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2015-08-10 12:10龙晓云刘晓华
校园英语·中旬 2015年7期
关键词:跨文化京津冀交际

龙晓云++刘晓华

【摘要】京津冀一体化强调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面向未来打造新的首都经济圈、推进区域发展体制机制创新的需要,本文在京津冀一体化的背景下,通过对大学生跨文化能力的调查研究,探索了新的形式下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京津冀一体化 跨文化交际能力

随着京津冀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全球经济一体化已是世界发展的趋势。京津冀一体化强调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探索完善城市群布局和形态、为优化开发区域发展提供示范和样板的需要,是探索生态文明建设有效路径。京津翼一体化引起了信息、知识和技术等资源的交流,因此人才的跨地区的流动成为京津冀一体化的必然。

一、什么是跨文化交际能力

语言是交际的主要工具,运用语言的能力涉及社会文化范畴的知识,因此语言能力研究逐步发展成交际能力研究。第二外语教学进入语言能力研究成果,外语学习者应该掌握所学语言的交际能力,达到培养目标的外语学习者有两套语言和文化系统,他们应该具有根据交际语境和交际对象选择交际语言和行为的能力。跨文化交际是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因为人们所处的民族、宗教、物质、文化等环境各不相同,所以人们运用语言的方式和表达的方式也不尽相同。

二、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的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

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对京津冀来说,将在一些重大问题上首先获得突破。京津冀三地要处理好国家战略与自身发展的关系,在服务国家大局中提高发展水平,同时必将推动资本、技术、人才、劳动力等各种要素按照市场规律在区域内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

1.培养跨文化交际人才是社会发展的需求。京津冀三地必将在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中,各地更加重视把生产和管理形成统一,把各地的发展纳入全球化的战略中,投资活动更趋于全球化,这种经济的全球化推动了外语教育迈向国际化的进程。

2.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需求也是人际交往的需求。语言的学习最终的目的是为了交际,影响交际的最大障碍是文化的冲突,因此我们要克服语言学习和文化知识之间的障碍,将语言的实际应用放到不同的文化中去,在文化中学习,在文化中进步。最后跨文化交际能力是职业的需求。随着京津冀一体化的协同发展,各地大企业的跨国贸易合作会不断的增加,这就需要更多地跨文化交际人才来完成商务谈判、更层次了解国外企业信息、撰写合同和信件。

三、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1.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是课堂文化的传播者和讲授者,承载着培养和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任务。只有教师具备了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对文化差异具有极高的敏感性,才能在课堂上进行高效率的文化传播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所以首先,教师应该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包括政治、经济、宗教、心理等等社会的各个方面,教师可以进行自我学习,自我完善。高校应该经常对教师实行集中的培训,或者邀请一些知名的跨文化交际方面的专家进行系列讲座,同时可以选派一线教师出国进修,参加国际会议、进行国际学术交流、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和了解各个学科的世界最前沿的学术动态。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传统的教育强调的是被动式的、接受式的学习方式,我们提倡的自主学习是强调以学生作为主体的学习方式,通过学生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等方法来完成老师设定或者自己设定的学习任务。教师的作用体现在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愿意学习,快乐学习。在新的形势下让学生掌握更多地学习方法,避免盲目的学习。

3.融入多元的文化教学。随着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许多老师和专家们都逐渐认识到在以“语言输入”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中应当融入目的语文化教学和跨文化交际教学。我们以英语文化为例,英语文化对非英语区国家的影响远远超过了人们的预计,对其他文化的传播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教授学生语言使用的准确性,同时把语言还原到特定的语言背景中去,让学生加深文化差异的理解,使得学生在目的语文化中学习到了知识,不仅仅是掌握知识点,更重要的是获得运用语言的能力,从而使语言的学习过程逐渐自主化。

总之,培养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对提高外语人才整体素质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学习只有真正理解了文化才能学到语言的精髓,才能真正的把语言作为一门工具。

参考文献:

[1]Thomas,J.Cross-Cultural pragmatic Failure[M].Applied-Linguistics,1983.

[2]Gutt,Ernst-August.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Cognition and Context[M].Manchester:St.Jerome Publishing,1991/2000.

[3]陈申.语言文化教学策略研究[M].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1.

[4]文秋芳.A close examination of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in the Chinese Context.第四届中国英语教学国际研讨会文集[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基金项目】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青年基金项目,项目名称:国际化背景下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研究,项目编号:SQ141064。

猜你喜欢
跨文化京津冀交际
情景交际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京津冀大联合向纵深突破
京津冀一化
养老“京津冀一体化”谨慎乐观看
京津冀一体化如何实现1+2>3
交际失败的认知语用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