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课堂阅读中贯穿作文教学

2015-08-07 12:25张英丽河北内丘中学054200
学周刊 2015年23期
关键词:外衣语句比喻

张英丽 (河北内丘中学 054200)

平时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讲解新课就只是讲课,从字到句、从修辞到情感,可谓面面俱到,但很少考虑其中的哪些内容能拿来为写作服务,也很少和作文联系起来分析。而作文课上,我们总是讲如何审题立意、如何开头结尾、如何恰当选材,还会讲一些写作要求,即使拿一篇相关的文章来举例,也是轻描淡写。因此,教师虽然课上讲语言、层次、结构、特色、人物,但没有及时地把它们关联起来,导致大多数学生悟不出两者之间的联系,于是学了这么多优秀的文章,写作水平仍低也就不足为奇了。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以课文为写作的重要突破口,及时地把写作训练有机地融合到课文教学中,让教材中的美文充分发挥范文作用,使学生做到学透课文、提升写作。

一、重视阅读

首先,阅读能增强语感。语感是一种语文素养,是一种带有浓厚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领会语言文字的能力。有了这种语感,也就有了正确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有很多学生在写作文时经常写出病句,尤其是写稍长一些的句子时,要么话没说完,要么句子不通顺,这就是因为学生没有语感。而诵读就是培养语感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所以,在课堂上加大学生的诵读分量是必须的。

我曾经听过名家的课,他们在课堂上非常重视阅读,教师范读,学生齐读,指明读,精读、默读,几乎每个问题都是通过读来解决的。可以说整节课下来,读书声从未间断过。可想而知,如果每节语文课学生都能认真读书,长此以往,阅读量会很大,学生的语感也才会强,学生对语言的感知能力也才会好,那么写作时,学生自然会好句如泉涌。

其次,多阅读,眼界开阔,思想深刻。培根说:“读书,使人深刻。”这句话我深有感触。有一次,作文课上,我让学生以“外衣”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有三篇作文我印象很深:一篇讲述了一位爱穿绿色外衣的教师对自己的教导,文章前后照应,很完整;一篇是通过穷人家孩子的破烂外衣和富人家孩子的时尚外衣的对比表达自己对弱势人群的同情,并向社会发出关注弱势人群的号召;第三篇作文用的是“外衣”的比喻义,把热闹漂亮的形式比喻为漂亮的外衣,并批判了那些专搞形式而不为老百姓办实事的干部领导。这三篇作文所反映的思想可以说一篇比一篇深刻,而这三篇作文的作者正好一个比一个爱读书,尤其是第三篇作文的作者,真正达到了只要有时间就读书的境界。这个实例就有力地证明了“读书使人深刻”的道理。

在教学中我很重视学生的阅读,每周专门设置一节阅读课。阅读的内容往往跟近期所学的课文有关联,或是出自同一作者,或者用了相同的手法,用这些文章来拓展学生的眼界,挖深学生的思想,使其写作思路更宽、写作思想更深。如学了《有月亮的晚上》后,我组织学生阅读魏巍的《我的老师》,这两篇都是写师生情谊的,但年代不同,环境不同,记叙的事件也不同,所用的手法也不同,但表达的师生之间的美好的情谊是相同的。通过阅读,学生可以体会到表达同一情感原来可以有这么多的写法,不知不觉地就开拓了写作思路。

二、重视积累,做笔记

学生的作文语言枯燥无味,毫不优美,或者语句不通、词不达意,甚至语无伦次、不知所言。要解决这些问题,单要求学生读懂和理解是不够的,教师必须要求学生积累、做笔记。

学生应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一是要把文章读懂乃至读熟,要在阅读之后明白作者是怎样运用语言文字来表达中心的、使用了什么样的句式和词语来表达内心的思想,切忌不求甚解、囫囵吞枣;二是要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读书时,学生不仅要善于把那些生动、优美的词语和精彩感人的片段摘录下来,更要把那些蕴含深意、自己一时不甚理解的语句记下来,以便日后思考,还要勤于写读书心得等。只有这样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才能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语言材料。

首先,积累比较鲜活的语句。如在教学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其中有些语句表现了作者对百草园的留恋之情,如“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这些话语很符合孩子们的用语特点,语言又很鲜活。作者用德语说出“再见”,用词很大胆活泼,值得学习,所以学生要积累。

其次,积累运用修辞手法的语句。运用了修辞的语句一般生动形象,或描述事物,或说明道理,或抒发情感,往往深入浅出。比如,朱自清的《春》中,结尾是三个运用比喻修辞的句子:“春天是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是小姑娘,花枝招展的,走着,笑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向前去。”这三个比喻很特别,除了形象地写出春天新、美、有生命力外,还有意引导学生注意从娃娃到小姑娘再到青年这个耐人寻味的顺序。再如,《社戏》中“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一句把在快速行进中船上看到的山比喻为“踊跃的铁的兽脊”,既形象又新鲜,这个是很值得积累和模仿的。

最后,积累有深刻含义的语句。多读、多理解、多积累含义深刻的句子,学生的思想也能够变得深刻起来。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往往是表明作者的情感或者观点的句子。如鲁迅的《故乡》中“希望本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句话意思是说只空有希望而不去奋斗、追求,希望便“无所谓有”;有了希望并始终不渝地斗争、实践,希望便“无所谓无”。人们都满怀希望奋斗,就会迎来新生活。这样有深刻含义而又激励人奋进的句子,不让学生积累起来,实在是失职。

在课堂上,我经常和学生一起分析、反复体味那些耐人寻味、含义深刻的句子,并教会学生怎样把这些有表现力的语句灵活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让学生可以作文时引用、化用或模仿等。学生多读一些书、多积累一些句子,长期坚持,定能让作文水平有质的提升。

[1]余贻贻.技能训练:阅读课的主题[J].中学语文教学,2007(10).

[2]周秀芳.例说阅读教学中的语言品位[J].语文教学通讯,2007(4).

[3]成应良.中学作文教学的困惑及对策[J].学语文,2009(2).

猜你喜欢
外衣语句比喻
神秘的外衣
重点:语句衔接
地球的外衣
形式主义的“外衣”
比喻最爱
什么是比喻
洋葱头的 神奇外衣
如何搞定语句衔接题
再析比喻义的“像……似的”
作文语句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