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去世遭隐瞒,女子起诉公婆讨回祭奠权

2015-08-03 00:49清利
妇女 2015年3期
关键词:公婆工友儿媳

清利

婚后,当夫妻俩齐心协力奔红火日子的时候,丈夫却突患重症,妻子远赴异乡打工挣钱为丈夫治病。因为工资遭拖欠,几个月未收到她汇款的公婆猜测儿媳变了心。此后,儿子病亡、下葬,他们竟不通知在外地的儿媳。得知消息后,她返乡祭夫,公婆拒不告诉她丈夫的墓地位置。无奈之下,她一纸诉状将公婆告上法庭,索要她作为妻子的祭奠权——

丈夫病重,妻子打工筹药费

王庆海和刘巧英系河南新乡市凤泉区人,1999年两人相识相恋,2002年刚结婚就喜添一对龙凤胎,成为人人羡慕的幸福家庭。

为了给孩子更好的生活,王庆海筹钱开了家五金店,生意日渐红火。刘巧英除了收拾家务、照料孩子外,还在丈夫外出进货时守着店铺。然而,就在夫妻俩一心奔红火日子的时候,王庆海身体却出现了异常。2008年春节后,往日干起活来不知疲倦的他经常感到浑身乏力,搬点东西骨骼就被压得“咔咔”直响,并时时伴有偏头痛现象,刘巧英带着丈夫到市内几家医院求诊,医生们说法不一。为了给丈夫治好病,刘巧英关了店面,请公婆照顾孩子,带着丈夫到省城大医院求医。

2008年6月,在省城一家医院,王庆海被确诊为线粒体脑肌病,这种病是一种少见的线粒体结构和功能异常所导致的以脑和肌肉受累为主的多系统疾病,与遗传基因有很大关系,治疗起来比较棘手。听了医生的详细解释,刘巧英心情沉重,但她下了决心,无论怎样,都要给丈夫最好的治疗。

尽管刘巧英给丈夫治病的决心很大,怎奈花费昂贵,住了不到两周,就把带来的1万多块钱花光了。王庆海明白自己的病情后,不愿再拖累家里,一再让妻子给他办出院手续,刘巧英想借钱继续治疗,王庆海苦求妻子:“别让我一个人把家给拖垮了,你再不给我办出院,我就跳楼了!”

拗不过丈夫,刘巧英只得含泪为他办了出院手续,回到家里进行保守治疗。王庆海的病一直没有减轻的迹象,彻底失去了劳动能力,刘巧英家里家外一个人撑着,开了几年的五金店只得转让给别人。家里的钱都花到了丈夫治病上,还欠了些外债。

两个孩子上学,丈夫生病都要花钱,刘巧英把丈夫托付给公公王发奎、婆婆李喜梅照看,自己在市内到处打工赚钱养家。王发奎和老伴育有一子两女,唯一的儿子患了重病,老两口也很着急,尽心尽力地照料着儿子。

2009年9月中旬,刘巧英在新乡市一家制衣厂找了份工作,无论再忙,她每周也要回趟家看望丈夫和孩子。王发奎和老伴年逾花甲,照顾儿子和孙子孙女每天累得腰酸腿疼。时间一长,他们有些吃不消了,开始有了怨言。刘巧英也觉得过意不去,每次发了工资都给公婆买些营养品和好吃的,剩下的工资都给了丈夫和孩子来用。为了省下每一分钱,刘巧英一年也难得买件新衣服,化妆品更是舍不得买。

2010年6月底,刘巧英的母亲打来电话,说她的父亲下雨时摔了一跤造成了骨折,正在医院里治疗。刘巧英听了,心里很是着急,觉得对不起父母。自从丈夫患病后,她忙里忙外,两三个月也回不了一趟娘家,父母60多岁的人了,也需要她的孝敬啊!

那天,刘巧英刚发了工资,她急忙去看望住院的父亲,在医院陪护了父亲一晚上,还把一大半工资留给父亲治病。

刘巧英在父亲身边照顾了两天,没想到公婆在家里急得不行。那天,刘巧英的女儿淋雨有些发烧,老两口照顾着儿子脱不开身,他们知道当天是儿媳发工资的日子,正好儿子的日常用药也吃完了,就盼着刘巧英赶紧回来。没想到当晚儿媳却没有回家,公公让孙子给妈妈打电话,刘巧英得知女儿发起了烧,也很着急,就托付一个要好的邻居大嫂帮她带孩子去卫生所看病,并对儿子说,妈妈第二天才能回来。

王发奎和老伴得知儿媳回了娘家,心里就有些生气。第二天,刘巧英回到家,看到公婆黑着脸,赶忙赔着笑脸给他们解释,婆婆冷着脸跟她要钱给儿子买药,刘巧英小心翼翼地说,钱给爸爸治病了,她现在就去借。没想到,公公憋了两天的火气爆发了,他们骂儿媳吃里爬外,家里丈夫孩子生着病,还把钱给娘家。

刘巧英心里委屈,本想与公婆理论,可又不愿当着儿女的面失态,只得把泪水咽到肚子里。

异乡打工, 数月未接汇款公婆起误会

一晃到了2012年春节,刘巧英看到丈夫的病丝毫未减轻,一双儿女早就入了学,家里花钱的地方越来越多,而她的工资远远不够家里花,她有个好姐妹在浙江宁波一家制衣厂打工,每个月能挣四五千块钱,刘巧英动了心,就和公婆商量,说想到浙江打工。

儿媳想去外地打工,让王发奎和老伴犹豫不定,放走儿媳吧,随着年纪越来越大,他们照顾起儿子来力不从心,再加上还要接送孙子、孙女,有些吃不消。如果不让儿媳到外地打工,家里的负担越来越重,儿子吃药也成了问题。思前想后,他们还是同意了儿媳赴异乡打工的想法。

王庆海在病床上躺了几年,看到父母和妻子围着他一人奔忙,心里既着急又恨自己身体不争气。他难舍妻子远行又说不出口,情绪十分低落。刘巧英临行前,和丈夫说了很多知心话。王庆海流着泪说,他现在活着的精神支柱就是妻子和孩子,不然他都不想活下去了。刘巧英动情地安慰丈夫:“你活着这个家就是完整的,孩子们不能没有爸爸。困难只是暂时的,等我攒够了钱,就带你到北京、上海一些大医院看病!”

2012年3月15日,刘巧英告别家人,坐上远赴浙江的列车。到达宁波后,在同乡姐妹的介绍下,她进入一家制衣厂上班,刘巧英是熟手工人,厂里实行的是计件工资,为了多挣钱,她每天加班加点地干活,第一个月就拿了3000多元工资,除留下少许生活费外,全都寄给了家里。

在那家制衣厂,刘巧英成了干活儿最拼命的一位,别人有事情,她主动替班,一天工作14个小时是常事儿。由于她手快,加班多,最多的一个月拿到了5000元,她只留下600元作为生活费,其余的都寄给了家里。王发奎接到儿媳的汇款,也挺满意,觉得照这样下去,家里的情况会慢慢改善。

流水线上的日子过得飞快,转眼到了年底,刘巧英第一次出远门,加上牵挂着丈夫和孩子,就在腊月二十九这天回到了家。她给孩子买了新衣服,给公婆买了保健品,却连身衣服都不舍得给自己买。

春节那几天,刘巧英只回了趟娘家看了看,其余时间都是陪着丈夫度过的,看到丈夫精神状态不错,刘巧英心里很欣慰。倒是王庆海看着妻子憔悴了许多,也瘦了许多,他心疼地说:“巧英,让你受累了,这个家没有你就完了,我这种病不知道有没有好起来的希望,只有下辈子报答你了!”

丈夫的话让刘巧英泪如雨下,有了丈夫这句话,她觉得为这个家所吃的苦、受的委屈都是值得的。她红着眼圈说:“别这样说,谁让我们是夫妻呢!”说罢,夫妻俩抱头痛哭。

2013年大年初六,刘巧英告别家人再次踏上了赴宁波的火车,一大家子的生活需要她来支撑,她在家里不敢多待啊!回到厂里,刘巧英就投入到了工作之中。

3月,刘巧英往家里打电话时,得知丈夫身体情况很不好,医生建议到省城接受阶段性治疗,以减轻痛苦,治疗费用保守估计也得2万元,为了让丈夫少受痛苦,刘巧英请求公婆带王庆海到省城接受治疗,她会想法筹些钱。

虽然承诺给公婆筹钱,刘巧英心里并没有底,厂里有规定,不允许员工提前预支工资,她只能到处去借。工友们知道她家里的情况后,你五百他一千地支持她,刘巧英筹了1万多元钱寄给了家里,心里踏实了许多。她是个感恩的人,每一笔借款都记录在案,发了工资除了给家里寄点,其余都逐步还给工友。

2013年7月,由于过度劳累,刘巧英昏倒过几次,工友们陪她到医院诊治,劝她身体健康重要,别那么拼命了。刘巧英表面上答应,依然是车间里最辛苦的一个。

然而,当年10月,刘巧英和工友们却领不到工资了,厂方的解释是,公司在一项重要业务中,被生意对手骗去了一大笔资金,资金链断裂,老板正多方筹措,恳请员工们与公司共渡难关,资金到位后,马上就会发工资。工友们觉得老板平时人不错,很少拖欠过工资,就又坚持了两个多月,看到厂方仍发不下来工资,纷纷选择了离开。

一连三个月没领到工资,刘巧英欠工友的钱没有还上,自己生活费也成了问题,自然没有钱寄回家里。公婆打电话催了多次,起初还相信刘巧英工厂出了问题钱发不下来的解释,但看到三个月没收到一分钱,他们沉不住气了,加上邻居们风言风语,说巧英很可能在浙江又找了对象,不回来了。时间一长,老两口对儿媳不抱希望了。他们怕儿子伤心,没敢在他面前说儿媳的事情。

刘巧英过了三个月没工资的日子,只得离开了那家制衣厂。临近年关,各家工厂不再进人,身上又没钱,刘巧英只得忍受着公婆的误解,继续留在当地寻找工作。看到当地保姆紧缺,她找了个保姆的活儿,第一次春节没有回家。

女子无奈,为索要亡夫祭奠权状告公婆

儿媳春节没有回家,也没有寄钱,这让王发奎和老伴愈发相信了邻居们的风言风语,孙子孙女想妈妈,王发奎呵斥他们说:“你们的妈妈跟人家跑了,还想她干什么?!”

妻子过年没有回家,也没有分文寄回来,不禁让躺在床上苦挨日子的王庆海浮想联翩。从父母的谈话和表情中,他猜测妻子在外地有了“情况”,一下子变得心灰意冷。他不愿再连累父母和儿女,不再配合吃药治疗,并产生了自杀的念头。由于父母看得紧,他没有机会实施,病情却愈来愈重。三个月后,王庆海油尽灯枯,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王发奎和老伴按当地风俗给儿子下葬,孙子孙女央求爷爷奶奶给妈妈打电话,让她回来为父亲送别,却被王发奎拒绝了,他恨恨地说:“你们的妈妈背叛了爸爸,我们永远都不会原谅她!”

家里出了这么大的事情,刘巧英却在千里之外的宁波毫不知情。其实,2014年春节以来,她的日子一直过得很苦。起初干了两个月的保姆,黑心雇主只给了她不到两千元的工资,此前借给过她钱的工友家里出了事,她把钱还给了工友。没钱往家寄,又挂念着家里,刘巧英只能硬着头皮给公婆打电话,公婆总是催她赶紧寄钱,还骂她是不是心野了,在外面找了男人不回来了……

每次放下电话,刘巧英总要委屈得大哭一场,越来越怕给家里打电话,可又挂念着家里的丈夫和孩子,内心十分煎熬。没办法,刘巧英给要好的邻居打电话打听家里情况,没想到邻居家电话一直没人接,过后才知道,邻居夫妻到南方打工去了。

在这样的痛苦折磨中,一晃到了2014年8月中旬,刘巧英遇到从老家过来的一个工友,刘巧英忙向她打听家里的情况,与她年龄相仿的同乡对她说,你的丈夫已经过世了,村里都传着你在浙江这边找了对象,不回家了。工友的话让刘巧英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反应过来后,她放声大哭。老乡知道她的遭遇后,对她很是同情。

得知丈夫去世的消息后,刘巧英再也无心留在宁波。随后,她踏上了回家的列车。回到家后,她先去看望公婆及一双儿女,想到丈夫的墓前祭奠一下。让她没想到的是,公婆连门都没让她进,还大骂她“抛夫弃子,没良心”“咋不死到外面”等等狠话。刘巧英苦苦哀求,并哭着说出了自己在浙江的真实情况,王发奎讥讽她“你就编吧,鬼才信你的话呢”!

刘巧英好话说尽,公婆态度依然鲜明:“你一个负心女,没资格祭奠丈夫!两个孩子也不准你看,你不配当妈!”无奈,刘巧英只得回了娘家。

随后的一天,刘巧英到孩子学校等到放学,才见到了一双儿女。两个孩子哭着质问她:“为什么现在才回来?你是不是不要我们了?”刘巧英流着泪对孩子说:“妈妈对得起良心,更对得起你爸爸,你们要相信妈妈!”说罢,娘儿仨抱头痛哭。

正在这时,公公赶来了,他上前驱赶刘巧英,不让她和孩子们接触,刘巧英不想让两个孩子难堪,只得含泪离去。之后,让刘巧英稍感安慰的是,公婆年事已高,抚养起孙子孙女来已经力不从心,后来就网开一面,允许她和孩子见面。

此后一个多月,刘巧英多次上门央求公婆,恳请他们告知丈夫葬在何处,王发奎和老伴让她死了这份心,说这是对她不忠的惩罚。

对公婆的固执和绝情,刘巧英无奈而又气愤,她咨询了律师,随后以公婆违反了传统的公序良俗为由,一纸诉状将公婆告上了法庭,要求享有对亡夫的祭奠权。

2014年11月17日,新乡市凤泉区法院开庭审理此案,被告王发奎和老伴辩称儿媳在丈夫病重期间到外地打工,数月未寄给家里一分钱,未尽到夫妻间相互扶养的义务,丧失了对丈夫祭奠权利的资格。

刘巧英答辩时,请出当初一起到浙江宁波打工的同乡工友作证,说明数月未往家里寄钱是因为工厂出现了问题,工资拖欠三个多月,自己又欠了工友的钱,生活都成了问题,因此无法往家里寄钱。法庭上,刘巧英还出具了在宁波打工期间,几次昏倒被送到医院救治的病历,这些事实工友都给予了证实。

法庭经过调查后认为,虽然我国民法中尚未明确“祭奠权“这一概念,但民法通则中规定,民事活动应当尊重社会公德,祭奠权实质上是基于传统习俗而产生的一种权利,包括亲人死亡情况的知情权、安葬权、墓碑署名权、保持墓碑及坟墓完整权等。公民有权参加直系亲属的葬礼,对已去世的亲属表示祭奠。因此,法庭判令被告王发奎夫妇必须尊重原告作为妻子的知情权,配合原告完成对丈夫的祭奠和墓碑署名事宜。

判决下达后,王发奎和老伴向儿媳告知了儿子墓碑所在的陵园位置。刘巧英随后赶到丈夫的墓碑前,一年来所受的委屈和痛苦都化作泪水,深切告慰九泉之下的丈夫,曾经的一对恩爱夫妻以这样的形式“对话”,让人不胜唏嘘。

编辑/刘 洋

猜你喜欢
公婆工友儿媳
“前儿媳”也能享有继承权
恩怨如污垢
工友艺苑
烦恼,公婆搬过来住了
烦恼,公婆搬过来住了
点赞好儿媳
工友艺苑
工友艺苑
两公婆之间的暴力
放手让儿子儿媳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