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平
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阅读经典名著,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鉴赏能力,积累他们的文化底蕴、处世经验,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进取精神。教师要引导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人,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为学生的终身阅读打下坚实的基础。德国教育家第惠多斯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瑞士著名的教育家、心理学家皮亚杰曾指出:“所有的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这都说明了“兴趣”在教育教学中的巨大作用。导读课是向学生推荐优秀读物的一个平台,利用好这个平台,找到并正确运用了激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的方法,小学生才会将老师的“要我读”转化为“我要读”。小学生有了课外阅读兴趣,自然就如花香引来蜜蜂一样,努力寻求阅读机会,从阅读中获得信息,得到阅读满足,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得到的知识和愉快的体验又会增加阅读的兴趣。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激发他们的课外阅读兴趣,不仅有益于初中、高中阶段的学习,而且将会使他们终身受益匪浅。如何在导读中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叩开阅读之门呢?
一、设计巧妙导语
导语是教师在新课的开始阶段,从一定的目的出发,用很短的时间,并采取一定的方法或手段,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心理情绪的重要教学环节。一堂成功的课往往得力于一个生动的导语,这是因为学生对每一篇新课文都有一种新鲜的感觉,都怀着新的兴趣和期待。因此精心设计好一个“开场白”,因势利导,那么上课一开始就能扣住学生的探究心理,激发其兴趣,活跃其思维,从而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一些教师在开场白的设计上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的是和文本关联的一段音乐,有的是书中的一幅插图,有的是一个问题……这些精彩纷呈的“开场白”唤起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使他们很快就进入课堂角色。
二、创设生动情境
美国学者布莱森说过,环境都在默默地对学生发表演说。我想说的是,课堂上,教学情境的创设也同此理,它是引导学生进入文本,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最直接的方法。在《城南旧事》导读课伊始,我课件出示骆驼队黑白图片并配上悠长深远的驼铃声,学生初步感受了老北京城南的气息,在一段声情并茂的话语之后,播放李叔同的《送别》,缓慢略带伤感的音乐将学生带入到名著的意境中,为学生进一步阅读文本,做好了铺垫,同时也极大的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在后来的人物画廊环节,我播放了英子学骆驼咀嚼和英子在医院里探望处在弥留之际的爸爸的两段视频,激发学生阅读原著的兴趣。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让学生把阅读和观看影视作品交叉进行,对比二者的异同,体会阅读更能带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震撼心灵的音乐,声情并茂的诵读,精彩的视频,就是阅读的享受。
三、制造故事悬念
小学生因为年龄小,生长发育时期最容易产生的是对事物的直接兴趣。因此,小学生最喜欢就是爸爸、妈妈、教师讲故事。他们常常都会被故事情节所吸引。教师要善于抓住小学生喜欢听的特点,唤起学生主动阅读的兴趣。在《小猪唏哩呼噜》导读课上老师选取最有趣味、最富有感染力的精彩片段,如唏哩呼噜名字的由来、小猪和蛇,声情并茂地讲给学生听。在讲到小猪在小鹿家因为吃得太多,回家的路上裤带断了,找了一条蛇当腰带时,故事戛然而止。故事讲到高潮时故意“卖关子”,制造悬念,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多方调动学生的读书兴趣,最终达到让学生读这本书的目的。
四、允许独特体验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学生是有灵性的生命个体,他们对课文中的人、事、物都会产生“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感受,而不是借学生的口说教师想说的话,并为他们提供“与人交流”的机会。我们怎样面对孩子的阅读体验?这是一个很严峻的话题,因为阅读总会产生种种不同的体验和感受,而因为体验的不公正遭遇是会严重影响孩子阅读的动机和兴趣的,我们一定得谨慎。各种不同的表现正是孩子阅读之后的兴奋溢于言表,一种真情的流露,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应宽容对待,不应一味加以指责,打击孩子的阅读热情。在《城南旧事》导读课上,我出示了小英子和妞儿第二次见面时的一段文字,让学生读文字了解妞儿,大多数学生给出了“胆小”“听话”之类的答案,有一个同学却给出了相反的答案。“你说错了。”这样的话语很可能浇灭他的热情,而“你的答案真是与众不同,妞儿真的是这样的孩子吗?读完《惠安馆》你就会了解一个真实的妞儿。”不但不会打击他,反而会激起其阅读的兴趣。
五、问题富于启发
在导读教学中,提出的问题要能引导学生认真读书,要学生必须通过认真读书才能够找到答案。如果提出的问题很富于启发性,这必然促使学生产生一种迫切的需要——急于在书中找到答案,于是便会主动,认真读书,以解答提出的问题。在《轮子上的麦小麦》导读课上,教师引导学生就课题质疑,学生提出:麦小麦是谁?他为什么在轮子上?等问题,这样,紧扣书本,提出了富有思考价值性的问题,激发了学生读书兴趣,促使学生想走进文本一探究竟的欲望。
六、丰富评价手段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在学生阅读之后,教师就要提供机会,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让孩子在今后的阅读之火越烧越旺。对于积极思考,回答问题的孩子,教师不要吝啬“你真棒!”“你真是个爱思考的孩子!”诸如此类的评价语言。除了这些丰富的评价语,一些物质奖励,如一支笔,一本本子、一个可爱的小书签等,会让孩子们感受到读书给他们带给他们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它们代表了教师对爱好读书的孩子们的肯定和赞扬,会在学生群体中起到一种良性的榜样作用,激励他们向这些榜样学习。
阅读名著,如同与大师共携手,可以增长见识,启迪智慧,荡涤灵魂,陶冶情操,提高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一定要多用心,多实践,通过导读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引领学生在书籍的海洋里遨游,让名著阅读成为学生放飞“自由的读书灵魂”的精神家园!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