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转型之路

2015-08-04 19:15幽兰
中关村 2015年7期
关键词:投资银行金融体系金融服务

幽兰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这个命题如果不加以深入考核的话,很容易被简单化为无条件满足微观企业的资金需求。

“过去30余年传统工业化时期,我们片面地强调了金融提供资金的这个功能,而对其他有所忽视。所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这个命题如果不加以深入考核的话,很容易被简单化为无条件满足微观企业的资金需求。”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原副院长李扬指出,在大多数人的概念里,就是用这个标准,就是从这个角度看金融和实体经济关系。如果做不到便被会被扣上不为实体经济服务的帽子,这种状况其实是比较危险的。

“中国经济形势目前的主要特征是大部分实体经济转型找不到方向。”李扬的评论一针见血。

他强调,要使金融体系更贴近实体经济,我国金融体系恐怕要经历一个投资银行化的过程,要让所有的人有投资银行的思路。“以往,投资银行的思路就是到哪儿去就看有没有好企业,只要能够认识什么是好企业,知道企业到底要什么,才能用什么工具去满足这个需求。我认为这是次要的。”

中国经济问题主要是金融问题

中国经济问题一半以上是金融,金融如果和经济连在一起来看的话就有一个命题,就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金融和实体经济的定义,以及二者的关系需要厘清。

“所谓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这个命题本身就是错误的。在上世纪80年代之前我们如今用金融这个词所支撑的事情大致分为三类,一类是货币问题,一类是信用问题,一类是狭义的金融市场金融问题。”

金融理论产生自上世纪中叶,讨论的是不同金融资源之间的一个替代问题,以及无风险套利等问题。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有了变化,这个变化得益于新增长理论,讲的是结构的变化;信息经济学把经济运营中人们过去不关注,或者没有手段去研究的一个因素揭示出来了;新金融发展理论,以研究经济增长的结构变化以及金融和结构变化的关系为主要研究方向,打破了传统的发展理论的僵局,让金融和实体经济有了一个稳定的可以沟通的渠道。

一位获诺贝尔奖的经济学家,将金融功能概括为6项:提供支付结算方式以便利交易。就是支付清算;提供集中资源和投资分散化的机制。集中资源,然后再投资分散化,储蓄投资;提供跨时间、国界和产业的经济资源转移方式资源配置;提供风险管理方法;提供价格信息以帮助协调经济各部门的分散化决策;当交易各方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时提供解决激励问题的方法。

过去30余年的传统工业化时期,由于中国实体经济有比较确定的需求或者投资方向,金融体系的主要功能就是为相应的生产与实体投资活动提供资金,这也导致了我们片面地强调了金融提供资金的功能,而对其他有所忽视。所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这个命题如果不加深入考核的话,很容易被简单化为无条件满足微观企业的资金需求。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越来越复杂

在新常态下,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问题进一步地复杂化,我们经济形势目前主要特征就是大部分实体经济的转型找不到方向。

因此,传统的金融体系的融资功能也就失去了目标,实体企业,所谓为实体经济服务,实体经济领域中的企业知道该干什么,满足它这个需求,事情就成功了。

“但现在的问题是,实体领域很彷徨,大家并不知道自己要去做什么,于是金融部门更彷徨,不知道该做什么。所以,他们不但无法通过资金配置为有效的经济活动提供支持,而且很危险的就是,只能流向高风险、低效率但短期收益高的区域。”

这两个领域,一个是去拆东墙补西墙,为很多的断头资金、断头的融资活动提供紧急救助,坏项目的资金周转,这一情况是很多的。另一个是投入投机性很强的领域,如股市、房市。“所以,现在基本情况就是如此,中央银行态度很清楚,货币当局态度很清楚,要支持经济转型,防止经济失速过快,保持这样一种状态,它能做的事就是把钱提供出来,但是钱提供出来之后,无论自己来做还是由商业银行来做、还是由市场来做,没有方向,因为实体经济领域并没有给予很明确的方向。”

李扬认为,“这些活动不能说毫无意义,或许降低了短期内的系统风险,并创造了一定的收入效应,但这是以长期的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积累为代价的。

让熟悉产业的人去搞金融

现在金融体系存在什么问题呢?为此,他列举了很多例子。

金融业自身存在缺陷。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时,金融业尤其是银行业不太了解实体经济运行的风险特征,不太了解他们在做什么、想什么,这个问题很突出。银行信贷的原则、风险评价的标准以及监管要求,都基于抽象的金融理论。从金融部门来说,不太知道实体部门要什么,不知道他们活动的特征是什么。金融从业人员,特别是银行从业人员,大部分是学金融、学会计、学财务出身,对产业、行业的特征及发展趋势不甚了了,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我曾结识一位海南信用社的老总,做得不错,在海南金融市场上占得头筹。我跟他讨论,你如何服务三农?他说了一个让大家豁然开朗的做法。他的信贷员都是农业技术人员。这下把问题就点透了,这些人天天骑着摩托车走在乡间地头,这些人都是叶子、橡胶等种植方面的专家。农民说要贷多少款,要建一个什么橡胶林,他能比农民算得清楚,知道多长时间能够收获,知道能卖多少钱。这个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就完美无缺、天一无缝了。”

所谓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原则,要按照实体经济来定,当然有金融特有的规律,要把金融特有的规律和实体经济规律结合起来,必须在任何情况下实体经济的规律都是第一性的,金融是第二性的东西。另外从业人员中,特别像现在结构大变化中,一定要有熟悉产业及产业变化的人员,仅仅靠增发贷款那样的人是不足以来满足需要的。

西方国家以美国为首,上个世纪70年代末开始,金融体系有了一个非常大的革命,就是整个金融体系投资银行化,做投资银行。投资银行是一个典型的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业务。投资银行去找企业,发现企业成长的潜力,然后替企业去运筹它的财务结构、替企业去做规划、把企业推荐上市,让它突然筹得很多的钱,通过这样的改制让它有一个适合发展的治理结构,然后让它迅速发展。所以,到了上世纪末、本世纪初,美国的金融机构基本上投资银行,包括传统的商业银行结构也都有非常大的投资银行的部门。全世界发达国家的金融机构里边,投资银行还是领头,传统的商业银行中,投资银行也是非常重要的业务。

大数据在不同行业需要共享

截至目前,中国对混业经营这个问题还没有定论,商业银行被严格禁止做投资。但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不是简单地说给钱,这需要改变银行的理念、原则,甚至改变员工结构。

其次,以国有银行为核心、商业银行间接融资为主的金融体系,以与创新主体多样化和个性化的融资需求之间存在着结构性不协调。国家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但是大众的需求是多样化、个性化的,必须能够满足这些需求。银行是批量化的,需求也就七八种。我们的金融体系就不能满足选择的需要,这涉及到一个理论,用市场为主的体系还是以机构为主的体系来满足这种需要?结论应该是,市场为主的体系比较能够满足多样化的融资需求,能够给大家的创业和创新提供非常有力的金融支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第三,金融服务供求之间的信息不通畅。现在金融生态的环境、征信服务体系、担保体系等还不尽如人意,使得金融服务的提供者和需求者之间的信息难以有效沟通,客观上造成了各类金融机构和广大投资者的畏难甚至恐惧心理。

“很多做互联网金融的人说大数据是一个伪命题。社会总体来说是大数据,但是至少在中国,所有的大数据被分解为一个一个机构所拥有的小数据。金融互联网创业者掌握的公共数据很少,政府掌握的数据保密,企业掌握的数据属于商业秘密,而现在在中国需要大家交换数据,建造一个数据交易的市场。数据当然可以交易,但是如果想充分利用大数据的话,必须有大量的公共数据。现在恐怕中国最大的金融机构所获得的数据大概在7千多万,而且它还是利用保险系统掌握的一些数据。当然像阿里巴巴那种商业交易数据也很好,但也不给其他人用。所以谈到大数据,由于它是被分割的,很多人不能享受大数据的好处。所以大家不敢投资、不敢贷款,不知道它会怎样。”

一句话,金融企业和各种各样的网络上做商业交易的密切结合,才是正道。

第四是宏观经济政策问题。中国宏观经济政策没有非常顺畅的、有效的传导机制,在现实中,在微观企业、实体经济层面大家感觉到,想要的钱得不到,因为传导机制不畅通,又设置重重的阻隔。中国部门分割非常严重,所以使得大数据不能充分地发挥它的威力。

中央银行一项政策发布之后,要通过有效的市场结构向各个领域去传递,但中国是被分割的债券市场,首先接受中央银行调控信号,有银行间市场、场内市场,还有场外市场,由不同的部门管理,规则也不尽相同,不容易传导。

“我们现在正处在一个恰逢美国危机刚开始时的状态,货币是充裕的,信用是不足的,货币不能够转化为信用是因为在转化的过程中有重重的阻隔,使得它不能够有效的发挥作用。”

新常态下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

首先,新常态下,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重点是促进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促进生产要素重组,实现经济结构的转型和升级。

“金融体系的头号任务是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把他们的专利变成产品。金融体系应当为生产要素的重组提供便利,提供方便实体经济试错的金融机制,资本市场显得尤其重要,因为资本市场是允许试错的。”

其次,为了便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要建造一个钱能够顺畅的、有效的流动的机制。具体来说是便利的交易方式、支付清算。

“在风险管理手段上,不只是给钱,去管理风险、保险以及各种各样的对冲。资金成本信号在这样一个大转移的过程中,要知道资金到底是什么价钱,利率水平究竟应当在什么情况下。利率市场化不只是把存款放这儿就算了,这只是万里长征走了第一步,后面怎么让供应者、需求者直接见面,来显示偏好,是下一步要做的很重要的事情。”

那么,金融改革的重点在哪里?

李扬强调,发展资本市场是毫无疑问的。我们要发展有效的债券市场,为企业提供长期和短期的债务性资金。发展有效的商业票据市场,为企业提供短期流动资金;要发展金融租赁市场,促进产业和金融业进一步的深度融合。要打破长期以来实行的禁止非金融机构之间发生信用关系的桎梏,放松对非金融机构信用活动的限制,就是说让实体经济之间直接发生信用活动。推动产融结合,鼓励实体经济办金融,应当鼓励成立控股公司,金融控股公司,或者说非金融的但其中含金融业务的这种公司。要推动“互联网+”,放开对互联网金融发展的限制,以互联网为新技术手段和载体,发展普惠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

猜你喜欢
投资银行金融体系金融服务
甘肃“强科技”需健全科技金融体系
“三农”和普惠金融服务再上新台阶
让金融服务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协力推进金融服务乡村振兴
我国投资银行的业务存在的问题研究
前海自贸区:金融服务实体
健全现代金融体系的适应性之“点论”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如何创新构建可持续国际影响力
《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解读
浅析投资银行的内涵及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