隗权等
摘要:指出了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自2000年在宜昌市组织实施以来,通过大力开展公益林建设和天然林的管护,已经取得了预期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为生态环境保护,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在工程实施中也反映出政策需要完善和调整的问题。以宜昌市天保工程公益林建设情况为对象,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客观总结了公益林建设取得的成效,阐明了公益林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了公益林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进一步搞好公益林建设的对策建议。主要结论是:天保工程二期继续实施天保工程公益林建设十分必要,在公益林建设结构的优化、造林方式的调整和天然植被恢复的有效途径及投入标准等方面要作科学的调整,以发挥工程的最大效益。
关键词:宜昌;天保公益林;分析
中图分类号: F32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944(2015)06013803
1 引言
天保工程公益林建设是保护和培育森林资源,扩大森林植被面积的有效途径,也是长期林业生产实践所证实的最有效的林业经营措施之一。宜昌市自2000年开始实施天保工程以来,对天然林资源全面停止商品性采伐,大力开展公益林建设,在林业生态建设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天保工程二期继续安排公益林建设任务,为进一步充分发挥公益林建设在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必须对公益林建设结构进行优化、造林方式进行调整和投入标准不断增加,更加科学、规范地开展公益林建设。
2 天保工程区公益林建设情况
2.1 天保工程公益林建设计划完成情况
根据全市天保工程实施方案的规划,累计已完成公益林建设任务368.4万亩,其中封山育林315万亩、人工造林21.5万亩、飞播造林31.9万亩,完成总投资2.4亿元。项目区涉及宜都市、远安县、兴山县、秭归县、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夷陵区、市城郊和后河自然保护区等9个实施单位。
2.2 公益林建设采取的营造林主要措施
为保证公益林建设的成效,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按适地适树原则,根据宜林荒山荒地和疏林地的实际情况及条件确定营造林方式、林种及主要造林树种。
2.2.1 封山育林
对有培育前途的疏林地实行封山育林,封育类型主要有乔木型、乔灌型、灌木型等,大部分封育区以全封5年期为主。封育措施以封禁和育林为主,根据封禁范围和人畜危害程度,设专职人员进行巡护,设置生物围栏、铁丝网、封山育林标识牌等进行围封,同时根据疏林地现状,采取人工补植、补播等育林措施。
2.2.2 飞播造林及补植管理
对相对集中连片的宜林荒山荒地以及飞播未成林地需进行补植补播的地块实行飞播造林及补植管理。按照《飞机播种造林技术规程》进行飞播造林规划和设计,补植补播后采取封山堵卡管理。
2.2.3 人工造林
对现有宜林荒山荒地实行人工造林。根据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选择造林立地类型和树种,同时注意选择一些珍稀树种和濒危树种,如珙桐、鹅掌楸等。造林后连续抚育3年,包括松土除草补植补播、幼树管理等。
3 天保工程区公益林建设效益分析
3.1 生态效益
工程实施以来,通过实施天保工程公益林建设,累计新增森林面积368.4万亩,全市森林覆盖率由2000年的48.5%增加到2014年的65.7%,增加17.2%,公益林建设使森林质量得到了提高,林种、树种结构趋于合理。根据监测结果表明,通过天保工程的实施,森林生态体系逐渐完备,生态环境显著改善。森林涵养水源、净化空气、保持水土的功能不断增强,极大地减少输入长江、清江的泥沙量,减少了水土流失,保障了长江三峡、葛洲坝、清江隔河岩、高坝洲等水利枢纽工程的安全,延长工程使用寿命,减少长江中下游洪涝灾害的危害。公益林的建设营造了大量珍稀濒危树种,扩大了珍稀濒危植物群落,改善了野生动物的栖息环境,同时封山育林使工程区的天然林得到了科学保护和自然休养生息,公益林建设对于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物遗传资源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
3.2 社会效益
天保工程公益林的建设,也发挥了十分显著的社会效益。一是有效扩大就业渠道,劳动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减轻社会的压力。据统计,全市公益林建设通过有效安排430人从事公益林管护,2000余人从事公益林造林、抚育等工作,分流了森工企业富余人员,加快了当地农民脱贫致富步伐。二是有效保护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发展。工程实施以来,通过减少水土流失、塌方和泥石流等灾害。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保障了交通、通讯、电力等公共设施的畅通,维护了社会正常发展的持续。三是生态环境的改善,提高了人民生活质量,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3.3 森林效益计量及经济评价
3.3.1 立木储备效益
通过公益林建设,工程区到2014年增加森林面积368.4万亩,亩平蓄积由2.8m3增加到3.3m3,新增蓄积将达到184.2万m3,林木资源的储备经济价值以500元/m3计算,仅公益林建设新增蓄积的储备价值就达9.2亿元。同时森林的扩大带动了林下资源的开发利用,林区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为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
3.3.2 水源涵养效益
(1)森林蓄水能力效益:森林每亩平均蓄水42m3,比无林地多20m3,以0.5元/m3计算,工程区通过公益林建设新增森林水源涵养效益将达3684万元。
(2)森林调洪能力效益:森林的调洪能力每亩比无林地多6m3,工程区新增森林调洪能力为2210万m3,按拦蓄1m3的工程费用及使用年限与投资比值计算,新增森林调洪的年经济效益为165.75万元。
(3)森林涵养水源效益:一般有林地区比无林地区每年多提供水资源85m3,工程区公益林建设新增森林年提供水资源31314万m3,用于农田以0.5元/m3计算,则经济效益15657万元。
3.3.3 保土效益
森林减少土壤侵蚀量为无林地的1.5~2.0倍,以每亩森林年均减少1.6t表土流失量,按挖取或拦截1t泥沙费用5元计算,工程区因新增公益林少付费用2947万元。
3.3.4 抗御自然灾害效益
森林具有调节气候、减轻水旱等各种自然灾害的作用。由于生态环境恶化,长江中下游每年自然灾害频繁,灾害损失巨大,仅湖北省1998年水灾损失超过500亿元。而宜昌市属于灾害频发区,较大规模自然灾害5年一次,中等规模灾害2.4年一次,小型灾害年年发生,年平均损失在6000~160000万元之间。项目实施后,以森林降低自然损失10%计算,年减灾效益在600~16000万元之间。
4 天保工程区公益林建设问题分析
4.1 作业设计不尽合理
由于工程年度计划下达较晚,作业设计时间仓促,各地技术力量水平参差不齐,使作业设计出现程度不同的不合理或失误之处。主要有:小班区划粗放,小班面积过大;个别小班地类不符合要求,夹杂非林业用地、有林地等非造林地块,选择郁闭度过大的林分作为封育对象等;作业设计不规范、图纸绘制不符合规定要求、基础设施建设设计不详细等。
4.2 施工中的问题
4.2.1 施工与设计不一致
作业设计的时间有限,客观上造成施工与设计不一致,因造林地的条件、种苗的供应变化等原因,使施工发生临时变化。
4.2.2 种苗质量不高
由于起苗方法不当、长途运输、保管不善等原因造成部分造林地区苗木质量不高,造林成活率难以保证。
4.2.3 封山育林措施不到位的现象突出
封山育林小班“只封不育”的现象也比较突出,育林措施不到位达不到预期效果,失去封育意义。
4.2.4 造林结构需要进一步优化
林分结构混交比例偏低,林种生态林偏少,造林树种单一,多为纯林栽植,混交面积只占20%左右,对充分发挥公益林生态效益有一定局限性,造林结构需要进一步优化。
4.3 林、农、牧的矛盾突出
一些封山育林、人工造林地区砍柴、挖药、放牧等现象没有完全禁止,人为活动频繁,林、农、牧的矛盾比较突出,对公益林建设造成一定影响。
4.4 公益林建设投资标准偏低
随着公益林建设的不断推进,一些立地条件较为恶劣的造林地越来越多,同时种苗、运输、劳务等价格水平上涨较快,公益林建设投资标准虽然在二期启动时有所提高,但还远远不能满足工程建设需要,直接影响公益林建设效果。
5 天保工程区公益林建设对策建议
5.1 认真搞好公益林作业设计
作业设计是公益林建设的最基础工作,在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各方面的因素,要认真听取当地群众的意见,设计时应邀请施工人员参加。小班区划要准确,技术设计要合理,不符合要求的地类坚决不区划进去。作业设计技术指标要以省为单位统一,图纸制作按照林业制图的要求要统一规范。
5.2 加快公益林建设结构的优化
加快公益林建设结构的优化,充分发挥公益林的效益。要遵循森林自然生长的规律,造林林分结构采用混交的方式,包括针阔混交、阔叶混交、乔灌混交等类型,形成多层次近自然的森林生态系统。林种构成要以生态林为主,经济林、用材林为辅,营造发挥生态效益最好的森林。造林树种要以珍稀树种、观赏树种为主,形成生物多样性丰富的森林群落。
5.3 科学调整公益林造林方式
按照“造一块,活一块,成一块”的原则,科学调整公益林造林方式,不断提高公益林建设的成效。封山育林要以全封为主,协调好林、农、牧的关系,杜绝人为活动的破坏,同时适当搞好补植。人工造林难度大的地区,选用优质的壮苗,采用穴状整理,移土造林的方式,确保造林的成活率。
5.4 拓宽天然植被修复的有效途径
修复天然植被除了封山育林、人工造林等途径外,要不断拓宽天然植被修复的其它有效途径。一是对生态区位极为重要的地区可以采取生态移民安置的办法,形成大范围的无人区,让植被自然恢复。二是尽快全面实施天保工程区公益林新增造林的生态公益林补偿,特别是人工造林和封山育林已解封的森林面积,建议国家提高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同时各级政府可对集体、个人所有的生态公益林实行收购,真正确保公益林得到保护。三是对国有森林管理体制进行改革,由国有林管理部门负责国有森林的管理,积极推进国家公园建设。
5.5 不断提高公益林建设投资标准
由于造林价格水平的不断提高,若维持现有造林投资标准,显然过低,将直接影响造林成效。建议不断提高造林投资标准,目前尽快将人工造林投资标准提高到500元/亩,封山育林投资标准提高到200元/亩。
参考文献:
[1]邓 林,冯 彬.四川天保工程公益林建设现状及对策建议[J].四川林勘设计,2010(1).
[2]陈玉斌,罗书发,李光佐.提高天保工程公益林建设质量之浅见[J].现代园艺,2012(12).
[3]李菊雯.云龙县天保工程公益林建设后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信息,20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