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叙事技巧的角度简析《孤独的孩子》

2015-08-10 03:14姚晶
校园英语·中旬 2015年7期
关键词:叙事学

姚晶

【摘要】叙事学作为文学批评工具将文学理论与语言学的方法结合在一起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来分析文学素材。利用叙事技巧分析《孤独的孩子》可以使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小说的主题和发展脉络。

【关键词】叙事学 叙事技巧 《孤独的孩子》

叙事学作为文学批评工具将文学理论与语言学的方法结合在一起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来分析文学素材。“它审视的是所有的叙事的共同点(在故事、叙事和他们的关系层面)以及使彼此区别开来的差异;它试图解释写作和理解故事的能力。”本文分析了叙事技巧如何在《孤独的孩子》短篇小说集的特定作品中发生作用,以及其在构建连续的作品方面的基本功能。

一、间接内心独白和聚焦转移

1.间接内心独白。在《尤利西斯》中,作者采用直接内心独白的写作手法塑造人物的思想、行动、背景信息和自己内心对事件的反射。在《孤独的孩子》中,作者用大量的间接内心独白来告诉我们发生在特定时间的瑞秋内心的想法和感受。间接内心独白通过全知叙述者以人物的逻辑或声调探索人物的思想,可以更好地反映人物的性格,特别是心理。它给读者角色的真实感和人物的心理变化。读者通过全知叙述者获取信息,可以对独白的真实性更有信心。人物的感情和思想都是通过独白来表达,可以在读者心中唤起共鸣,让读者真正了解人物的困境或困难。通过间接内心独白的运用,作者使故事更加完整、清晰,使人物的行动和思想达到和谐。下面是小说中的几段间接内心独白:

“他们要我爱他们,瑞秋匆匆穿过街道时,大脑迅速的掠过这些疯狂的思绪,… …但他们却阻碍我给自己制造的每一个机会。”

对待不再青春的一切如此残酷,瑞秋有充分的理由:

“他们没有权利,没有权利要求我,因为他们也没有像其他父母一样为我做事情。”

以上三个例子都选自第一章,反映了瑞秋和她父母的矛盾。从瑞秋的内心活动来看,他们的矛盾是根深蒂固的、不相容的。作者用 “大脑迅速的掠过这些疯狂的思绪”或“瑞秋有充分理由”这样的话语来指导我们从瑞秋的角度来看问题。

间接内心独白出现二十六次,每一章中出现的频率反映了人物塑造和情节发展趋势的变化。第一章有五个地方使用内心独白来展示瑞秋的内心思想。最后一张和第二章中,内心独白分别出现六次和十五次,与瑞秋内心最强烈的斗争发生在第二章这个事实相吻合。是否回去的想法在她的内心翻腾着,这个时候的内心活动非常活跃。间接内心独白是向读者展示人物内心挣扎和内心活动的最佳方式。与第一章相比,第二章内心独白的出现频率较高,反映了瑞秋的内心斗争的强度高于第一章。在第一章,瑞秋很确定要搬出去独自生活。这是一个积极的行动,而在第三章中,瑞秋从心里上被弗兰克·贝克抛弃了。离开他、独自战斗是一个被动的行为。所以瑞秋的内心斗争比第一章更加激烈。这一叙事技巧只是用于瑞秋这个人物上,让我们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瑞秋和瑞秋的内心世界的变化上,很容易给这个角色怜悯和理解。

2.聚焦转移。《孤独的孩子》是第三人称叙事小说。聚焦者,聚焦的主题是作者。贯穿整部小说我们都是从作者的角度看待和分析事物。作者是整个事件的全知者,知道所有。在这部小说中,当有间接内心独白发生,就会出现从零聚焦到内心聚焦的转换。

瑞秋心里难受。是的,一直都是这样。… …给她盖上最温暖的被,而她的母亲颤抖着度过黑夜。

“啊,我不想放弃他们!”她想;“我只想得到属于我的地方… …”

她的思绪明显一度被她父亲吃的声音打断。… …瑞秋的心厌恶地收紧了。

在这一部分,作者首先从全知视角讲述瑞秋的感觉,父母给予她的所有的爱与关心。以详细描述为铺垫,读者完全做好准备要知道瑞秋内心的感受。此刻,笔者改变了聚焦者。真正的感情是从瑞秋自己的视角来表达的。当事情打断了瑞秋的思绪,笔者再次从全知视角介入指出瑞秋思想的转变。这部小说中运用的聚焦转移更加生动地让我们知道人物内在的思想性格,更容易找到与角色的共鸣。同时,人物的思想斗争清楚地通过这些聚焦转移体现出来。

二、转折点、载体和频率

1.转折点。在这部小说中有很多关键点来标示事件的转折。在第一章,瑞秋坚持认为父母应该用叉子吃饭。这一行动可以作为一个转折点,体现了瑞秋和她的父母之间的分裂。所以我们可以把“瑞秋催促她母亲用叉子吃饭”或“瑞秋纠正她父母的饮食习惯”作为转折关键点。

“用叉子”只是瑞秋长期以来对父母看法的一次爆炸。从这句话出口的那一刻,事情就完全不同了。这是一个转折点,标志着瑞秋与父母斗争的决心,也预示着她对于父母的行为已经忍无可忍。这句话成为他们之间争吵的导火索,也因为另一句话导致争吵的加剧,这也是这部小说的另一个转折点。

2.载体和频率。我们可以在小说中找到许多具有象征意义的载体。“叉子”和“大学”在小说中出现过多次。关于是否使用叉子不仅标志着美国和犹太人的餐桌礼仪的不同,更广泛的意义上体现的是两种文化—传统的犹太文化和美国文化之间的矛盾。“大学”是美国文化的一个标志。在小说中,瑞秋的父亲把她的变化归因于大学教育。他认为是大学教育让女儿背叛了自己文化。因此,通过瑞秋父亲对“大学”的态度和是否使用叉子吃东西这件事情,我们就可以看到同化与反同化之间的激烈斗争。

频率是指“事件发生次数和被叙述的次数之间的关系。”有时候一件事情在小说中只出现一次,但如果我们重复叙述了好几次,它就提供了一些重要的意义。它就像一个场景或一个事物在电影中的再现一样。“叉子”是美国文化的一个载体,小说中出现了三次:

“哦,妈妈,你不能用叉子吗?”

他的女儿坚持刀叉的使用象征着变节,反犹太主义,模仿异教徒。

她让自己那么精致,她不能忍受以错误的方式用刀或叉;瑞秋和她的父母之间的第一次争吵是由是否使用叉子引起的。在父亲对她的骂声中,并且随着争吵的升级,“叉子”出现了两次。所以我们看到“叉子”,作为转折点和美国文化的载体,在瑞秋和她父母的心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瑞秋来说,用叉子吃饭意味着文明,但对于瑞文斯基先生来说则是对自己文化的反叛。我们还可以通过祈祷的频率看出他对于自己的文化和信仰的坚持。虽然祈祷在小说中只出现过两次,但都是在关键的时候。第一次当瑞文斯基先生忍不住自己的脾气时,瑞文斯基太太通过提醒他祷告来阻止整个事件恶化。第二次,当瑞秋在回来和继续之间摇摆不定时,她深受父亲虔诚的祈祷感动。坚强的信念和对信仰的坚持体现在瑞文斯基先生的性格特点上,最重要的是,强大的反对美国文化同化。通过重复的“美国”这个词,我们也可以感受到瑞文斯基先生心中对美国文化强烈的怨恨,他认为是美国文化带“坏”了女儿。同样生活在一个国家,但从这里的用词,我们看到的只是抵制和疏离。这种抵制和疏离同时存在于父亲和瑞秋的心中。

叙事学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对所有文学作品中内在的和常用的结构分析方法,而且对结构、情节组织、某一特定作品里的叙事者、读者和故事本身的关系进行了详细研究,是我们品鉴文学作品的工具之一。

参考文献:

[1]Dictionary of Narratology.Aldershot:Scolar Press,1987.

[2]乔国强.叙事学与文学批评—申丹教授访谈录[J].外国文学研究,2005(3).

[3]乔国强.中国叙事学刍议[J].江西社会科学,2010(6).

猜你喜欢
叙事学
一部女性成长与救赎的见证录——《证言》的女性主义叙事学阐释
后经典叙事学在国内的传播研究
叙事学经典/后经典划分争议20年考辨:后经典叙事学存在合法性论略
叙事学角度下的《浮生六记》林语堂译本研究
多丽丝·莱辛《野草在歌唱》的叙事学研究
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叙事学分会“第五届叙事学国际会议暨第七届全国叙事学研讨会”会讯
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叙事学分会“第五届叙事学国际会议暨第七届全国叙事学研讨会”会讯
西方与中国:叙事学本土化反思
认知叙事学初探——以电影《美丽心灵》中的文本世界为例
叙述结构和聚焦多重性——让·埃什诺兹《我走了》和《一年》的叙事学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