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艳凤 王秋红 姜海 苏阳
摘 要:目的 探讨PBL案例教学法在中成药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在中成药学课堂教学中实施PBL案例教学法,具体流程为选取案例→分组讨论→讨论结果陈述→教师总结→问卷调查及分析。结果 问卷调查的分析结果显示,在中成药学教学中应用PBL案例教学法,提高了绝大多数同学的中成药应用能力,学习中成药的兴趣,团队协作能力,强化了中成药学理论知识,同时促进了师生关系和谐。
关键词:中成药学;PBL;案例;教学模式
基于PBL的中成药学案例教学模式
文/李艳凤王秋红姜海苏阳
摘要:目的 探讨PBL案例教学法在中成药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在中成药学课堂教学中实施PBL案例教学法,具体流程为选取案例→分组讨论→讨论结果陈述→教师总结→问卷调查及分析。结果 问卷调查的分析结果显示,在中成药学教学中应用PBL案例教学法,提高了绝大多数同学的中成药应用能力,学习中成药的兴趣,团队协作能力,强化了中成药学理论知识,同时促进了师生关系和谐。
关键词:中成药学;PBL;案例;教学模式
作者简介:李艳凤(1979-),女,博士学位,副教授,主要从事中成药学教学及科研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码:A
文章编号:号:2095-9214(2015)08-0090-01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是以问题作为学习基础、引导学生通过对问题的解答构建知识体系的过程。PBL通过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解决问题,改变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在实施过程中能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灵活地综合运用课程内外学到的知识有效地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及自我导向学习的能力。
案例教学法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的需要,采用案例创设良好的教学实践情景,组织学生进行学习、思考、分析、讨论的课堂教学方法。基于PBL的案例教学法则是将PBL与案例教学法相结合,围绕典型临床病例或日常生活现象来展开对一系列相关问题的探讨,从而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实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目的。
中成药学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系统阐述中成药的组方原理、剂型选择、工艺设计、质量控制、床应用及其新品开发的综合性应用学科。近年来,随着制剂新技术、新型给药系统的不断发展,中成药学的内容也愈益丰富。目前,中成药学已成为全国中医药院校的必修或选修专业课程之一。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模式,虽能够保证理论讲授的完整和连贯,但形式枯燥,不易引起学生兴趣。结合作者教学实践,本文通过问卷调研、分析和总结,提出了基于PBL的中成药学案例教学模式,以期为中成药学乃至其他学科的教学方法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1.教学模式
本学科从2012年开始在药剂学和药学专业开展基于PBL的案例教学模式。具体模式如下:
1.1流程:选取案例→分组讨论→讨论结果陈述→教师总结→问卷调查及分析。
1.2案例的选取:教师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对一级中成药,收集历代名老中医医案及临症病案,从中选取与所教授理论内容紧密结合,能全面地反映疾病的一般规律,又能反映疾病特殊性的案例。
1.3分组讨论: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每章节结束时引入案例提出问题,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各组在课后搜集相关资料,围绕案例对相关问题进行初步解答与探讨,并提出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或是在解决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1.4陈述讨论结果:每组派1~2名代表就本组讨论形成的共识及遇到的问题进行陈述,限时10分钟,陈述内容要合理、充分。陈述后其他同学提问,并展开答辩。这个过程往往会迸发思维的火花,出现创新想法,通过自我和他人的评价来验证、修改、完善已经获得的知识。同时,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临场发挥的信心和勇气。
1.5教师总结:教师对同学们争论的焦点问题、疑难问题进行指导,帮助学生归纳出每个问题相对全面的解答,做出章节的总结,使学生对本章节知识的理解更系统。同时,教师针对整个学习过程中的不足提出改进意见,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从而提高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2.问卷调查
开展基于PBL的案例教学模式后,针对分组讨论人数、案例讨论所需学时数、案例内容、学习收获等方面展开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2.1中成药学PBL案例教学分组人数调查:对于分组讨论人数,79%的学生选择了5~8人/组,少数人选择了1~4人/组或9~12人/组。说明以5~8名同学为一组进行分组讨论较适宜。
2.2中成药学PBL案例教学每个案例所需学时数调查:对于每个案例所需学时数,56%的学生选择了2学时,30%的学生选择了4学时,少数人选择了6和8学时。说明每个案例用2学时较为适宜。
2.3中成药学PBL案例教学案例内容调查:对于案例内容的调查,约80%的学生认为本教学法中选取的案例内容好,少数人认为内容一般,没有人认为不好。说明案例内容比较令人满意,但仍需要进一步完善。
2.4中成药学PBL案例教学的学习收获调查:对于PBL案例教学的收获,大多数同学认为通过本教学法的学习,对于提高中成药应用能力,提高学习中成药的兴1趣,增强团队协作能力,强化中成药学理论知识,促进师生关系和谐等方面有帮助。说明本教学法使学生收获颇多。
3.总结
PBL是通过问题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同时提高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可以使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及时用于临床实际的分析中,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结合PBL和案例教学的优势,本研究首次将基于PBL的案例教学模式运用于中成药学的课堂教学过程中,采取问卷调查及对调查结果分析总结,创新了中成药学教学方法的同时,使绝大多数同学在强化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了中成药应用能力、学习中成药学的兴趣,增强了团队协作能力,促进了师生关系和谐。本文的研究将为中成药学乃至其他学科的教学提供有意义的方法参考及借鉴。
(作者单位: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基金]项目〗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教育教学研究基金项目(项目编号:XJJ2013039)
参考文献:
Allareddy V,Havens AM,Howell TH,et al.Evaluation of a new assess-ment tool in problem-based learning tutorials in dental education.Dent Educ,2011,75(5):665-671.
王君明,贾玉梅,崔瑛.基于解决问题学习法的中药学教学方法.药学教育,2011,27(4):48-50.
殷玥,马恒,冯娜,等.案例式PBL在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基础医学教育,2013,15(1):14-15.
张的凤.中成药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