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合
(信阳师范学院 学报编辑部,河南 信阳464000)
高校自然科学学报是由高校自己主办的综合性科学技术类学术期刊,肩负着为高校人才培养服务、为高校学科发展服务、为地方经济社会服务的功能[1].据报道[2],我国科技期刊和国际论文发表数量均居世界第二,近10年我国在SCI检索刊物上发表论文的总引次居世界第四,但是由于我国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期刊相对较少,国内作者的绝大多数高水平论文投向国外SCI刊物,我国科技期刊的质量和影响力与我国科研发展的整体水平不相匹配.本文以高校自然科学学报为研究对象,探讨该类期刊在国际和国内的影响力及其高被引论文分布特征,寻找发展对策.
《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是我国最权威的期刊质量评价报告之一,总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是评价期刊的核心指标,将2014年引证报告核心版中与高校学报具有可比性的类目列于表1.由表1可知:总被引频次均值在千次以上的有7种,分别是计算机科学技术类期刊、医学综合类期刊、地理学类期刊、化学类期刊、物理学类期刊、综合类期刊,总被引频次均值较低的有数学类期刊(362)、师范大学学报类(364)、综合大学学报类(542);影响因子均值在0.5以上的有3种,分别是地理学类期刊、化学类期刊、生物学基础学科类期刊,影响因子均值在0.3以下的有2种,分别是数学类期刊(0.219)和师范大学学报类期刊(0.272).总体上看,高校自然科学学报(含师范)类总被引频次均值和影响因子均值相对偏低,但与数学类期刊相比不是最低.
表1 2014年部分综合类期刊的 总被引频次平均值和影响因子平均值Tab. 1 Impact factor average and total citations average of the part comprehensive journals in 2014
美国《科学引文索引(扩展库)》(SCIE)2013年收录中国期刊212种[4],其中:大陆-扩展库150 种,核心库23种;台湾-扩展库35 种,核心库12种;香港-扩展库20 种;澳门-扩展库1种.在大陆入选的期刊中,只有5种英文版大学学报进入扩展库,中文版大学学报未能入选.美国《工程索引》(EI Compendex)2013年收录中国期刊262 种[5],其中:大陆221种,台湾34 种,香港6 种;在221种大陆期刊中,大学学报40种(含12种英文版学报),中文版大学学报占大陆收录量的13%.大学自然科学版学报入选6种,分别是: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与数学类期刊相比,同期SCIE和EI Compendex也只收录了该类的部分英文版期刊,中文版数学类期刊几乎没有被收录.
中文版高校自然科学学报国际影响力不大的主要原因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原创论文较少、整体学术水平偏低;二是语言障碍,英语几乎成了科技界的通用语言,中文期刊不便于信息交流.2012年中国科协联合财政部,启动实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通过“以奖促建”方式,重点支持培育一批优秀的英文科技期刊,推动拓展英文科技期刊规模.高校学报应以此为契机,充分利用高校的人才优势,积极创办英文版学报,多加入国际权威数据库,不断提升学报的国际影响力.
从历年《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6-8]分类看(见表2),高校自然科学学报主要归入综合性科学技术类,一些专业特色不明显的高校工科学报也归入该类目.2011年版中文核心期刊综合性科学技术类共收录121种,其中:高校自然科学学报62种,工科学报48种,科技期刊11种.与2004年版和2008年版相比,三者比例基本稳定[9-10].
表2 高校自然科学学报在中文核心期刊中的比例Tab. 2 The percentage of university journal of natural science in Chinese core journals
将62种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细分为:综合大学学报EI类(6种)、综合大学学报类(36种)和师范大学学报类(20),进一步考察其入选国际权威数据库情况[11],结果见表3.
表3 高校自然科学学报入选重要数据库Tab. 3 Important database including university journal of natural science
注:CA:美国化学文摘;SA:英国科学文摘;CBST:日本科学技术文献速报;AJ:俄罗斯文摘杂志; CSCD:中国科学文献引文数据库.
美国《化学文摘》(CA)2013年收录中国期刊1681种(大陆1620、台湾46、香港14、澳门1),62种大学自然科学学报全部收录.英国《科学文摘》(SA)2010年收录中国期刊数322种,综合大学学报EI类学报入选5种,入选率达83%;综合大学学报类入选9种,入选率达25%;师范大学学报类入选2种,入选率达10%.《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中国文献数据库》((JST)2012年收录中国期刊772种,综合EI类学报入选3种,入选率达50%;综合类入选7种,入选率达19%;师范类入选3种,入选率达15%.俄罗斯《文摘杂志》(AJ)2015年收录中国期刊524种,综合EI类学报入选3种,入选率达50%;综合类入选21种,入选率达58%;师范类入选13种,入选率达65%.2015-2016年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收录来源期刊1200种,其中中国出版的英文期刊194种,中文期刊1006种,综合EI类学报入选,6种,入选率达100%;综合类入选21种,入选率达58%;师范类入选7种,入选率达35%.总体上看,综合EI类学报入选的数据库最多(刊均4.3种),综合类学报次之(刊均2.6种),师范类学报入选的最少(刊均2.3种).
以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的《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为统计源,从文献引证的角度分析国内高校自然科学学报高被引论文的分布规律.
以入选2011年版中文核心期刊的62种高校自然科学学报为研究对象,利用中国期刊网发布的引文数据,对被引频次25以上的论文进行统计.结果表明:截至2012年底,上网论文共计254 266篇,刊均4101篇;刊均论文被引率53.1%;被引频次25以上的论文共计5175篇,刊均83.5篇,高被引论文在刊物之间的分布很不均匀,拥有高被引论文最多(625篇)的是《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最少(8篇)的是《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单篇论文被引频次最高的是,邓志鸿等人发表在《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第5期的论文“Ontology研究综述”,当时被引1565次.
将62种高校自然科学学报分为3组:综合大学学报EI类、综合大学学报类和师范大学学报类,考察被引频次25以上的论文学科分布情况,结果见表4.总体上看,高被引论文分布于13个一级学科(以中国期刊网文献分类为准),刊均篇数由高到低依次为:工业技术45.6篇、经济11.5篇、交通运输9.4篇、数理科学和化学8.8篇、生物科学8.0篇、环境科学与安全科学7.0篇、农业科学5.2篇、天文学与地球科学2.8篇、医药与卫生2.4篇、社会科学总论0.9篇、文化·科学·教育与体育0.6篇、哲学与宗教0.2篇、历史与地理0.2篇.综合大学学报EI类高被引论文主要分布在工业技术(刊均113篇)、交通运输(27.3篇)、数理科学和化学(13篇);综合大学学报类高被引论文主要分布在工业技术(18.3篇)、生物科学(12篇)、农业科学(8.8篇);师范大学学报类高被引论文主要分布在生物科学(8.9篇)、经济(6.7篇)、数理科学和化学(6.1篇).这种格局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不同类别的学校在重点专业设置上是有差别的,一般来说,综合大学偏向工科,师范大学偏向理科.学报编辑部要根据自身所处的环境,紧紧围绕重点学科制定选题计划.
表4 高校自然科学学报高被引论文分布Tab. 4 The distribution of highly cited papers from university journal of natural science
总体上看,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的高被引论文主要集中在自然科学研究领域,与刊名的属性和刊物的报道范围高度一致.从2.2的分组研究结果看,不同组别的高被引论文有学科差异,这说明了高校自然科学学报之间除了有共性之外,还有个性的存在.对师范类大学学报组的高被引论文深入研究后发现,各学报的优势学科和选题方向不尽相同,有5种学报的高被引论文主要集中在生物学方面,另有5种学报的高被引论文主要集中在生物学和地理学方面,还有的高被引论文集中出现在某一学科,如地理、生物、化学、计算机科学等.总之,各家学报均有各自的学科特点,这些差异性决定了刊物存在性.例如《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从学科分布看,地理学方面高被引论文最多、化学次之、生物学第三,而数学、计算机科学、物理学和建筑工程等学科出现的高被引论文较少,应深入查找原因,适时调整报道计划.
以《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为检索对象,按照单篇论文被引频次由高到低排序,结果显示单篇论文被引频次随着文章数量的增加呈指数递减,结果如图1所示. 按照被引频次由高到低截取,绘制论文百分比与被引频次百分比关系图(见图1子图),结果发现高被引论文对总被引频次的贡献呈指数上涨,且较少的高被引论文拥有较高的总被引频次,基本符合“二八定律”.其他类期刊,如《编辑学报》[12]、《中国科技期刊研究》[13]和《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4]的单篇论文被引频次分布也符合这一规律. 这一规律提醒我们应注意两点:一是编辑部在策划选题时要抓关键选题、关键作者,下大力气组织编发朝阳选题,紧跟学术前沿;二是科研管理机构在评价成果时不能单一地依赖刊物级别,核心期刊也有大量低被引论文和零被引论文,应该参考单篇论文的被引情况并结合专家评审确定论文优劣.
图1 论文被引次数由高到低排序Fig. 1 The cited frequency ranking from high to low
高校自然科学学报肩负着为高校人才培养、为高校学科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功能,具有多学科综合性的特点,与专业期刊相比有诸多不利因素,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较弱,影响因子和被引频次相对较低,但不是最低.对被引频次大于25的高被引论文统计后发现:综合大学学报EI类高被引论文主要分布在工业技术、交通运输、数理科学和化学;综合大学学报类高被引论文主要分布在工业技术、生物科学、农业科学;师范大学学报类高被引论文主要分布在生物科学、经济、数理科学和化学.不同期刊的高被引论文数量在学科上存在较大差异,说明期刊本身在某些学科方面有优势存在,应深入挖掘优势选题,培育期刊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