郅尚军
一
2009年7月,新安县在全国获得“中华书法之乡”的桂冠。同年新安县青年书法家,27岁的陈花容在中国文联、中国书法家协会联合主办的第三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评选中,一举夺魁,获得第一名。较之陈花容小一岁的郭延兴更是在全国最有影响的“兰亭书法赛”上夺得一等奖和提名奖。
“书法之乡”是县级区域的最高集体荣誉,而兰亭奖第一名更是书坛竞赛中最高的个人荣誉。同时获得这两项大奖在全国仅此新安一家。这兰亭赛第一名决不亚于历史上的科举状元,不亚于世界体育竞技场上的奥运冠军。新安书法在全国书法界的突然发力,一鸣惊人,使新安县顿时声名雀起,名扬全国,被中国当代书法界称之谓“新安现象”。
为什么这些文化界的至高荣誉能够垂青于新安,能够光顾新安这块土地?这还得从新安书协主席拓文敬同志谈起。
书协是县文联下属的一个名不见传的群众性的学术性组织,领导大都不专业,只是兼职。只是在闲暇的时间里组织县里的一些书法爱好者在小范围内一块磋商书艺,参加上级有关行业的学术活动。抑或做一些应景差事,如帮助单位写个牌子、建筑典礼写副楹联、开会写副横额、商业广告或每年写些春联……
新安本来就是一块文化的热土。
新安地处中原腹地,处于千年古都洛阳和西安之间,是二京之间往来的必经之路;千年雄关——汉函谷关就位于新安境内;诗圣杜甫一首《新安吏》使新安在中国文学史上青史留名;还有被称为石刻唐书的《千唐志斋》……
1998年,时任县政协副主席的拓文敬同志,接任了这个在中国政坛上还够不上任何品级的县级书协主席。拓文敬是一个土生土长的新安人,出身于贫苦的农家。他毕业于河南科技大学医学院,具有深厚的文化功底和艺术素养,对书法艺术情有独钟。
早在十多年前,他在担任新安县副县长时,主管全县的文化、卫生、旅游和教育。但样样工作都抓得有声有色。
他抓教育工作,把搞好教育基础设施建设诠释为“党心所向,民心所系,良心所指”的三心工程。新安县当时还是国家级贫困县,县政府从极度拮据的财政中仅解决了180万元,他动员全社会方方面面的力量,多方筹措资金7000多万元,在一年内一口气建成了128所中、小学,使新安的教育面貌焕然一新。当时在全县最好的、最漂亮的建筑是学校,彻底改变了新安各级校舍破败零落的局面。“二基”教育在全国率先达标合格。“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使新安的教育质量至今仍处于全市、全省的领先地位,高考升学率连续九年处于全市第一名的不败记录,都是他主管教育时打下的坚实基础。
旅游开发,他率先打出新安“旅游开发,强县富民”的旗帜。黛眉山成为世界地质公园;龙潭峡被世界教科文卫组织称为世界上最美丽的峡谷;龙潭峡景区早已在全国闻名遐迩,成为国家5A级景区,每年车水马龙,万人云集。万山湖品牌享誉全国。千唐志斋博物馆成为国家4A级景区。还有荆紫山、黛眉山、始祖山、奇石山庄、樱桃沟农家乐,形成一条闻名全国的黄金旅游线路,使新安真正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旅游强县,成为八方游客向往的地方,象一颗熠熠闪光的明珠,镶嵌在中原大地上,看到今天新安旅游业的大好局面,人们不会忘记他为此倾注的大量心血,不会忘记他当年打下的基础。
抓卫生,他大胆地支持、帮助新安县人民医院同柬埔寨泰莱国际贸易公司合作,在柬埔寨创办“新泰医院”,鼓励他们走出国门,实现新安医院到异国他乡去发展创业的梦想。
拓文敬同志有段名言:新安是生养哺育我的地方,也是我终生孕育创造希望的热土,面对这块热土妄自菲薄是没有根据的,不思进取是没有出息的,玩世不恭是不负责任的。我时常怀着敬畏的心情向列祖列宗默默发誓,我要满腔热情地投入到对新安的建设,把我的全部心血和智慧奉献给这片热土,把一个富丽堂皇的人间乐园留给子孙后代。
世界上的任何事情不在大小,而看如何对待,关键是人的因素,特别是领导者的因素。拓文敬接任这个县书协主席,他不是看重这个官职大小,而是看中这里面大有文章可做,有奔头、有干头。他清楚地知道,在当今经济发展的大潮中,小商品可以做成大市场,小加工可以做成大产业,小主题可以写成大文章,小舞台可以演出大剧目。既然接下这个差事,就要扑下身子,全心投入,要干就干它个轰轰烈烈,干它个天翻地覆。
二
中国是一个拥有数千年文明的国度,作为中华文明古国的基本要素,用毛笔书写汉字的毛笔文化应该占有特殊的地位。
中国用毛笔书写自己的文字,大约始于商朝之后的周朝。因中国迄今发现的甲骨文都属于殷商,自周朝之后的文化遗存,至今发掘出土的均为竹简和丝帛。竹简是甲骨文化的后续,而丝帛乃为毛笔文化的源头。
在中国二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特别是在隋朝科举制度确立之后,毛笔文化,作为一种书写工具和艺术被推向到了极致。上至帝王将相、政客官僚、才子佳人、文人骚客。下至乡村私塾、阴阳先生、幼学蒙童,都是用毛笔作为一切政务活动、思想交流、登科致仕的工具。因为他们从讶讶学童便开始接受这种系统的、严格的毛笔文化的训练。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因里,中国的古代文人对书法的苦学苦练,不光是为了登科入仕,而是一种人格和生命形象的重塑。就象西方虔诚的伊斯兰信徒,不畏千里万里到麦加朝圣和佛教徒的坐床作课一样,从不计较时间和辛劳,似乎只有这样才能进入仙界佛国。
当代著名学者余秋雨对古人苦练书法曾作了入木三分的描述:传说古代有人磨墨写字,日复一日,把贮在屋檐下的几缸水都磨干了;有人写毕洗砚,把一个池塘的水都洗黑了;有人边走路边在衣衫上用手指划字,把衣衫都划破了……最令人惊异的是,隋朝时的书法家智水,写坏的笔头竞积满了五大筐子,这筐子每只可容纳一百多斤的重量,笔头虽轻,可五大筐加在一起,也总该有一二百斤吧。唐代书法家怀素练字,用坏的毛笔堆成了一座小丘,他素性挖了一个坑来掩埋,起名曰“笔冢”。没有那么多的纸供他练字,他就摘芭蕉叶代纸练字。据说附近的上万株芭蕉树都被他摘光了芭蕉叶。
先不辩这些记载传说的真伪,只是说明古代文人对毛笔字的痴迷和执着,达到了惊天泣地泣鬼神,无以复加的地步。中国的书法就是这样练出来的,中国的文人就是这样练出来的。
在中国几千年的书法史上,就曾出现过王羲子、王献子父子、颜真卿、柳公权、米芾、怀素、苏轼等书法大家。千百年来他们同其他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一样,象闪烁的群星点缀着祖国的万里长天,滋润哺育了华夏民族一代又一代书法英才。
时至今日他们留下的真迹墨宝,价值连城,作为稀世珍品为中国及世界人民所喜爱、所珍藏。成为一代又一代书法爱好者争相一睹,摹拟、临贴、学习的范本。
上世纪三十年代的鲁迅、郭沫若、茅盾、于右仁……他们在书法艺术上的造诣,可堪称书法大师。
翻天覆地、扭转乾坤,一生没有握过枪杆子的毛泽东,靠着一支小小的毛笔,写出千古绝唱,写出雄文五卷、指点江山、决胜千里,而他的狂草书法艺术可谓达到了出神入画、炉火纯青的高度,被世人称为“毛体”。
三
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虽然毛笔文化作为读书人所独有的高雅行为,受到世人的尊崇和羡慕,可毕竟还是少数文人的行为,能够接受传统文化熏陶及功成名就者,可谓凤毛麟角,而绝大部分目不识丁者并没有此番雅兴。
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全民教育的普及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用硬笔书写文字的工具,以它的方便、实用、快捷为社会所广泛接受,逐渐取代毛笔,使毛笔文化一落千丈,渐渐淡出了人们的生活。特别是在电脑进入人们的生活,信息时代、网络进代,人们不说用毛笔,就连硬笔书写工具的钢笔、圆珠笔、铅笔也备受冷落。
特别是当今社会,人们都惜时如金,日夜奔波着、忙碌着,能够心平气和的坐下来,悠然自在的提起毛笔,平心静气地写毛笔字的人是少之又少了。
如何使已经衰落的毛笔文化艺术重振雄风,怎样变成全社会的行动,服务国家经济发展大局,提高全民素质,净化社会风气,引导人民走向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健康的生活方式,让古老的中华书法艺术在新安大地重放异彩,是拓文敬同志苦苦思索的问题。
拓文敬首先在书协的范围内,鼓励县里两个书法带头人李孟渊、张焉如定期举办书法沙龙活动,培养热爱书法的骨干力量,使之逐渐形成星火燎原之势。为新安县的书法爱好者提供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使他们能够经常坐到一起切磋技艺、谈文论道,互相激发鼓励,取长补短。他们开始频繁效仿古人雅集,举办书法雅集,为吸引更多的爱好者和同仁来聚会,他们经常贴出海报,布告全县,不论是知识分子,各级干部、凡夫走卒、乡村野老,只要爱好书法都可前来参加。
如磁涧镇掌礼村38岁的青年农民王怀阳,曾祖父王广庆曾是民国时期的河南大学校长,自幼受家庭文化的熏陶,热爱书法艺术,整日蜗居在乡村自娱自乐,就是苦于没有施展才华的机会和舞台。书法沙龙成立后,王怀阳获得了最大的心灵满足,他每天和书法好友们挥毫泼墨、谈书论艺,成为书协沙龙的主要成员。
新安著名企业家马建华,来自新安县最北部的峪里山区,从小对书法并没有什么兴趣,退休后他经常靠打麻将来打发时光,经拓文敬动员参加了书法沙龙活动之后,他每天苦学苦练,笔耕不辍。功夫不负有心人,练书法三年来,他以独特的视角和创意的笔法,大胆探索,勇于实践。他独创的“龙”、“鹤”、“竹”字独树一帜,灵动活现,已获得国家专利。2013年5月11日他的书法作品获得了由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中国现代文化学会和中华大地之星共同举办的“共筑中华梦”征文奖,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周铁龙亲自给他颁奖。
2012年马建华邀请一山、孙金龙、唐诚青、高凯、拓文敬等共聚新安举办画展,谢觉哉夫人王定国亲笔为他们题词写了“龙腾新安六君子”以示祝贺。马建华这种创意书法形式将开创中国书法书画双馨的先河,将使我国的书法艺术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
他先完善机构,亲自帮助全县各乡镇,厂矿企业,高初中学校,街道社区,建立了20多个书协分会,千方百计把全县的书法爱好者动员起来开展各种形式的书法活动,还帮助他们成立了黛眉书画院、汉关书画院、龙翔书画院……为书法爱好者提供创作基地。时至今日全县的每个书法爱好者,都有自己的工作室。组织书法艺术名家到各分会去开书法讲座,上课堂讲授书法技巧。青年书法家张绍峰在新安新城实验小学的书法讲课在全体教师中掀起了轰动性效应,那场面不亚于明星演出产生的社会效果。
拓文敬还带领书法名家走出去,同外地外省的书法家们进行广泛交流,还邀请全县著名书法家举办各种书法活动。“龙腾新安六君子”画展就是其中最突出的一例。
拓文敬在新安各级各类学校推广书法教育,提出“认认真真写字,堂堂正正做人”。使新安书法教育从儿童从基础抓起。
年已九旬的离休干部李廷魁老人也加入到书法活动的行列,每天坚持练字一个多小时,十多年从未中断。
新安书协及下属分会还经常举办各种书法参赛活动,对于其中的优秀作品,并推荐到市、省及国家举办的各种赛事评选活动,为大量的书法爱好者开拓视野,增长见识。他们把握书法艺术的流派、走向及发展的趋势,为一大批青年才俊的脱颖而出指明了方向,铺平了道路。
根基越大,建筑越雄伟;根系越深,才能枝繁叶茂;群体越大,才能英才辈出。时至今日,新安已拥有国家级会员15人。他们分别是:拓文敬、李优良、李孟渊、张焉如、陈化容、郭延兴、杨建学、王怀阳、何建安、张绍峰、曹红森、裴志强、薛石林、高飞、王二红。省级书协会员40多人,市级书协会员上百人,形成了灿若星河的书法家群体,闪耀点缀着祖国的万里苍穹。
我们在电视上看到过亚运会开幕式上,数百名身披腰鼓的陕北农民龙腾虎跃,擂击腰鼓的场面,步调一致,整齐划一,鼓声震天,那气势,那雄姿真是天摇地动,撼人心魄。
我们曾看到过少林武术的才艺表演,上千名武林高手,组成浩大的方队,举手投足,一招一式,如雷霆,似闪电,真是排山倒海,气壮山河。
你看到过千人书法比赛、万人观看的宏大场面吗?上千名书法爱好者在开阔的场地上,一字儿排列,砚池如海,笔管如林,宣纸翻飞,挥毫泼墨,运笔如神,使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耳目一新。这样的书法比赛在新安一年举办一次,已持续许多年了。
在新安县书协主席拓文敬同志锲而不舍的努力推动之下,十余年间,新安已有千千万万的人投身到书法活动中去,已形成了老、中、青、少多级书法梯队,在书法界掀起了一阵排天巨澜,形成了新安独特的人文景观和文化方阵。
四
近些年来,中央号召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呼唤社会正能量,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学习国学,弘扬民族传统文化。而在新安兴起的全民书法热潮,恰逢其时,正是对中央精神最好的诠释和践行。
书法艺术是一种高雅的艺术活动,是一种神智和意志的修炼,它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陶冶了人们的情操,升华了人们的思想境界,提高了人们的道德水准,健康了人们的体魄,起到了任何活动所不能替代的作用。
目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书法艺术已进入寻常百姓家。无数的名言警句、诗词歌赋、佳作名篇,经过书法艺术的重塑,以无数的条幅、横幅、大框、匾额等形式,出现在千家万户的厅堂、卧室、枕前、案头。尊重前贤、崇尚科学、自我励志、奋发向上、警世子孙、孝敬老人,形成一种新的家教文化现象。据不完全统计,在新安城乡开设的字画装裱商店、门面不少于50家,已形成了一个初具规模的文化产业。
中国书协驻会副主席兼秘书长赵长青来新安考察,看到书法艺术活动在新安这样广泛、这样普及、这样深入人心,他深有感触地即兴赋诗“书法进万家,庭堂添文雅,写好中国字,信步走天下。”这就是被中国书法界誉为独特的“新安现象”。
目前,在新安大地,书法艺术以它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深邃博大的内涵,已渗透于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热爱书法、学习书法蔚然成风,形成不可抗拒的时代潮流,浩浩荡荡,势不可挡。已经改变了并将深刻地改变新安人的精神面貌。
如今新安城乡,打麻将赌博的人少了,说闲话招事非的人少了,各种无聊荒诞的行为少了,粗俗愚昧的行为少了,真正荡涤了污泥浊水,净化了社会风气,提高了人们的文化素质,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融洽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实现了新安社会的高度和谐,实现了新安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化的双跨越。
几年来在新安书协的示范带动之下,各种各样的文化协会,艺术剧社、文学团体,像雨后春笋一样应运而生,遍布新安大地。一个人才辈出、星汉灿烂的时代已经到来,一个万紫千红、百花盛开的春天已出现在新安大地上。
尽管拓文敬同志在开拓新安书协的道路上获得了巨大成功,可他并没有志得意满,并没有停止前进的脚步,他还在精心谋划,夙夜思索。他还是志存高远,壮怀激烈,思考着如何把书协这篇文章做的更好,把书协这个产业做大做强。他正在训练队伍,整合资源,冲出国门,走向世界,准备把新安书法艺术精品推到港澳、台湾、东南亚诸国,去韩国、日本、美国、欧洲搞书展,以中华书法艺术的强大魅力去招商、去引资。像又一次郑和下西洋一样,云帆高挂,百舸争流,重振国威,把古老的中国文化传遍世界,把古老的中华文明远播天涯海角。
责任编辑/廖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