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王应中,(1966—),男,汉族,中共重庆市江津区委党校高级讲师,研究方向:统筹城乡、远程教育等。
摘要:结构化研讨教学的实质是组织学员围绕培训主题分层次、多角度广泛而全面地开展讨论,进而使学员的学习在深度和广度上得到深入和延展。区县党校积极拓展干部教育培训的新形式、新方法、新举措,取得了一系列显著的教学成效。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4-0176-01
创新是提高干部教育培训质量的前提,是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保持生机活力的必由之路,也是推动行政学院各项事业发展的源动力。不断提高主体班的教学质量,努力增强教学培训的实效性,始终是区县党校教学着力研究的不变话题。目前,区县党校正大力推进结构化研讨教学法。该教学法是由国家行政学院推广的一种现代教育培训方式,体现了现代教育培训中的学员本位教学理念,具有极强的学员参与性、互动性,因而成为广受欢迎的成人培训教学方法。主体班积极推广“结构化讨论”这一新的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显著。
一、结构化讨论概念
“结构化讨论”(Structured Discussion)是在国外得到广泛应用的培训手段,也是近年来国家行政学院大力推广的教学方法。“结构化讨论”来源于著名心理学家爱德华·德·波诺的“水平思考”理论和A·F·奥斯本的“头脑风暴”理论。结构化讨论的优点在于话题更加集中、节奏更加紧凑、表达更加均等、观点更加精炼,有助于帮助学员熟练掌握“透视现象看本质、剖析问题找原因、立足实际寻对策”的高效思维方式,进而提升学员的信息甄别力、决策判断力、沟通协调力和持续创新力。
二、结构化讨论组织形式
结构化研讨教学的班级组织形式。结构化研讨教学班级人数一般为40—60人,分为4—6组。分组可采取多种方式。结构化讨论的主导者是“催化师”。催化师一般由专业教师担任,组长由学员产生,主要职责是在讨论开始前召集组员并对组员进行责任分工;在讨论过程中负责记录,协助催化师维持讨论纪律;在讨论结束后整理文字材料,完成研讨成果。
三、开展结构化讨论过程
结构化研讨教学模式,开展结构化教学,具体做法是:
1.提出问题。由催化师指导每位学员提出问题。运用“头脑风暴法”查摆现象,学员围绕当前形势,综合本人工作实际,提出江津区热点、重点、难点问题,教师在大白纸上列出“问题清单”。学员每次发言只提一个问题,用一句话表述,不需解释、举例,不重复,相近题目在提出问题结束后由催化师与学员共同进行合并归类。
2.聚焦问题。结合研讨出的“问题清单”,学员以投票方式确定哪些问题是本人最关注、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每组从聚焦出的3个问题中确定1个关注度最高的问题。
3.分析原因。每位学员围绕聚焦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查找导致问题发生的原因。最后,催化师将讨论情况汇总整理后向本组学员进行通报,作为第二次研讨“解决思路”的研究依据。
4.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每位学员针对导致问题发生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对策要具体,要切实可行。小组展开第二次讨论。
5.全班交流。每组选派一名代表,围绕本组研讨的题目进行汇报,汇报内容:一是本组聚焦的题目,二是主要原因,三是解决对策。通过模拟情景进行交流,锻炼学员从不同的角度看待、思考某一问题。
四、结构化讨论的实施效果
结构化讨论作为一种全新的培训理念和教学方法,学员和教师对此给予了较高评价,研讨活动取得了意想不到的精彩效果,圆满完成了课程设计提出的各项技术指标。扰统计,学员对结构化讨论的教学评估优秀率达到89.1%,优良率达到100%,教学效果明显优于传统课堂讨论模式。具体而言:
1.以学员为中心,激活学员主动参与性和创造性。结构化讨论始终坚持以学员为中心,以学员的培训需求为出发点,以提升学员的思维力、创造力和领导力为归宿。结构化讨论为学员和学员之间、学员和教师之间开展对话、协商、交流搭建了平台,使学员摆脱了被动接受知识灌输的禁锢,打破了“一个问题只有一个权威答案”的传统思维范式。学员普遍反映“议得热烈,说得过瘾,气氛活跃,很有收获。”
2.学以致用,提升学员解决新问题的能力。面对信息社会知识爆炸的挑战,学员最希望能够从研讨中汲取新信息、新理论、新经验,“一个话题年年议”的研讨模式难以满足学员的培训需求。结构化讨论善于在“新”字上做文章,选题能够准确把握时代脉搏,找准切入点,针对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以及学员普遍关注的社会热点做文章、求对策。
3.科研资政,为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出谋划策。“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江津结构化讨论能否发挥实效,关键在于从思维重塑阶段走向成果转化与运用阶段。如江津党校在主体班培训中突出“结构化研讨教学”,突出在干部培训中发挥学员的主观能动性,咨政成效显著。到目前为止,《预防区县职务犯罪、营造村社干部干事创业良好环境的“四大障碍”及“六项建议”》等20余篇咨政报告得到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批示,并通过有关部门已转化为决策予以实施。科研咨政使江津党校有为、有位,显示了江津党校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独特地位和作用。
4.创新教学方法,应对培训工作新挑战。重庆“五大功能区”的定位,给干部培训明确提出“创新培训方式方法”的目标。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和实效性,是确保干部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结构化讨论打破了传统思维范式对学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禁锢,将人们思维的不同层级划分为不同的讨论阶段,使每一阶段的研讨目标方向明确,逻辑结构上依次递进,促进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加深了学员对知识、技能的理解与掌握。
5.突出实地调研,加强成果转化。科研咨政既是区县党校在新时期坚持的职能定位,也是科研转变发展方式新的突破口。但是,咨政报告获得领导批示不是目的,如何把咨政报告进行成果转化才是终极目标。区县党校在推进“结构化研讨教学法”的同时,正积极思考向“行动学习法”延伸,即把咨政报告运用于实践,在实践过程中去粗取精、去伪成真,找到最理想、最科学的解决对策,助推社会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