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如瑜
(海南大学 人文传播学院,海南 海口 570228)
自然语境下的陶渊明与当代人
——评鲁枢元先生新作《陶渊明的幽灵》
常如瑜
(海南大学 人文传播学院,海南 海口 570228)
《陶渊明的幽灵》用五个部分完成了精神的回归之旅:从探讨人与自然的元问题开始,历经哲学、文学的较量,穿过尘封的历史,最终再回到“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个亘古未变的问题,并对人类生存的现状以及未来提出了某种可能性。该书力图超越单纯的、对现状的批评,注目于未来,站在整个自然甚至宇宙的高度上来关照人类世界,为当代人的精神困境和生存困境寻求解决之途。
《陶渊明的幽灵》;鲁枢元;自然
2012年7月,《陶渊明的幽灵》一书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并于2014年获得鲁迅文学奖。该书是鲁枢元先生近十年生态文艺学研究的集大成之作,对国内目前的生态批评和生态文艺学等研究均有重要的意义。
全书用五个部分完成了精神的回归之旅:从探讨人与自然的元问题开始,历经哲学、文学的较量,穿过尘封的历史,最终再回到“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个亘古未变的问题,并对人类生存的现状以及未来提出了某种可能性。鲁枢元先生在《陶渊明的幽灵》中所阐释的生态思想,为荣格的忧虑带来了某种缓解的可能。该书力图超越单纯的、对现状的批评,注目于未来,站在整个自然甚至宇宙的高度上来关照人类世界,为当代人的精神困境和生存困境寻求解决之途。
“元问题”作为第一部分,既是全书思想的出发点,也是精神的归宿。作者希望在这个终极层面上获取智慧,借此诠释生命的内涵及其存在的意义。“元问题”的范围是辽阔而深邃的,它统摄了人在自然中遇到的所有具体问题,也是最为首要的问题,即“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在“元问题”的大范畴之内,哲学、文学和史学所关注的问题皆反映了人类社会对自身与自然关系问题的思考。
著作的第二部分力图在哲学的层面上寻求答案,但是,结果却令人失望,尤其是在启蒙之后,人与自然的关系似乎走向更为紧张和对立的状态。在众多的哲学流派和思想当中,《陶渊明的幽灵》将目光投射到自然哲学的思想领域,在自然哲学的层面找到了东西方哲学思想的契合点,并为自然哲学作了生态式注解:“站在自然的立场,以自然为尺度观察、体验、解释宇宙、社会与人生的哲学或思想。”[1]
在第三部分中,该书将陶渊明的文学创作及其代表的中国浪漫传统同欧洲浪漫主义相类比,在文学的层面上为自然哲学思想找到了实证。卢梭一向被看作启蒙运动的象征,但是他的“自然人”观点暗合了陶渊明的价值取向,足以成为反启蒙、尚自然的利器。而梭罗更是在拒斥文明、退避荒野、维护精神自由等方面,同陶渊明式的思想境界有很多相似之处。
陶渊明的自然思想虽然在整个世界文学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和价值,但是历史并没有给予它客观和公正的评判。因此,《陶渊明的幽灵》用第四部分来阐述历史的疏漏,为陶渊明“平反”:“陶渊明的伟大,在于他与‘自然’的天然结盟;陶渊明的命运也因此与‘自然’的遭际息息相关。”[2]它向读者证明,人类社会对自然的忽视,并非个人所为,而是整个历史的疏漏,它希望能够借助陶渊明来挽救这一趋势,德里达的“幽灵学”在这个时候扮演了“先知”的角色,它向世界揭示:在自然的演替中,始终未因为“疏漏”而消逝的正是陶渊明的幽灵——人类内心深处对自然的向往和对完美生存状态的追求。
最终,这本著作在回溯了人类的哲学、文学以及史学的方方面面之后,落脚于社会学对当代人的精神问题和生存困境的思考上,并尝试性地提出生态的、自然的、浪漫的解答。“幽灵”的思想和“道”的精神赋予幽灵以“合法性”,并使之能够用于拯救业已精神沦落的现实社会。那些被割裂的“知白守黑”的规则、被疏漏的自然精神、被遗弃的浪漫和诗意栖居的生存状态,都能够通过“幽灵”的方式复现。
总之,《陶渊明的幽灵》一书具有极其丰富的学术思想,涵盖了哲学、文学、历史学、心理学以及社会学等多个方面。在论述陶渊明的自然生态思想的基础上,将陶渊明的精神生态思想用于解决当代人所面临的社会、生态以及精神等问题。正如该书开篇所言,陶渊明的意义在于“在这个天空毒雾腾腾、大地污水漫漫的时代,期待陶渊明的幽灵重新为世人点燃青灯一盏,让那一丝清幽之光,照亮我们心头的自然,那才是我们自由美好生活的真正的本源”[3]。
[1]鲁枢元.陶渊明的幽灵[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2.52.
[2]鲁枢元.陶渊明的幽灵[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2.1.
[3]鲁枢元.陶渊明的幽灵[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2.2.
I06
A
1007-0125(2015)07-0285-01
常如瑜(1982-),男,海南大学人文传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