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心防”,锻造坚强铁军

2015-08-01 17:18李燕燕
时代报告·中国报告文学 2015年2期
关键词:官兵部队心理健康

李燕燕

2014年4月10日,《解放军报》刊登题为《锻造无畏的“水下尖刀”——南海舰队某潜艇支队372艇锤炼打胜仗能力纪实》的文章,讲述了这样一件事:一天,该艇正执行远航巡逻任务,在数百米深的大洋潜航,遭遇海水密度突变造成的“断崖”掉深。这是潜艇水下最危险的状况之一,如果不能迅速控制下潜状态,“掉深”到极限深度便会艇毁人亡,外军潜艇曾有过血淋淋的教训。此时,事发海域水深数千米,该艇失去浮力急速下沉,主电机舱管道因深海巨大压力而破损,海水汹涌而入……危机时刻,全艇官兵条件反射般的反应速度和指挥员果敢正确的应急处理,3分钟内,在能见度几乎为零的水雾环境中,关闭了大大小小近百个阀门和开关,操纵了几十种仪器,将险情成功化解。后来,该艇集体荣立一等功,并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荣誉称号。

人们在赞叹潜艇官兵们临危不乱的处置时,可能不曾想到,这样优异的表现,还取决于一个重大因素:官兵强大的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

——“战胜首先是心胜”,正在某一线部队为战士做心理团体训练的冯正直评价说。冯正直教授是第三军医大学心理学院院长。90年代末,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组建之前,冯正直与李敏等3个年轻人主动请缨,来到了社会医学教研室,开始了心理学的艰难起步。“我们没有心理学背景,但我们有的是一颗爱军强军之心。我念书的时候,基层官兵的心理问题已经引起了军委领导的关注。战斗力的组成要素非常复杂,但心理能力一定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

——“当前最亟需解决的是心理学在部队的‘污名效应。一听到与此相关的测试,战士们立马拒绝,担心与‘心理问题搭上界,从此影响进步;领导连连摆手,生怕与‘管理不善沾上边,从此惹上麻烦。”该校心理专家李敏教授面色凝重地介绍。这位清瘦睿智的中年女子,将美军关于“提升心理弹性,增强应对各种恶劣环境的能力”理念与实践结合,形成了一套以“心理弹性”为主题、正在全军推广的特色心理服务项目。她曾亲自到舰艇部队、海军航空兵部队开展心理培训,最长的时间连续呆上六个月,亲眼看到“做培训和不做培训的差别”。她相信,在“掉深处险”中创造了“中国奇迹”的官兵群体,一定接受过专门的心理“煅造”。

一则消息的解读,表达了对心理能力这一“隐形战力”的理解和态度。

“教为战、医为战、研为战、学为战”——近年来,第三军医大学把为部队心理服务作为提升我军战斗力的重要途径,着眼官兵军事训练、思想教育和工作生活中的心理问题,潜心探索心理训练中的特殊规律,不断拓展为基层部队、基层官兵提供心理服务的途径,打造军事医学心理防护盾牌。

1998年,经过10年的摸索,《心理学》课程在第三军医大学已颇有影响。当时,社会心理学教研室共有包括第一任主任冯涟琐教授和冯正直、李敏等7名教职员工。最初的这个7人教研室,更多地是在承担医学心理学和护理心理学教学任务。为部队基层官兵服务,还未敢摆上桌面。

进入新世纪以来,学校党委敏锐地意识到,无论是高技术局部战争的突发性、激烈性、对抗性和毁伤性,还是非战争重大军事行动的高强度、高风险;无论是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变革的深入,还是现代医学从生物医学模式到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的转化,都对部队官兵的心理素质和心理服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学校请来校内外的院士名家,围绕面对新形势、新使命、新任务加强心理学科建设等问题进行把脉会诊,一份份决策参考建议书摆上学校领导的案头。

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该校决定把心理学科纳入该校军事医学学科体系进行建设,趟出一条为部队提供科学规范心理服务的新路子。

2001年,学校把政治教研室军人心理学教学组、护理系护理心理学教研室、基础部社会医学教研室合并组建三医大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并在三所附属医院的神经内科开设了心理门诊,培养并壮大学科人才队伍。在此基础上,该校还先后建立起情绪障碍、动物行为、认知神经、生物反馈、心理测评等6个教学科研实验室,开展军人心理咨询服务和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围绕我军常见重大精神障碍防治、军人心理教育与训练等特色方向开展科研攻关。

为了高起点地规划心理学的学科建设,该校专门邀请军事理论专家和地方大学的多名心理学专家,共同论证心理健康中心的规模和定位。

经过几年的建设,三医大的心理学科实现突飞猛进的发展,到本世纪初,有了一支由7名教授、15名副教授组成的心理教育、咨询、治疗与训练骨干队伍,建立了4个心理门诊、5个心理咨询服务站和6个实验室,初步形成了军人心理教育训练、军人心理咨询疏导、军人心理损伤防护和军人心理障碍诊断干预四个具有特色的学科发展方向,在国家级课题、省部级课题、统计源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全军科技进步奖等重大指标上不断突破。

为基层官兵提供心理服务的梦想在多年之后,从“心中没谱、力不从心”到“卯足干劲、底气十足”,终于慢慢成为现实。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开始转型。

而心理专业在多样化军事斗争卫勤保障任务中的职能作用,得从2008年说起。那时,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隶属第三军医大学护理学院(原护理系)。

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当别人一批批地满怀报国之情奔赴抗震救灾一线的时候,时任第三军医大学护理学院院长的朱京慈和政委的寇晋,却坐在自己的办公室里“犯愁”。

原来,5月12日下午,大地震发生后,两位主官和几个院领导刚把惊魂未定的学生安顿好,就在学院前的广场上召开了干部紧急会议,商议能为灾区做点什么。当时大家只有一个心愿:一定要到灾区参加救援!短短一天的时间,教员们的请战书像雪片般飞到系党委,学员们的决心书把校园主干道的两侧都挂满了,性急的同志甚至把迷彩背囊都准备好放到了办公室里,就等着一声令下奔赴灾区了。尽管5月13号学院党委就向校党委递交了请战书,可是,除了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冯正直和即将硕士毕业的年轻讲师戴琴被编入别人的医疗队外,护理学院再没有领到别的任务。这让大家实在感到不甘心。

那时,最有可能上一线的就是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可当时人们关注最多的都是鲜血淋漓的生命救援,心理救援一时半会很难引起人们的重视。“不是去几个专家配属别人,我们要专门组建一个心理救援队,到抗震救灾最前线,专业的、系统地、深层次的开展心理救援工作。”护理学院党委“野心勃勃”。

要想做到这一点,他们不能坐等,他们要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的实力。“试验点”很快找到了,那是重庆受灾最严重的梁平县,有两所小学在大地震中倒塌了。5月17号一大早,寇晋就带着教研室的一个教授和两个硕士研究生出发了。一路打听一路找,硬是沿着山路找到了在地震中被毁严重的文化镇小学。

根据老师们的指点,他们见到了已经复课的孩子,和那些受了伤在县医院正在接受治疗的孩子们,和他们在一起整整呆了两天。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他们几次耐心的心理辅导,孩子们的脸上终于又出现开心的笑容。在文化镇小学,他们甚至还为一些遇难孩子的家长做了心理辅导。当他们准备离开的时候,老师们不停地问他们,下次什么时候再去给他们做疏导。

两天的心理救援工作,卓有成效。

与此同时,留在家中的人也没有闲着。

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副教授杨国愉是5月16号从外地出差赶回的。听说教研室有可能到抗震救灾一线做心理救援,想到前线一定很需要心理辅导资料,他一回来就忙着组织教员、研究生加班加点编写了《心理救援人员培训手册》、《救援人员心理自助手册》、《灾区民众心理救援手册》三个手册。

三个手册涵盖了灾区可能的三方面人群,以问答的形式款款道来,内容简明扼要,通俗易懂。且每本手册只有巴掌大小,小巧精致方便携带,可以随意揣进随身的口袋里。

三个手册分别以红蓝绿三种颜色做封皮。翻开其中那本绿色封皮的《灾区民众心理救援手册》,小小的扉页上,几行隶书的小字赫然映入眼帘:

你不是孤单的,黑暗中我们来了,你的亲人来了。

你安全了,来,让我紧紧拥抱你。

你看到、听到、触到的痛苦和危险,我们非常难过。

这不是你们的错,不要悔恨,也不要反复回想。

不要去克制自己的情感,哭吧,说吧,倾诉吧。

别害怕,孩子,我们会爱你,照顾你直到永远。

你所有的反应是遇到灾害时的自然表现,我们深深理解。

你的坚韧、你对生命的渴求震撼着我们每个人的心灵。

能够活着,还有什么可怕吗?朋友。

让我们为离去的人们深深地祈祷!

让我们为生命的奇迹真诚的祝福!

要相信党和政府,相信解放军,相信每一个想念你们的人。

当你耐心地读完这段真诚体贴的文字,你是否心生感动?你是否感到心灵犹如受到了春风化雨般的抚慰?在每一本小册子的扉页和封底上,都有一段类似这样的文字或诗句,在感动着你、诱惑着你继续翻动书页去读完他们希望你知道的内容。小册子是简装的,可他们的苦心和诚意却是精装的。

三个手册他们一下子就印制2万册。

从梁平县一回来,寇晋就把他们开展工作的情况向学校领导做了汇报,同时向学校提出了组建心理救援队,奔赴四川灾区开展心理救援工作的请求。这次,他们的请求得到了批准。

5月21号上午,由8名教授、讲师、心理咨询师和研究生组成的“第三军医大学心理救援队”,在护理学院政委寇晋的带领下,带着自编的15000册心理救援手册,带着各自的迷彩背囊,沿着成渝高速公路,向着四川灾区一路飞驰而去!

德阳、汉旺、都江堰、映秀、理县、汶川。心理救援队走遍了第三军医大学医疗队所在的每一个地方,而每一个接受过三医大医疗救援的地方,也都接受到了心灵的救援。

他们在一线灾区实施心理救援24天,行程3500多公里,发放心理救援手册15000余册,举办各种讲座27场,团队辅导群众及官兵3500余人,为灾区群众和伤病员开展个别辅导1200余人次,其中重点干预73人。

六一儿童节到了,队员们带上精心准备的文具、糖果等礼物,来到理县朴头村小学和孩子们一起过节。他们和孩子们一起唱歌,一起画画,给孩子们讲故事,一起作游戏,把礼物分送到每一个孩子的手中,让经历了无情灾难的孩子们,感受来自人间的温暖关爱。

这时候,正在给孩子们讲故事的队员汪涛,接到了7岁女儿的电话:

“妈妈,你忘了今天是儿童节吗?”

“宝贝,妈妈没忘,可是灾区的小朋友更需要妈妈,等我回来给你补上,好吗?

“你去灾区了,爸爸也去灾区了,我好想你们!”

本来就很思念女儿的汪涛,声音哽咽了:“乖女儿,我们也想你,等爸爸妈妈完成任务就回来陪你,好吗?”

女儿却懂事地说:“妈妈,我只要听到你的声音就好了。”

对还没来得及跟孩子说完“节日快乐”,汪涛的眼泪已夺眶而出……

在灾区,最苦的是受灾群众,最累的却是部队的救援官兵。

看到救援官兵没日没夜地扒废墟、救伤员、掩埋遇难者遗体,灾难的血腥和极度的疲劳轮番摧残和消耗着战士们年轻的身体和心灵。有的战士几天不想吃饭,不想说话,满脑子都是“救人、救人”,一停下来就为死难的同胞感到难过,不由自主地流泪……

队员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特别想用已之所长,帮助他们解除一些心理压力。可是,跟部队联系时,却常常被婉言拒绝。“遇到这样尴尬的情况,我们就会自我鼓励:没关系,我们主动出击!再难,我们也要为战士们做点事儿!”

于是,每到一地,队员们都兵分几路,到每个指挥所自我介绍、发放资料,一次又一次地向人们宣讲心理救援的作用和意义。

在映秀,他们例行去在映秀执行救援任务的武警成都支队发放资料时,正遇上该队政委李丕金大校。听他们说明来意,李政委立刻爽快地表示欢迎:“你们来的正好啊!我们战士太辛苦了,心理压力很大,我正准备去成都请心理专家来帮助他们呢!”

李政委的话,让队员们倍受鼓舞。队员们连夜收集该部队的基本情况、光荣传统、先进事迹以及官兵心理现状,并把它们融合到辅导内容中。第二天,就在散发着刺鼻异味的废墟作业现场,和官兵们一起席地而坐,由杨国愉副教授和两名硕士讲师主讲,分三组展开了大规模的心理辅导。

就这样,他们在废墟旁、卡车上、帐篷里、甚至消、杀、灭的现场,艰难地开展着工作。

有一次下部队时,他们看到特种兵部队的一名战士正拿着他们的分发的手册,打着手机一字一句地读给他在北川执行任务的战友听,他们感动的眼眶都湿润了:那无疑是对他们辛勤工作的最高奖赏啊!

通过队员们不懈地努力,第三军医大学心理救援队逐渐扩大了影响,打开了工作局面。先后在驻渝某集团军特种兵部队、37师109团、铁军127师、71782部队,武警成都支队、8651部队、武警理县中队、理县人民武装部、驻渝某集团军防化团、阿坝军分区等20余个部队单位,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和心理辅导,有效的维护一线官兵的心理健康。

听说三医大有个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某边防部队专门派人前来学校“求援”。原来,由于长年在人迹罕至的高原上驻守,不少官兵们变得越来越沉默寡言,与人交流困难,甚至表现出焦虑或抑郁情绪。中心闻讯,立即派出多位教员前往该部,进行“对症下药”式治疗——按照书本上讲的,面对面教战士如何放松以调控焦虑情绪。谁知,教员们费了不少劲,战士们却收效甚微,有的人像个“闷葫芦”,有的人表现出反感和抵触,甚至看到教员就“绕道走”。

为什么按常理应该见效的手段在高原战士身上却“不灵”了?教员们百思不得其解。为揭示这些心理问题产生的真实原因,他们下决心以科学的研究去揭开这个“谜团”。

机会很快来了,一次在和某部队当领导的战友通话,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冯正直主任得知这个部队的一个营即将开赴高原进行为期2个月的长途拉练,计划从海拔1000米的驻地拉到6000米的高原上。战士们的焦虑和抑郁情绪跟海拔高度变化有没有直接关系?教员们一合计,认定这是一次千载难逢的跟踪研究机会。跟随调研的冯正直等2名专家细心地对战士“察言观色”,结果一连串意想不到的结果出现了:当海拔达到2620米时,战士的焦虑情绪比较严重,而抑郁情绪相对不太明显,直接的体现是情绪容易激动、认知能力明显下降,这一过程的恢复期一般要2天左右;当海拔达到3585米时,战士的焦虑情绪突然开始下降,而抑郁情绪明显增加,直接的体现是沉默寡言、思维推理能力明显下降,这一过程的恢复期一般要7天左右。这项研究成果后来写进了《部队急进高原过程中的心理应激反应及对策研究》,其学术和实践价值得到部队和专家的普遍认可。

经过这样一件事,第三军医大学的心理专家们认识到:由于部队官兵的生活环境、使命任务、生活方式特殊,相关心理服务有其特殊的规律,必须“摸清底数再出手”,来不得半点马虎。

为了准确把握部队的心理服务需求,专家们全面“动”起来。先后到成都军区、沈阳军区、海军、空军、总参、总装所属的300多个团以上部队和院校,对6万余名官兵进行大样本心理普查,连续数年对13集团军、成都空军、总装基地等单位官兵,进行跟踪测查,基本掌握了基层官兵的心理状况和变化趋势;深入新疆、西藏、海南、黑龙江、浙江等20多个省区,对驻守高原、寒冷、湿热、干燥,以及边远、闭塞、荒凉等艰苦地区的官兵心理,进行了重点调研,基本摸清了官兵在特殊环境中的心理特征和突出问题;结合部队遂行军事任务,对参演部队和执行藏区维稳、国际维和、远洋护航等任务的官兵的应激心理,进行了全面测查和深入分析,特别是在几次抗震救灾过程中,专家们在提供心理服务的同时,对救援官兵的心理状况进行了全面筛查,基本了解了承担急难险重任务状态下官兵的心理应激反应和嬗变特征。

调查结果显示,常态条件下,在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等6项主要指标上,对照“SCL-90中国常模”,部队官兵心理问题检出率高于地方同龄群体;与部队既往调查结果相比,也呈上升趋势。应急任务时,官兵心理问题的检出率成倍增加,从平时的16.5%剧增到43.3%。并且执行任务时间越长,问题越明显。特殊环境中,各类心理问题的检出率明显升高,因环境恶劣产生的心理问题既有共同性,也有明显的特定环境差异,有的还与过去的研究结论不同。

沉甸甸的调查结果,让第三军医大学的心理专家们顿生“紧迫”之感:基层官兵急需普及心理知识,以提高自我调适能力;驻守特殊环境和执行应急任务的部队,必须有全过程的心理干预;对官兵心理活动的规律、特征及疏导方式,还需要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

据此,第三军医大学的心理专家们带着问题去部队,带着新任务回来研究,再带着方案到一线去实践。

一套效果显著、形式多样的部队心理服务的“五个一”服务模式被逐步建立起来:开展一次心理普查、实施一次团体心理辅导或训练、讲授一堂心理健康课、进行一批个别心理咨询、发放一批心理健康手册。

一批新的研究方向在服务一线的过程中确立,比如,“恐惧的消退机制”,让官兵适应未来战场的心理能力;“弹性心理机制”,鼓励官兵在严酷的条件下化压力为动力。李敏教授曾亲眼看到,一位从入伍伊始,便把“回家”二字挂在嘴上,让连队领导头疼不已的“90”后士兵,在接受了与“解压”相关的一系列心理训练后,竟真的开始点点蜕变、慢慢成熟,一年后,李教授再见到他,这位小伙子竟主动与教授打招呼,并告诉她:我发誓要“扎根部队”干出名堂来!

“张老师,你就像我的妈妈一样,那种神态,那种感觉。”无论走到哪里,张俐教授都是战士的“张妈妈”,战士们愿意靠近她,和她讲悄悄话。可是大家却不知道,张俐老师身患肺癌,顽强地与病魔战斗的同时,把母亲般的抚慰和欢笑给了这群“孩子们”。

2013年,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被升格为心理学院,下辖基础心理学、军人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军事心理学、行为医学、发育神经心理学、教学实验中心、发育神经心理学等教研室,为部队心理服务走向更加科学规范的轨道。

“我们要以心理素质训练为特色,不去照搬照抄兄弟单位已经做得比较成功的经验。”

“我们要以心理测评掌握官兵心理特点和规律为出发点,所以在现场首先要学会倾听。”

“我们要以心理咨询和疏导为关键点,逐一解决重点和棘手问题。”

……

这是心理学院一次党委会上所讨论的加强心理服务“若干举措”。

心理训练的复杂规律,在日复一日的实践中被一点点掌握、抓牢。根据多年的调查研究结果,第三军医大学的心理专家们组织编写了《军人心理素质训练》、《战时心理调控手册》、《抗震救灾心理救援手册》等20多本专著和手册;研发的“军人心理健康档案及咨询系统”被总参所属部队及全军其他基础部队采用;研发的“军人素质量表及训练模式”被全军100多个单位推广;研制和修订了具有军人常模的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等量表。

近日,在中国援利医疗队驻地SKD体育场,第三军医大学心理专家带领心理组队员,对全体后勤班官兵开展了主题为“情绪调节与压力管理”的团体心理训练。训练从“成长五步曲”开始,让官兵们体验在特殊环境下可能遇到的挫折、压力与成长。紧接着,训练进入“情绪困扰和压力”的环节,通过讨论、互动等形式,让队员们对自身存在的情绪困扰、压力来源和应对方式进行深入思考和交流。之后,“伴你走过人生路”的活动,让队员们体验到战友和团队在情绪调节和压力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最后,音乐放松训练让队员们的身心得到深度放松。整个训练持续1.5小时,环环紧扣、气氛融洽,大家在实践活动中体验挫折,在交流互动中认识压力,在互助讨论中建立信任,在欢声笑语中提升期许,在放松练习中松弛身心。

这是一支走向青藏线的心理服务队。雪域高原,播撒大爱,履职尽责。

19天,第三军医大学心理服务队在心理学院政委李健吉的带领下,沿着60年前慕生忠将军带领筑路大军所开辟的那条“天路”,踏过巍巍昆仑,穿行可可西里,翻越世界屋脊,走进茫茫戈壁,行程5740公里,足迹遍布青藏线。为官兵进行了心理普查,平均每人20分钟;为XXX名官兵进行了心理访谈;为需要关注的XX名官兵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为兵站部心理工作试点单位进行了技术指导、培训了业务骨干;为兵站部各队列单位及沿线“三站”部队XXXX名官兵进行了视频授课;为敦煌教导大队XXX多名新训骨干进行了管理心理学培训;向XXXX余名官兵开展了部队心理服务需求的调研;为了解高原官兵心理需求,组织X个单位、29名基层官兵代表召开了2次心理服务工作座谈会;向青藏兵站部赠送了500册《基层官兵心理防护手册》。

数字不是功绩,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目标牵引,是“姓军为兵”的职责所系,是“只要部队需要,我们‘有求必应”的铿锵誓言。

来自高原官兵的期许,是这支心理服务队肩上的重任。XX个单位,服务队每到一处,官兵都热情相迎,许多青年官兵自发来到咨询室寻求心理帮助。在给长年坚守高原的官兵送去“心灵的阳光”的同时,服务队成员们也被战士们亲切地称为“贴心人”。

中秋之夜,第三军医大学的心理服务队在某部完成了历时3个小时、XXXX名官兵的心理测评。面对荒芜的沙漠和皎洁的圆月,遥望故乡的方向,刚刚入伍的新兵心理诉求变多了、想说的话也多了,心理访谈时“哭”成了主题。18岁的新兵小叶一进访谈室就开始哭泣,整整50分钟,谈话时也一直哽咽。因为从未离家、训练辛苦、管理严格,他有太多理由在专家面前放声大哭,因为专家是值得信赖的。心理专家轻轻拍打、安抚着小叶,生怕打扰这难能可贵的宣泄机会,但又轻言细语安慰疏导,以专业方式给予他鼓励。“战士化蛹成蝶是有些痛,我们要做的就是给他勇气和能量”。

直到凌晨1点20分所有的访谈才结束,尽管队员们已非常疲惫,但所有人都怀揣着对青藏官兵的美好祝愿,在工作中度过了一个充实难忘的中秋节。

队员赵梦雪满怀感概,写下了这样的诗句:

雪山凌霄现,人向高原奔。

凌高方知苦,岂敢叹自身。

中秋嫦娥舞,寒宫亦常温。

且听官兵愿,情意满金樽。

冯正直至今还清晰地记得这样一件事。那是他第一次到北方某潜艇部队开展心理服务,小时候喜欢大海、梦想当海军的他,脑海里只有一幅幅电影式画卷:一群英姿飒爽的潜艇官兵握着冲锋枪整齐地在艇上伫立,和煦的阳光映照着每一张年轻的面庞,帽檐的飘带伴着海风轻舞飞扬。

但真正进入潜艇时,冯正直从梦中回到了现实——狭小的艇内空间闷热潮湿,冬冷夏热。不同舱室间,有的温度高达40摄氏度,有的则低至零下30摄氏度。在冰火两重天里生活的官兵有什么特殊的心理需求?

冯正直一头扎下身子,测试、调查、访谈。他发现,与陆军部队不同,长期在封闭的潜艇里工作、学习、生活的官兵不仅生活相对单调,而且不苟言笑,有的呈现出一副呆板的表情。有人形容是“头年欢歌笑语、二年少言少语、三年不言不语、四年无言无语”。

面对这一特殊群体,冯正直想尽一切办法,一边引导战士做“放松操”、“拇指操”来放松心理压力,一边指导他们没事时“无话找话说”,培养“战友情、官兵情”,经过一段时间的悉心指导,“欢声笑语”重新回到年轻战士们的身上。

离开部队时,战士们在甲板上站成一排欢送冯教授,很多战士眼泪在眼眶里打转。一位小战士握着冯教授的手久久不愿松开,他说:“教授,您一走,我们又少了‘知心人,时间久了,我们可能还是会回到原来的状态。”

这话深深刺痛了冯正直的心。是啊,院校的心理专家毕竟数量有限,全军这么多部队、这么多战士,单靠几个人或者一个专家组“走出去”,远远满足不了部队官兵对心理服务的渴求。在这些一线部队,必须要有一支“带不走的心理骨干队伍”。

“部队现有的心理工作网络,因骨干人才缺乏难以充分发挥作用……”回到学校后,冯正直写了论证报告,提出依托本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开展心理医疗服务培训的设想。这一提议很快得到学校和总部的认可。从此,该校把积极为基层部队开展心理服务与为部队培养心理骨干结合起来,实现了由“输血”到“造血”的转变。

近年来,他们通过“送学上门”培养心理骨干、“开门办学”进行专业培训、“拓展渠道”培养高级人才等方法,先后培养硕士研究生50 余人,开展全军兼职心理医师培训班20期、1500多人,举办心理骨干培训班30余期,培养心理骨干2000余人;组织国家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培训班25期,培训专兼职心理咨询师和心理医师1000余名,使基层部队真正拥有了一批能够科学组织心理健康教育、正确实施心理干预的心理卫生骨干。此外,还在防疫、卫勤等其他任职教育课程中,设立了心理模块,最大程度地传播心理卫生知识。

责任编辑/廖全国

猜你喜欢
官兵部队心理健康
俄部队军演
儿在部队又立功
驻港澳部队例行轮换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朝鲜官兵高呼“捍卫金正恩”
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