边还听到断断续续的号子声。“使劲拉过险滩哟……”“喔着着——喔着着……”曾经担任过乡镇船舶管理员的镇民杜树清,至今还能哼起一段赤水河的船工号子。他说,赤水河号子是太平镇民俗文化的一部分,老辈人都会唱,那是陪伴着他们祖祖辈辈的劳作工具。另外,境内有古蔺扬琴、划龙船、耍花灯、牛灯、打连厢等多种传统文化。
镇上居民不多,民风浓郁。几个坐在屋檐下聊天的老人说,每到春节、端午节、中秋节,镇上是最热闹的。居民们用绳子将红彤彤的灯盏系于竹竿上,高悬于瓦檐、露台上,或用小灯砌成字形挂于家屋高处,大户官绅则喜欢将火力旺盛的燃灯,高挂在河边舟船的桅杆上。寒夜里,那些远方归来的游子,从几公里外的远处都可以看到家乡的灯盏,感受到故园温暖的召唤。古蔺县文史资料介绍,清朝乾隆年间中秋节,满镇灯火不啻琉璃世界,一名赵姓盐商大开府邸,所悬花灯高达八丈,与月影中滔滔赤水河的波光相映成趣,赵家人还请来镇上文吏和教师爷,聚于灯下饮酒作诗,谈笑风生,好不热闹。
太平古镇旅游攻略
去古蔺,可以直飞泸洲,然后在泸州市客运中心站坐大巴车,两个半小时即可到达。
古镇最好的旅游时间为每年4月至11月,气候凉爽宜人,日均气温在22度左右,是天然避暑胜地、森林氧吧。
古蔺当地有丰富的民俗文化,如正月耍花灯、苗家踩山节、打围鼓、苗族风情服饰节等,如果去的时候恰好碰上,一定不能错过。
图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编辑 陈陟 czmochou@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