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爱红
有一首歌叫“牵手”,“因为路过你的路,因为苦过你的苦,所以快乐著你的快乐……”;有一段情叫“真情”,“奉献是庄严的牺牲,沉默是伟大的祝福……”小学生嫩如花朵,幼小而柔弱,伤不得,不忍伤,“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只有真情牵手,心与心才不再遥远。
一、让非连续文本和文本共舞
于丹说《论语》“是朴素的,是温暖的”,其实苏教版小学语文课文中有那么多的故事,诙谐有趣的文字,精美隽永的诗篇,总有一股融融的暖意。2011的课标中最引人关注的焦点之一,是“非连续性文本”概念的提出,过去我们的小语测试几乎是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文本上的,对“非连续性文本”几乎是不涉足的,而我们在一线教学中,我们发现小学生对“非连续性文本”是情趣盎然的。新学期一发新书,学生总是第一去看语文的,看语文,也是先被图画吸引的,从学生的阅读来看,我们发现,他们的阅读与我们想象的和惯常的教法是不一样的,他们常会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然后才去关注连续文本,进而解答他们心中的疑惑的。2010年国际阅读素养测试(PISA)中的许多理念与孩子的阅读方式是不谋而合的。让非连续文本和文本共舞,要能拉近学生与教师的心理距离及学生与文本的距离,这就要我们的教师多化点心思,突破常规,寻找师生与文本的契合点,通过多种有趣的活动,让学生开心地学习,愉快地接受。
如笔者在上六年级上册语文时,曾做了一个语文实践课,将班级学生分成合作小组,小组与小组之间进行比赛。题型有必答题、抢答题、风险题、情境题、随机题等。必答题,出示课文中的图片,让学生回答课文题目,解读图片内容,然后,看哪个组能最先从课文中找出相关段落来解答非连续性文本,这类的题目是随机抽取的,教师事前要做好全书的非连续文本,不要每组抽出同一个题目,因为这个比赛,训续能力是一方面,对全书的宏观了解也是一个方面。抢答题,主要是针对学生已学过的课文,是必须要掌握的内容,这类题目的设定,要渗透一些非连续性文本解读的内容,全盯在文本知识上,学生是乏味的。风险题,是有课内和课外两个部分组成的,有的比的是积累,有的比的是发挥。情境题,出现的是给学生一个非连续性文本,是书上所没有的,又是他们在家中见过的,看他们有没有注意的,然后见招拆招,看谁能识得解得。随机题更多是有个性的解读与演讲类的。
让非连续文本和文本共舞,要的是全局意识和主体意识。要坚持下来,要形成常态化,要由虚到实,做到形式新,内容实,这样才能达到看图知文,看文知事,看事知人,看人知境。
二、让赏识和写话随情趣齐飞
小学生写话,他们有情趣的,但要让学生写他们熟悉的,要通过具体情境的创设,让他们有得说,能会说,这种训练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但只要做了,学生自会提高,在做的过程中,要多作鼓励,“大人要捧,小孩子要哄”俗语虽俗,道理却高,正面引导为主,赏识教育调动的是内因,体现的是师德,是包容、是胸襟。在小学写话训练中,要将情趣放在重要地位,小学教育兴趣为主,小孩子总是天真的,情趣与天真总是水乳交融的。
如《“能人国”里摆排档》写话教学片断:作前准备:1.学生观察排挡。2.划分好小组。3.各组自备炊具、做菜的用料。
训练流程:
(一)联系生活,激趣定标。同学们,你们平时最喜欢的是什么菜呢?最擅长烧的又是什么菜呢?今天我们就请六位小厨师各做一道自己最拿手的菜,看一看谁做的菜鲜美可口,营养丰富。
(二)再现生活,指导说写。1.再现生活。(1)小厨师们提着菜篮子,纷纷上台亮相。(2)让学生们拿出豆芽、韭菜、鸡蛋等逐一向大家介绍自 己准备做的菜。(3)小厨师们做烧菜的准备:拣菜、洗菜、切菜。⑷厨师们使出自己的浑解数烧菜。2.讨论写法:你们想把这次比赛的过程口诉你的家人和朋友吗?怎样写才能使人觉得条理清楚呢?
在讨论这一问题时,有的同学说,按事情发展顺序来写,有的说,要抓住重点写,有的说,过程是一个方面,重要的是写出感受,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感悟,教师要让学生将他们的解答具体化,然后加以引导,归纳。
(三)下笔成文,描绘生活。把活动过程写下来,结尾还可以写写自己的感想。
(四)师生评改,感悟生活。1.巡视评改。2.学生总结,通过这次活动自己有何收获。
附学生习作:今天,我们班的白板上,“能人国”三个大字格外醒目。同学们正在互相介绍自己最擅长烧的喜欢吃的菜,气氛十分活跃。这时,中队长对大家说:“今天这堂课,我们请六位小厨师各做一道自己最拿手的菜,看看谁做的菜鲜美可口,营养丰富。”话音刚落,教室里立刻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小厨师们提着菜篮子纷纷上台亮相。他们拿出豆芽、韭菜等逐一向大家介绍……转眼间,就像变魔术一样,桌上已摆满了丰富的菜肴:有冷盘、有热炒、有汤菜,色香味俱全,营养搭配合理。同学们目睹、品尝后,不住赞叹这几位“能人国”里的小厨师。
人是感情动物,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笔者发现许多时候,学生的成绩不尽如人意,不是学生的智商问题,更多的是教育的情商问题,以生硬的手段,让学生“就范”,学生在艰难的环境和心境下,就是取得了所谓的高分,也抹不去仇视的阴影;以包容的心态,让学生感动,学生在怀柔中悟得的真经,更能照耀他们的人生,这样的学生更懂得世情的甘苦,更有器度和见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