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晓帆
(南京师范大学 文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7)
好莱坞历史题材电影中的历史虚无主义倾向
董晓帆
(南京师范大学 文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7)
“历史虚无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思潮,自诞生以来,就成为社会思想家、理论家探究的焦点,并对人类的思维方式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上世纪八十年代好莱坞历史题材电影就出现了对“美国精神”的摒弃、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解构、对传统叙事策略的消解及对社会主流价值观念的叛离等历史虚无主义的倾向,这启发了我国当今电影事业的发展。
好莱坞;八十年代;历史虚无主义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产生和演变与彼时彼刻社会经济的发展及大众思维方式的嬗变息息相关。近些年来,学界之中尤其是国内学者试图从不同立场和角度出发,针对其具体定义和内涵不断发声,观点对撞和思想交锋也日益频繁,围绕这一问题的争议大有步步升级、愈演愈烈之势。就在大家对其争论不休时,远在大洋彼岸的好莱坞却出现了接近历史虚无主义主张的某种创作倾向。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历史现实题材影片在对待“美国精神”的态度上发生了陡然转变。以往在银幕中自立自强、艰苦奋斗的美国人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奢靡浮夸、不思进取的物欲主义。这一方面与美国在全球范围内确立起的经济霸主地位所带来的物质利益直接相关,另一方面也与当今的美国人在高度发达的物质社会中迷失前进方向紧密相连。因此,好莱坞有着大量描绘奢靡生活、崇尚拜金主义的影片。
对于历史的存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看法,都会对已经在历史长河中沉淀的历史事实给出基于自身道德观点和观察角度的主观考量。虽然从某种程度上说,永恒的真理和绝对客观的历史事实是不存在,但是从总体上说,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某个侧面和瞬间是有其相对稳定性的。我们对某些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认知会产生或多或少的偏差,所以电影在历史事件和人物必须有翔实的历史资料和不偏不倚的切入视角。任何事件在未得到证实之前都要慎重地呈现在大荧幕之上。而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的好莱坞历史题材电影在这一点上的做法着实令人难以满意。为了满足观众的猎奇心理和偷窥癖好,各种并未有确凿证据和事实依据的历史事件以并不严肃的方式直接出现在观众面前。更有甚者,为了达到较好的宣传效果,将历史上的一些事件和人物神秘化和极端化。但这种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不负责任的解构,在很大程度上消解了电影艺术的严肃性,给本就处于信息爆炸年代的人们特别是年轻人带来了信息接收上的困扰。
在好莱坞的传统叙事体系当中,围绕一个主体事件所引发的矛盾冲突而进行相应的剖析,一直是编剧们实现电影类型化的不二法门。因此,好莱坞电影以其宣扬的无处不在的主流价值观念、精密奇巧的叙事和亘古不变的大团圆结局塑造了其独具特色并行销全球的电影模式。尤其以希区柯克、霍克斯及约翰福特等为代表的“电影作者”们,在追求精巧技法、追求电影类型化的基础上还兼顾了个人的电影风格,使得这一套精密严谨而又行之有效的叙事策略在好莱坞电影与欧洲、亚洲等电影的较量中始终处于优势地位,并逐渐主宰了全世界的主流电影。然而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传统叙事策略的消解之风愈演愈烈,除去其中有一些导演对电影叙事艺术手法的执着探索之外——如导演大卫·林奇一向以探索阴森鬼魅的风格和虚幻迷离的情节著称——很多电影已严重偏离传统叙事策略的轨道。尤其是在历史题材领域,这种有意无意的偏离打破了传统历史剧正统、严肃的既定观感,导致很多“戏说历史”纷纷出现。尤其是近几年,许多历史题材电影以勇于创新叙事手法为名,行肆意消解叙事策略之实,对历史事实缺乏必要的尊重,产生了消极影响。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冷战”局势的逐步解冻和世界多极化趋势的进一步发展,新的社会思潮不断涌现。值得注意的是,自“两伊战争”以来,伊斯兰世界也陷入了持久动荡之中,各种恐怖组织、分裂势力不断出现,宗教矛盾日益凸显,客观上造成了世界范围内小规模的武装冲突和战乱持续不断,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在此动荡的大背景之下,人们的思想受到外界的影响也发生着深刻复杂的变化。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从产生至今,以其特有的思维逻辑和表现形态对人类的精神意识和思考方式产生了深远影响。在第七艺术领域,历史虚无主义也伴随着社会意识的发展逐渐深入到了电影的创作环节当中,并在某些领域产生了一些消极作用。从美国好莱坞历史题材电影的流变过程给我们的启示来看,预防和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提倡和弘扬社会正气,应是我们当代电影工作者所要担负的重要社会责任。
J905
A
1007-0125(2015)07-012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