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红艳 山西省临汾市人民医院CT室 041000
胫骨平台骨折是临床常见的关节内骨折,由于胫骨平台是膝关节的重要符合结构,一旦发生骨折,将使内外平台受力不均,进而发生骨关节改变。尤其,近年来胫骨平台骨折发生率较高,大多是由车祸、跌倒、高空坠落所导致的[1]。若不及时诊断与治疗,将导致较严重的并发症。为此,提高早期诊断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为了探讨多层螺旋CT在胫骨平台骨折诊断中的临床价值,特选取我院收治的79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作为此次分析对象,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2年8月-2014年8月以来收治胫骨平台骨折患者79例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都未出现其他肝脏功能下降的现象,无肝肾功能不全现象,均无严重慢性疾病。均了解相关情况,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参与。男46例,女33例;年龄12~68岁,平均年龄(42.21±24.10)岁;骨折原因:交通事故伤34例,高空坠落伤21例,跌倒伤17例,7例其他伤;受伤至就诊时间11~63h,平均时间(31.25±16.52)h。
1.2 诊断方法 对收治的患者分别给予常规X线检查和多层螺旋CT诊断,CT诊断的具体操作方法:机器为64层螺旋CT(ligntspeedVCT-XT),螺距:1.516∶1,矩阵:512×512。患者取仰卧位,在患者膝关节处选择合适的扫描范围,以关节为扫描中心,平扫胫腓骨近端、股骨远端。扫描参数设置:电流(280mA)、电压(120kV)、层厚(1.25mm)、层间距(0.5~0.6mm)、卷积核(B70、B10)。对患者给予三维重建,包括多平面重建、容积重建、最大密度投影。
1.3 观察指标 根据所扫描的图像,详细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骨折范围、部位、骨碎片数量及其受损状况。
1.4 分型方法 根据Schatzker分型,主要分为Ⅰ型:患者外侧平台出现劈裂骨折,但并未发生关节面塌陷;Ⅱ型:外侧平台有劈裂骨折且合并有关节面塌陷;Ⅲ型:患者骨折外侧平台出现塌陷,但未有劈裂骨折;Ⅳ型:患者内踝出现骨折;Ⅴ型:患者双踝出现骨折;Ⅵ型:胫骨平台骨折并有干骺端骨折。
1.5 统计学分析 两组患者的诊断率、骨折分型率均采用(%)表示,用χ2检验组间比较,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1.0对以上各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P<0.05,表示差异性比较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患者诊断情况 79例患者均经手术证实为胫骨平台骨折,X线诊断68例胫骨平台骨折,漏诊11例,诊断率为86.08%,漏诊率13.92%;CT诊断79例胫骨平台骨折,诊断率为100.00%。两者经过统计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6.250,P<0.05)。
2.2 患者骨折分型诊断情况 X线诊断与CT诊断在骨折分型上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410,P>0.05),详见表1。
表1 患者骨折分型诊断情况
胫骨平台骨折是骨科较为常见的骨折类型之一,属于大范围的骨折,约占各种骨折类型的4.00%[2]。其中较为常见的胫骨平台骨折有严重粉碎性不稳定性骨折、非脱位稳定性骨折。尤其,近几年来,胫骨平台骨折的发生率呈现上升趋势,多由车祸、高空坠落、跌倒及其他意外伤所造成。本文中,车祸伤34例,占43.04%。对胫骨平台骨折分型是根据Schatzker标准进行划分,该标准具有简单实用的优点,有效解决了以往分型中所注重形态学结构,而忽视了胫骨平台骨折部分的缺点。当前,临床中常采用X线与螺旋CT诊断,已有学者对两者诊断方法的效果给予实证分析,得到螺旋CT在胫骨平台骨折中具有较高的诊断率,可为临床手术提供较为清晰的图像。如:张西伟等[3]学者通过选取56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X线诊断与64层螺旋CT三维重建,对数据加以分析,得到64层螺旋CT三维重建可显示骨折部位、塌陷程度及其劈裂程度,有效指导临床治疗。徐晓[4]选取39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给予数字X线摄影诊断后,再采用多层螺旋CT建立多平面,比较两种诊断方法的结果,得到:X线摄影诊断29例,漏诊5例,误诊5例;而CT诊断结果与手术中所见的骨折分型相一致,且所得到的图像较清晰,具有较高的分辨率。
由于胫骨平台的骨质结构属于松质骨,当遇到较大的暴力后较容易发生骨折,且骨折的形态呈现多样性。同时,胫骨平台的解剖位置属于三维成型的,且向后约10°倾斜角。采用二维X线诊断,可较清晰的显示患者骨组织,但是对于缺损的软组织显示效果不理想。加上影像的相互重叠,使得难以全面确诊骨折类型、骨碎片数量,容易造成误诊或漏诊,进而不能够为临床手术提供依据[5]。然而,多层螺旋CT诊断胫骨平台骨折,可利用三维重建术,为医生全方位显示骨折类型、大小、方向、部位及其骨碎片数量;具有较高分辨率的断面图像,可有效解决影像重叠的问题;利用螺旋CT的轴位、冠状位、矢状位,进而利于对关节表面进行详细观察,可发觉X线片难以发觉的细微骨折碎片,观察膝关节各个间隙的变化;另外,螺旋CT诊断的方法较简单,患者仅取仰卧位即可,并不需要特殊的体位,也不用去除已固定的石膏等,受到临床广大医生与患者的青睐[6]。本文中,79例经手术证实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采用X线确诊68例,而螺旋CT确诊79例,确诊率为100.00%。本次确诊率明显高于同类研究,可能本次所选患者受伤部位容易观察,且骨折碎片较清晰,进而提高了诊断率。骨折分型中,两种诊断方法在各个分型上无显著差异,表明X线诊断与螺旋CT诊断都能够准确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给予正确分型,可作为骨折分型的有效诊断方法。
综上所述,多层螺旋CT诊断胫骨平台骨折所得到的影像图像较清晰,操作简单,可为临床手术提供影像参考依据,进而提高临床手术治疗成功率,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1]杨章聪.螺旋CT诊断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价值〔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4,24(4):2367-2368.
[2]刘广红.CT、MRI在胫骨平台骨折诊断及AO分型中的比较研究〔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3,35(2):165-166.
[3]张西伟,钱学江,刘兆芹,等.多层螺旋CT三维及多平面重建在胫骨平台骨折诊断中的应用〔J〕.实用医药杂志,2014,31(1):44-45.
[4]徐晓.多层螺旋CT在胫骨平台骨折诊断中的临床意义研究〔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3,34(3):334-336.
[5]张秀才,何风丽,周慧敏,等.多层螺旋CT在50例胫骨平台骨折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1,49(22):109-110.
[6]王志军,龚瑞,赵凯,等.16排螺旋CT对胫骨平台骨折分型的诊断价值〔J〕.陕西医学杂志,2011,40(3):290-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