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星宇
江西省九江日报社,江西九江 332000
在日常新闻实践中,不少官员热衷的词语常常充斥耳边,不少废话连篇的文章不时见诸报端,而事实上,受众早已对其视听疲劳、味同嚼蜡,甚至沦为茶余饭后的笑谈。做好新时期新闻传播工作,新闻从业人员要少打“官腔”、多说“人话”。
新闻工作是对实践创造的真实记录,是对社会现实的客观反映。基层是社会的毛细血管和末梢神经,也是开展新闻工作的源源活水。新闻工作者只有扎根基层,才能感知群众冷暖,体察群众诉求,才能将现实生活生动地刻画出来,把群众呼声真切地表达出来。
新闻工作者既要上接“天听”,更要多接“地气”,沉下身去,亲临基层。亲眼目睹、亲身感受是新闻真实性的内在要求,要克服对网络的过度依赖,不做复制粘贴的“电脑记者”;避免“天下文章一大抄”的不良倾向,不当照抄照搬的“文件记者”;提倡体验式和调查性报道,不当坐等来稿的“衙门记者”;强化只有在基层在现场才能抓独家、出精品的意识,不当隔窗看景的“车轮记者”。
笔者认为,新闻工作者要有悲天悯地的情怀,具备普遍的同情心和爱心,时刻感受这个时代的脉动;在至真至情的书写中才能感动更多受众,在大视野的视觉下才能写出立意高、影响大的作品。带着感情和责任去了解基层的真实情况,切身体验人民群众的真实生活,倾听普通百姓的意见心声,把对人民群众的情感融入到新闻报道之中。
近年来,网络媒体的互动特性对传统媒体的传播形态构成了严峻挑战,此种背景下,传统媒体更须放下身段,转变高高在上的作风,改变曲高和寡的文风,倡导平民视角、平等交流、平实文风,拉近与受众的距离,增强文章亲和力和感染力,使文章耐看耐读,雅俗共赏,切实提高传播实效。
新闻作品不是整天板脸的包拯,也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老僧。在传媒业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新闻创作需要创新,需要重大的新闻题材,需要完美的新闻策划与新颖版式,更需要生动活泼的语言和漂亮的文本,要练就“活”“短”“实”“新”的新闻写作本领,以满足受众的阅读需要,尽量给读者“悦读”体验。
“活”。就是熟练掌握消息、通讯、时评、新闻特写等不同文本类型,摒弃一切呆板、晦涩、八股的写作手法,巧妙适当地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合理借鉴电影蒙太奇、回话白描等处理技巧,想方设法让新闻语言生动活泼起来,避免干巴巴、苦涩涩的行文,真正让老百姓喜闻乐见。
“短”。就是要避免“懒婆娘的裹脚布又臭又长”的现象,文本一定要干净、利落,力求观点鲜明、重点突出、简短精炼。如果可以,枪毙每一个多余的“的”“地”“得”。
“实”。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新闻作品要立足实情、贴近实际,报实情、讲真话。大道至简,文风贵实。新闻内容要多提实实在在的“干货”,少说不痛不痒的“水货”,语言力求平实,情真意切,真正让受众喜欢读、读得下、读得懂。
“新”。要在充分拥有和分析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努力从实践中发现新东西,做到富有新意。积极探索新闻写作手法的创新,认真对待每一次新闻采访、每一个标题制作、每一篇新闻写作,力求在相同的题材下能赋予新闻新意,在保证新闻真实性的同时,追求文本之美,给读者带来更多愉悦的阅读体验。
多说“人话”是每一名新闻从业人员的题中之义、应尽之责,作为新闻传播机构更要强化措施,营造“多说人话”的氛围、培育“多说人话”的土壤。
强化可说“人话”之“机”,要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鼓励新闻记者到基层一线去,到群众中去,把工作的重心和报道的重点放在基层和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上,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多到现场,多抓细节,扎实采访,创新文本,综合运用消息通讯、新闻特写、现场抓拍、评论述评等多种体裁或手段,用好镜头,用活语言,切实提高新闻作品的贴近性和可读性,使文章好看耐读。
强化可说“人话”之“机”,要坚持不懈地实施“走转改”。“走转改”活动的宗旨是为人民群众服务,是贯彻落实“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原则的具体体现,绝非传媒行业的权宜之策,而是长远之计;不是偶然之举,而是必经之径。“走转改”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只有更好,没有最好。不能搞“一阵风”,也不可“运动化”,要建立和完善“走转改”的保障机制、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等,持之以恒、常抓不懈,让其真正成为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精神和价值追求,促使活动常态化开展,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强化可说“人话”之“机”,要坚持开门办报办台。把更多的笔触、镜头对准人民群众,用更多的版面、专栏、篇幅、时段聚焦世态人生,让多说“人话”有氛围、有阵地。新闻作品好不好,读者观众说了算。要建立和完善新闻作品评价体系,将受众的看法纳入到评价体系,并放在突出的位置。通过广泛征求受众的意见和建议,不断作风文风,提升新闻传播效果,增强新闻宣传水平。
只有多说“人话”,新闻才会聚集“人缘”,不断获得新鲜的新闻素材;只有多说“人话”,作品才能把准“人脉”,真正做到听民声、察民意知民情、解民忧;只有多说“人话”,媒体才会吸纳“人气”,吸引更多受众,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