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亚
奢侈品鉴定难降低了制售假冒奢侈品者的法律风险,也为受害的消费者诉讼索赔形成了法律上的障碍
手上带着黑手套,拿着放大镜,张琛细致地观察着面前的一款古奇(Gucci)皮包。目前是一名奢侈品鉴定师的他,曾供职于某奢侈品销售平台,担任首席箱包皮具鉴定师。在职时,判断200款奢侈品箱包真伪,并决定这些箱包是否符合公司的寄卖条件,是他一天最基本的工作量。作为一名鉴定师,他需要拥有的,不仅仅是一双毒辣的眼睛,名牌箱包的触感、气味都是他的必修课。“在工作中,只要是味道、手感或是轻重和自己印象有不同,这款包我都会着重鉴定。”张琛告诉《方圆》记者。
所谓奢侈品鉴定师,其主要职责就是辨别奢侈品的真假,由于学习过大量专业知识,并有长时间的实践训练,比一般人的鉴定更可靠。这个职业一般包括皮具鉴定师、腕表鉴定师及珠宝鉴定师,大多有在国际名牌奢侈品公司工作过的经验,转型前分别来自管理、技术、高级销售等岗位,对奢侈品有相当的认识。
如今,张琛已经离开之前供职的网站,在微博上通过照片帮助一些网友进行箱包鉴定。只不过,和所有活跃在典当行、拍卖行、网络销售平台里的奢侈品鉴定师一样,由于我国并没有权威的奢侈品认证体系,不能对奢侈品鉴定师进行考核、评级,他们的从业资质存疑,与此同时,他们也无法出具任何具有法律效力的鉴定报告。
和张琛一样,奢侈品消费者同样面临问题。现在的奢侈品消费者,选购奢侈品不再局限于专卖店,而是包括网购、海外代购、海淘等渠道,因为这里有更丰富的选择和更便宜的价格。但是,有不少消费者在拆开奢侈品包裹后,便会怀疑“这件奢侈品究竟是不是真的”,他们甚至也找不到权威正规的鉴定渠道,来解答心中的疑问。
消费者网购奢侈品鉴定难
一款古奇皮包3088元,标注3.6折;一条普拉达的皮带2618元,标注5.0折;一款迪奥高跟鞋4470元,标注6.0折……这是在某网站出售的奢侈品,从折扣来看,这些价格确实不算贵。在北京从事金融行业的白领熊笑笑告诉《方圆》记者,她从网上购买奢侈品,其实就是为了“图个便宜”。
今年4月,熊笑笑在某奢侈品网站上以12500元的价格购买了一款市面价值2万元左右的纪梵希手包。结果到货后她发现,这款手包的部分缝合处及五金件与专柜看到的有一些差别,为此她致电网站的客服人员,投诉这款手包为假货,对方则明确表示:“如果您对购买的商品存在真伪质疑,请立即到相关法定部门进行产品质量鉴定,并出具书面报告。”于是,她拿着手包来到北京一家购物中心的纪梵希专柜,希望这个专柜能帮她验货,并出具鉴定书。
然而这一要求却被工作人员拒绝了,理由是“专柜不提供验货服务”。熊笑笑告诉记者,销售人员称只对专柜售出的产品出具书面鉴定书,而消费者从其他渠道购买来的同品牌产品,他们没有鉴定真伪的义务。
熊笑笑的经历并非个案,有许多消费者曾经花高价从网上购买奢侈品。记者发现,在淘宝、京东等大型网购平台上,万元以上的奢侈品比比皆是,而且许多网店都标榜自己销售的是海外代购、100%正品、全套小票、支持专柜验货。不过,这些所谓的正品并不能让人真正放心,以阿里巴巴为例,这个全世界最大的网络销售平台,今年正面临多起售假官司,古奇、伊夫·圣·洛朗等奢侈品品牌起诉阿里,称其并未获得奢侈品牌的销售授权。
“我从网上买过十几万的奢侈品,但是有些号称正品的,看上去似真似假,想退货吧,又感觉像真的,想找人鉴定一下真伪吧,也不知道上哪去找人。”一位奢饰品买家告诉记者。在调查过程中,记者分别致电路易威登、爱马仕、古奇、卡地亚等多家奢侈品品牌的客服,声称自己网购了其一款产品,希望奢侈品商对该网购奢侈品进行鉴定,但在询问后,记者得到了近乎一致的答案:奢侈品商不会对普通消费者提供任何有偿或者无偿的鉴定服务。
“让我们来鉴定,我们也怕麻烦。”位于北京东方新天地的一家奢侈品门店的销售人员向记者坦言,消费者从网络等非正规渠道买来的奢侈品,公司没有义务为他们鉴定,而且一般要求鉴定,特别是要求出具鉴定书的消费者,多半是牵扯法律问题,我们只是品牌销售人员,也没有足够的知识来进行鉴定,如果随口一说判断真假,不仅是对消费者不负责任,也是对公司的不负责任。
谁能来做奢侈品鉴定
为了寻找奢侈品鉴定服务,记者试图联系官方部门进行鉴定,通过拨打了12365质量监督投诉电话,电话中的服务人员告知记者,如果对商品的质量有所怀疑,可以去地方检测所进行检测。随后,记者按照对方的提示,找到了北京市丰台区一家质量检测所,检测所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只能对产品的材质、质量做检测,比如判别其材质是否与标识中标注的一致,如果不一致就视为商品质量不合格。但是,奢侈品所涉及的复杂工艺则不在检测范畴,如果消费者购买的是所谓的高仿货,检测所则无能为力。
据记者调查发现,典当行、拍卖行、二手寄卖店等商业机构,往往经营着与奢侈品鉴定有关的业务,这里不可或缺的便是鉴定人员。记者分别走访了华夏、宝瑞通等多家典当行,询问对方是否能对一款奢侈品皮包鉴定真伪。
华夏典当行表示,鉴定必须以典当为前提,典当需要顾客携带好门店出售奢侈品时的小票、发票等证据,经由典当行的专业鉴定人员对物品“验明正身”后,开出典当价格,但典当行本身不会出具任何形式的鉴定证明。包括店里售卖的一些奢侈品包、手表,也只有客户典当时提供的票据,并无鉴定为真品之类的鉴定书。而宝瑞通典当行则表示,对奢侈品可以提供一定的有偿鉴定服务,但是店里的工作人员只能做口头鉴定,不提供任何书面材料。
此外,记者还通过网上搜索奢侈品鉴定后,发现在某奢侈品销售网站旗下,有一家奢侈品养护鉴定工厂,这家工厂自称是“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权威奢侈品鉴定中心。”记者随后致电询问是否能提供鉴定服务,但对方回应称,该中心不为个人提供鉴定服务,只为在该网上寄卖的奢侈品提供鉴定,而且,即便是对于寄卖的物品,也仅仅是进行鉴定,但不会给出任何鉴定报告。
“寻求鉴定屡屡碰壁,鉴定难正在侵害着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律师李靖怡告诉《方圆》记者,如果消费者因为买到假冒奢侈品而想要获得相应的赔付,大致有协商维权、消协维权甚至是诉讼维权的三条途径,但无论是哪条途径,都需要提供相应的鉴定证明,而鉴定无门的现状,让不少消费者只能吃哑巴亏。
就目前来看,消费者网购或者找人代购奢侈品,并没有一个能够完全放心的途径,主要还是依靠消费者自身的判断能力。李靖怡表示,鉴定难降低了制售假冒奢侈品者的法律风险,因为制假者、售假者不用担心消费者拿着鉴定证明,让自己吃上官司,这无疑为假冒奢侈品提供了滋生的温床。
不过,旺盛的鉴定需求不会因为鉴定无门的现状而减少,有消费者迫切地希望提高自己的鉴定知识,也有人嗅到了奢侈品鉴定之中的商机,想把其作为事业来发展。于是,火热的奢侈品鉴定班应运而生。
没有资质的奢侈品鉴定班
10天学费32800元,这是一家奢侈品初级鉴定班的价格,报名学员也并非“来者不拒”,而是要经过面试审核,一期培训班招收的学生在10人左右。这样一个看似条件苛刻的培训班,出现在北京,而且报名的人数还不少。事实上,这个培训班在北京还不少,就在今年7月底,张琛的奢侈品鉴定培训班又要开课,想成为他的学员,需要支付的学费是2天10000元。
记者以学员的身份联系张琛培训班的工作人员时,得知开办该培训班的是一个民间奢侈品鉴定机构,而且,培训之后不会给予任何的资格证书。当记者询问“是否参与完这个培训就能成为一名鉴定师”时,对方坦言,一名合格的奢侈品鉴定师所需要具备的素质,远远不是短期培训就能提供的。这个培训班的作用,只能帮助学员增长一些奢侈品知识,以防日后交易时被骗。
随后,当记者继续以朋友花费高价从海外代购了一件奢侈品皮包,怀疑有假,想要其帮忙鉴定时,该工作人员则表示,我们不为任何个人进行鉴定,只为有合作协议的会员单位提供鉴定服务,开具相应的鉴定证书。只不过,这份证书并没有法律效力,仅具有参考意义。也就是说,假如消费者据此向法院诉讼提出索赔要求,这所谓的“鉴定证书”也通常不能被作为证据得到法庭认可。
而对于奢侈品生产商来讲,这种民间第三方的所谓鉴定证书也处于完全不被认可的地位。记者联系到路易斯威登的官方客服,称自己购买到一个该品牌的仿冒包,并且有一家民间鉴定机构出具的该包袋并非正品的证明,希望将商品拿到专营店进行进一步检验。工作人员则表示,门店不提供鉴定服务,也不采信第三方机构出具的鉴定结果。
这个现状的背后,是奢侈品鉴定师有丰富经验却没有资质的困境。由于我国并不存在权威的第三方奢侈品鉴定机构,也没有“奢侈品鉴定师”的资质认证标准。在上海一家民间奢侈品鉴定机构中,有七名鉴定师,只有一个名为李娜的鉴定师拥有日本奢侈品协会的鉴定师执照,其他六位鉴定师全都没有相关资格认定,只有从业十余年的经验。李娜表示,资质问题是困扰机构发展的最大难题。
“鉴定资质”也同样困扰着二手奢侈品交易市场。据不完全统计,全国二手奢侈品店已经从2012年的512家,增长到2013年的823家,2014年则超过了1000家,在这个正在快速膨胀的市场中,却没有一家真正权威的第三方鉴定机构。有业内人士表示,二手奢侈品交易中的商机巨大,在没有官方权威认证的背景下,容易造成从业人员的鱼龙混杂,长此以往,会对消费者甚至是整个市场造成伤害。
奢侈品鉴定体系亟待建立
中国奢侈品协会会长蔡苏建曾公开表示,国内的奢侈品鉴定尚不完善,不仅没有专门的部门来管理,也缺少第三方权威鉴定机构和具有从业资质的职业鉴定师;而民间机构出具的鉴定结果却不具法律效力,也很难保证权威性,消费者维权时只能将其作为辅助证据。
“目前,国家质监部门只对珠宝玉石、贵金属等属类的产品进行鉴定,暂不涉及其他属类产品。”蔡苏建认为,我国应建立健全奢侈品评鉴体系,这需要与国际奢侈品协会及各奢侈品品牌合作,从而组建权威的奢侈品鉴定机构。同时,相关专业院校也应根据市场需求,有意识地培养职业鉴定人才,并通过多方努力为市场建立一个良性的鉴定评价环境。
也有专家表示,奢侈品鉴定仅依靠行业内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对于奢侈品鉴定出台相应的国家标准,赋予鉴定师或者鉴定机构权威的身份,给予鉴定报告法律的效力,让鉴定装上“牙齿”,真正成为维护奢侈品市场的有力武器。建议相关部门能够尽快拿出一个关于奢侈品鉴定资质的办法。此外,鉴于奢侈品鉴定目前仍然处于混乱的状态,政府层面还应该设立一个管理部门,以达到规范奢侈品市场的效果。
“奢侈品品牌商不能再袖手旁观了。”李靖怡说,奢侈品品牌商是对于自身产品的了解远超普通人,他们拥有丰富的行业资源,专业知识,是最有资格进行鉴定的人,但是品牌商对于鉴定的不闻不问,变相的促使了假冒产品的横行无忌。建议品牌商与相关行业协会能够在鉴定方面联合起来,组织培养鉴定师,提供奢侈品鉴定服务,为维护市场健康发展和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贡献一份力量。
事实上,在日韩等地,奢侈品鉴定已经实现了职业化,出自专业鉴定师之手的鉴定报告,可以得到相关部门的认可。据李娜介绍,想在日本成为初级鉴定师,首先需要通过鉴定考试,然后在二手奢侈品店工作一年以上,如果要晋升中级,则需要三到五年的相关从业经验。而奢侈品鉴定师也有系统的分级,初级鉴定师精通手袋鉴定,中级鉴定师则精通手袋、腕表的鉴定,高级鉴定师则还能鉴定珠宝的真伪。
不过,仍然有专家表达了对奢侈品鉴定师的担忧。由于假冒奢侈品的生产者,特别是高仿奢侈品的制造者,他们对于奢侈品的了解同样也是专业级的,如果法律认可奢侈品鉴定师资质,这些造假者完全有能力混入鉴定师行业,为自己的假冒产品披上一层“鉴定”的外衣,这将严重损害奢侈品市场的健康发展。所以,对于奢侈品鉴定师,不仅要认可其资质,还要出台配套的规范措施,比如,可以规定“鉴定师造假罪加一等”之类的加重情形,以保证行业的纯洁性。
“当然,我们还是要提醒奢侈品消费者,寻求鉴定乃是购买假货后的无奈之举,劳心劳力,为了保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应该更加注重购买前的事项,比如不要贪图小便宜,选择正规商家进行交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